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835 Views
柠檬酸循环.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分解代谢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继续形成乳酸或乙醇。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继续进行有氧分解,最后完全氧化,形成 CO 2 和水。此途径分为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阶段。
E N D
柠檬酸循环 •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分解代谢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继续形成乳酸或乙醇。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继续进行有氧分解,最后完全氧化,形成CO2和水。此途径分为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阶段。 • 柠檬酸循环的概念: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最终生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柠檬酸循环,由于柠檬酸含三个羧基,所以亦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简称TCA循环。由于它是由H.A.Krebs(德国)正式提出的,所以又称Krebs循环。 • 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水的过程。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水的过程。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 (细胞液) 第二阶段:丙酮酸→乙酰CoA (线粒体)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
柠檬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氧化所共同经历的途径。此外,柠檬酸循环生成的中间物质也是许多生物合成的前体。因次柠檬酸循环是两用代谢途径。柠檬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氧化所共同经历的途径。此外,柠檬酸循环生成的中间物质也是许多生物合成的前体。因次柠檬酸循环是两用代谢途径。
柠檬酸循环 一. 由丙酮酸形成乙酰CoA 二. 三羧酸循环的过程 三. 三羧酸循环的化学计量 四. 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五.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六. 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一、由丙酮酸形成乙酰CoA •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转变为乙酰CoA,这是连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纽带: 丙酮酸+CoASH+NAD+乙酰CoA+ CO2+NADH+H+ • 反应不可逆,分5步进行,由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一个十分大的多酶复合体,包括丙酮酸脱氢酶组分E1、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三种不同的酶及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CoASH 及Mg2+六种辅助因子组装而成。
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内容 缩写 肽链数 辅基 催化反应 丙酮酸脱氢酶E1 24 TPP 丙酮酸氧化脱羧 二氢硫辛酰转乙E2 24 硫辛酰胺 将乙酰基转移到CoA 酰基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E3 12 FAD 将还原型硫辛酰胺 转变为氧化型
Ⅰ.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E3 三种酶 60条肽链形成的复合体 E1 E2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羧酶 E3 E1 硫辛酸酰胺 丙酮酸 E2 二氢硫辛酰胺 E2 乙酰二氢硫辛酰胺 硫辛酸转乙酰基酶 ~ 乙酰CoA
形成酶复合体有什么好处呢?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羧酶 C H + 3 C O F A D H ( C H ) C O N A D 2 2 2 4 H C O H S E3 T P P E1 S C H + 硫辛酸 3 N A D H + H F A D 丙酮酸 T P P O C E2 C O O H O ( C H ) C O ( C H ) C O 2 4 2 4 H S C H C S 3 二氢硫辛酸 多肽链 H S H S E2 乙酰二氢硫辛酸 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O S C o A C H C H S C o A 3 乙酰CoA 中间产物在氨基酸臂作用下进入酶活性中心快速准确!
