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4 Views
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 主讲:斯力格教授. 第一节 足球运动体能及其训练特点. 一、运动员的移动能力 (一)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移动距离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一定移动距离所消耗的能量与机械运动总量有关,与移动速度关系不大。 说明足球运动员个体移动能力可以用比赛中的移动距离来表示。 移动的总距离代表了运动员比赛中的努力情况以及个体在全队努力中的贡献程度。. 表 1 根据不同资料统计每场队员移动距离表( ±SD ). (二)移动距离的测定方法. 在场地画上可供分析的格子,通过影片拍摄分析。 运用不同运动强度的步幅特征,结合比赛中球员的录像带推算出跑动等级。
E N D
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 主讲:斯力格教授
第一节 足球运动体能及其训练特点 • 一、运动员的移动能力 • (一)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移动距离 •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一定移动距离所消耗的能量与机械运动总量有关,与移动速度关系不大。 • 说明足球运动员个体移动能力可以用比赛中的移动距离来表示。 • 移动的总距离代表了运动员比赛中的努力情况以及个体在全队努力中的贡献程度。
表1 根据不同资料统计每场队员移动距离表(±SD)
(二)移动距离的测定方法 • 在场地画上可供分析的格子,通过影片拍摄分析。 • 运用不同运动强度的步幅特征,结合比赛中球员的录像带推算出跑动等级。 • 借鉴卡通图片描图法,将队员的运动经训练的观测者描绘在一张有刻度的球场图上;观测者坐在球场中央高处。每10分钟换一张新图,每半场共9张图。 • 两台VTR摄像机,配好支架安放在角旗上20米处,俯看每个半场。 • 三角架上连着电位仪,还能提供角度数据。计算机可通过队员与摄像机的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队员位置。每0.5秒观测一次队员位置,将两个连续的位置距离进行连续的计算就能得到总跑动距离。
(三)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移动类型的时间 • 将移动类型与移动时间联系起来。 • 表2 球员各种跑动类型的平均时间及标准差 单位:秒 • A B C • 走动 2990±480 2588±353 2575±350 • 慢跑 1767±569 2034±443 1889±498 • 快跑 308±124 371±122 425±150 • 站立 232±160 262±183 397±123 • 冲刺跑 104±53 262±183 143±120 • A(欧洲和南美杯),B(日本天皇杯),C(日本学生比赛),数据来源亚马纳卡等(Yamanaka et al. 1988)
(四)运动员的移动等级 • 通过对比赛中运动员的移动等级分析,球员必须有能力不停地奔跑9—12公里,这需要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生理能力。 • 就移动距离来说,低强度运动与高强度运动的比例约为2.2∶1 。 • 就时间来说,这种比例大约为7∶1
一场比赛中队员带球跑的距离不足移动总距离的2%。一场比赛中队员带球跑的距离不足移动总距离的2%。 • 绝大多数的运动属于无球状态。运动员必须快速移动去争夺控制权,在进攻和防守中支援队友,防守对方无球队员的跑动,做假动作等。 •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的时机节奏、方向都十分重要。 • 比赛中有大量的移动和技术拼抢动作,这些技术动作直接有助于比赛或者在移动的方向上抓住时机。 • 这种运动是间歇和非周期性的,在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经常变化。
移动情况可以从全速冲刺跑过渡到走动或站立。运动员需要随时高速状态适应比赛并准备完成技术动作以保证成功而避免失败。移动情况可以从全速冲刺跑过渡到走动或站立。运动员需要随时高速状态适应比赛并准备完成技术动作以保证成功而避免失败。 • 技术好的球队可控制比赛节奏和高速移动的等级,在战术优势的瞬间抓住时机进攻。 • 两队技术接近的时候,有更好的身体素质、维持较长的高速奔跑的球队将取得优势。 • 一场比赛中,个人和全队自身行动是不可预测的。 • 如果只考虑移动距离或工作——休息比率的话,足球比赛的专业要求被掩盖住了,对移动等级进行清楚的分类有助于了解更多的比赛专业要求。
