630 likes | 776 Views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李志勇. 【 时政链接 】. “ 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 —— 胡锦涛: 《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 主要问题. 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 把熟知变成真知 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 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
E N D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李志勇
【时政链接】 “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胡锦涛:《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主要问题 • 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 • 把熟知变成真知 • 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 • 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 • 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1.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极端重要性
群众观点何以极端重要? •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 党的根本宗旨 • 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 • 党员的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
1-1 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 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 淮海战役“是沂蒙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1-2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断根基
1-2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断根基
1-3 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寻绝路
1-3 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寻绝路
历史铁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纠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2.化熟知为真知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
群众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重要体现,是共产党执政、国家权力运行、干部权力运用、党员思想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1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
深化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 • 主人不仅在书本,更要走向现实 • 群众不仅是创造者,而且是评价者和拥有者 • 群众不仅是实践主体,而且是智慧源泉
2-2 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 党是人民群众的政治领袖,又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革命工具; • 党需要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人民群众需要党的正确领导。
深化对党群关系的认识 • 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是党的根本宗旨,没有超越人民利益的所谓“党的利益”。 • 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也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 不是群众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群众。
2-3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去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如何确保“权为民所用” • 让干部的“官运”掌握在群众手中 • 让群众参与决策 •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小结:党的群众观点 •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核心是党和党的各级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基本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根本归宿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归根结底一句话:
3.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 ——关于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的基本判断
决不可忽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群众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不依靠、不相信群众,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个人主义严重,一事当先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办事本领不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不了解、不熟悉,习惯于发号施令、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胡锦涛
3-1 官员雷语与官场文化: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3-2 管教心态与对手思维:少数干部群众感情淡化
3-3 官意与民意的背离:少数干部为民宗旨不牢 • 政绩工程 • 形象工程 • 面子工程
3-4 主人与仆人的错位,少数干部群众立场不稳 “躲” “拖” 革除“糊弄” 的顽症! “捂” “推”
小结:总体看好背后的隐忧 • 一些干部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过高的利益诉求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 • 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感受,群众不满、怨愤的风浪越来越大时,我们就会有翻船的危险。
4.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 ——群众观点偏离的成因分析
4-1 群众的新变化,客观上带来践行群众观点的新难度 (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协调利益关系难度加大
(2)人民生活进入后温饱时代,群众利益诉求层次提高,满足群众利益难度加大(2)人民生活进入后温饱时代,群众利益诉求层次提高,满足群众利益难度加大
(3)两新组织蓬勃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联系群众工作难度加大(3)两新组织蓬勃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联系群众工作难度加大
(4)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核心价值观缺失,群众思想工作难度加大(4)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核心价值观缺失,群众思想工作难度加大
(5)网络社会逐渐形成,网民人数日益增加,群众工作面临新的任务(5)网络社会逐渐形成,网民人数日益增加,群众工作面临新的任务
4-2 党员干部的新变化,主观上带来脱离群众的可能性 (1)部分干部忽视学习,理论认知出现偏差
(2)部分干部急功近利,群众立场出现偏移 • “GDP”、土地财政与官员政治利益 • “维稳怪圈”与官员政治利益 • 排查——稳控——截访——打击——花钱买平安 • 权力渗入市场,一些官员成为经济利益相关者
(3)部分干部心理压力大,为群众做事的热情和激情不足(3)部分干部心理压力大,为群众做事的热情和激情不足
(4)少数干部工作能力弱化,群众工作水平不高(4)少数干部工作能力弱化,群众工作水平不高
(5)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处理与群众关系难以超脱(5)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处理与群众关系难以超脱 •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某官员:他(林嘉祥)就是个倒霉蛋;(林嘉祥)是一个多年的干部、很好的干部,谁不会有喝醉酒的时候呢?网络是可以杀人的;现在的公务员是弱势群体。 • 全国政协委员、某房地产商:“老百姓的住房观念也有待改变,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是有些不对的。” • 医药卫生界委员: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
4-3 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和干群矛盾的新挑战 • (1)两个“代际更迭”,党群关系的基础发生变化 • 有吃有喝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要什么我不理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
(2)干群冲突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冲突 • 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普遍认为干群差别是较为显著的社会差别,而干群冲突是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冲突。 群体之间差异最大 群体之间最容发生冲突 穷人与富人之间 干部与群众之间 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 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 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之间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 雇主与雇员之间 城乡居民对群体差别和群体冲突的判断 %
(4) 个别地方干群关系畸变, 群众基础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