砷化物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中的辅基硫辛酰胺的毒害作用。(由于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也含硫辛酰胺辅基,因此,砷化物也有毒害作用)砷化物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中的辅基硫辛酰胺的毒害作用。(由于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也含硫辛酰胺辅基,因此,砷化物也有毒害作用) S HS OH S -O-As -O-As + + 2H2O OH HS R R 二氢硫辛酰胺 亚砷酸 S HS S R-As R-As=O + + H2O HS R R 有机砷化物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控 由丙酮酸到乙酰CoA是一个重要步骤,处于代谢途径的分支点,所以此体系受到严密的调节控制: 1、产物抑制:受乙酰CoA和NADH的控制。乙酰CoA抑制转乙酰基酶E2组分,NADH抑制二氢硫辛酰脱氢酶E3组分。抑制效应被CoA和NAD+逆转。 2、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组分E1的磷酸化状态无活性,反之有活性。其磷酸化受E2上结合的激酶和磷酸酶作用。Ca2+通过激活磷酸酶,使丙酮酸脱氢酶组分活化。 激酶 使E1磷酸化(无活性形式) E2 磷酸酶 使磷酸化的E1去磷酸化(有活性形式) Ca2+激活
丙酮酸 H C C O C O O H 3 + C o A S H N A D + N A D H + H C O 2 C H C O ~ S C o A 3 O C C O O H C C O O H H 2 N A D H + H C H C O O H 2 C ( O H ) C O O H C H C O O H 2 C H C O O H 2 C H C O O H C H ( O H ) C O O H N A D ( P ) N A D ( P ) H + H C H C O O H 2 C H C O O H C H C O O H 2 + + C O C O O H C O ~ S C N A D N A D H + H C H 2 C O C O O H 三羧酸循环 • (4)(7)(8)(10) • 产能步骤 • 2NAD(P)H • 1FADH2 • 1GTP (1) 乙酰 CoA 草酰乙酸 (10) • (1)(6)-产能脱碳 • 2NADH + 2 CO2 H L-苹果酸 (2) + H O C C O O H H 2 O C C O O H (9) + H N A D 2 H O 柠檬酸 C o A S H • (5)-脱碳-1CO2 2 H C C O O H 延胡索酸 (3) C C O O H →3步不可逆反应 H 异柠檬酸 F A D H 2 (8) (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2) 柠檬酸合成酶 (3) 顺乌头酸酶 (4)(5)异柠檬酸脱氢酶 (6)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7) 琥珀酰CoA合成酶 (8) 琥珀酸脱氢酶 (9) 延胡索酸酶 (10)L-苹果酸脱氢酶 F A D + H C C O O H 琥珀酸 2 (4) C C O O H + G T P H 2 C o A S H (7) G D P + P i o A (5) H 草酰琥珀酸 2O C H 2 C O 2 (6) C H 琥珀酰 CoA 2 α-酮戊二酸 C O O H C O C o A S H 2
O COO- C-SCOA C=O CH2 CH2 HO-C-COO- COO- CH2 COO- 1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O C-CH3 柠檬酸合酶 + S-COA H2O COA COO- • 单向不可逆 • 可调控的限速步骤 • 氟乙酰CoA导致致死合成 常作为杀虫药 CH2 HO-C-COO- + HS-COA+H+ CH2 COO- 三羧酸
柠檬酸合酶是柠檬酸循环的关键酶。活性受ATP、NADH、琥珀酰-CoA、酯酰-CoA等的抑制。柠檬酸合酶是柠檬酸循环的关键酶。活性受ATP、NADH、琥珀酰-CoA、酯酰-CoA等的抑制。 由氟乙酸形成的氟乙酰-CoA可被柠檬酸合酶催化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氟柠檬酸,氟柠檬酸结合到顺-乌头酸酶的活性部位上,抑制柠檬酸循环向下进行。氟乙酸和氟乙酰-CoA可做杀虫剂或灭鼠药。各种有毒植物的叶子大部分含有氟乙酸,可作为天然杀虫剂。 COO- F-CH2-COOH F-CH 氟乙酸 HO-C-COO- 氟柠檬酸 CH2 COO- O = 丙酮酰-CoA CH3-C-CH2-SCoA 是另一抑制剂
高等动植物及大多数微生物中异柠檬酸脱氢酶有两类:一类以NAD+为辅酶,存在于线粒体中,一类以NAPD+为辅酶,存在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高等动植物及大多数微生物中异柠檬酸脱氢酶有两类:一类以NAD+为辅酶,存在于线粒体中,一类以NAPD+为辅酶,存在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 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一个变构酶,活性受ADP变构激活。该酶与异柠檬酸、Mg2+、NAD+、ADP的结合有相互协同作用。NADH、ATP对该酶起变构抑制作用。细菌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还受磷酸化(活化形式)和去磷酸化(失活形式)作用调节。 异柠檬酸的转变有两条途径:一是当需要能量时,进行氧化脱羧形成-酮戊二酸,二是在能量充足时,经异柠檬酸裂解酶作用,生成琥珀酸和乙醛酸
乙醛酸循环 CoASH 乙酰CoA 乙醛酸 ① ② (2)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 CoASH • 三羧酸循环在异柠檬酸与苹果酸间搭了一条捷径。(省了6步) 乙酰CoA 柠檬酸 草酰乙酸 异柠檬酸 苹果酸 琥珀酸 三羧酸循环
COOH SCOA C=O C=O CH2 CH2 CH2 CH2 COOH COOH 4 、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为琥珀酰COA(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COASH+NAD+ +NADH+H++CO2 • TCA中第二次氧化作用、脱羧过程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受产物琥珀酰-CoA和NADH抑制,受高能荷抑制)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相似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E1(不受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 • 氢硫辛酰转琥珀酰酶E2 • 二氢硫辛酰脱氢酶E3 • 辅助因子:TPP、硫辛酸、CoA、FAD、NAD+、Mg2+
