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第 11 章 近代有机合成方法

第 11 章 近代有机合成方法. 近代有机合成方法是指在较广泛范围内应用的合成方法 , 如相转移催化反应、微波辐射有机合成、固相有机合成、无溶剂有机合成、声有机合成以及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其它有机合成等。这些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合成某一产物所用相应的经典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即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能源,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减少副反应,改善环境,更具有实用性,是相应的经典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11.1 相转移催化反应.

dolf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1 章 近代有机合成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1章 近代有机合成方法

  2. 近代有机合成方法是指在较广泛范围内应用的合成方法, 如相转移催化反应、微波辐射有机合成、固相有机合成、无溶剂有机合成、声有机合成以及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其它有机合成等。这些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合成某一产物所用相应的经典方法,具有显著的优点:即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能源,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减少副反应,改善环境,更具有实用性,是相应的经典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3.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相转移催化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机反应新方法,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它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高分子聚合反应,并渗透到分析、造纸、印染、制革等领域,为制药工业和精细化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 . 1 . 1 相转移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phase transfer catalyst简称PTC)是能够使一些负离子(还有一些正离子或中性分子)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分三大类,即鎓盐、聚醚和高分子载体。 鎓盐包括季铵盐、季磷盐、季砷盐和叔硫盐,而聚醚类包括冠醚、穴醚和开键聚醚。季铵盐催化剂具有价格便宜,毒性小等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 . 1 . 1 相转移催化剂 高分子载体催化剂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催化剂,亦称为三相催化剂。用于加速水-有机两相体系反应。该催化剂的高分子部分是有机硅的聚合体或苯乙烯与20%的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分子中10%的苯环被活性基聚代。活性基大致分为三类:即鎓盐型、冠醚型和共溶剂型。

  6.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 . 1 . 1 相转移催化剂

  7.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 1 . 2 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 PTC的催化反应原理

  8.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 1 . 2 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 高分子PTC的催化反应原理

  9.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烃基化反应

  10.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烃基化反应

  11.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烃基化反应

  12.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消去反应

  13.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消去反应

  14.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消去反应

  15.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氧化还原反应 相转移催化用于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加速反应进行,增加反应的选择性,显示了一些独特的作用。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多为无机物,如KMnO4、K2Cr2O7、NaOCl、H2O2、NaBH4等。它们都是水溶性的,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将无机氧化剂的水溶液加入有机物中进行氧化,结果一般不理想,有的甚至几乎没有反应发生。在相转移催化下,这些氧化剂可以借助于催化剂转移到有机相中使氧化还原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得到高产率的产物。

  16.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氧化还原反应

  17.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氧化还原反应

  18.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氧化还原反应

  19.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加成和缩合 式中R1=烷基,芳基;R2=R3=H,烷基,芳基;X=Cl, Br, I。

  20.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加成和缩合

  21.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羰基化反应

  22.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羰基化反应

  23. 11.1相转移催化反应 11.1.3 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6.聚合反应

  24.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微波的频率大致在300MHz-300GHz,即波长在100cm至1mm(100cm-0.1cm)范围内的电磁波。它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因而只能激发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 微波应用于合成化学始于1986年Gedye等对微波炉内进行酯化、水解、氧化和亲核取代反应及Giguere等对蒽和马来酸二甲酯的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的研究。短短十几年时间,微波促进反应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MORE化学。(Microwave-Induced Organic Reaction Enhancement Chemistry) 微波作用下的反应速度比传统的加热方法快数倍甚至上千倍,具有操作方便、产率高及产品易纯化等优点,因此微波有机合成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目前,微波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微波有机合成反应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新技术的建立;第二,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反应规律;第三,微波化学理论的系统研究。

  25.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酯化反应

  26.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酯化反应

  27.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Diels-Alder反应

  28.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重排反应 1)Claisen重排 2)Pinacol重排 表7-2 金属离子对Pinacol反应的影响 注:微波450W辐射15min,常规加热100℃,反应15h

  29.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重排反应 3) 炔丙基醇重排反应 4)Fries重排

  30.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 Perkin反应 5. Knoevenagel反应

  31.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6. 苯偶姻缩合 7. Wittig反应 8. O-烃基化反应

  32.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9. N-烷基化 10. C-烷基化反应

  33.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1. 水解反应 12. 消去反应

  34.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 加成反应 X:Cl, Br, EtO等 X:Me, Br, Cl, I等

  35.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2.1 微波辐射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4. 取代反应 15. 成环反应

