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1.19k Views
走過失落與哀傷. 鄭玉英 20130810. 失落 哀傷 恢復. 曾經擁有就可能失落 失落帶來哀傷 哭有時 , 笑有時 , 哀痛有時 , 跳舞有時 . [ 訓 3,4] 哀傷如何恢復 *從悲傷到平安到榮耀. 失落的 形式. 一 必然或意外 二 具體或抽象 三 最初的失落與接連後續的失落 例如 : 歲月 夢想 財務 生命. 失落是曠野經驗. 失落帶來成熟 患難生忍耐 , 忍耐生老練 , 老練生盼望 , 盼望不叫人蒙羞 失落帶來喜樂 一宿雖有哭泣 , 早晨卻歡呼 失落帶來改變
E N D
走過失落與哀傷 鄭玉英 20130810
失落 哀傷 恢復 曾經擁有就可能失落 失落帶來哀傷 哭有時 ,笑有時, 哀痛有時, 跳舞有時 . [訓 3,4] 哀傷如何恢復 *從悲傷到平安到榮耀
失落的 形式 • 一 必然或意外 • 二 具體或抽象 • 三 最初的失落與接連後續的失落 例如: • 歲月 • 夢想 • 財務 • 生命
失落是曠野經驗 失落帶來成熟 患難生忍耐, 忍耐生老練, 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叫人蒙羞 失落帶來喜樂 一宿雖有哭泣,早晨卻歡呼 失落帶來改變 失落帶來復活
分享1:甚麼時候你經歷過失落 • 何時 ? • 失落了甚麼? • 如何因應和度過 ? • 從中學到甚麼?
約伯的啟示 一 地上的故事與天上的 動力 二 約伯的啟示 * 人神之間無條件的愛 * 失落與恢復 * 陪伴者的警惕 * 一旦遇見神,山河都恢復 * 由人際關係進入人神關係
死亡 當失落的不是別的 而是生命 !
生如春花之燦爛 逝若秋葉之靜美
死亡是必經過的幽谷 • 當格魯賓已擋住通往生命樹的路 : 上主為亞當和他的妻子做了件皮衣,給他們穿上; 然後上主天主說: 「看,人已相似我們中的一個,知道了善惡;如今不要讓他伸手再摘取生命樹上的果子,吃了活到永遠。」 上主天主遂把他趕出伊甸樂園……派了「革魯賓」和刀光四射的火劍,防守到生命樹去的路 [創3 ,20-24]
這是一個會死的 生命 有死的人生
直到…. 永遠的福樂 天使又指示給我一條生命之水的河流, 光亮有如水晶,從天主和羔羊的寶座那裏湧出, 流在城的街道中央;沿河兩岸,有生命樹,一年結十二次果子,每月結果一次,樹的葉子可治好萬民 。
一切詛咒不再存在了。天主和羔羊的寶座必在其中,他的眾僕要欽崇他, 瞻望他的容貌;他們額上常帶著他的名字。 也不再有黑夜了,他們不需要燈光,也不需要日光,因為上主天主要光照他們;他們必要為王,至於無窮之世。 那誦讀和那些聽了這預言,而又遵行書中所記載的,是有福的! 因為時期已臨近了。[默1,3]
死亡觀點 : 從猶太和中國文化到天國文化 **死亡是屬於家庭,關乎人際 的 舊約猶太人 : 回到先祖那裏去 信主前的中國人 :死者為大 敬天祭祖 觀落陰 **死亡是關乎天主的 新約精神 :藉耶穌回到天父懷中 認識主的中國人 : 祭天敬祖,為先人祈禱獻祭
基督徒看死亡 • 除非碰觸了永恆,才能忍受死亡, • 若不從復活角度,怎能看懂死亡 • 耶穌是橋樑,連接生與死 與永生 • 祂說: 我是道路,真理 ,生命
死亡的影響層面很大 • 自我層面 • 關係層面 • 價值層面 • 生活層面 • 信仰靈性層面
如何在死亡經驗中悲而無傷? 認識喪親後的多重失落 角色與身分認同 生活目的與意義的茫然和尋回 人際社交失落和建立 *面對自己死亡 :求善終 善別 和 永生 *面對親人往生: 理解 告別 和活下去
