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910 Views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學校運作策略. 報告人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黃郁宜校長 2009.8.6. 目次. 壹、前言 一 . 校史簡介 二 . 學校背景 三 . 學校運作說明 貳、本校試辦過程 參、學校執行策略 肆、結語. 壹、前言 一、校史簡介. 西元 1897 年,民國前十五年,本校創立於士林,為全台最早之公立女子學校 。. 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 建校,初名為「台灣總督府國 ﹝ 日 ﹞. ,簡稱 三高女 易名「臺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一四一號 遷至現址. 「臺灣省立臺北 第二女子中學 」
E N D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校運作策略 報告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黃郁宜校長 2009.8.6
目次 壹、前言 一.校史簡介 二.學校背景 三.學校運作說明 貳、本校試辦過程 參、學校執行策略 肆、結語
壹、前言一、校史簡介 • 西元1897年,民國前十五年,本校創立於士林,為全台最早之公立女子學校。
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 建校,初名為「台灣總督府國﹝日﹞ ,簡稱三高女 易名「臺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一四一號 遷至現址 「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 臺灣光復後,改為 ,簡稱中山女高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迄今 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本校更名為 1967年 1897年 1922年 1937年 1945年 壹、前言 一、校史簡介-跨過三世紀的校史 1897年 1922年 1937年 1945年 1967年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一) 本校教育目標 宏揚「人文為先˙科學並重」的中山精神 秉持「育人成才˙五育兼修」的優良傳統 營造「優質中山˙美麗校園」的書香天地 形塑「專業教學˙快樂學習」的校園文化
新建綜合教學大樓啟用 新建大樓總體樓地板面積:23697.51平方公尺 圖書館面積:1920平方公尺 (含研究小間、討論室等) 教師研究室面積:640平方公尺 (共8間教室,每2大間教室研究室之間另有教師討論室)
壹、前言二、學校背景 (二)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架構圖 有效教學 1.人文學科社群 2.數理學科社群 良師典範 團隊 創新 數位 3.藝能學科社群 活力班級 4.新能源課程發展-高瞻計畫團隊 專業教學 5.新進教師協同成長團體 創新教學 6.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團隊 發展主軸 指標 內涵
壹、前言二、學校背景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榮譽榜 • 教育部教學卓越團隊競賽 • 92年國文科金質獎 • 93年地理科金質獎 • 94年英文科金質獎 • 96年美術科金質獎 • 97年人文社會科學團隊佳作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榮譽榜 • 臺北市教育局優質學校評選 • 95年教師教學優質獎 • 95年學生學習優質獎 • 95年專業發展精進獎 • 96年專業發展優質獎 • 97年課程發展優質獎 • 97年學校文化優質獎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榮譽榜 • 臺北市教育局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競賽 • 96年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團體組第五名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優選1件.佳作4件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入選1件 行動研究論文發表類 -佳作1件 • 97年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團體組第三名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特優1件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優等1件.佳作2件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佳作3件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榮譽榜 • 臺北市教育局教育叢書暨校刊競賽 • 96學年度教育叢書暨校刊競賽團體組第一名 教育叢書類【中山學報】-特優 校刊報紙型【中山父母心】-特優 校刊書刊型【中山女青】-佳作 教育叢書類【中山學報】-主編獎 校刊報紙型【中山父母心】-美編獎 • 97學年度教育叢書暨校刊競賽團體組第一名 教育叢書類【中山學報】-特優 報紙型刊物類【中山父母心】-優等 教育叢書類【中山學報】-主編獎 教育叢書類【中山學報】-美編獎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 體育類競賽 • 96學年度北市中等學校桌球錦標賽教女組第2名、教男組第4名 • 96學年度北市中等學校羽球錦標賽教男組第4名 • 97學年度臺北市教育盃壘球錦標賽教職員組季軍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榮譽榜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 其他團體競賽 • 臺北市96學年度體育及衛生保健評鑑高中組績優學校 • 97年度語文競賽國語文類高中職組北區團體第二名 • 臺北市政府97年度節約能源措施執行成效評比-績優學校 • 教育部97年度交通安全教育評鑑高中職組金安獎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榮譽榜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一)發展學校特色與多元創新思維。 (二)有效運用各科教學研究會機制。 (三)鼓勵教師進修研習及專業發展。 (四)成立中山卓越基金補助教師進修。 (五)重視經驗傳承與成果分享。 (六)舉辦新進教師協同成長團體。 (四)學校推展及運作方式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五)學校課程領導之配套措施 1.強化課程專業導向的課發會 • 對於學校總體課程發展的規劃與協商,建議透過溝通與對話的機制進行。 • 每學年上學期的兩次教學研究會,教務處提出課程規劃並與各學科進行內部討論。 • 下學期三月份開始啟動課發會的機制。每次會議提出行政規劃的課程版本,並由校長帶領委員進行多次討論。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五)學校課程領導之配套措施 2.研發各科社群創新課程 • 透過教學領導與課程發展,鼓勵並帶領教師進行創新課程之研發。 • 目前本校正在發展進行的創新課程有: 1.新能源課程 2.互動科技創意課程 3.人文社會創意課程 4.國文與藝術生活創意課程 5.英文與生命教育創意課程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3.鼓勵教師參與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案 • 透過96學年度校務會議通過,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案。 • 利用各科教學研究會議,積極宣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 多次舉辦評鑑人員初階培訓研習活動,以增加參與教師之意願及知能。 (五)學校課程領導之配套措施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 國文科社群(32名) ●自編教材 ●喜閱悅讀 ●資訊融入 ●教學哈學網 ●作文教學 ●學術交流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 英文科社群(26名) ●活化教學●深化學習 ●創新思考●資訊科技 ●合作學習●國際交流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 地理科社群(9名) ●科技創新教學 ●資訊融入教學 ●延伸實察學習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 美術科社群(4名) ●多元學習 ●創意課程 ● E 化教學 ●藝術生活 ●校際交流 ●團隊合作
各領域成員 國文、英文 歷史、地理 公民 跨學科領域的課程合作 跨學科領域的課程合作 召集人為核心 的團隊制度 由下而上的 跨領域團隊 召集人 制度 定期召開 教學研究會 滾動式召集人 與導師模式 跨學科領域的課程合作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 人文社會科學社群(15名)
高瞻計畫專案團隊(25名) 國科會鼓勵高中之課程發展。本校於95年度通過「新能源課程」計畫,以四年為期,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下應用「實驗研究法」及「跨領域教師團隊合作」,探討新興科技融入高中科學教育的可能性與可行性。目前有兩個子計畫: 子計畫一:人文.自然新能源創新課程研究(95年度)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高瞻計畫專案團隊(25名) 子計畫三:自動化科技與人性創意課程研究 (96年度)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六)社群成效 ˙目的:以成長為目標、協同為過程。目的是建立同 儕學習社群,成員相互協助,以達個人成長。 ˙運作模式:每個月安排一次,每學期共辦理五次。 ˙活動內容: 1.前輩指導/班級經營與親師互動。 2.主題式討論/教學卓越團隊經驗傳承分享。 3.主題式討論/中山女中學校文化。 4.教學資源研習/教學平台的應用。 5.問題與討論/歲末餐會。 • 新進教師協同成長團體(46名)
承辦專案摘要 壹、前言 二、學校背景 • 教育部高中歷史學科中心 • 臺北市高中歷史科輔導團 • 臺北市高中人文科學輔導網總召學校 • 教育部高中第二外語協辦學校 • 臺北市高中第二外語學科學校 • 國際交流臺北市副召集學校 • 宏碁數創獎 種子學校 (六)社群成效
壹、前言 三.學校運作說明 (一)、試辦依據 • 96.4.3臺國(四)字第0950039877D號令。 • 96.3.1臺研字第096001310C號函修正之「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 • 96.3.7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第9606次擴大局務會議討論通過之「臺北市高級中學以下學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申辦總計畫」。
壹、前言 三.學校運作說明 (二)、評鑑目的 • 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以提升教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成果。 • 透過診斷、輔導方式,提供教師自我省思教學的機會。 • 發展具校本特色的教學評鑑模式及其規準,以促進教學專業發展與實施成效。
壹、前言 三.學校運作說明 (二)、評鑑目的 • 激發教師主動省思與探究之精神,形塑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強化同儕合作關係,落實同儕教學輔導,達成創新教學精緻與教育之理想。
