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86 Views
建设学习型社会 —— 导言 :学习型社会理念. 20 世纪 60 年代,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受到广泛重视 国际: 1968 年,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 《 学习化社会 》 一书中首次提出学习化社会思想。在未来社会,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 ■美、德、意、加拿大、瑞士等积极致力于学习型社会构建。 我国: ■ 2001.5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指出要 “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 。 ■ 02 年十六大强调:要 “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 。
E N D
建设学习型社会——导言 :学习型社会理念 20世纪60年代,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受到广泛重视 国际:1968年,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学习化社会思想。在未来社会,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 ■美、德、意、加拿大、瑞士等积极致力于学习型社会构建。 我国: ■2001.5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指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02年十六大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上海、大连、常州、深圳、南京率先启动建设学习型城) 我市: ■03.7市委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
一、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学习型社会在国际上也称学习社会或学习化社会,其实称学习型社会更加确切。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中对学习化社会是这样描述的:“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教育必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
我们说学习型社会和以阶级为标准划分的社会不同,它不是理论社会的概念;学习型社会和以经济为标准划分的社会也不同,它不是经济社会的概念;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人为结构,以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和生态平衡为条件,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为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使人类具有活力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教与学的机会处处提供,并能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要;教与学的资源人人能分享,并在生命各个阶段各取所需;教与学的内容与工作、生活相结合,并使个人和组织有效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教与学的方法能做到多种多样,并能体现灵活、有趣和有意义;教与学的教与学的场所处处存在,并实现学者各有其所,真正成为时时、处处、事事和人人皆学的学习之邦。我们说学习型社会和以阶级为标准划分的社会不同,它不是理论社会的概念;学习型社会和以经济为标准划分的社会也不同,它不是经济社会的概念;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人为结构,以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和生态平衡为条件,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为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使人类具有活力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教与学的机会处处提供,并能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要;教与学的资源人人能分享,并在生命各个阶段各取所需;教与学的内容与工作、生活相结合,并使个人和组织有效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教与学的方法能做到多种多样,并能体现灵活、有趣和有意义;教与学的教与学的场所处处存在,并实现学者各有其所,真正成为时时、处处、事事和人人皆学的学习之邦。
二、为什么要形成学习型社会 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会迫切需要提高全体成员素质和人民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反映。具体讲,起码有以下几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目标之一,是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有关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25岁到6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7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1998年,美国为12.7 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经过努力,到2020年,我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可能达到10年至11年。另外有统计表明,我国从业人口中,75%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从业人口中,86%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韩国为66%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的从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发达、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全民素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由此可见,我国的从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发达、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全民素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人们如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可能成为信息时代中的“功能性文盲”,我国的信息化就会受阻。要扫除这种“"文盲”和“障碍”,只能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需要。人们在基本
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以后,对精神文化生活、身心健康的需要,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了。东汉的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为“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提高物质、精神文化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力量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以后,对精神文化生活、身心健康的需要,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了。东汉的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为“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提高物质、精神文化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力量 在于知识。我们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学习为了创造未来,让人们在组织内生活,活出生命的意义。(四)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目标的需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在今天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为了明天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学习型社会及我们的责任(我们怎么办?)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和前提 1、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全民学习:人人学习、处处学习; ■终身学习:人的一生时时学习; ■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概括: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灵活学习。 ■支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是学校教育系统;终身教育体系应是既包括学校教育、又越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是以学校系统为主干的、覆盖全社会的教育体系。其涵盖以下四个教育系统:■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是以学校系统为主干的、覆盖全社会的教育体系。其涵盖以下四个教育系统: 学历教育、继续教育 学校教育系统 在职教育系统 在职人员继续学习(行业、企业内) 社会教育系统 学校外的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网络教育系统 终身教育技术、基础设施服务
2、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的主要内涵 ■学习型社会三要素: 学习者——全民学习需求、学习覆盖全民、全民都是学习者。 组织——学习型组织成为社会的组织基础,学习不受时空限制。 制度——形成适应社会化、个性化学习的评价认证制度。 ■迈向学习型社会教育的三个历史性转变: 学习对象——从局限于学龄人口转变为全民学习; 学习组织——从单一的学校系统转变为多元的学习型组织; 学习制度——从学历文凭本位转变为能力发展本位。 ■学习型社会不是现行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放大,而是现行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创新。
3、社会变迁和学习的变革:学习型社会兴起的社会动因3、社会变迁和学习的变革:学习型社会兴起的社会动因 ■学习型社会是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提升而构建和形成的。 ■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既使学习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又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学习不是一种投资,而是一种“享受”和“消费”,即学习不止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更是人的自我发展的过程;社会为人的发展和评价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制度环境,人们的学习有了更自由的选择机会和多维的评价机制。 ■学习型社会是与网络社会、知识社会的背景相联系的。知识革命是正在发生的、而且将会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一场革命。知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要掌握知识就必须学习,学习成为知识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动力就在于社会本身对知识的需求增强了。学习是社会的内动力、内要求。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系列的集中反映。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系列的集中反映。 ■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预示着人类进入所谓的“高质量生活阶段”:人们生活和消费中的生存性需求转变为发展性需求(完善自我),即人们的生活不仅要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于提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的需要。学习不再是一种生存或谋生的手段,而更是一种乐生的需要。 人类文化传递的三次革命 文字的发明 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 农业社会 印刷术的发明 工业社会 制度化的大众教育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网络的应用) 知识社会(后 工业社会) 社会化的全民学习 网络社会(信息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和前提。
二、责任:国家——教育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会引起革命性变革。发展中国家如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反之,就会被进一步边缘化。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和策略: ■在缩小国家间数字化鸿沟的同时,更要缩小国家内部的数字化鸿沟。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同时,更要重建信息化时代的大学。 虚拟大学将取代现代大学的预言是错误的。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互联网对大学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它不可能取代大学,因为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影响、人与人的交流、校园文化熏陶,互联网是永远取代不了的。
清华大学开发了高水平、高效益、实用化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科研信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安全运行系统,建成了可容纳6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清华大学开发了高水平、高效益、实用化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科研信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安全运行系统,建成了可容纳600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 ■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要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革命,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形态。如何使教与学、师与生产生良性互动,如何更多地利用学习资源,如何使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学术界有一个大家默认的假设,即教育技术将引发重大的机构改革并使教-学过程产生革命性剧变”、“高等教育最终将以技术为基础进行重组,学习将在时间和地点上实现独立。”(克利斯托弗.k.纳普尔等《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 ■在应用全球网络资源的同时,更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本国知识产权,发展国家知识优势。有人称,互联网是英语霸权主义。
责任:个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与终身化学习 1、信息时代要求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职业的变更和人员的流动迫使每个人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题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2、信息化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 ■数字化和网络化打破了时空阻隔,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3、培养学习型人才是信息化条件下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 ■要从掌握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向掌握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教育转变. 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教育的终身化,再加上教育以培养学习型人才为目的,我们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为了未来的生存,“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教育的终身化,再加上教育以培养学习型人才为目的,我们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为了未来的生存,“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 ★在网络时代,大学将更多地对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更多教育机会,包括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学校也将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并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科研成果发表和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即大学介入终身教育工作,社会企业也将更多地介入到高等教育中来。
4、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同时使各国面临教育资源向全世界开放的压力。 ■ 经济全球化同时带来人才需求、人才标准的全球化。跨国公司(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并选派到世界各地。 ■具有世界眼光人才将越来越重要
谢 谢! 200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