分享2 當死亡臨近身旁,你學到甚麼? • 曾經親友過世 ?是誰? 年齡? • 罹患重症? • 交通事故? 災難式的? 自己擦身而過的? 我們唯有由他人身上學習死亡
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 • 心智自我開始退場 : 靈性我浮現 • 內在神秘劇場上演:精微意識靈裡重生 • 邏輯減弱/語言變化/睡眠結構斷裂 • 臨終是嬰兒出生經驗的相反過程
你被造是奇妙可畏的 你造成了我的五臟六腑,你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 我讚美你,因我被造,驚奇神奧,你的工作,千奇萬妙!我的生命,你全知曉。 我何時在暗中構形,我何時在母胎造成,我的骨骸你全知情,我尚在母胎,你已親眼看見,世人的歲月尚未來到以前,都已全部記錄在冊表,都已全由你預先定好。(詠 139 :13-16)
天主給了生的祝福 生育增殖 ,豐盛遍佈大地 ,管理,治理,珍惜善活 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 」 天主又說:「看,全地面上結種子的各種蔬菜,在果內含有種子的各種果樹,我都給你們作食物;
出生時問著: 這個世界可以滿足我的需要嗎? • 父母的擁抱,歡迎,都是歸屬感的問題。 • 從子宮黑暗和安穩進入光明和紛擾的世界 • 出生的時刻 身份和角色開始發生 死亡時接受: 這一切都要漸漸消失
介紹一本書 • 好走心靈工坊出版
死亡的三階段歷程 一 混亂期 二 臣服期 三 超越期
一 混亂期 • 醫師宣告不治時 • 心智我的秩序感開始崩解直到臨終 混亂都在進行 狀況: 躁動.衝突.受苦而迷惘 心智思維中還無法將死亡定位 尚未能將死亡進入意識的認知範圍
混亂期的核心情緒 1恐懼 : 因恐懼而躲入狹小框框裡 當想要逃離恐懼時.懼怕更巨大 倘若是你 你最怕什麼呢?
混亂期的情緒歷程 • 1否認:拒絕面對的 自我麻痺 將必死的體認放在無意識中 2憤怒: 為何是我 ?上天不公! 3討價還價:像是孩子的心,背後還是恐懼。 向誰祈求?仍有願望?折衷妥協
混亂期的情緒 • 4沮喪:深淵般的死蔭幽谷,卻也幫助了進入 臨終現實,預備了最大的悲傷失落來臨 脆弱而更開放了 承認了必死之真相,認知上出現更深刻 的整合能力 5接受:混亂期的颱風眼
5接受:悄然進行的內心之旅 • 超越了:世俗信念 社會契約 自我稱善 展開了:面對真我的痛苦向度 接受以前,人被過去的回憶所佔滿, 接受了的此刻,思緒卻是沉默的朝向未來 1
魔鬼的臨終侵擾五手法 世俗信念上:未經檢視的意識品質引發的焦躁 社會契約上: 貪婪與俗世依戀侵擾著 自我稱善上:自大 驕傲和虛榮侵擾著 知識迷障上:質疑信仰 .懷疑不信 幻滅層次上: 良心譴責帶來深沉的絕望
張力與混亂促成臣服 • 魔鬼深入創傷經驗引發混亂 也要求自我檢視和反省 • 爭戰中得淨化 • 臨終者交出自己的 靈魂成就生命的 轉化 • 臣服前的 臨界狀態[Liminality]: 是既存於時間內又存於時間外的狀態
5接受:悄然進行的內心之旅 • 接受了卻仍對活下來保留窗口:求生意志 • 心理上接受即將死亡,身體和心靈尚未 • 睡眠形態越發相似嬰兒:蛹化般睡眠 • 醒時常問著:何時可以走? 甚至想要安樂死 • 在平靜表象之下,內心活動轉變著 朝向臣服
