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848 Views
心电图 1. 广州医学院 蔡茹丽. 心电图 # 波形 电压. 正常心电图. 1. 各导联 P-QRS-T 规则出现 , 频率 60-100 次 / 分 2.P 波在在 I II AVF v4-v6 直立 ,AVR 倒置 , 提示为窦性心律 3. 各波 , 各段都在正常范围. 窦性心动过缓. 1. 符合窦性心律特点 2. 心率 <60 次 / 分. ⑴ 窦性心动过速 ① 符合窦性心律特点: 激动来自窦房结; P-R>0.12s ; ② 频率 >100bpm 。. 房性期前收缩 / 房性早搏.
E N D
心电图 1 广州医学院 蔡茹丽
正常心电图 • 1.各导联P-QRS-T规则出现,频率60-100次/分 • 2.P波在在I II AVF v4-v6直立,AVR倒置,提示为窦性心律 • 3.各波,各段都在正常范围
窦性心动过缓 • 1.符合窦性心律特点 • 2.心率<60次/分
⑴ 窦性心动过速 ① 符合窦性心律特点: 激动来自窦房结;P-R>0.12s; ② 频率>100bpm。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 • 1.提早出现的P’波, 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 2. P-R间期>0.12s • 3.QRS波形态正常 • 4.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房早未下传 • 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⑵ 房性早搏(较多见) ① 提早出现与窦性P波不同的P'波; ②该p'后 →有室上性型QRS波,P'-R≥P-R; →有增宽变形的QRS,P'-R≥P-R (房早伴室内差异传导); →无QRS波(房早未下传)。 ③ 代偿间歇常不完全。r幻灯片 5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 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 • 2.其前其后无相关P波 • 3. QRS波宽大畸形, QRS波时限>0.12s,T波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 4.代偿间歇完全
⑴ 室性早搏(最常见) ① 提早出现宽大畸型的QRS波; ② 早搏波前无相关P'波; ③ 代偿间歇完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1 心率 150-250次/分 2 心律规则 3 QRS波形态正常
临床类型: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心房异位兴奋点引起的心动过速 • 房室结双径和房室旁路共同参与的室上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1 心率100-200次/分 2 心律可稍不齐 3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 1 心率100-300次/分 2 心律可稍不齐 3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 胸前导联波呈正向或负向一致性
心房纤颤 •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隔不一致的 颤动波f 波,f波频率约为 350-600次/分. 2. 心室率绝对不规则,QRS波形态基本正常.
⑵ 心房颤动1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间距 都极不一致的颤动波(f波), 其频率350~600bpm;2 QRS呈室上性型, 可因伴室内差异传导而增宽变形, 3 R-R绝对不规则。
心室颤动 • 1 QRS-T 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隔 不一致的极不规则的颤动波 2. 颤动波频率为250-500次/分
I度房室传导阻滞 • P-R间期>0.20s
II度房室传导阻滞 •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1. P波规律出现,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 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漏搏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延长,如此周而复始. 2. 脱漏前的R-R间距最短,脱漏后的R-R间距较其前的R-R间距为长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1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固定 (可正常或延长) 2 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激动在房室间呈不同比例传导
Ⅱ度:间隙性P波后脱漏QRS Ⅰ型:文氏现象: P-R渐长→一个P波后脱漏QRS →P-R又由短变长→周而复始。 Ⅱ型: P-R恒定(正常或延长),但部分P波后脱漏QRS。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 1. P波与QRS波无关,各按自己的频率出现 • 2.心房率>心室率 • 3.QRS波可正常或宽大畸形
Ⅲ度: ① P与QRS无关(P-R不恒定),各按自己的频率出现 房率>室率(P-P<R-R); ② QRS波也规则出现: QRS波形态取决于室性起搏点高低 室上性型→交界性逸搏心律; 增宽畸形→室性逸搏心律;
1、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心电图表示如下:1、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心电图表示如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QRS波型: V1、V2导联:呈rsR'型,R波粗钝或有切迹 V5、V6导联:呈RS型,S波粗钝; 2. QRS时限:≥0.12s为完全性 3. 继发性ST-T改变 V1、V2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4. QRS电轴可轻度右偏,但 一般不超过+110 后半部异常
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先右室除极,后左室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先右室除极,后左室 1 . QRS波型: V5、V6导联呈R型,R波粗钝或顶端有切迹; V1、V2导联呈QS或rS型,主波粗钝; 2. QRS时限:≥0.12s为完全性; 3. 继发性ST-T改变: (与主波方向相反) V1、V2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V5、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4. QRS电轴可轻度左偏,一般不超过-30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H):其心电图特点是: (1)心电轴明显左偏达-30°~-90°,超过-45°者诊断价值更大;
(2)QRS波在II、III、aVF导联呈rS型,SIII>SII,I、aVL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大于I导联的R波;(3)QRS时限无明显增宽。(2)QRS波在II、III、aVF导联呈rS型,SIII>SII,I、aVL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大于I导联的R波;(3)QRS时限无明显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