  36. 11.2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 11. 2. 2 微波促进化学反应机理 关于微波能加速有机反应的原因,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微波是一种内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无速度梯度、无滞后效应等特点,但微波应用于化学反应仅仅是一种加热方式,与传统的加热方式一样,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而言,在反应物、催化剂、产物不变的情况下,该反应动力学不变,与加热方式无关。他们认为,微波用于化学反应的频率245MHz属于非电离辐射,在与分子的化学键发生共振时不可能引起化学键断裂,也不能使分子激发到更高的转动或振动能级,微波对化学反应的加速主要归结为对极性有机物的选择加热,即微波的致热效应。 另一种观点认为,微波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是反应物分子吸收了微波能量,提高了分子运动速度,致使分子运动杂乱无章,导致熵增加;另一方面微波对极性分子的作用,迫使其按照电磁场作用方式运动,每秒变化2.45×109次,导致了熵的减小,因此微波对化学反应的机理是不能仅用微波致热效应描述的。微波除了具有热效应外,还存在一种不是由温度引起的非热效应。微波作用下的有机反应,改变了反应动力学,降低了反应活化能。他们认为微波存在非热效应,并在反应中起作用。

  37.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所谓固相合成法(Solid-phase Synthesis)就是把底物或催化剂锚合在某种固相载体上再与其它试剂反应,生成的化合物连同载体过虑、淋洗与试剂、副产物分离,这一过程可以重复多次以制备具有多个重复单元或不同单元的复杂化合物,最后将最终产物从载体上解脱下来。 固相合成所用的载体,一般是由1%~2%的二乙烯基苯和苯乙烯共聚生成的低交联度的聚苯乙烯树脂,在树脂的苯环上引入氯甲基、氨基、羟基等以便与底物结合。

  38.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1.多肽固相合成

  39.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1.多肽固相合成

  40.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2.固相一般有机合成

  41.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2.固相一般有机合成

  42.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2.固相一般有机合成

  43.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2.固相一般有机合成 R=n-Bu, i-Bu, i-Pr, Bn, p-MeOBn, Ph, et al. 总收率60%~90%

  44.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2.固相一般有机合成

  45.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1固相合成法 2.固相一般有机合成 重氮盐型无痕迹合成: 无痕迹(traceless)LinKer的定义是:裂解后在产物分子的裂解位置上只有C-H键、C-C键或C-X键生成,没有LinKer中含杂原子的结构留在产物结构中。 反应条件: (a) RCOCl, Py/DMF; (b)NaH/DMF, EI+(亲电试剂)组分; (c) RNCO/DMF; (d) MeI/THF; (e)5%TFA/CH2Cl2

  46. 11.3 固相合成法和组合合成 11. 3. 2 组合合成法 组合化学的方法有许多种,按照反应的不同,可以分为液相中的组合合成法和固相中的组合合成法。 组合化学(Combinatorial Chemistry)又称组合合成,是一种合成大量化合物策略的一种方法,可以定义为平行、系统、反复地共价连接不同结构的“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s),迅速得到大量化合物,以进行高通量筛选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组合合成速度的实现在于摒弃了许多在合成中被固守的规则,即把所有化合物和中间体完全纯化与表征的规则,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可靠的化学反应以及简单而有效的纯化方法。在传统的化学中,化合物被单独制备,在组合化学中,起始原料范围内所有产物都有制备的潜在机会,传统化学与组合化学对比可以用下图表示:

  47. 11.4 其它合成方法 11. 4. 1 无溶剂反应 无溶剂反应包括作用物在负载混合物存在下进行的反应和作用物不须负载混合物直接进行的反应。它们又称干反应。 前者通常以无机固体如三氧化二铝、硅胶等为介质,只需把负载混合物于适当温度下放置,间或振动即可,操作十分简便。后者把固体作用物(固-液作用物)在玛瑙乳钵中研磨或在反应瓶中加热即可,操作也很方便。产物均可用溶剂萃取或用柱层析分离,后处理亦很方便。

  48. 11.4 其它合成方法 11. 4. 1 无溶剂反应 1)C-烷基化 1.烷基化反应 4 5 6 表7-3 乙酰乙酸乙酯烷基化产物分布

  49. 11.4 其它合成方法 11. 4. 1 无溶剂反应 1.烷基化反应 2)硫-烷基化 2. 酰化反应

  50. 11.4 其它合成方法 11. 4. 1 无溶剂反应 3.缩合反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