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925 Views
学校体操概述. 学校体操概述. 主讲教师:严爱平教授.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学校体操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把握学校体操在整个体操运动中的角色,了解学校体操在当前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状况,充分理解建立新的学校体操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更新学校体操教学体系的任务与手段。. 学校体操概述. 本课教学安排.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发言. 分组讨论题目. 1 中学体操教学的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2 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3 我们在体操课程学习中应该如何有针对性的学习?. 对上海市中学二期课改体操教学现状 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E N D
学校体操概述 学校体操概述 主讲教师:严爱平教授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学校体操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把握学校体操在整个体操运动中的角色,了解学校体操在当前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状况,充分理解建立新的学校体操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更新学校体操教学体系的任务与手段。 学校体操概述
本课教学安排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发言
分组讨论题目 • 1中学体操教学的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 2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 3我们在体操课程学习中应该如何有针对性的学习?
对上海市中学二期课改体操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对上海市中学二期课改体操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严爱平 王改芳
中学体操内容 队列队形 徒手体操 轻器械体操 专门器械 垫上练习 支撑跳跃 单 杠 双 杠 健美操 艺术体操 体操游戏
结论 • 1上海市中学体操场地器材条件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体育教师学历水平基本符合中学需求,擅长体操教学的教师比例不高。 • 2目前上海市中学体操教学状况一般。教师对体操教学持积极态度,学生对体操教学的认知和态度表现一般。 • 3上海市中学二期课改体操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方面的改革效果显著,非试点中学仍需在转变教学观念和树立正确教学目标上做出努力。 • 4上海市中学体操教材内容实施情况不均。由于器材条件的特点,队列队形、徒手体操、技巧和健美操的教学情况相对较好,而轻器械体操、单双杠、支撑跳跃、艺术体操的教学情况较差。 • 5男女生对体操项目的需求多元化。男生比较喜欢单杠、双杠和垫上练习;女生喜欢艺术体操和健美操;其中队列队形、徒手体操和支撑跳跃因各种原因的影响需求率最低。
6上海市中学教师在体操教学中采用的电化教学手段比较多样,但使用频率不高;学生比较喜欢录像和计算机等多媒体的教学形式。6上海市中学教师在体操教学中采用的电化教学手段比较多样,但使用频率不高;学生比较喜欢录像和计算机等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 7按性别分班教学是上海市中学体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但是学生更加喜欢按兴趣分班的教学形式。 • 8实施二期课改的中学对学生学习体操情况的评价比较客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学生对评价的期望。课改中学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的认知方面处于领先状态。 • 9学生的体操基础、教学危险性、竞赛或交流活动、场地器材条件、教材内容等因素是影响上海市中学体操教学的主要因素。 • 10为推进中学体操教学的开展,应在树立中学体操新教学观;完善场地器材设施;结合中学实际加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改革;重视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完善体操教学的检查和监督系统等方面做出努力。
内容结构 • 体操运动与学校体操 • 学校体操的内容与作用 • 学校体操教学改革的任务 学校体操概述
1.体操运动与学校体操 体操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各国、各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在我国,体操运动在学校、民间(社区)、部队和竞技领域从未间断过,有着良好的传统与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各领域不同群体参与体操运动的目的意义更为清晰,对练习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更具自主性与针对性。 学校体操概述
体操运动发展趋势 体操运动 指令性模式 以人为本 学校体操概述 竞技体操 功能多极化
学校体操现状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操一直是主要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对“普及与提高”这一普遍规律的认识上,只注意了这一规律的普遍性,而忽视了体操运动的特殊性。将学校体操与竞技性体操纳入一个系统进行考虑,由此而来,在竞技性体操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竞技性体操在学校体育中没有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条件,学校体操一蹶不振。 学校体操概述
竞技性体操与学校体操的区别 学校体操概述
历史原因 在我国竞技性体操发展的初期,学校体操曾是竞技性体操的基础。之后,随着竞技性体操动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早期专门化训练的格局:体操运动员从4~5岁进行启蒙训练,5~6岁就进入系统训练,女子运动员在14岁、男子运动员在17岁就可以达到国际级健将的水平。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我国的竞技性体操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专门化的训练体制与机制,使我国竞技性体操的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学校体操概述