每场比赛要求队员1000—2000次不连续移动,包括快速、经常地变换节奏和方向及完成技术的跑动(Reily&Thomas 1976,Bangsbo et al. 1991) • 英格兰联赛超级球队之间的比赛,队员平均每5—6秒变换一次行动,每2分钟内休息的平均时间为3秒钟,而在较低水平的赛事中,休息的时间长,次数更多。 • 全速冲刺约每90秒钟出现一次,平均距离15米,而高速跑则每30秒一次(Reily&Thomas 1976)。 • 1990年英格兰联赛中对曾参加过两届世界杯的队员的观察,证明了70年代首次描述的这些情况仍代表着现代超级联赛俱乐部的足球水平。
表3.3 每场比赛各类型的移动距离及出现频率(40人) 注:表中反映的是除守门员之外的其他队员的平均值。
除移动分类情况外,直接影响比赛的是技术因素,包括抢断、控球、传球、运球、头顶球、射门,为控球而进行的跳跃,诸如掷界外球、任意球等死球状态下恢复比赛的能力。除移动分类情况外,直接影响比赛的是技术因素,包括抢断、控球、传球、运球、头顶球、射门,为控球而进行的跳跃,诸如掷界外球、任意球等死球状态下恢复比赛的能力。 • 赖利(1983)研究了6场比赛后,对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 技术需求最高的是传球70%和控球67% ,这之后按出现频率排序为:抢断65% 、头顶球、运球。观测到较低的是射门为37%(只统计打中目标的射门)。 • 就观测的所有技术而言,比赛中从防守三区到中区再到进攻三区,技术运用的成功率逐渐降低。 • 这说明,比赛在从防守区向对方罚球区的发展过程中,对球控制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球员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对前锋队员来说,必须更快地完成技术动作。 • 因此,为适应比赛中的竞争压力,建议在进攻队员的训练中应重点进行对抗训练。
(五)影响运动员移动等级的因素 • 1、位置因素 • 在足球比赛中,每场比赛的移动距离会依据队员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情况适用于4—4—2阵形。 • 中场球员移动距离最长。 • 中后卫移动距离最短。 • 后卫和前锋的作用较为灵活,而中后卫的移动在向后和向侧方向的比例相对较高。 • 为更有效地训练队员的位置技术,这些特别的因素就应该考虑。
2、有氧能力 • 运动员移动特征受身体素质的影响。 • 有氧能力决定了90分钟维持较高奔跑等级的能力。 • 有氧能力包括最大摄氧量和氧利用率。 • 据研究,足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利用最大摄氧量约为75%,相当于马拉松比赛能量的消耗(Beilly 1990)。 • “无氧阈”被认为代表着维持60-120分钟运动的上限,并且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氧消耗量密切相关。
3、疲劳 • 疲劳可以定义为由于不间断的比赛,使比赛能力下降。 • 这反映在临近比赛结束时奔跑能力的下降。 • 通过比较上下半场的奔跑等级就可看出疲劳的影响。
有氧能力可避免奔跑能力在临近比赛结束时下降 。 • 营养情况也影响疲劳,肌肉中糖元储量反映了营养水平。 • “精神疲劳”也有关系,注意力的下降导致战术失误 。
4、比赛风格 • 比赛风格和比赛阵形可影响跑动总距离和跑动比例。例如70年代,荷兰国家队的“全攻全守打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相互换位的能力。 • 运动员必须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方面非常全面才能贯彻实施这种打法。 • 这种全面素质必须通过训练和大强度比赛的生理刺激来实现。德国国家队在80年代和90年代表现优异,多次数大赛中取得冠军的球队的一个特点,就是队员都有很好的奔跑能力。
5、环境因素 • 天气情况也会影响队员的技术动作。有雪或有水的场地会对奔跑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完成诸如变向、加速、减速、抢断等技术动作时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 较硬的场地促进奔跑能力,这包括天然草场地、人工场地可能提高奔跑速度。而这种人工场地是否有利于球员,目前从生理学上还不能肯定。
寒冷情况下比赛对运动员的主要危害跟场地情况及潜在的危险性相关。寒冷情况下比赛对运动员的主要危害跟场地情况及潜在的危险性相关。 • 如果赛前不做准备活动,可能有肌肉损伤的危险(Astrand&Rodahl 1986)。 • 已证明肌肉能力随肌肉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更易受伤(Reilly&Stirling 1993)。