COOH COOH CH2 CH CH2 COOH COOH 6 、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 嵌入线粒体内膜 琥珀酸脱氢酶 +FADH2 +FAD HC • TCA中第三次氧化的步骤 • 丙二酸为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 该酶含FAD外,还有三种铁硫聚簇,2Fe-2S, 3Fe-4S,4Fe-4S • 开始四碳酸之间的转变 COOH CH2 COOH
COOH COOH CH HO-CH CH H-C-H COOH COOH 7 、 延胡索酸被水合生成L-苹果酸(延胡索酸酶) 延胡索酸酶 +H2O
COOH COOH HO-CH C=O H-C-H CH2 COOH COOH 8 、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苹果酸脱氢酶) +NAD+ +NADH+H+ • TCA中第四次氧化的步骤,最后一步。
2CO2 三羧酸循环的过程 • TCA经四次氧化,二次脱羧,通过一个循环,可以认为乙酰CoA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异柠檬酸 延胡索酸 a-酮戊二酸 琥珀酰辅酶A 琥珀酸
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 • 2CO2+3NADH+FADH2+GTP+CoA+3H+ • 循环有以下特点: • 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使两个C原子进入循环。在以后的两步脱羧反应中,有两个C原子以CO2的形式离开循环,相当于乙酰CoA的2个C原子形成CO2。 • 2、在循环中有4对H原子通过4步氧化反应脱下,其中3对用以还原NAD+生成3个NADH+H+,1对用以还原FAD,生成1个FADH2。 • 3、由琥珀酰CoA形成琥珀酸时,偶联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个GTP, 1GTP 1ATP。 • 4、循环中消耗两分子水。 • 5、3NADH 7.5 ATP , 1FADH2 1.5ATP,再加上1个GTP • 6、单向进行 • 7、整个循环不需要氧,但离开氧无法进行。 • 1分子乙酰CoA通过TCA循环被氧化,可生成10分子ATP。 三、三羧酸循环的化学计量
若从丙酮酸开始,加上纽带 生成的1个NADH,则共产生10+2.5=12.5个ATP。 • 若从葡萄糖开始,共可产生12.5×2+7=32个ATP。(二版及其他教材为38个ATP,NADH3ATP,FADH2 2ATP) • 可见由糖酵解和TCA循环相连构成的糖的有氧氧化途径,是机体利用糖氧化获得能量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机体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四、三羧酸循环的添补反应 •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 琥珀酰CoA 卟啉环 • 上述过程均可导致草酰乙酸浓度下降,从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运转,因此必须不断补充才能维持其正常进行,这种补充称为回补反应或填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 •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途径,它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如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主要通过4个途径: • 丙酮酸羧化 • PEP的羧化 • 苹果酸脱氢 • 由氨基酸形成
丙酮酸羧化(动物体内的主要回补反应) 生物素Mg2+ 在线粒体内进行 草酰乙酸或循环中任何一种中间产物不足 乙酰-CoA浓度增加 TCA循环速度降低 高水平的乙酰CoA激活 丙酮酸羧化酶 产生更多的草酰乙酸
PEP羧化(在植物、酵母、细菌) • 反应在胞液中进行
苹果酸脱氢 丙酮酸 苹果酸
氨基酸转化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五、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三羧酸循环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细胞对ATP的需求量,另外也受细胞对于中间产物需求的影响。有3个调控部位。 • 1、柠檬酸合成酶(限速酶) ATP、NADH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高浓度的ATP 和NADH抑制柠檬酸的合成,即抑制三羧酸循环地进行。高农度的琥珀酰-CoA抑制该酶的活性。 • 2、异柠檬酸脱氢酶 该酶受ATP和NADH变构抑制,受ADP变构促进和Ca2+激活。 • 3、α-酮戊二酸脱氢酶 该酶受产物琥珀酰CoA和NADH抑制,也受高能荷抑制。Ca2+激活。
2CO2 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及其调控 乙酰-CoA、NADH抑制, Ca2+激活 1 ATP、NADH、柠檬酸、琥珀酰-CoA抑制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草酰乙酸 2 ATP、NADH抑制 ADP、Ca2+激活 苹果酸 异柠檬酸 延胡索酸 a-酮戊二酸 琥珀酰辅酶A 琥珀酸 3 ATP、NADH 琥珀酰-CoA抑制 ADP、Ca2+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