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弱勢低成就兒童的閱讀學習 -- 以台東為例

弱勢低成就兒童的閱讀學習 -- 以台東為例. 台東大學特教系 曾世杰. 大綱. 緣起 閱讀補救教學的重要性 有效的閱讀教學 我們在台東縣的嘗試.  閱讀: 最重要的 基礎能力. 美國的努力-他山之石. 那 17% 的孩子 …. 柯老師說 : PIRLS 依國際四級指標分數,台灣七%學生成績 超過最高指標的六二五分,與國際平均相同,但遠不及香港一五%和新加坡一九%,三六%達五五○分的高指標,四一%達四七五分的中指標, 一三%位於四百分的最低指標,三%連最低指標都不到。. 他山之石 … 目標?            美國如何推動閱讀教學.

don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弱勢低成就兒童的閱讀學習 -- 以台東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弱勢低成就兒童的閱讀學習--以台東為例 台東大學特教系 曾世杰

  2. 大綱 • 緣起 • 閱讀補救教學的重要性 • 有效的閱讀教學 • 我們在台東縣的嘗試

  3.  閱讀:最重要的基礎能力 美國的努力-他山之石

  4. 那17%的孩子… • 柯老師說: PIRLS • 依國際四級指標分數,台灣七%學生成績超過最高指標的六二五分,與國際平均相同,但遠不及香港一五%和新加坡一九%,三六%達五五○分的高指標,四一%達四七五分的中指標,一三%位於四百分的最低指標,三%連最低指標都不到。

  5. 他山之石…目標?           美國如何推動閱讀教學他山之石…目標?           美國如何推動閱讀教學 • 1998美國國家閱讀小組提出科學性報告 • 2002年,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沒有孩子落後法案 • 推動Reading First計畫,強調K-3每一個兒童都必須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 • 推動Early Reading First,把閱讀教學推到preschool(三至五歲)

  6. 四個NCLB的原則 • 績效責任制:訂定學習標準,以年度學力測驗檢測是否達成學校目標,學校辦不好關門,老師教不好走人 • 家長的選擇權:學生有沒有進步,政府必須告訴家長,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公費補救教學,也可以轉學 • 教育行政上的彈性:把錢用在刀口上 • 證據本位的有效教學:任何教育改革或決定,不能只是基於哲學或信念,必須本於科學證據

  7. 他山之石…怎麼教?          美國如何推動閱讀教學他山之石…怎麼教?          美國如何推動閱讀教學 • 強調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或以證據為基礎的閱讀教學 • 教育部成立what works clearinghouse (什麼有效資訊透明站) • 只有經過實驗證實有效的教法,才可能拿到聯邦的經費 • 美國家長愛告學校,老師為了保護自己,愈來愈多人採用實驗證實有效的教法

  8. 他山之石…教什麼?美國如何推動閱讀教學 • 五個主要的元素 • Phonological awareness 聲韻覺識 • Phonics 語音法 • Fluency 流暢性 • Vocabulary 語彙 • Comprehension 理解

  9. 兒童閱讀習得… • 不能只是大量觸及閱讀材料及繪本 • 教材教法不再只是文學背景學者的專利 • 全語文(Whole language)的理論及方法受到強烈質疑 • 好的教學對兒童來說,是閱讀習得的關鍵

  10. 閱讀教學成為…的科學研究 • 講究證據 • 講究成效 • 以有對照組的實驗設計,檢驗教材教法的有效性 • 有效的閱讀教學,必須目標清楚、系統化、結構化、隨時監控學習進展

  11. 台東的故事 我們想要孩子有什麼樣的家鄉? -我永遠再也不回來這個地方 -去台北,不要跟人家講你是台東來的 -全台灣人均收入為100元,台東縣人均收入約為70元 -單親或隔代教養

  12. 怎樣脫離貧窮?-教育 可是... • 學童成就低落,至少15%需要補救教學(4400人) • 家庭功能不彰

  13. 第一線教師面臨的... • 老師花費50%的精神時間處理最後15%兒童的問題 • 特教資源遙遙無期 • 中高年級及國中老師親眼見到孩子放棄自己 • 家長都不管了... • 怎麼辦?