另一方面,作为培养学校体育师资的体育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在体操教学的要求与内容设置上,也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摆脱技术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到教材,竞技性体操的内容充斥大部分的版面,严重偏离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发挥指导与促进学校体操开展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培养学校体育师资的体育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在体操教学的要求与内容设置上,也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摆脱技术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到教材,竞技性体操的内容充斥大部分的版面,严重偏离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发挥指导与促进学校体操开展的应有作用。 学校体操概述
最为关键的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导向上的严重失误,使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自由泛滥,与锦标无关的各种创意很难有所作为,因此,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操运动的这一特殊性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任凭有人呼吁呐喊也无济于事,反而产生了“体操运动不适宜学校开展”的错觉,甚至要取消或削减体操课程,使学校体操陷入更难的境地。 学校体操概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长期的学校体操教学实践使有志于体操事业发展的教师和学者逐渐意识到学校体操所处的境地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自觉地调整与充实学校体操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学校体操在困境中推陈出新、锐意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许多适合在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环境下开展体操教学的各种做法,尽管这些做法很不完善,但是,为了提倡和发展这些做法,并最终建立新型的学校体操教学体系,我院特意开设了“学校体操”这门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长期的学校体操教学实践使有志于体操事业发展的教师和学者逐渐意识到学校体操所处的境地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自觉地调整与充实学校体操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学校体操在困境中推陈出新、锐意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许多适合在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环境下开展体操教学的各种做法,尽管这些做法很不完善,但是,为了提倡和发展这些做法,并最终建立新型的学校体操教学体系,我院特意开设了“学校体操”这门课程。 学校体操概述
2.学校体操的内容与作用 体操运动有多种多样的练习内容和变化无穷的练习方式,适合男女老幼、各种身份、各种体质状况的人员参与,并具无限的发展空间。学校体操是体操运动的一部分,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适合于广大青少年练习的内容。 学校体操概述
学校体操内容 队列队行 专门器械练习 垫上练习 徒手操 形体练习 支撑跳跃 轻器械练习 器械练习 学校体操概述
体操练习的无穷变化赋予体操运动无限生命力。如:原本较枯燥乏味的队列队形练习,将其与徒手操、轻器械练习和舞蹈等内容组合在一起,并配上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或歌曲,就变成了颇具表演价值的广场艺术(团体操);又如单调的徒手操配上具有不同思想内容、不同节奏的音乐,而演绎出有氧健身操、拉丁健美操、拳击操等等。又如一些传统的轻器械练习也针对不同练习对象的需求而设计出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要求的新颖练习,如健身弹力绳操、踏板操、呼啦圈、花式跳绳等。体操练习的无穷变化赋予体操运动无限生命力。如:原本较枯燥乏味的队列队形练习,将其与徒手操、轻器械练习和舞蹈等内容组合在一起,并配上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或歌曲,就变成了颇具表演价值的广场艺术(团体操);又如单调的徒手操配上具有不同思想内容、不同节奏的音乐,而演绎出有氧健身操、拉丁健美操、拳击操等等。又如一些传统的轻器械练习也针对不同练习对象的需求而设计出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要求的新颖练习,如健身弹力绳操、踏板操、呼啦圈、花式跳绳等。 学校体操概述
体操运动在我国各级学校的开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体操运动在我国各级学校的开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体操内容占体育课程标准的30~45% 解放前 内容以队列、徒手操、技巧和简单 的器械体操练习为主 体操内容占体育教学大纲的15%以上 解放后 内容以队列队形、徒手操、传统的 轻器械练习、专门器械练习和一些 简单的器械、支撑跳跃练习等为主 学校体操概述
其实,体操运动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健身作用和参与的乐趣是许多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替代的,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教育环境,给学校体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体操的功能与作用,并就其内容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使学校体操获得新的生命。其实,体操运动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健身作用和参与的乐趣是许多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替代的,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教育环境,给学校体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体操的功能与作用,并就其内容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使学校体操获得新的生命。 学校体操概述
