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 引言 ——

—— 引言 —— 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些害怕呢?当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受到别人更多的称赞,你是否会经常穿那件衣服呢?当你讲完一个笑话,却没有人笑,你是否以后还会讲这个笑话呢?当你看到别人在课堂上看报纸而受到批评的时候,你是否会在课堂上看报纸呢?下面的学习会影响你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一章我们将从行为主义观点来探讨学习问题。. Ø 解释经典条件作用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 Ø 用诸如泛化、辨别、强化、惩罚等概念解释学生的行为; Ø 比较相依性、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并且举出它们各自的实例; Ø 给出四种不同行为后果的例子;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引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引言—— • 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些害怕呢?当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受到别人更多的称赞,你是否会经常穿那件衣服呢?当你讲完一个笑话,却没有人笑,你是否以后还会讲这个笑话呢?当你看到别人在课堂上看报纸而受到批评的时候,你是否会在课堂上看报纸呢?下面的学习会影响你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一章我们将从行为主义观点来探讨学习问题。

  2. Ø解释经典条件作用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 Ø用诸如泛化、辨别、强化、惩罚等概念解释学生的行为; Ø比较相依性、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并且举出它们各自的实例; Ø给出四种不同行为后果的例子; Ø描述不同强化程序表对学生的影响; Ø选择某一普遍的学业或行为问题,并且设计应用行为分析的教学介入方案; Ø比较自我管理和认知行为矫正。 学习目标

  3. 在你第一天上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在楼道里你就会听到班级里传来的喊叫声。当你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会随便走动,打扰你的教学,甚至吃起东西来,而那些听课的同学会问一些与所讲主题毫不相干的问题。很简单的点名和介绍课程安排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你在疲惫和失望中结束了这堂课。很显然,前任教师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制度,因此班级毫无秩序。在你第一天上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在楼道里你就会听到班级里传来的喊叫声。当你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会随便走动,打扰你的教学,甚至吃起东西来,而那些听课的同学会问一些与所讲主题毫不相干的问题。很简单的点名和介绍课程安排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你在疲惫和失望中结束了这堂课。很显然,前任教师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制度,因此班级毫无秩序。 教学设疑

  4. 如果你是李老师: Ø 你将如何着手处理这种情景呢? Ø 你首先应该对付哪种问题行为呢? Ø 你认为在这种情景中使用奖励和惩罚有用吗? Ø 你将运用哪些行为方法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Ø 你会采取哪些班级管理的方法呢?

  5. 一、相依性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三、泛化、辨别和消退 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经典条件作用 第一节 经典条件作用

  6. “7乘8等于多少?”,“56”。这种反应就是学习的结果,它是通过相依性,或简单的刺激(S)-反应(R)配对发生的。相依性原理就是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经常连续出现,那么它们就会联接在一起。随后当一种感觉(刺激)出现时,另一种感觉也会被记起。刺激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或其它感官从环境中接受的影响,反应则是联接所导致的行为。“7乘8等于多少?”,“56”。这种反应就是学习的结果,它是通过相依性,或简单的刺激(S)-反应(R)配对发生的。相依性原理就是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经常连续出现,那么它们就会联接在一起。随后当一种感觉(刺激)出现时,另一种感觉也会被记起。刺激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或其它感官从环境中接受的影响,反应则是联接所导致的行为。 相依性

  7. 巴甫洛夫的生平介绍 狗的唾液分泌实验 教学中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8. 在教学中的条件反射

  9. 泛化就是以同样方式对相似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在狗听见某一特定声音,学会了分泌唾液之后,它们也会在听到相似音调——或高或低的音调,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而辨别就是对相似的刺激,但不是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只在一种音调后呈现食物,其它音调则不呈现食物,狗开始进行辨别——只对一种音调作出分泌唾液反应,对其它音调不作出分泌唾液反应。消退则是一个反应随着刺激的不再出现而消失。例如,在条件作用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反复呈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泛化就是以同样方式对相似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在狗听见某一特定声音,学会了分泌唾液之后,它们也会在听到相似音调——或高或低的音调,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而辨别就是对相似的刺激,但不是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只在一种音调后呈现食物,其它音调则不呈现食物,狗开始进行辨别——只对一种音调作出分泌唾液反应,对其它音调不作出分泌唾液反应。消退则是一个反应随着刺激的不再出现而消失。例如,在条件作用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反复呈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附:课堂教学中的的泛化、辨别和消退 泛化、辨别和消退