壹、前言 三.學校運作說明 (三)、本計畫申辦時程 • 97.1.18 9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校務會議 通過本校試辦計畫。 • 97.4.17 本校提報教育部審核。 • 97.6.10 複審通過。 • 97.7.01 試辦計畫實施。 • 98.6.09 教育部專業發展評鑑研究小組, 蒞校訪視。 • 98.6.30 9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校務會議 通過「98學年度本校試辦計畫」。
貳、試辦過程 一、96學年度第一學期 (一)本校派員參加8月份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經驗分享與檢討會,觀摩他校試辦經驗。 (二)本校薦派4名教師參加11月份教育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培訓研習課程。 (三)於各科期末教學研究會進行宣導和說明,並徵詢教師參加意願。
貳、試辦過程 一、96學年度第一學期 (四)教務處亦積極規畫本校試辦計畫可行方案,並主動邀集有興趣同仁20名參與。 (五)教務處於期末校務會議(97.1.18)提案「本校97學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草案」於會中討論,並積極爭取通過。
貳、試辦過程 一、96學年度第一學期 (六)提案說明: • 為因應教師法修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於98學年度全面實施,故先於97學年度參加試辦,以增進教師對相關制度之瞭解。 • 試辦計畫需有20位教師自願參加,方可參與試辦。
貳、試辦過程 一、96學年度第一學期 (六)提案說明: • 試辦計畫需經校務會議通過才得以提報教育部實施。 • 本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草案如附件,經校務會議通過後發布實施。
貳、試辦過程 二、96學年度第二學期 (一)成立推動小組(97.4)設置 • 召 集 人: 由校長擔任 執行秘書:由教務主任擔任 2.委 員:13名 • 行政人員代表4名:含學務、總務、輔導及圖書館主任。 • 教師代表7名:含教師會理事長及6大學科召集教師代表。 • 家長會代表2名:含家長會長及代表。
貳、試辦過程 二、96學年度第二學期 (一)成立推動小組(97.4) • 召開小組會議。 • 研擬校內專業發展評鑑進行方式,工作內容與評鑑指標。 • 決定聘請專家教授協助評鑑工作之推動。
貳、試辦過程 二、9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參與計畫教師共有25位教師自願參與試辦計畫,佔全校編制教師數(184人)的比例為 7.63% • 5.物理科 1人 • 6.美術科 3人 • 7.體育科 3人 • 8.生活科技科 2人 • 1.國文科 4人 • 2.英文科 1人 • 3.數學科 1人 • 4.歷史科10人
貳、試辦過程 二、96學年度第二學期 (三)校內專業發展評鑑宣導(5.6月份) • 辦理宣導說明會,期使受評鑑教師充分了解評鑑內容。 • 辦理相關研習,工作坊、成長活動等,鼓勵教師進行專業發展。
貳、試辦過程 二、96學年度第二學期 (四)召開推動小組會議(6月份) • 依據學科特性之不同,採各學科方式進行。 • 各領域訂定領域評鑑規準及自我評鑑表。 • 研擬校內進行方式及評鑑指標。
貳、試辦過程 三、96學年度第二學期(暑期) (一) 97/7/1行動研究與教學改進 臺灣師大教育系甄曉蘭教授主講
三、96學年度第二學期(暑期) (二) 97/7/4 歷史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研討(上午)藝能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研討(下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丁一顧教授主講 貳、試辦過程
貳、試辦過程 • 三、96學年度第二學期(暑期) • (三) 97/8/25.26.27 問題本位學習課程設計 與教學工作坊 •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楊坤源教授主講。 • 共有10校45位教師參加。 • 本校有20位教師參加,其中5位為試辦教師。 。
貳、試辦過程 四、選定評鑑項目: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本校擇定。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三)研究發展與進修。 (三)敬業精神及態度。
貳、試辦過程 四、選定試辦項目: 本校參考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實施方式與標準,選定「課程設計與教學」層面修訂校本評鑑規準推動辦理,其中將以教學觀察為本校之評鑑特色和主軸。
貳、試辦過程 五、評鑑內容: (一)吸引學生學習並投入支援。 (二)創造並維持有效學習環境。 (三)瞭解並組織學科內容。 (四)計畫教學與設計學習經驗。 (五)學生學習成效評量。 (六)發展為教育專業工作人員。
貳、試辦過程 六、評鑑方式: (一)教師自我評鑑 係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之自我評鑑檢核表,填寫相關資料,逐項檢核,以瞭解自我教學工作表現。 (二)校內評鑑 係由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小組,安排評鑑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鑑工作。 (三)外部評鑑 係由受評教師或評鑑推動小組,依據學科及受聘教師需求,外聘教師或學科專家進行教學評鑑。
參、學校執行策略 97學年度執行重點: • 第一學期:推動知能研習及教師 自我評鑑。 • 第二學期:研討各領域評鑑規準 及各科教師進行教學 觀察,並完成自評與 他評。
參、學校執行策略 一、97學年度第一學期 (一)定期召開相關會議 於10月召開本校推動小組會議,確定本年度辦理方向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