体操练习对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的作用 • 发展柔韧性、协调与灵活性、平衡感觉、时空感觉和肢体运动知觉的水平等 • 快速增强四肢与腰腹部的力量 • 健美学生体形、体态 • 培养与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培养他们沉着冷静、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学校体操概述
体操的教育功能 • 培养青少年审美情趣、团结互助的精神、自我保护意识、自我展示能力等 • 有助于青少年调节心理平衡、松弛紧张的神经系统,提高学习效率 • 参与体操练习中获得乐趣的体验,逐渐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学校体操概述
3.学校体操教学改革的任务 要使学校体操得以健康发展,必须要对现行的学校体操教学体系进行整体的改革,实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要求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组织形式更新、教学评价更新、教学设施更新和教师技能更新,从而形成一整套符合当前学校教育环境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学校体操新体系。 学校体操概述
教学观念更新 (三个阶段) “健康第一”教学观 学校体操概述 发展身体素 质的教学观 技术教学观 70年代以前 80年代以后 90年代以后
“发展身体素质”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观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先进性和现代性,然而,回顾这二种体育教学观念的实施过程,我们至少看到二大失误: ◆ 这二种教学观缺乏充实的实施载体 ◆ 在理论上抽象地与“技术教学观”对立 学校体操概述
◆缺乏充实的实施载体 “技术教学观”有丰富多彩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作为其坚实的实施依托,青少年喜欢,教师好教。因此,在贯彻实施这二种教学观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尤其在实施“身体素质教学观”时,由于缺乏合理的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配套措施的支撑,使其不了了之。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时,我们一定要吸取前车之鉴。 学校体操概述
◆排斥传统体育教学观 以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是在历史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有扎实的社会基础。在当前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时,我们不能将其作为所谓的传统体育教学观而加以排斥,而应将技术教学和身体素质练习看作实现“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如何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有效地构建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完整体系,抵御“应试教育”和“锦标主义”的干扰,从民族强盛的高度考虑,从提高全体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着眼,配置良好的教学资源(教师、教材、器材、管理等),使教学观念更新落在实处。 学校体操概述
教学内容更新 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在各个阶段对体操练习的兴趣指向、可接受程度和练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各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适宜的体操内容。 学校体操概述
因此,要实现学校体操教学内容的更新将要经过一个实践经验的重新积累和理论与实践重新结合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勇于实践、及时总结,反复研究和逐渐完善的漫长过程。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只能给我们提供一部分素材,并划出一个假设的起点,实践中我们要分析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去开拓、去创新、去实践,去构建在各级学校体操教学行之有效的内容体系。因此,要实现学校体操教学内容的更新将要经过一个实践经验的重新积累和理论与实践重新结合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勇于实践、及时总结,反复研究和逐渐完善的漫长过程。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只能给我们提供一部分素材,并划出一个假设的起点,实践中我们要分析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去开拓、去创新、去实践,去构建在各级学校体操教学行之有效的内容体系。 学校体操概述
教学要求更新 在长期的体操教学中,技术的正确性、姿态的优美性、技术的全面性和练习的系统性等方面一直被视为体操的规范,并将其作为体操教学的传统要求。由此而来,场地器材的配套要求、师资队伍的技能要求、学生的体能基础、技术基础等等要求自然而然地成了开展体操教学的必需条件。 学校体操概述
中、日、美学校体操大体情况 ★中国:我们必须客观分析我国学校体育 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匮乏、师 资力量不足、学生基础较差), 因地制宜的提出学校体操教学要 求,从娱乐性、参与性和健身的 有效性出发,摆脱竞技性体操 “难;新;美”模式的束缚,逐步 建立起学校体操的教学要求模式 学校体操概述
★日本 :各级学校都实行标准化的办学模 式,学校具备开展体操教学的良 好条件,他们学校体操的水平在 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 ★美国:学校体操的发展水平也很一般, 学生体操兴趣的发展都在社会俱乐 部实现 学校体操概述 日本学校体操
实例分析 ◆ 如在教学垫上练习时,不必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姿态的完美性,教师的主要精力首先要放在营造练习的氛围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面,而后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 学校体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