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 -2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 -2. 5.4.3 环状共轭多烯的 HMO 法处理. 1. 处理单环共轭多烯 ( 如苯 C 6 H 6 ). ︳x 1 0 0 0 1 ︳ E 6 ︳1 x 1 0 0 0 ︳ ︳0 1 x 1 0 0 ︳ = 0 E 4 E 5

de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 -2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2

  2. 5.4.3 环状共轭多烯的HMO法处理 1. 处理单环共轭多烯 ( 如苯C6 H6) ︳x 1 0 0 0 1 ︳ E6 ︳1 x 1 0 0 0 ︳ ︳0 1 x 1 0 0 ︳ = 0 E4E5 ︳0 0 1 x 1 0 ︳ ︳0 0 0 1 x 1 ︳ 2p E2 E3 ︳1 0 0 0 1 x ︳   E1 解得:x1= - 2 ,x2= x3= - 1 , x4= x5= 1 , x6= 2 E1=α+2β ,E2= E3=α+β, E4= E5=α-β ,E6=α- 2β ΔEπ=Eπ(乙) -Eπ(离)= 3×2(α+β)-[2 (α+2β)+4(α+β)= -2β α

  3. 苯分子的HMO行列式方程 1 1 0 0 0 X 1 X 1 0 0 0 Dn(x)= = 0 0 1 X 1 0 0 0 0 0 1 X 1 0 1 X 1 0 0 1 1 0 0 0 X (2) 环烯烃(以苯为例) 展开得:x6-6x4+9x2-4=0 或 (x -1) 2(x+1 ) 2(x-2)(x+2)=0

  4. X1= -2 E1= α+2 β X2=X3= -1 E2= E3 =α+β X4= X5= 1 E4= E5 =α-β X6=2 E6= α-2β = (Φ1+Φ2+Φ3+Φ4+Φ5+Φ6) = (Φ1-Φ2+Φ3-Φ4+Φ5-Φ6) = (2Φ1+Φ2-Φ3-2Φ4-Φ5+Φ6) = ( Φ2+Φ3-Φ5-Φ6) = (2Φ1-Φ2-Φ3+2Φ4-Φ5-Φ6) ( Φ2-Φ3+Φ5-Φ6) = 解出: 从而可求出六个p MO的具体形式

  5. 苯的 轨道能级图 p电子的总能量 定域p键电子总能量 相减 Ep总= 2E1+4E2 = 6 a + 8b Ep定= 6 a + 6b 可见苯的Ep离的绝对值比丁二烯的Ep离要大,所以可以推知 苯比丁二烯稳定。 Ep离= 2b

  6. 1 0 0 0 X 1 1 … 0 X 1 0 0 Dn(x)= … 0 = 0 1 X 1 0 0 … … … … … … … … … … … 1 1 X 2 pk 2 pk X = - 2cos( ) ( k =0, 1,2, …,n-1) n n Ek = a + 2cos( ) ( k =0,1,2, …,n-1) 1 2 1 2pirk Ckr = ( ) exp( ) n n 对于含n个碳原子的单环共轭烯烃,其休格尔行列式为: 对于含n个碳原子的环多烯烃 ,其解的通式为: HMO系数

  7. 将16,61坐标的0换成1

  8. 将16,61 ;26,62;35,53 坐标的0换成1, 将56,65的1换成0

  9. 将16,61 ;25,52 坐标的0换成1, 将34,43的1换成0

  10. 将16,61 ;24,42;46,64 坐标的0换成1, 将34,43;56,65的1换成0

  11. 将16,61 ;25,52 坐标的0换成1

  12. 1 1 1 2 2 2 4 3 4 3 3 4 1 2 3 4 1 2 3 4 • x 1 0 0(1) • x 1 0 • 0 1 x 1 • 0(1) 0 1 x • x 1 1 0 • x 0 1 • 1 0 x 1 • 0 1 1 x 1 2 3 4 1 2 3 4 将13,31;24,42坐标 的0换成1;将23,32 坐标的1换成0 将14,41坐标 的0换成1