  14. 國中學測57%<100分 • 九十四年國中學測,台東縣國中三年級的孩子,有57%、48%、52%總分在100分以下 • 永遠的(各縣市)最後一名 • 有的國中,全校平均才67分 • 意味著,有許多孩子國中三年沒有學到什麼

  15. 為什麼成績這麼差? • 台東縣國中校長會議:兒童國小時的程度太差 • 問題並非始於國中,而是兒童幼年時的紮根教育沒有做好。 • 「紮根」,就是「閱讀」。

  16. 直接造成低成就的原因 • 貧窮與文化不利 認為教育無用 • 失能的家庭及父母 • 家裡沒有人會指導他作功課 • 沒有課外書籍 • 做功課的時間太少 • 經常不交或遲交作業 • 上學意願低落 • 基礎能力差,惡性循環

  17. 教育不足可能的負面後果(Levin, 1972) • 國民所得減損 • 稅收減少 • 社會福利支出增加 • 犯罪增加 • 政治參與減少 • 社會階層間的流動減緩 • 健康較差

  18. 馬太效應(Stanovich,1986) • 因為凡有的, 還要加給他, 叫他有餘; 沒有的, 連他所有的, 也要奪過來(馬太福音25: 28-29) • 惡性循環與良性循環 • 早期介入及多元評量的重要性

  19. 早期閱讀好的兒童,他們從閱讀得到樂趣,發展過程中愈讀愈多、愈讀愈快,各項認知能力就愈來愈好;早期閱讀好的兒童,他們從閱讀得到樂趣,發展過程中愈讀愈多、愈讀愈快,各項認知能力就愈來愈好; • 早期閱閱讀又慢又痛苦的,愈來愈不想讀,閱讀的量與各項認知能力,和同儕比較起來差距就愈來愈大。

  20. 閱讀量相差100倍 • Allington(1984)閱讀低能力小一學生每週只讀了16個字,而閱讀能力好的,可以讀到1933個字。 • Nagy and Anderson (1984)估計,在學校裡的閱讀活動中,閱讀有困難的學生每一年大約閱讀十萬字;但是閱讀能力良好的兒童,每年所讀的字數可能接近一千萬字,兩群兒童閱讀的字數相差約一百倍。

  21. 課外閱讀的調查也有類似的發現,成就最低落的10%兒童,每年課外閱讀約五萬字,可是最前面10%的兒童,可以讀到四百五十萬字(Fielding, Wilson and Anderson, 1986)。

  22. 怎麼辦呢?—早期教育 • 小結:初習閱讀兒童的的困難,會在入學後幾年內造成廣泛性的語言、智能和動機的缺陷。 • 怎麼辦呢?愈早期發現兒童的閱讀問題,早期介入當是最理想的作法。

  23. 但是… • 我國現行的教育法令,沒有特別提到對低成就兒童的補救教學 • 特殊教育法提到補救教學,但門檻太高 • 沒有身心障礙的低成就兒童,再怎麼不會唸書,教育界也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可以幫助他們

  24. 這樣的問題,在偏遠地區… • 尤為嚴重-孩子們除了學校,再也沒有其他的資源了 • 貧窮的家長是不太可能供給家教、補習班和額外的文化刺激的。

  25. 二、閱讀補救教學的重要性

  26. 閱讀並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閱讀必須靠後天刻意的學習閱讀並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閱讀必須靠後天刻意的學習 • 閱讀一旦發生困難,也不會自然消失 • 閱讀困難必須透過額外的補救教學才可能獲得解決。有許多研究證實閱讀補救教學能夠縮小差距,使低成就兒童有機會趕上一般兒童水準

  27. 閱讀的貧者愈貧, 富者愈富現象 • Vellutino 等人的研究:一個學期早期密集的補救教學,閱讀困難學生有67.1%的閱讀能力能達到平均或平均程度以上 • Torgesen等人:透過早期閱讀補救教學,有40%的嚴重閱讀障礙學童可以回歸到普通教育系統,不必長期依賴特殊教育 • 補救教學不但能阻斷馬太效應,且能有效縮短差距。

  28. Foorman等人:讀寫障礙學生,在二、三年級提供補救教學,分別有82%和46%的機會達到普通班的水準。但到了5-7年級,只有10-15%的機會達到普通班學生的水準。Foorman等人:讀寫障礙學生,在二、三年級提供補救教學,分別有82%和46%的機會達到普通班的水準。但到了5-7年級,只有10-15%的機會達到普通班學生的水準。 • 另有研究指出,閱讀補救教學從一年級開始做最有效(Pikulski, 1994) • 學習問題在小學以後進行補救是沒有成效的(Wasik & Slavin, 1993)

  29. 三 有效的閱讀教學:原則與方法

  30. 有效教學的原則是什麼? • (一)早期介入 • (二)長時密集式的補救教學 • (三)考慮作業難度 • (四)明確的教學 • (五)結構化的教學程序 • (六)教導策略 • (七)與先備經驗做充份的聯結

