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46 Views
热烈欢迎. 各位专家、领导. 莅临指导.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课堂 教学模式的研究.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王泰山 高俊. 江苏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观看上课录像. 一、问题的提出. 1 、背景:
E N D
热烈欢迎 各位专家、领导 莅临指导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王泰山 高俊 江苏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的教育界将无可避免地进入第三次教育革命,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1CT)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使传递信息的载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网络教学(包括远程教学)已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原先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渠道再不会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授课也不能再维持原来的师主动,生被动的局面,加上即将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信息技术手段由过去多是辅助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因素,转变为学生学习方法和途径,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构建新型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也就势在必行。
2、条件 由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国家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各级领导对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对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更是倍加关注。 我省、市一些重点中学已先行一步,开办了各种网校,并进行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尝试。 我校领导对此也非常关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目前,我校拥有一个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由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有网络机房4个,电脑数百台,任课教师每人配有手提电脑,还开通了校园网,网络信息可以直达每个办公室、教室;这些客观条件都为探索符合我校情况、具有我校特色的网络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 另外,课题组组长王泰山副校长有多年从事和组织教育科研的经验,曾经取得过多项科研成果,而课题组的成员均很年轻,有较高的研究热情、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更可贵的是他们都曾在各自的教学领域里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转变目前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局面,扭转教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发现、探索、生成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未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让信息技术由原先的辅助教师“教”,转向辅助学生“学”,使其切实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 积累丰富的教学科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提供借鉴。 • 形成一系列符合各学科教学要求、体现师生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为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作出贡献。 • 培养一批具有科研热情和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并在全校范围形成科研氛围。 • 改善我校现有的网络教学条件,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和假说 依据:信息教育理论、教学主体论、中学生学习心理研究、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等 假说: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为范围,以中学生为对象,以围绕大纲(含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为主线,以计算机为媒介,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相互对话,共同钻研,解决问题,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 各学科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网络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的研究;网络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网络课堂教学对教师素质的提高研究等等。
方法: 1.文献研究法。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因此要在文献研究中学习相关的理论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查询有关的报刊杂志、光盘及网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前沿进展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等。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众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研究是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同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就教学问题在理论指导下老师进行探索、实践,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为继续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对某一阶段教育活动过程进行简单回顾,描述今后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互动课堂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实施情况及主要教学效果,对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讨论,形成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想法与建议。
五、研究过程 • 初期筹备阶段主要完成起草“课题申请议定书”和“课题研究方案”(讨论稿)、通过立项申请、成立课题组、修订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站点、配备课堂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等工作。 • 中期研究阶段主要完成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针对部分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进行教学实验、各学科进行公开课教学展示、开教学现场会听取意见、专题研讨,按行动研究的要求,认真反思得失,形成系列化的研究课案例,在此基础上总结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互动课堂的经验。 • 后期总结阶段主要完成整理汇编课题研究材料(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等),完善课题站点资料,召开现场会、进行结题申请、迎接结题鉴定等工作。
六、研究成果 1.初步构建了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思路。 2.形成了系列化的课题研究反思性教学课例。 3.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资源共享,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明显提高。
七、问题与讨论 我们的研究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期望它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提高?不恰当的“互动”会对学生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不同的教学模式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原则?在不同阶段,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应该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这些问题,课题研究中还很少涉及,这也是我们全体课题研究成员面临的新的任务。 应试教育在当前还是制约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还急待提高。
课题网站的介绍 • 信息技术互动教学平台介绍(教学模式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