  13. 4 4 1 1 2 3 2 3 7 6 7 6 8 5 8 5

  14. 1 1 2 3 2 3 6 4 5 4 6 5

  15. 3 1 2 1 4 2 3 5 6 6 4 5

  16. 第五节.离域Π键和共轭效应 5.5.1 离域π键的形成和表示法 (一)一般π键 例如乙烯分子C2H4,每个C原子价轨道作sp2杂化,与另一个C原子,两个H原子形成三个σ键,还有一个p轨道与另一个C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双原子的π键。乙烯分子属于D2h对称点群,分子轨道理论处理所得的价轨道按能级高低排列,如下图所示。分子轨道按D2h群不可约表示分别为:a1g、b1u……再按出现顺序排序。其中3ag、1b3u分别为C-C间σ和π键轨道,其余为C-H间成键轨道。

  17. (二)离域π键的形成和表示法 形成π键的电子不局限于两个原子的区域,而是在参加成键的多个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中运动,这种化学键称为离域π键。 在经典结构式中,由单键和双键交替连结的这些原子,通常能够形成多原子π键,又称离域π键。一般地说,满足下面两个条件就可以形成离域π键: ⑴ 原子共面,每个原子可提供一个方向相同的p轨道; ⑵ π电子数少于参加成键的p轨道数的2倍。 但是要注意,这两个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常常还要由分子的性质进行判断。

  18. 离域π键可用Πmn表示,下标n为参加成键的原子数目,上标m为电子数。含有离域π键的分子,常常又称为共轭分子。共轭分子的结构可用分子的结构式中将参加形成离域π键的原子间用虚线连接,再将各个原子提供的电子用黑点表示。也可以用两个或多个价键共振结构式表达,把分子的真实结构看作由这些价键结构的共振式叠加的结果。离域π键可用Πmn表示,下标n为参加成键的原子数目,上标m为电子数。含有离域π键的分子,常常又称为共轭分子。共轭分子的结构可用分子的结构式中将参加形成离域π键的原子间用虚线连接,再将各个原子提供的电子用黑点表示。也可以用两个或多个价键共振结构式表达,把分子的真实结构看作由这些价键结构的共振式叠加的结果。

  19. 离域π键 由两个以上的 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一般π键是由2个原子的p轨道叠加而成,电子只能在两个原子之间运动。而大π键是由多个原子提供多条同时垂直形成σ键所在平面的P轨道,所有的P轨道都符合“肩并肩”的条件,这些P轨道就叠加而成一个大π键,电子就能在这个广泛区域中运动。例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实验证明,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之间的情况是等同的(指键长、键角、键能皆相同),价键理论认为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皆采取sp2杂化,形成三条杂化轨道,其中一条杂化轨道与H原子结合形成σ键,另外两条杂化轨道和相邻的两个碳原子结合形成两个σ键,组成了一个平面正六角形的骨架。

  20. 此外,每个C原子还剩下一条垂直与该平面的P轨道,并且相互平行,每个P轨道上有一个单电子,这六条相互平行的P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后形成大π键,6个P电子就在六个碳原子之间活动,形成了一个6 原子中心,6电子的大π键,用π66表示。通常大π键用符号πnm表示,n表示P轨道数,也是成键的原子数,m表示电子数。综上所述,形成离域π键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第一是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必须共平面;第二是每个原子必须提供一条相互平行的p轨道;第三是形成大π键所提供p电子数目必须小于p轨道数目的2倍(m < 2n)。

  21. 由于离域π键的形成可使体系的能量降低,使分子的稳定性增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子将尽可能多的形成离域π键,一般最多可形成两个离域π键。例如在CO2分子中就存在二个大π键π34。C原子的价电子层为2s22p2,碳以sp杂化轨道与每个氧原子的2px轨道重叠形成两个σ键,构成分子直线型骨架结构,三个原子的py轨道垂直于通过键轴的平面,两两平行,并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πy)34。另外,三个原子的pz轨道也同样垂直于通过键轴的平面,两两互相平行,轨道重叠后又形成一个大π键(πz)34,这二个大π键互相垂直。由于离域π键的形成可使体系的能量降低,使分子的稳定性增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子将尽可能多的形成离域π键,一般最多可形成两个离域π键。例如在CO2分子中就存在二个大π键π34。C原子的价电子层为2s22p2,碳以sp杂化轨道与每个氧原子的2px轨道重叠形成两个σ键,构成分子直线型骨架结构,三个原子的py轨道垂直于通过键轴的平面,两两平行,并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πy)34。另外,三个原子的pz轨道也同样垂直于通过键轴的平面,两两互相平行,轨道重叠后又形成一个大π键(πz)34,这二个大π键互相垂直。

