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769 Views
錫焊技術 烙鐵焊 波峰焊 . 9.3 烙鐵焊 (P154-158). 作用: ( P154) ˙機械自動焊後焊接面的修補及加強焊 ; ˙整機組裝中各部件裝聯焊接 ; ˙產量很小或單件生產產品的焊接 ; ˙溫度敏感的元器件及有特殊抗靜電要求的元器件焊接 ; ˙作為產品設計人員及維修人員的焊接工具 ; . 9.3.1 工具的選擇 (P155) 普通電烙鐵. 手槍式電烙鐵. 自動溫控或自動斷電式 :. 9.3.2 烙鐵頭的特性 (P155-156) 1. 溫度
E N D
9.3 烙鐵焊 (P154-158) 作用: (P154) ˙機械自動焊後焊接面的修補及加強焊; ˙整機組裝中各部件裝聯焊接; ˙產量很小或單件生產產品的焊接; ˙溫度敏感的元器件及有特殊抗靜電要求的元器件焊接; ˙作為產品設計人員及維修人員的焊接工具;
9.3.1 工具的選擇(P155) • 普通電烙鐵
9.3.2 烙鐵頭的特性(P155-156) 1. 溫度 待焊狀態時為330~370℃,在連續焊接時,前一焊點完成後, 焊接下一焊點前烙鐵頭溫度應能恢復到上述溫度。 烙鐵頭與焊件接觸時,在焊接過程中,焊接點溫度能保持在240℃~250℃。
。 2.烙鐵頭的形狀(P156) 頭部的形狀應與焊接點的大小及焊點的密度相適應, 一般應選擇頭部截面是園形的,特別在SMA的維修中使用的烙鐵,更要注意烙鐵頭的形狀隨著整機內元器件密度的提高, 一般 不宜選擇頭 部截 面是扁形的 烙鐵頭。
3. 烙鐵頭的耐腐蝕性 應儘量採用長壽命烙鐵頭,它是在銅基體表面鍍上一層鐵、鎳、鉻或鐵鎳合金這種鍍層不僅耐高溫,而且具有良好沾錫性能。
9.3.3 焊料的選擇(P156) 內帶助焊劑的管狀焊錫絲,錫鉛合金的含量一般為50-60%,為保證焊點的品質,應選擇錫含量在55%以上,內藏松香應為MAR。 焊錫絲的直徑有 0.5-2.4mm的8種規 格,應根據焊點的 大小選擇焊絲的直 徑。
9.3.4 烙鐵焊方法(P157) 1.焊前準備 烙鐵頭部的預處理(搪錫) 應在烙鐵架的小盒內準備松香及清潔塊(用水浸透),(如果不是長壽命烙鐵頭,需要用銼刀將頭部的氧化層清除), 接通電源後片刻,待烙鐵頭部溫度達到松香的熔解溫度(約150℃)時,將烙鐵頭插入松香,使其表面塗敷上一層松香, 脫離松香與錫絲接觸,使烙鐵 頭表面塗敷一層光亮的焊錫,長度 約5-10mm 。
烙鐵頭 接觸工件 送上 焊錫絲 焊錫絲 脫離焊點 烙鐵頭 脫離焊點 2.焊接步驟(P157)
3. 焊接要領(P158) (1)烙鐵頭與被焊工件的接觸方式 接觸位置:烙鐵頭應同時接觸需要互相連接的兩個工件,烙鐵一般傾斜45; 接觸壓力:烙鐵頭與工件 接觸時應略施壓力,以對工件 表面不造成損傷為原則。
(2)焊錫的供給方法 供給時間:工件升溫達到焊料的熔解溫度時立即送上焊錫; 供給位置:送錫時焊錫絲應接觸在烙鐵頭的對側或旁側,而不應與烙鐵頭 直接接觸。;
供給數量:錫量要適中。 主要衡量標準為 潤濕角為15<θ<45; 不能呈“饅頭”狀, 否則會掩蓋假焊點