  10. 一、桑代克的工作 二、斯金纳的工作 三、经典与操作这两种条件作用的比较 四、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 第二节 操作条件作用

  11. 一、桑代克的生平介绍 二、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的工作

  12. 一、斯金纳的生平介绍 二、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的工作

  13.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比较

  14. 一、前因 含义:发生在某一行为前的事件 课堂教学中的线索 二、后果 含义:发生在某一行为后的事件 类型:强化、惩罚和消退 学校情境中的强化与惩罚 三、强化程序表 四、在课堂中应用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

  15. 有两种形式的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指行为加强的结果标志着刺激出现(或增加)。例如,鸽子啄红色键得到食物,儿童穿一套新衣服获得更多的称赞。而负强化就是行为加强的结果标志着刺激消失(或减少)。例如,犯人通过积极改造以争取减刑,儿童努力学习以避免父母的责骂。值得注意的是,正强化和负强化中,“正”是指所需刺激的出现,“负”是指厌恶刺激的消失,“强化”则指引起刺激消失的行为增加或重复。有两种形式的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指行为加强的结果标志着刺激出现(或增加)。例如,鸽子啄红色键得到食物,儿童穿一套新衣服获得更多的称赞。而负强化就是行为加强的结果标志着刺激消失(或减少)。例如,犯人通过积极改造以争取减刑,儿童努力学习以避免父母的责骂。值得注意的是,正强化和负强化中,“正”是指所需刺激的出现,“负”是指厌恶刺激的消失,“强化”则指引起刺激消失的行为增加或重复。 强化

  16. 惩罚也有二种形式:呈现惩罚和移除惩罚。呈现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惩罚。例如,对小偷小摸行为加以斥责。而移除惩罚,并非将惩罚移走,而是移除某一刺激,以减少不当行为。可见,两种形式的惩罚,其结果都是减少导致惩罚的行为。惩罚也有二种形式:呈现惩罚和移除惩罚。呈现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惩罚。例如,对小偷小摸行为加以斥责。而移除惩罚,并非将惩罚移走,而是移除某一刺激,以减少不当行为。可见,两种形式的惩罚,其结果都是减少导致惩罚的行为。 惩罚

  17. 当行为发生以后,没有任何后果,则此行为可能消退。在经典条件作用中我们看到,如果当条件刺激出现了,而无条件刺激没有跟随其后,那么条件作用就会消失。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如果撤消了通常的强化,人或动物将不会持久地表现出某一特定的行为,最终这个行为将会消失。例如,推销员挨家挨户地推销一种机器,但是几周的时间里都没有卖出一台,他很可能会放弃推销。可见没有强化发生,将会导致消退。。当行为发生以后,没有任何后果,则此行为可能消退。在经典条件作用中我们看到,如果当条件刺激出现了,而无条件刺激没有跟随其后,那么条件作用就会消失。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如果撤消了通常的强化,人或动物将不会持久地表现出某一特定的行为,最终这个行为将会消失。例如,推销员挨家挨户地推销一种机器,但是几周的时间里都没有卖出一台,他很可能会放弃推销。可见没有强化发生,将会导致消退。。 消退

  18. 一、课堂管理 二、课堂教学 第三节 在课堂中应用行为主义

  19. 应用行为分析 运用强化来促进行为 运用惩罚来消除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运用于课堂管理

