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99 Views
遠離癌症,迎向健康. 陳啟明醫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副院長. 2011 年 ( 民國 100 年 ) 國人十大死亡原因排名. 2011 年 ( 民國 100 年 ) 國人十大癌症死亡排名. 癌症是什麼?. 癌症是基因引起的疾病,當調控細胞生長的基因發生突變或損壞時,使得細胞失去控制,持續的生長及分裂而產生腫瘤。 會局部侵入週邊正常組織。 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癌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 其他 1%. 污染 2%. 藥物 1%. 紫外線 2%. 肥胖及缺少運動 5%.
E N D
遠離癌症,迎向健康 陳啟明醫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副院長
癌症是什麼? • 癌症是基因引起的疾病,當調控細胞生長的基因發生突變或損壞時,使得細胞失去控制,持續的生長及分裂而產生腫瘤。 • 會局部侵入週邊正常組織。 • 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 癌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
其他 1% 污染 2% 藥物 1% 紫外線 2% 肥胖及缺少運動 5% 職業,工作相關因子5% 發生癌症的危險因子
癌症日漸增加的原因 • 診斷方法進步,以前無法診斷的,現在可以診斷出來了。 • 病人觀念的改變,以前人們得了癌症多聽天由命,現在則多往醫院求醫,尤其是全民健保後。 • 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很多癌症發生於老年人,台灣男性平均年齡76.0歲,女性82.7歲。 • 人類環境的污染,如空氣、水源、食品、藥物等,污染日漸增加。
癌症的預防 疾病開始 臨床診斷 無病 臨床過程 有病,症狀不明顯 三度預防 *目標在治癒癌症, 保留功能,維持外觀,減少合併症 二度預防 期斷 *子宮頸抹片檢查 *乳房X光攝影 *大便潛血檢查 一度預防 去除危險因子 *人類乳突病毒 *B型C型肝炎病毒 *幽門桿菌 *不抽煙,不嚼檳榔
防癌守則 • 日常三餐以新鮮食材為主,以新鮮蔬果作為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 • 加工、醃漬、肥肉、內臟及油炸食物應該少吃。 • 飲料以白開水為主。 • 每週運動至少3次,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30下,並持續30分鐘。 • 盡量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 注重睡眠品質 • 定期健康檢查
必須戒除的七大不良習慣 • 好吃甜、油炸、高脂食物 • 喜歡鹹及醃漬的食物 • 不喜歡吃蔬菜水果 • 少喝水 • 吃宵夜 • 常熬夜 • 不喜歡運動
萬承奎教授的健康、長壽、幸福秘方 • 在健康問題上,你自己比老天爺管用 • 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煙 • 營養過剩是一種中毒 •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 走路是非常好的鍛鍊方式 • 喝醉一次白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 • 家庭不和睦,人就會生病 • 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 紅薯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
如何預防癌症(一度及二度預防) • 不抽菸,可減少肺癌、 食道癌、口腔癌、膀胱癌、腎臟癌、胰臟癌、子宮頸癌、胃癌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 多攝取黃綠色蔬菜、豆類及穀類,可減少大腸癌及胃癌; 少吃動物性脂肪可減少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及子宮體癌;少喝酒,減少肝癌、口腔癌、食道癌;不吃檳榔可預防口腔癌。 • 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減少攝護腺癌、大腸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及乳癌。 • 保護皮膚,減少日曬,避免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外出。 • 疫苗注射:B型肝炎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 避免危險性行為 人類乳突病毒(HPV),愛滋病(HIV),C型肝炎病毒(HCV) • 癌症篩檢及自我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 資料來源:梅約診所~癌症預防七個步驟