高湿度、高温也影响比赛。如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1994年美国世界杯都是在30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比赛的。高湿度、高温也影响比赛。如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1994年美国世界杯都是在30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比赛的。 • 在超过90分钟的比赛里,当高温再加上高湿度的时候就对比赛有很大的影响。 • 当比赛中体温急剧升高及高强度运动出汗而导致脱水时,体力必须小心地在比赛中加以分配。
奔跑能力还受赛地海拔高度影响。 • 1970年和1986年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在墨西哥举行,墨西哥城海拔高度为2300米。 • 最大摄氧量将下降15%,5公里跑的能力下降9%。在这个高度呆一个月后,与平原数据相比最大摄氧量仍下降9%,5公里跑的能力下降6%。 • 由于最大摄氧量下降,导致相对的奔跑速度将产生更多的血乳酸,结果在平原比赛中的良好奔跑能力在海拔高的赛地无法实现。
在主场比赛通常认为是一种优势 • 主场比赛时,球员会更兴奋,赛前运动员情绪性的心动过速可证明这种说法(Thomas&Reilly 1975)。这不能解释为跑动能力的变化,因为托马斯和赖利(1976)在研究主客场球员跑动距离时,并未发现二者有差异。 • 根据桑德森(Sanderson 1981)研究,赛前兴奋性对危急情况下的非常规动作有非常微妙的影响,他还概述了兴奋性与受伤趋势、暂时极点和导致受伤的不合理抢截之间的联系。
二、足球相关动作的生理学 • 比赛中的跑动并不是队员全部的能量消耗,还有一些难以解释清的,额外的比赛技巧的要求,包括加速、减速、斜线、变向、争抢跳、抢断、避免抢断,以及所有各种各样的与比赛直接相关的动作。 • 运球就是一种可在实验室里运用生理学研究的一项技术。运控球时,相对于同速正常跑,步频增加,步幅则减小,这种变化可能引起额外的能量消耗。
比赛中队员无规律地改变步幅特征控球时,为了诱骗防守队员而做的侧向假动作等都会使能量消耗进一步加大。比赛中队员无规律地改变步幅特征控球时,为了诱骗防守队员而做的侧向假动作等都会使能量消耗进一步加大。 • 带球过程中,当需要更好地控制球时,以及用合适的力量向前带球推进时,就要减小步长。 • 额外的能量还由于踢球时的肌肉收缩及协作的动作,以及踢球时为保持平衡而对肌肉的控制等原因造成的。
带球跑在高速状况下能导致血乳酸水平不成比例地升高。带球跑在高速状况下能导致血乳酸水平不成比例地升高。 • 鲍尔(1984)估测带球10.7公里/小时出现的血乳酸反应,而正常跑达到11.7公里/小时才出现血乳酸反应。 • 这说明只有将额外的有氧负荷也考虑在内,快速运球时新陈代谢的加快才没被低估。
一场比赛中队员总奔跑距离的16%是向后或向侧方向移动,防守队员的比例最高。一场比赛中队员总奔跑距离的16%是向后或向侧方向移动,防守队员的比例最高。 • 例如在防守从对方半场传给前锋的高球时,他们必须快速后退,或者向侧方向移动以提前到位去抢截。 • 通过对9名队员的测试得出了非正常方向运动的额外的生理负荷。这些队员在时速分别为5、7、9公里/小时的跑台上进行跑、后退跑以及侧身跑(Reilly & Bowen 1984)。非常规奔跑的额外能量消耗随速度的增加而不规则地增加。 • 就能量支出或思维疲劳而言,后退跑和侧身跑并没有什么不同。 • 很明显,这些非正常类型的运动,能提高肌肉活动效率,因此,在训练中队员更应该注意。
除了跑动距离外,还需要其他各种各样的动作和移动。尽管一个单独的动作的额外能量消耗很少,但是把所有的额外负荷累积起来,总量就相当可观。除了跑动距离外,还需要其他各种各样的动作和移动。尽管一个单独的动作的额外能量消耗很少,但是把所有的额外负荷累积起来,总量就相当可观。 • 对20名澳大利亚队员的分析显示, • 每场比赛每名队员平均进行13(±5)次抢断, • 10(±6)次头球, • 26(±12)次脚触球, • 总触球次数为51(±11)次, • 50(±13)次变向, • 9(±6)次起跳。 • 这些动作对于一般运动的生理反应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三、结论 • 足球比赛要求运动员的运动模式与球员的生理水平有关。 • 生理的要求随比赛水平、比赛类型、位置作用、环境因素等变化而变化。 • 所有的无球队员都必须移动,有力快速的移动以摆脱控制、在进攻和防守中踢球或支持队友。 • 他们需要不断地奔跑和快速回位,移动到能支援控球队友的位置和支援防守的位置。
足球比赛中的运动行为模式和移动等级比例为研究比赛中生理学要求方面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足球比赛中的运动行为模式和移动等级比例为研究比赛中生理学要求方面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 这些情况构成了确立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