  20. 从理论上讲,应用行为分析需要清楚地描述所要改变的行为,细致地测量行为,分析不当行为的前因和后果,然后按照行为原理介入,以改变行为,最后细致地测量行为变化。在应用行为分析研究中,普遍应用ABAB设计,其过程是:研究者首先对行为(A)作基线测量,然后引入干涉(B),再停止干涉,观察行为是否回到了基线水平(A),再次引入干涉(B)。学习的行为方法对教学有重要的贡献,例如掌握学习、程序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果目标是学习明确的信息或者改变行为,并且学习材料是线性的、事实性的,应用行为分析将十分有效。从理论上讲,应用行为分析需要清楚地描述所要改变的行为,细致地测量行为,分析不当行为的前因和后果,然后按照行为原理介入,以改变行为,最后细致地测量行为变化。在应用行为分析研究中,普遍应用ABAB设计,其过程是:研究者首先对行为(A)作基线测量,然后引入干涉(B),再停止干涉,观察行为是否回到了基线水平(A),再次引入干涉(B)。学习的行为方法对教学有重要的贡献,例如掌握学习、程序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果目标是学习明确的信息或者改变行为,并且学习材料是线性的、事实性的,应用行为分析将十分有效。 应用行为分析

  21. 普雷马克原理 适时表扬 行为塑造 积极练习 运用强化来促进行为

  22. 虽然课堂中有许多可利用的强化物,如教师的注意,与其他同学聊天的机会,玩游戏的机会。但这些强化物如果以任意方式来提供,则可能丧失其强化作用。而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虽然课堂中有许多可利用的强化物,如教师的注意,与其他同学聊天的机会,玩游戏的机会。但这些强化物如果以任意方式来提供,则可能丧失其强化作用。而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普雷马克原理

  23. 教师忽视违规的学生,表扬守规矩的学生,这可以改进学生的行为。虽然这种表扬和忽视很有效,但并不能解决课堂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有研究表明,当教师使用正强化(多数为表扬)作为课堂管理的唯一策略时,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仍然存在。为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教师的表扬必须令人信服,并且在时间上接近所要强化的行为,明确地说明所强化的行为,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换句话说,表扬应该是对明确行为的真诚认同,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为保证获得这种认同该做些什么。而没有经过训练的教师经常会违反这些前提条件。教师忽视违规的学生,表扬守规矩的学生,这可以改进学生的行为。虽然这种表扬和忽视很有效,但并不能解决课堂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有研究表明,当教师使用正强化(多数为表扬)作为课堂管理的唯一策略时,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仍然存在。为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教师的表扬必须令人信服,并且在时间上接近所要强化的行为,明确地说明所强化的行为,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换句话说,表扬应该是对明确行为的真诚认同,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为保证获得这种认同该做些什么。而没有经过训练的教师经常会违反这些前提条件。 适时表扬

  24. 也称为连续接近法,是强化每一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对行为塑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分析技术。所谓任务分析,就是教师把期望学生掌握的复杂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并按等级把任务分解为基本技能和子技能的系统。通过描述各个小步骤的逻辑顺序,教师可以在进行每一步骤之前,能够明确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前提技能,还可以了解导致学生困难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塑造:a.强化每一子技能;b.强化准确性的提高;c.强化行为的或参与的持续时间。应当注意,塑造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适用于一类有关持续性、准确性、速度的需要大量练习的技能。也称为连续接近法,是强化每一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对行为塑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分析技术。所谓任务分析,就是教师把期望学生掌握的复杂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并按等级把任务分解为基本技能和子技能的系统。通过描述各个小步骤的逻辑顺序,教师可以在进行每一步骤之前,能够明确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前提技能,还可以了解导致学生困难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塑造:a.强化每一子技能;b.强化准确性的提高;c.强化行为的或参与的持续时间。应当注意,塑造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适用于一类有关持续性、准确性、速度的需要大量练习的技能。 行为塑造

  25. 积极练习就是帮助学生用一种行为替换另一种行为的策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学生的学业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必须尽可能纠正,让学生执行正确的行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学生需要的是改正的行为,而不是受到惩罚。积极练习就是帮助学生用一种行为替换另一种行为的策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用于学生的学业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必须尽可能纠正,让学生执行正确的行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学生需要的是改正的行为,而不是受到惩罚。 积极练习