混亂中明白了 • 悔恨懊惱都是已然失落的 過往 • 憤怒 害怕與渴望也會在未來消失 • 這混亂只是企圖由當下逃開所造成的混亂 當心智仍運作時,我們躲入“安全” 其實是想躲開恐懼,卻更恐懼[否認就是恐懼的 第一張面具]
放下執著接受失落 列一清單: • 所擁有的 • 所喜愛的 • 所遺憾的 • 所自認的 • 清單長度就是與真實生命的 距離 當注意力在此就忘了朝向遠方
二 混亂到臣服 • *執著消失了 • 在沒頂懼怖[dread]中,縱身入深淵 • 放手並不易,只是已經不能承受 • *存有本源傾注,認知瓦解 *超個體經驗出現:直覺,創造性,夢,異象等
從混亂到臣服 • 心智我的意識結束,進入更深層更精微的意識 • 停止了掙扎,人赤裸裸經驗到人際孤單,也發現自己與存有本源之間的疏離 • 時間穿梭,記憶潮水般湧現 • 嚴肅沉思:這一生…我是誰? • 陰影釋放出來: 酸楚經驗,自我憎恨,轉為悔悟 [由懊惱自責到自我寬恕]
三 臣服後的超越 • *邁向圓神經驗: • 回到靈性中心,默觀一切流動,既不干擾也不 • 批評 • *來到靈魂層次:經驗天主或 • 自性光明之存在 • *最後離開自身攀升到與母體直觀認同
有神與無神之異 • *臣服是否有對象 • *對本元大能之體認 • 1通曉光明本性 • 2見到天使,耶穌或聖母 • 進入天堂與主相遇
一本書:臨終陪伴者認識 最後40堂奇蹟課 啟示出版
天主給了死的 祝福 • 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 • 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 • 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 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
有神與無神之同 *都需珍惜與預備: 生之珍惜 / 死之預備 * 珍惜才不會暴殄天物 * 成功屬於準備充分的 人 *都有平靜安穩,不再害怕甚至能安慰親友
放下好走 每一個提昇都需放下, 踏著死亡走向新生, 委身與轉向 依附與分離 肩負與放下 暫時與永恆
陪伴臨終 *不批判,滿懷慈悲的傾聽混亂期的話語 *臨終者回顧此生感到榮耀,進而放下時, 靜止成為暴風眼的見證 *在無言的臣服期裡,安靜寬容的相伴 一同默觀,一同吐納, 以愛相隨邁入超越時刻
陪伴臨終 *要會區分生病時分和臨終時分 奮力活著和面對死亡各有定時 *安排一個護持的環境, 讓摯愛可以用他 獨特的方式,專心不受打擾的走此神聖歷程 從塵世退出, 進入永生
分享3 你怎麼看臨終? • 曾有怎樣的臨終陪伴或觀察機會? • 從其中理解了甚麼?
你怎麼看臨終? * 是生命的提醒 ,是靈性的提昇 * 人格面具與陰影之間界線消失而整合 接受了所有小我[次人格] 寬恕和好 • 注意力轉往存在的本源和更高的超個體層次 進入輝煌神聖的處所
再看死亡的 意義 死亡給生命意義臨門一腳 如果人不會失去生命 , 生命還有甚麼珍貴 不經死亡,怎麼復活? 好書: 死亡 南與北 出版
有愛無懼 • 恐懼是死亡的兄弟 愛是生命的 泉源 • 信的相反是恐懼 愛的相反是恐懼 • 恐懼使人狹隘 無法呼吸, 愛和信任讓人平靜 寬闊 • 恐懼使人癱瘓 信仰使人自由
自我預備第一課是 面對恐懼 • 面對失落後的 未來 • 害怕清單與排序 • 如何預備 • 如何善活 • “真理使人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