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照见五蕴皆空

文字取材 : 圣严法师. 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智能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聞 、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惟的意思。不 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证, 《 楞严经 》 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

Download Presentation

照见五蕴皆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字取材:圣严法师 照见五蕴皆空

  2.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3. 智能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智能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4. 聞、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惟的意思。不 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证,《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

  5. 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方法 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是以藏传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

  6. 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种智。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种智。

  7. 五蕴 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 受──感受的意思。

  8. 想──判断。 行──判断后如何处理。 由于受、想、行这三个心理活动,能推动我们的身体行为及言语行为。 识──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动,操作物质的「色」身,以物质的「色」身和「受」、「想」。

  9. 「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产生了第五蕴的「识」。如果没有识蕴只有前面四个蕴,就成了唯物论,识蕴是生命的主体,从过去生到这一生,从这一生到 来生,都是靠它。

  10. 而前四蕴的活动所产生的业力的结果就是识蕴。它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投生时它先来,死亡时它最后走,然后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而前四蕴的活动所产生的业力的结果就是识蕴。它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投生时它先来,死亡时它最后走,然后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

  11. 现代的植物人的色蕴及识蕴还在,只是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现代的植物人的色蕴及识蕴还在,只是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 大乘的菩萨、小乘的阿罗汉、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层次看五蕴。

  12. 大乘的菩萨:以如实空的立场看五蕴。对五蕴构成的我,不起执着,对个别的五蕴现象也不执着,所以可以不恋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贪着五蕴也不厌恶五蕴,所以在生死中继续度众生,不必逃离生死。大乘的菩萨:以如实空的立场看五蕴。对五蕴构成的我,不起执着,对个别的五蕴现象也不执着,所以可以不恋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贪着五蕴也不厌恶五蕴,所以在生死中继续度众生,不必逃离生死。

  13. 小乘的阿罗汉:以分析空的立场看五蕴,由五蕴构成的我是空的,五蕴本身是法,其个别的五蕴并不空。所以也难从五蕴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脱,但是个别的五蕴法还在,我执消除而法执仍在,故非究竟。小乘的阿罗汉:以分析空的立场看五蕴,由五蕴构成的我是空的,五蕴本身是法,其个别的五蕴并不空。所以也难从五蕴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脱,但是个别的五蕴法还在,我执消除而法执仍在,故非究竟。

  14. 一般的凡夫:不论知不知道有五蕴,但是五蕴构成的我是在运作,而且事实上处处在对五蕴生起我的执着,所以不知五蕴皆空。一般的凡夫:不论知不知道有五蕴,但是五蕴构成的我是在运作,而且事实上处处在对五蕴生起我的执着,所以不知五蕴皆空。

  15. 多数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蕴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观念上知道是空,事实上烦恼及执着还在,一 般人在世界上,每日在贪、瞋、痴、慢、疑中生活,对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弃的、喜爱的、厌恶的感觉。

  16. 对自身也有骄傲、自卑、没有安全感,这都是不知五 蕴皆空,五蕴组合的自我也是空。如果能以小乘的慧眼来离我执,菩萨的法眼来离我法二执,便是般若的功能,菩萨的法眼便是般若。

  17. 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观中的十八界分别观及因缘观,在《楞严经》中称为二十五圆通法门,即是二十五种观法,也都以五蕴的身心为基础。若以五蕴配十八界,则色蕴中有四大,包括身体的六根、外在环境的六尘、心理现象的六识,加起来便是十八界。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观中的十八界分别观及因缘观,在《楞严经》中称为二十五圆通法门,即是二十五种观法,也都以五蕴的身心为基础。若以五蕴配十八界,则色蕴中有四大,包括身体的六根、外在环境的六尘、心理现象的六识,加起来便是十八界。

  18. 因此,不论是《楞严经》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的菩萨禅观,或是五停心的基础禅观,都不会与五蕴无我、五蕴皆空的禅修方法相违。因此,不论是《楞严经》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的菩萨禅观,或是五停心的基础禅观,都不会与五蕴无我、五蕴皆空的禅修方法相违。

  19. 「空」的梵文ś?nyat?是对「有」的否定,但又不同于虚无论的断灭见。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从生灭现象的观照而发明的。所谓此生故彼生:烦恼起,生老病死生;此灭故彼灭:烦恼灭,生老病死灭。有生有灭,生灭无常,便是空。「空」的梵文ś?nyat?是对「有」的否定,但又不同于虚无论的断灭见。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从生灭现象的观照而发明的。所谓此生故彼生:烦恼起,生老病死生;此灭故彼灭:烦恼灭,生老病死灭。有生有灭,生灭无常,便是空。

  20. 大乘中观的空义,是依龙树菩萨《中观论》所持的见解为准,该论〈观四谛品〉有二偈,相当重要。「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大乘中观的空义,是依龙树菩萨《中观论》所持的见解为准,该论〈观四谛品〉有二偈,相当重要。「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21. 这明言空义,能成就一切法,若无空义,一切法都不得成就。空是无碍无阻义,如果遇到任何阻力,便表示自心中尚未能实证空义,也未能以般若智慧来照见诸法似有而实空。什么原因呢?则另有一偈云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22. 此与原始佛教所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缘合成的现象,自性皆是空的,不仅自性空,此空也是空。说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离开有无二边,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经》所说的空义。此与原始佛教所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缘合成的现象,自性皆是空的,不仅自性空,此空也是空。说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离开有无二边,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经》所说的空义。

  23. 舍离有无二边,也不执持中间,才是真正的中道实相的空义,空中无有相,也无无相,所以空义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执着相。舍离有无二边,也不执持中间,才是真正的中道实相的空义,空中无有相,也无无相,所以空义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执着相。

  24. 照见 「照」是观察,「见」是体验,以甚深的般若智慧,观照体验五蕴等一切诸法的自性皆空。以般若的角度来看世间现象,空与有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矛盾而实际统一,且又是超越的。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