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09 Views
英语泛读课课程描述与设计. 主讲人:宋晓晴 ( 副教授 ). 河套大学外语系. 一、课程描述. ( 一 )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二 )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 三 ) 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及建设成效.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五) 教学条件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七)教学管理 (八) 建设成效. (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E N D
英语泛读课课程描述与设计 主讲人:宋晓晴 (副教授) 河套大学外语系
一、课程描述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三)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及建设成效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五) 教学条件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七)教学管理 (八) 建设成效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二是河套大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我系英语教育专业“厚基础、强技能、宽口径、一干三支”的办学特色。
“厚基础”是指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强技能”是指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宽口径”指毕业生可以做中小学英语师资,也可以当实用翻译人才,还可以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一干三支”是指以英语语言运用技能课程为主干,同时①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英语教学法,培养中小学英语师资;②加大口译、笔译课程学时,加强翻译实训,培养实用翻译人才;③开设“文秘与公文写作”课程,学生可考取秘书资格证,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
课程设计的思路:语泛读课程在教学思路上,将体验式、发现式、研究式、合作式、交际型、任务型、内容型等现代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一方面避免教法单一,另一方面实践 “学生本位”思想,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释放其创造力的平台;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延伸阅读、输出练习,巩固和扩大知识结构。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1.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 验、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 2.有完善的教学资料和多样化的教材; 3.有先进的、优化的教学方法;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 6.建立完善的试题库,形成科学、严格的考核手段;
(三)教学内容的建设 1、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2、教学内容的选取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①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管理; ② 成立课外阅读材料选择小组,注重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③ 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 活动主要有: ① 以担任评委、评选作品、撰写评论等方式参与指导我系学生组织的英语阅读竞赛、英语朗诵会、英语角、英文书法大赛和征文等活动。 ② 以担任艺术指导的方式组织学生自编自演英文话剧等文艺节目,探讨第二课堂促进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③ 通过担任指导、点评、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课外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为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辟了一块新天地。此外,各教研室教师还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教学研讨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研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④ 设立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针对英语教育专业与就业方向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实习基地,前者挂靠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后者集中在各个中学。
实践教学活动展示 07级学生王彬彬在教学研讨会上发言
06级王静同学在巴彦淖尔市实验附小实践教学中06级王静同学在巴彦淖尔市实验附小实践教学中
07级商英班的同学自编自演的英语话剧“皇帝的新衣”07级商英班的同学自编自演的英语话剧“皇帝的新衣”
(3)考试改革 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 法。 具体做法如下:学生的总成绩100% =平时成绩50%(出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10%+平时小测验10%+口语测试10%)+期末考试成绩50% 。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说是课程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为此,我们依据新《大纲》的原则,适当的引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诸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实践教学活动展示 师生们参与泛读教改“快乐阅读法”研讨会
1、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①阅读的兴趣原则 ②阅读训练的心理准备原则 ③阅读速度调节原则 ④阅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⑤阅读教学的总体设计原则
① 阅读的兴趣原则 : 学习者对阅读是否产生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 , 教师不但应使学生学会阅读 , 而且乐于阅读, 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主动的吸取知识的过程。兴趣能使阅读过程良性循环。 ② 阅读训练的心理准备原则: 教师应了解传授每项阅读技能的最佳时机, 了解学生的感知、释义能力,在传授每项阅读技能前确保学生做好感知能力上准备。 ③ 阅读速度调节原则: 正确处理阅读理解与阅读速度的关系, 把握阅读速度 的灵活可变性 。
④ 阅读教学的因材施原则: 阅读学习是一项终身活动, 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各种阅读技能 。 他们的词汇知识, 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 专业阅读技能以及阅读兴趣的习惯, 都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的 。学生学习阅读的进程, 由于存在着个别差异而有所不同 , 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特殊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地发展阅读技能 。 ⑤ 阅读教学的总体设计原则: 组织阅读教学应有一个符合情况的合理的总体设计 。 这种设计从材料选择、任务的确定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虑 。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建构, 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一般应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
模式一: 悬念导入式 模式二:讨论启发式 模式三:体裁分析及语篇分析式 模式四:课内课外互补式
模式一 : 悬念导入式 ,基本操作程序: 学生自由想象 ——阅读验证 ——读者巩固吸收。 模式二:讨论启发式,基本操作程序:读前讨论 ——阅读——比较分析——总结(讨论) 模式三:体裁分析及语篇分析式,基本操作程序:体裁呈现——摹仿分析——细读领悟——独立分析。 模式四:课内课外互补式,基本操作程序:材料输入——屏幕阅读——人机交流——检查测评。 教学手段以语言为媒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媒体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 提高教学效果。
(2)特色与创新 泛读课的传统模式是让学生读课文、做练习,然后教师负责核对答案,对练习中学生的疑惑及课文中理解的难点作解释,学生有时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方式感到厌倦。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一边思索,一边探索和尝试着泛读教学的改革,希望能把泛读课上出特色,提高泛读课的质量。我们的创新与特色就是“阅读三部曲”。
① “窄式阅读法” 在具体选材过程中,我们应用“窄式阅读法” ,即选取同一话题的若干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在同一话题之下,学生容易积累较多相关的知识和词汇,可以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② “快乐阅读法” 强调“快乐阅读法”,重视阅读中的快乐成分,使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地阅读,并从中最大获益。为了达到快乐阅读的最佳效果,我们要求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先进行大量阅读,选取可读性强、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去读,适当传授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的动机,引导他们欣赏一些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以此提高学生获得可理解输入的基本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
③ “自主阅读法” 强调“自主阅读法”,培养读书型的学生。积极的阅读速度促进理解,我们尽力给学生提供或推介适合学生阅读水平、满足他们兴趣的读物,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主动地去阅读。有了热情积极的阅读态度,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信息的接受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自由自愿阅读也是读写能力发展的最佳教育工具,学生整体语言能力会相应提高。为了使自主阅读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成立了阅读小组,强调合作与互动。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自读与合作相结合,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各自的理解,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3、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1)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① 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管理; ② 成立课外阅读材料选择小组,注重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③ 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 ④ 注重学习策略的学习,定期举办学习策略讲座; ⑤ 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⑥利用口语培训年,以口语带动学生学习听、读、写、译的能力;
(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①泛读课主要环节均采用了PPT课件、多媒体演示等数字化教学手段; 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③ 我系的“语音实验室、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即将建成的“同声传译实验室、系内模拟实训实验室”,完全能满足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进行教学;
(五) 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06级学生王虎翼同学在临河四中教学实习听课中
06级学生张宁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岩画专家提问发言06级学生张宁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岩画专家提问发言
外语系专业建设小组进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调研外语系专业建设小组进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调研
(六) 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学历层次的培养
2、“双师”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王继红在作现场翻译
宋晓晴副教授在“2008年阴山岩画科学考察 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作现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