  31. 早期介入 • 避免馬太效應: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Stanovich, 1986)。 • 避免習得無助: 努力看得到成效,成效會得到鼓勵 • 降低成本: 早期的補救,能使約40%的嚴重閱障學生回歸到普通教育(Torgesen, Alexander, Wagner, Rashotte,Voeller, & Conway, 2001)

  32. 何時介入? • 為了預防問題變得嚴重,介入必須在國小三年級以前做。(Kennedy, Birman, & Demalina, 1986) • 閱讀補救教學從一年級開始做最有效;有一些學生必須提供持續性的支持(Pikulski, 1994) • Chapter 1的研究建議,學習問題在小學以後進行補救是沒有成效的。(Wasik & Slavin, 1993) • 二、三年級提供補救教學達到普通般水準的機會分別是82%和46%,但到了5-7年級,只有10-15%的機會。

  33. 長時密集式的補救教學 • 提供額外的閱讀課程,對閱讀高危險群是必須的,但非充分條件,Hiebert等人(1992)的研究發現,不是增加閱讀教學時間,就能使閱讀進步。

  34. 介入時間要多長? • 介入的時間一年以上到兩年,對於預防閱讀失敗和幫助低成就學生是必要的(Barbara, Anthony, Keith, Dennis, 2003;Pikulski, 1994)

  35. 介入要多密集? 一個密集介入的研究(Torgesen, Alexander, Wagner, Rashotte, Voeller, & Conway, 2001) • 介入時間:平均67.5一對一的教學,八週,每天兩個小時 • 陳淑麗(2004):每週五天,每天二小時,11週 • 我們在台東的研究:每週四次,每次一小時

  36. ADD EP Growth in Total Reading Skill Before, During, and Following Intensive Intervention 95 90 Standard Score 85 80 75 P-Pretest Pre Post 1 year 2 year Interval in Months Between Measurements

  37. 考慮作業難度,維持學生高成功率的機會 • 教材難度設計依據: 1.字頻和文長 2.和兒童生活經驗的關連

  38. 層次 認字 理解 獨立自學水準 100-96%(a) 98%(b) 100-90% 教學水準 95-90% 學前到二年級87-94% 三到六年級 92-96% 六年級以上 96% 89-70%(a) 75-85%(b) 挫折水準 90%以下 70%以下(a) 50%(b) IRI 評量結果之參考 洪儷瑜整理 (a) 參考McCormick, S. (1995),pp. 107-119 (b) 參考McLoughlin & Lewis (1986)

  39. 明確的教學 • 閱讀不是自然習得,解碼、字彙辨識和閱讀理解技巧必須直接且系統的被教(Lyon, 1998) • 清楚明確且一致性的訊號指示,讓學生知道要做什麼。(Kameenui & Simmons,1990;引自林素貞,2003) • 明示的教學比隱含的教學成效佳(Torgesen, Wagner, Rashotte, Rose,Lindamood, Conway, &Garvin, 2001)

  40. 研究 • 對象:180閱障幼稚園學童,隨機分派為4組。 • 介入時間:每週4次20分鐘的小組教學,從幼稚 園到二年級 • 教學方法: 1. PASP-Phonemic Awareness and Synthetic Phonics 2. EP- Embedded Phonics 3. RSC-Regular Classroom Support 4. Control

  41. Growth in alphabetic reading skills from K through 2 25 PASP 20 50th percentile Raw Score 15 EP RCS 10 Control 5 Kindergarten First Second

  42. 結構化與流暢的教學程序 • 低成就兒童經常出現注意力的問題,但在結構化的情境下,兒童較可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那裡」,也可以預期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就比較能善用有限的注意力。 • 有效能的教師教學節奏清楚、流暢(Englert, 1984;Kameenui & Simmons,1990)

  43. 教導策略 • 閱讀的策略:預測、畫重點、寫摘要與評價、複習、文章結構策略 • 看故事書,不認識的字怎麼辦?1.看圖畫 2.看注音 3.看上下文的字 4.看字形,猜字音

  44. 考試的策略:如先做最拿手的、不要一直停在同一個題目上..等。考試的策略:如先做最拿手的、不要一直停在同一個題目上..等。 • 記憶術: 「新的、學習的材料」與「有意義的舊經驗」進行聯想。如八國聯軍是那八國,記憶術是「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俄德法美日奧義英)」

  45. 與先備經驗做充份的聯結 • 注重先備經驗 選編教材--學習的內容和兒童的背景知識產生關連。 • 具體的教具(回到發展早期的認知表徵) • 新材料的意義化

  46. 新材料的意義化 ㄐ:肌肉的ㄐ

  47. ㄒ:吸塵器的ㄒ

  48. ㄓ:樹枝的ㄓ

  49. 象形字   

  50. 指事字(抽象符號)  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