  26. 餍足 斥责 代价 孤立 运用惩罚来消除行为

  27. 所谓餍足,就是坚持让学生持续作某一行为,直到他们厌倦为止。使用此法应十分慎重,因为迫使学生持续某些行为可能给学生身体和情绪造成伤害,甚至产生危险。教师在使用餍足策略时,应当注意:学生未完成规定行为之前,不要放弃和降低标准;所餍足的行为应是将要消除的不良行为。所谓餍足,就是坚持让学生持续作某一行为,直到他们厌倦为止。使用此法应十分慎重,因为迫使学生持续某些行为可能给学生身体和情绪造成伤害,甚至产生危险。教师在使用餍足策略时,应当注意:学生未完成规定行为之前,不要放弃和降低标准;所餍足的行为应是将要消除的不良行为。 餍足

  28. 一般来说,教师的同样斥责方式在不同场合起到不同效果。例如,在公开场合大声斥责学生可能制止某些行为,但有时私下温和斥责学生将会更好地减少不良行为。这是因为,在课堂上大声斥责犯错误的学生,并且使全班学生都听到,教师认为这样会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但有时学生正希望这种斥责能够视为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样能体现出自己有“胆量”,于是将会表现出更多的不良行为。所以,教师是否使用斥责,如何使用斥责应根据不同场合而定。一般来说,教师的同样斥责方式在不同场合起到不同效果。例如,在公开场合大声斥责学生可能制止某些行为,但有时私下温和斥责学生将会更好地减少不良行为。这是因为,在课堂上大声斥责犯错误的学生,并且使全班学生都听到,教师认为这样会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但有时学生正希望这种斥责能够视为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样能体现出自己有“胆量”,于是将会表现出更多的不良行为。所以,教师是否使用斥责,如何使用斥责应根据不同场合而定。 斥责

  29. 代价就是个体由于违犯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金钱、时间、权利、快乐)。例如,随地吐痰后被罚款。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明确地表明学生不良行为的可能代价。例如,首次违反课堂纪律,教师给出警告;二次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在点名册上作一标记,这一标记意味着失去2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因此,当违纪的标记达到一定数目,可能意味着该学生失去与同学郊游的机会。代价就是个体由于违犯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金钱、时间、权利、快乐)。例如,随地吐痰后被罚款。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明确地表明学生不良行为的可能代价。例如,首次违反课堂纪律,教师给出警告;二次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在点名册上作一标记,这一标记意味着失去2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因此,当违纪的标记达到一定数目,可能意味着该学生失去与同学郊游的机会。 代价

  30. 孤立就是将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隔离出班级,例如,把他独自放在一间空的、毫无趣味的房间,或者到校长办公室,或限制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等等。一般来说,孤立惩罚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将导致学生的极端行为。孤立就是将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隔离出班级,例如,把他独自放在一间空的、毫无趣味的房间,或者到校长办公室,或限制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等等。一般来说,孤立惩罚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将导致学生的极端行为。 孤立

  31. 掌握学习 程序化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行为主义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

  32. 掌握学习的基本假设: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适当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任何学习目标。在使用掌握学习时,教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学习目标。所谓“掌握”,意味着在一项测验中获得80%~90%的分数,或者有其他的测评方法。掌握学习的基本假设: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适当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任何学习目标。在使用掌握学习时,教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学习目标。所谓“掌握”,意味着在一项测验中获得80%~90%的分数,或者有其他的测评方法。 根据前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是否继续以后学习内容,这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在掌握学习中,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材料供学生循环使用,来通过未达到的目标。 掌握学习

  33. 程序化教学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的:通过正确地回答问题,人们可以得到积极的强化,因此更加可能重复学习到的行为。逐渐增加新的学习材料,并随即提出学生能正确回答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渐渐地学到大量的新材料。程序化教学材料通常是以练习册、软件程序、和录像盘的形式出现。程序化教学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的:通过正确地回答问题,人们可以得到积极的强化,因此更加可能重复学习到的行为。逐渐增加新的学习材料,并随即提出学生能正确回答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渐渐地学到大量的新材料。程序化教学材料通常是以练习册、软件程序、和录像盘的形式出现。 使用程序化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的科目。 有研究表明程序化教学并不比或者稍稍比传统教学强。 程序化教学