(3)烙鐵頭的脫離方法(P158) 脫離時間:觀察焊錫已充分 潤濕焊接部位,而焊劑尚未完全揮 發,形成光亮的焊點時立即 脫離,若焊點表面變 得無光澤而粗糙,則 說明脫離時間太晚了。
脫離動作:脫離時動作要迅速,一般沿焊點的切線方向拉出或沿引線的軸向拉出,即將脫離時又快速的向回帶一下,然後快速的脫離,以免焊點表面拉出毛剌。脫離動作:脫離時動作要迅速,一般沿焊點的切線方向拉出或沿引線的軸向拉出,即將脫離時又快速的向回帶一下,然後快速的脫離,以免焊點表面拉出毛剌。
按上述步驟及要領進行焊接是獲得良好焊點的關鍵之一,在實際生產中,最容易出現的2種違反操作步驟的做法:按上述步驟及要領進行焊接是獲得良好焊點的關鍵之一,在實際生產中,最容易出現的2種違反操作步驟的做法: 其一:烙鐵頭不是先與工件接觸,而是先與錫絲接觸,熔化的焊錫滴落在尚未預熱的焊接部位,這樣很容易導致虛假焊點的產生。 其二:更為嚴重的是有的操作者用烙鐵頭沾一點焊錫帶到焊接部位,這時助焊劑已全部揮發或焦化,失去了助焊作用,焊接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操作時,最重要的是烙鐵必須首先與工件接觸,先對焊接部位進行預熱,它是防止產生虛假焊(最嚴重的焊接缺陷)的有效手段。
9.4 波峰焊 (P158)(Wave Soldering) 在印製電路板的裝聯焊接中,常用的機械自動焊接方式有三種形式:浸焊、波峰焊及再流焊。 波峰焊是一種傳統的機械自動焊接方式,它是為適應通孔插裝印製電路板的焊接而產生的,但在表面安裝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它仍不失為一種主要的焊接手段。 波峰焊因具有焊點可靠,一致性好,效率高、成本低等特點,明顯優於烙鐵焊,在規模生產中,已普遍採用這種焊接方式。
短插/一次焊接 塗敷助焊劑 9.4.1 波峰焊工藝流程: (P159) 插件前元器件必須預 先成型切短,焊接期間不 需再切腳,所以只需一次 焊接完成。 預 熱 焊 接 冷 卻
長插/二次焊接 塗敷助焊劑 預 熱 第一次浸焊: 對元器件作預焊固定, 然後進入切削器,通過旋風 切削的方式將多餘引腳切去。 第二次波峰焊: 形成良好焊點。 浸 焊 冷 卻 切 頭 除去線頭 塗敷助焊劑 預 熱 波峰焊 冷卻
9.4.2 波峰焊工藝(P159-160) 1.主要步驟: (1)塗敷助焊劑(P160) 當印製電路板元件進入波峰焊機後,在傳送機構的帶動下,首先在盛放液態助焊劑槽的上方通過,設備將通過一定的方法在其 表面及元器件的引出端均勻 塗上一層薄薄的助焊劑,
(2)預熱(P160) 印製電路板表面塗敷助焊劑後,緊接著按一定的速度通過預熱區加熱, 使表面溫度逐步上升至90-- 110度。
主要作用: 揮發助焊劑中的溶劑,使助焊劑呈膠粘狀。 液態的助焊劑內有大量溶劑,主要是無水酒精,如直接進入錫缸,在高溫下會急劇的揮發,產生氣體使焊料飛濺,在焊點內形成氣孔,影響焊接品質。 活化助焊劑,增加助焊能力。 在室溫下焊劑還原氧化膜的作用是很緩慢的,必須通過加熱使助焊劑活性提高,起到加速清除氧化膜的作用