  22. . . .. O C O .. . . Π4y3 Π4x3 Π66 Π1010 . . .. . . .. N N O H2C CH CI . .. . Π4y3 Π43 Π4x3

  23. 图5-4一些共轭大π键分子

  24. 还有些化合物能形成两个大π键,例如CO2,C以sp杂化轨道与二个O原子形成σ骨架后,还有两个p轨道两个电子,每个O原子除了形成一个σ键一个孤对电子外,还有两个轨道、三个电子,所以CO2还能形成两个的大π键,N2O也是如此:还有些化合物能形成两个大π键,例如CO2,C以sp杂化轨道与二个O原子形成σ骨架后,还有两个p轨道两个电子,每个O原子除了形成一个σ键一个孤对电子外,还有两个轨道、三个电子,所以CO2还能形成两个的大π键,N2O也是如此: 苯酚和羧酸电离出H+后形成大π键,苯酚与羧酸均呈酸性

  25. . . . . H2C CH CH O Π44 . O R C NH2 . O O O N O O .. .. . .. . . . . Π43 Π43 Π43 . .. O F B F F C O O . . . . . .. .. Π64 Π64

  26. . . [H2C CH CH2]+ Π23 + [C(C6H5)3]+ C Π1819

  27. 离域π键的类型: Πmn 1.正常的离域π键:m = n 2.多电子的离域π键:m n 3.缺电子的离域π键:m ﹤n Π66 . ﹥ N O O .. . . Π43 . . [H2C CH CH2]+ Π23

  28. [例5.5.3] 二氧化氮NO2 . .. N O O N O O .. . . . . . Π43 Π33 (1) (2)

  29. 无机共轭分子 1. 二氧化氮 NO2 : (1) N: .. N O O . . . 2O: Π33 (1)

  30. 二氧化氮 NO2 (周公度)(2) N: 激发 . 2O: N O O .. . . (2) Π43

  31. 能量的高低: ﹥ Π33 Π43 (3)

  32. 2. 二氧化硫 SO2 : S: 激发 .. .. 2O: O O O S O O .. .. . . . . SO2 Π43 O3 Π43

  33. 3. 三氟化硼 BF3 : B 激发 3F σ σ σ

  34. 4. 碳酸根 CO3 2-: C 激发 3O:

  35. 5. 硝酸根 NO3 -: N 激发 3O:

  36. 6. 三氧化硫 SO3: S: 激发 2O: 1O:

  37. SO3

  38. 一种主族元素小分子或离子中π键的判断 1. 分子存在π键的条件 条件1:中心原子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sp) 条件2:端基原子含2个或2个以上未成对电子。 2. 分子中π键的数目和类型 (1)只要满足条件1,生成π键的数目即由剩余未 参与杂化的p轨道数目决定。 (2)只满足条件2,不满足条件1时,其π键的数目 由端基原子未成对电子总数减去用于生成σ键 的未成对电子数(即端基数)及离子所带负电 荷数决定。

  39. 3.判断程序及示例 (1)首先确定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在 此基础上确定中心原子和端基是否符合条件1或条件2 (2)若不符合则无π键,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则生成π键,对于符合条件1者,确定中心原子杂化够剩下的p轨道以及与该p轨道平行的端基原子p轨道或d轨道上的电子数目组合成Πmn;对于符合2⑵者,则直接可在生成σ键后剩余未成对电子的端基与中心原子之间画上成键线表示生成π键,剩余1个未成对电子的画一条线,连同σ键,则相互之间生成双键;剩余2个的画2条线,连同σ键,则相互之间生成三键。

  40. 例1:CCl4 中心原子C采用等性sp3杂化方式,故不存在π键。 例2:CH2O 中心原子C采用等性sp2杂化,故存在p-pΠ22小π键。 例3:BF3 中心原子B采用等性sp2杂化,故生成Π46大π键。 例4:NO2 中心原子N采用不等性sp2杂化,故形成Π33大π键。 例5:ClO2 中心原子Cl采用不等性sp2杂化,故生成Π35大π键。

