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55 Views
淺談地球. 地震規模和原子彈的關係. 4.00 6.310E+17 1/2048 個原子彈 5.00 1.995E+19 1/64 個原子彈 6.00 6.310E+20 1/2 個原子彈 6.20 1.259E+21 1 個原子彈 7.00 1.995E+22 16 個原子彈 8.00 6.310E+23 512 個原子彈 8.80 1.000E+25 約 8000 個原子彈 9.00 1.995E+25 約 16000 個原子彈. 化石燃料. 短時間內釋放出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 不穩定的氣候
E N D
地震規模和原子彈的關係 • 4.00 6.310E+17 1/2048個原子彈 • 5.00 1.995E+19 1/64個原子彈 • 6.00 6.310E+20 1/2個原子彈 • 6.20 1.259E+21 1個原子彈 • 7.00 1.995E+22 16個原子彈 • 8.00 6.310E+23 512個原子彈 • 8.80 1.000E+25約8000個原子彈 • 9.00 1.995E+25約16000個原子彈
化石燃料 • 短時間內釋放出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 • 全球暖化 • 不穩定的氣候 • 地球會尋求平衡,再次吸收大氣中的碳 • 步向冰河時期 • 曼哈頓的摩天大樓將被半公里高的冰河所吞噬
地球的歲數 • 已經45億年 • 被太陽吞蝕前還有120億年 • 決定於太陽的變化→紅巨星
月球的形成 • 如火星般的星體撞上地球 • 產生的碎片形成碎石環 • 因重力結合成月球 • 穩定了地球軸線的傾斜度 • 讓氣候、季節、海洋系統保持穩定
地球上的水來自? • 來自外太空 • 比火星更遠的軌道 • 隕石:含有超過10%的水分 • 彗星:含有一半的水,另一半是岩石、碳 • 小行星帶的隕石:20%的水(水合作用)、6%的碳
氧氣 • 目前:21% • 藍綠菌(藍綠藻)大量光合作用 • 剛開始的氧會和鐵反應 • 22億年前平衡之後,才能累積 • 慢慢形成臭氧層 • 四億年前第一批動植物出現在陸地
碳的循環 • 大氣中約有八千億噸的碳,土壤大約是二倍,海水中大約是五十倍,但是有更多儲存在石灰岩、沉積岩之中… • 二氧化碳→葡萄糖→有機物→泥土→二氧化碳 • 若埋入土中→沉積岩→板塊運動→二氧化碳 • 四億年前,生氣盎然的陸地植物大增→大量的碳被鎖起來→腐爛的植被→煤、石油
地球上的自動調節系統 • 二氧化碳變多→石灰岩的形成變快 • 溫度變高→蒸發變快→雨、風變多→風化侵蝕變快→碳酸變多→石灰岩更快產生→移走二氧化碳→冷卻地球→風化作用減緩→碳含量增加→地球變熱
地球上的溫度 • 23、25億年前及六、七億年前 • 全球是結冰的,二極間全覆蓋著冰岩 • 形成了雪球世界 • 結冰的現象僅持續了數百萬年 • 因為溫控系統變得混亂
三十億年前攝氏七十度→二十億年前六十度→一億五千萬年前四十度三十億年前攝氏七十度→二十億年前六十度→一億五千萬年前四十度
距離是個問題 • 581c離地球約20.5光年,若搭乘目前最快的飛行器前往,在沒遇阻礙的情況下,要飛50億年才能到達
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小檔案恆星編號:SN 2006gy 銀河系:NGC 1260 與地球距離:2.4億光年 發現日:2006/09/18 恆星發現者:美國德州大學研究生昆比 註:1光年等於9兆4607億公里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所謂的「超新星爆炸」(supernova)是指劇烈的恆星爆炸現象,除恆星被炸毀外,恆星元素也被炸散,成為新星組成原料。 進行觀察的加州及德州大學天文學家指出,爆炸恆星SN 2006gy體積約是太陽的150倍大,爆炸最強的階段共70天。它去年被人發現,距地球2.4億光年。學者形容規模達到此類爆炸的頂點,可謂「超新星爆炸之王」。
距離我們約 600 光年遠的金牛座 蟹狀星雲在大麥哲倫星雲中,於 1987 年所觀測到超新星爆發
《宋史˙仁宗本紀》上寫著:「嘉祐元年三月辛未(1056 年 4 月 5 日),司天監言:自至和元年五月(1054 年 7 月 4 日),客星晨出東方,守天關,至是沒。」意思是人們看到這顆超新星爆發於 1054 年 7 月 4 日,位置在金牛座 ξ 星附近,最亮時有 23 天在白天就可見,直到 1056 年 4 月 5 日,肉眼才無法看到它。根據 這些記錄 ,畫出來的光度變化曲線, 和近代天文學中所得的超新星光度變化曲線相當一致。
螺旋盤面直徑約為 10 萬光年。我們 太陽系位處在銀河系的一條 螺旋臂 上, 距離核心約 3 萬光年遠,中央 最厚處約 1.6 萬光年。
這張 夜空的全景圖, 實際是用手畫的, 它 繪製於1950年代, 監造人是瑞典 Lund天文台 的 Knut Lundmark。 為了產生這種圖, 繪圖人員將全天空經過 特定的數學變形後, 投影到橢圓形的平面上, 本銀河系 的盤面位在橢圓的長軸, 而北天極位在橢圓的頂端。 7,000 顆恆星以白點標定, 而點的大小代表恆星亮度
銀河系(統稱為星系)目前己發現二千億個,而且還在繼續增加當中,星系與星系間的距離通常都很遠,以地球所在的這個銀河來說,距離最近的是仙女座大銀河M31,有230萬光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