減少焊接高溫對被焊母材的熱衝擊。 焊接溫度約245℃,在室溫下的印製電路板及元器件若直接進入錫槽,急劇的升溫會對它們造成不良影響。 減少錫槽的溫度損失。 未經預熱的印製電路板與錫面接觸時,使錫面溫度會明顯下降,從而影響潤濕、擴散的進行。
(3)焊接(P160) 印製電路板元件在傳送機構的帶動下按一定的速度緩慢的通過錫峰,使每個焊點與錫面的接觸時間均為3~5秒,在此期間, 熔融焊錫對焊盤及元器件 引出端充分潤濕、擴散而 形成冶金結合層,獲得良 好的焊點。
2. 焊接工藝參數的設定(P160-162) (1)助焊劑比重(0.81—0.83Kg/m3) 波峰焊使用的助焊劑是液態的,助焊劑比重實際上是反映溶液中助焊劑成分的多少。 比重太大,焊接後板面殘餘焊劑太多; 比重太低,則助焊性能不夠,影響焊接品質。 在自動焊接設備中,一般均具有自動檢測及自動調整功能,如果無此功能,操作者則應每隔1小時用比重計檢測一次,以便及時調整。
(2)預熱溫度(10010℃) 預熱溫度是指預熱結束,印製板進入錫槽焊接前銅箔面的溫度,這時印製電路板上的助焊劑正好處於膠粘狀態。 預熱溫度不足,就不能達到預熱的目的; 預熱溫度過高,焊劑過早揮發及焦化,會導致:,焊點粗糙;助焊性能下降,影響潤濕及擴散的進行,引起假焊,不能減小焊料的表面張力,導致焊料過多,造成橋連。 在實際生產中,預熱溫度是通過控制預熱時間來達到的。
(3)焊接溫度(245±5℃) 波峰焊使用的焊料熔點為183℃,為取得良好的焊接效果,焊接溫度應高於熔點約50~65℃。 溫度過高,會導致焊點表面粗糙,形成過厚的金屬間化合物,導致焊點的機械強度下降;元器件及印製板過熱損傷。 溫度過低,會導致:假焊及橋連缺陷。
(4)焊接時間(3-5秒) 焊接時間是指每個焊點接觸到焊料至離開焊料的這一段時間。 焊接時間過長,會導致:焊劑過多揮發,使焊點及板面乾燥、焊點粗糙,形成過厚的金屬間化合物,導致焊點的機械強度下降;元器件及印製板過熱損傷。 焊接時間過短(小於2秒),會導致:橋連、假焊,及較大的焊點拉尖現象;板面的焊劑殘留物增加。
(5)錫峰高度 (印製板厚度的2/3)是指印制電路板通過錫峰時,錫峰頂部被壓低的高度。錫峰過高,焊料容易沖上印製電路板的元器件裝配面而造成焊件報廢; 錫峰過低,印製 板焊接面受錫流的壓力 不夠,對毛細作用不利, 使焊接品質下降。
(6)傳送角度(5-7) 傳送角度是指印制板通過錫峰時與水平面的夾角。 改變傳送角度或速度的目的: 是找尋PCB傳送速度與波峰錫流流速相等的一點, 為錫的回流創造最佳條件。
可通過觀察拉尖方向來判別兩者的關係: 拉尖方向與傳送方 向一致,說明V2V3,可 將角調大; 拉尖方向與傳送方 向相反,說明V2V3,可 將角調小; 拉尖方向垂直向下, 說明V2=V3此時的傳送 角度是正確的。
3.波峰焊後的補焊(P162) 什麼是補焊:在機械焊接後,對焊接面進行修整,通常稱為“補焊”。 機械焊接的焊點不可能達到零缺陷。 元器件雖經預成型,但插入後伸出板面的長度不可能全部符合要求。 所以補焊是必不可少的。 補焊的工藝規範通常包括如下內容:
(1)补焊内容 (P162-163) 纠正歪斜元器件 补焊不良焊点 检查漏件 修剪引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