癌症的早期偵測 (二度預防) • 老人健檢,國民健康局癌症篩檢或一般公司行號 員工健檢 • 健檢標準套餐,通常可篩檢出90%左右的常見疾病,項目包括血液、 尿液、 糞便、 腎功能、 肝膽功能、 甲狀腺功能、血糖、 血脂肪、肺功能、 心臟功能,癌症標記及肝炎篩檢,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 婦科超音波及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最後由醫師衛教與解說 • 胃鏡及大腸鏡檢查,骨質密度檢查 • 磁振造影(MRI)與正子造影(PET)檢查, 64切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掃瞄
預防癌症威脅 • 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推動四大癌症篩檢服務 • 大腸癌 • 乳癌 • 子宮頸癌 • 口腔癌 • 建立健康生活型態 • 戒除吸菸、嚼檳榔及避免過量飲酒 • 推動台灣101躍動躍健康 ---肥胖為子宮體癌、大腸癌、腎癌及乳癌的危險因子 • 全民減重600噸: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
癌症篩檢政策與成果 項目 對象 篩檢政策 97年篩檢成果 子宮頸癌 30歲以上婦女 3年至少做1次抹片檢查 30-69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3年篩檢率為56% 電話調查3年曾經篩檢率為 70.5% 乳癌 50-69歲婦女 • 每月定期自我檢查。 • 35歲以上婦女,每年由專科醫師檢查。 • 50歲以上婦女,每2年由定期乳房X光攝影。 50-69歲婦女2年曾做乳房X光攝影率12% 口腔癌 18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 口腔黏膜檢查 18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口腔黏膜檢查率為18% 結直腸癌 50-69歲民眾 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 50-69歲民眾每2年曾做過糞便潛血檢查為11%
該不該用高科技篩檢癌症? • 電腦斷層掃瞄(CT) 、磁振造影(MRI) 、正子造影(PET-CT)等高科技影像儀器,以往是用來診斷癌症期別、追蹤治療效果,現在也被廣泛應用在癌症篩檢。 • CT針對肺部很小的腫瘤或心血管、冠狀動脈疾病。MRI主要用來掃瞄腦部、 脊髓、 關節病變。PET可以從頭到腳偵測全身,尤其代謝率較高的癌症,包括頭頸癌、甲狀腺癌、肺癌、乳癌、淋巴癌、黑色素癌、 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 • 健康人PET篩檢,陽性率0.8%到1.2% 。
腫瘤標記(指數)不是用來做癌症早期診斷 • 主要是讓醫師用來追蹤癌症病人的依據,據以了解治療的成效,不是用來做癌症的早期診斷。 • 60%以上的大腸癌病人CEA會不正常增加。 80%以上肝癌病人AFP也會不正常增加,大多數攝護腺癌病人PSA都會增加,如術前或治療前指數很高,術後或治療後降至正常範圍,以此基礎定期檢驗,指數再升高,即可判斷疾病復發。
不是貴就好 揪結腸直腸癌 勝 大腸鏡 正子掃描 迷信昂貴健檢 不見得能揪出微小病變 對的檢查 比貴的檢查更重要
行動預防癌症 • 不抽菸,假如無法戒菸,不要在公共場所抽菸。 • 預防肥胖BMI 18.5~22.9最恰當 • 每天運動流汗30分鐘 • 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少吃動物性脂肪。 • 少喝酒,每天男性不超過30公克,女性不超過15公克。 • 保護皮膚,避免過度日曬。 • 避免接觸致癌物質 •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檢查及大腸直腸檢查。 • B型肝炎疫苗注射,人類乳穾病毒疫苗注射。 • 注意身體重要警訊,早期檢查,早期治療。
10種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 盯住你的BMI在18.5到22.9之間 BMI=體重(公斤) [身高(公尺)平方] • 每天運動流汗30分鐘 • 喝綠茶或咖啡 • 新鮮蔬果579 • 跳開脂肪誘惑 • 多吃雞、魚,少量吃豬、牛、羊 • 戒煙、戒酒、戒檳榔 • 少塩,不喝含糖飲料 • 餵母奶 • 保持輕鬆的情緒,減少壓力 ~摘錄自康健雜誌115期
癌症治療的迷思 • 大部份會得癌症的人,都是因為有癌症的家族史 • 吃維他命等營業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 • 會不會得癌症由基因決定,不管你怎麼小心,都不可能改變 • 得同一種癌症的人,需要接受的治療方法都一樣 • 得了癌症都會大量掉頭髮 • 有癌症最好不要開刀,因為手術會造成癌細胞擴散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115期
結論 • 什麼人,什麼時候會得到癌症無法預先知道,但每個人應注意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注意身體變化,定期做健康檢查。 • 一旦身體有異樣,儘快到醫院檢查。 • 如果檢查有問題,不要驚慌,不要拖延,和家人及朋友商量後到認為最合適的醫院做進一步確認,如有疑問可尋求第二意見。 • 目前每一種癌症均有標準治療導引,常包含多科整合治療,應充份了解病情,及治療計劃,並和醫師合作,完成整個治療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