  34. 许多教学软件程序遵循着程序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学生接受一些教学材料,随后呈现小的测验。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他们就会继续进行下一课的学习;如果回答错误,就会重复这一课的学习或者进行涉及同样材料的不同课的学习。这种方法就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许多教学软件程序遵循着程序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学生接受一些教学材料,随后呈现小的测验。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他们就会继续进行下一课的学习;如果回答错误,就会重复这一课的学习或者进行涉及同样材料的不同课的学习。这种方法就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相对于建立概念和促进理解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更适用于技能和实践的学习。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除用于正规课堂以外,它还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 计算机辅助教学

  35. 一、自我管理 二、认知行为矫正和自我教学 第四节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新近应用

  36.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行为主义观点的新近应用,是指学生首先要设置和明确目标,确立各种小步骤;然后,学生观察自己的工作、记录自己的行为和评价自己的成绩;最后,能够选择和执行强化。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行为主义观点的新近应用,是指学生首先要设置和明确目标,确立各种小步骤;然后,学生观察自己的工作、记录自己的行为和评价自己的成绩;最后,能够选择和执行强化。 自我管理的步骤

  37. 1.一个成人榜样一边大声地自言自语,一边执行任务(认知榜样)1.一个成人榜样一边大声地自言自语,一边执行任务(认知榜样) 2. 儿童在榜样的指点下执行同一任务(显性的、外部的指导) 3. 儿童一边大声自我教学,一边执行任务(显性的、自我指导) 4. 儿童在执行任务时,小声进行自我教学(淡化的、显性自我指导) 5. 儿童一边用自我言语指导自己的行为,一边执行任务(隐性自我教学) 自我教学的步骤

  38. 学完本章后,你可以思考: 在你的课堂中将如何应用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有何区别? 如何区分负强化和惩罚? 为什么尽量使用强化,而不使用惩罚来改善学生的行为? 举例说明你是如何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的? 能否说明掌握学习、程序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缺点? 在你的课堂中怎样尝试使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学? 怎样应用行为主义的原理来设计一堂课? 教学反思

  39. 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开创了著名的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在经典条件作用中研究了无条件刺、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并阐述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巴甫洛夫也提出了另外三个过程:泛化、辨别和消退。泛化就是以同样的方式对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消退就是一个学会的反应渐渐消失。经典条件作用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总结——1

  40. 操作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探讨自动化的无意识反应,而人类学习大部分都是有意而为之的,于是桑代克引出了操作条件作用。桑代克用猫做实验来研究动物的联结式学习,得出了效果率。后来斯金纳为操作条件作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认为前因和后果影响着行为。前因发生在行为之前,提供一些后果信息。后果是发生在行为后的事件,后果分为强化与惩罚,教师可以利用强化和惩罚来控制学生的行为,也可以利用强化程序表,适时合理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强化。 总结——2

  41. 在课堂中应用行为主义 教师可以在课堂管理和教学两方面应用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课堂管理中可以应用行为分析、运用强化和运用惩罚。应用行为分析就是应用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来理解和改变行为,可普遍应用ABAB设计。促进学生行为可以采用普雷马克原理、适时表扬、行为塑造、积极练习等方法,消除学生不良行为可以采用餍足、斥责、代价、孤立等方法。一般情况教师应尽量使用强化,而不使用惩罚。掌握学习、程序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但应用时要全面考虑它们的优缺点。 总结——3

  42.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新近应用 自我管理和认知行为矫正是行为主义观点的新近应用。自我管理是指学生首先要设置和明确目标,确立各种小步骤;然后,学生观察自己的工作、记录自己的行为和评价自己的成绩;最后,能够选择和执行强化。可见自我管理重视学生参与行为改变计划的基本步骤。而认知行为矫正则重视学生的思维和自我谈话,它是以行为和认知学习原理为基础,通过自我谈话和自我教学来改变自己行为的程序。因此认知行为矫正更倾向于认知的。自我教学属于认知行为矫正,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步骤来实现自我谈话。 总结——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