  41. 例6:OCN- 中心原子C采用等性sp杂化,故形成2个Π34大π键。 例7:CO2 中心原子C采用等性sp杂化,故形成2个Π34大π键。 例8:CN- 中心原子C采用不等性sp杂化,故形成2个Π22π键。 例9:N(SiH3)3 中心原子N采用等性sp2杂化,故形成Π42大π键。 例10:SO42- 中心原子S采用等性sp3杂化方式,故存在d←pπ键。

  42. 5.5.2 共轭效应 由于离域π键的形成,共轭分子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看作各个单键和双键性质的简单加和,而是表现出特有的性能,称为共轭效应。共轭效应是化学中的一种基本效应,主要表现在: ⑴对分子构型的影响:当用单双键交替的经典结构式表达共轭分子结构时,单键缩短、双键增长,即键长均匀化;参加共轭的原子保持共面;经典结构式中的单键不能自由旋转。 ⑵增加物质的导电性能。 ⑶离域π键的形成,增大了π电子活动范围,使体系能级降低、能级间隔变小,相应光谱的波长变长。颜色的变化。 ⑷影响物质的酸碱性。 ⑸影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能。 超共轭效应是指由π键轨道与相邻原子或基团的轨道相互叠加而形成离域轨道,π键电子与σ键电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域效应。超共轭效应将改变分子的电性和光谱谱线的波

  43. 分子形成离域π键而表现出的特有性能称共轭效应或离域效应,它是化学中的一种基本效应,它除了使分子更稳定外,还影响分子的构型和构象(单键缩短、双键增长、原子保持共面等),分子的电性,颜色等。 例如石墨层形分子,层内有大π键,故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又如四氰基奎诺二甲烷(TCNQ)能与四硫代富瓦烯(TTF)组成有机半导体,也是由于离域π键的形成。 又如一些染料或指示剂,由于形成大π键,使电子活动范围增大,因而改变它的显色范围。例如指示剂酚酞原为无色,与碱反应形成大 π键,颜色变红。

  44. 图5-5 酚酞变色机理

  45. 5.5.3 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缩合,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的酰氨键称为肽键,缩合脱水所得的产物称为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的肽叫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分子叫多肽。蛋白质是多肽大分子,下式表示二肽的形成。 5.5.4 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是C—H等σ键轨道和相邻原子的π键轨道或其他轨道相互叠加,扩大σ电子的活动范围所产生的离域效应。

  46. 超共轭效应是由π键轨道与相邻原子或基团的轨道互相交盖而形成离域轨道,并改变有关化学键和分子的性质,它是π键与σ键电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域效应。例如碳氢化合物中C-C键长由于相邻键中出现双键和叁键,而使C-C单键键长缩短、键能增加。表5-2   列出不同杂化轨道影响到C-C单键的键长(实验测定的平均值)及键能(计算值)。

  47. 5.7 硼烷和有关化合物的结构 位于第二周期,第ⅢA。硼是人们很早就使用过的元素,古代埃及人制造玻璃时已用到过硼砂,但直到1809年才由英国化学家戴维(Davy Humphry)利用电解熔融三氧化二硼制备出单质硼。同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与泰纳(L.J.Thenard)也用金属钾还原无水硼酸制得单质硼。

  48. 硼在我国是丰产元素,西藏的许多湖泊里含有硼酸或硼砂。古代阿拉伯炼金家就是从我国西藏获得硼砂。硼在我国是丰产元素,西藏的许多湖泊里含有硼酸或硼砂。古代阿拉伯炼金家就是从我国西藏获得硼砂。 硼有四个价轨道,但仅有三个价电子,轨道数大于价电子数,这样的原子叫缺电子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后,其周围还达不到8电子此类化合物叫缺电子化合物。

  49. 硼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共价氢化物,称为硼烷,最简单的硼烷是乙硼烷B2H6。乙硼烷中有12个电子,不能形成正常的化学键。它是如何成键的呢?硼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共价氢化物,称为硼烷,最简单的硼烷是乙硼烷B2H6。乙硼烷中有12个电子,不能形成正常的化学键。它是如何成键的呢? 乙硼烷中每个硼原子采取SP3杂化,形成4个不等性SP3杂化轨道。每个B原子中的2个SP3杂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S轨道形成2个正常的σ键;而一个硼原子含电子的SP3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硼原子不含电子的SP3杂化轨道同时与氢原子1S轨道重叠,形成三中心两电子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