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建设与发展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建设与发展情况. 张丽英总工程师 二○○九年三 月 二十二 日. 主要内容. 一、 2008 年国家电网建设情况 二、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进展情况 三、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四、未来几年电网发展 五、有关建议. 一 、 2008 年国家电网建设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基本情况. 经营区域: 26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 供电客户: 3.1亿户 服务人口: 超过10亿人 管理员工: 153.7万人 110(66)千伏及以上 线路长度: 51.4万公里 变电容量: 16.1亿千伏安 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建设与发展情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建设与发展情况 张丽英总工程师 二○○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2. 主要内容 一、2008年国家电网建设情况 二、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进展情况 三、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四、未来几年电网发展 五、有关建议

  3. 一、2008年国家电网建设情况

  4. 国家电网公司基本情况 • 经营区域:26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 • 供电客户:3.1亿户 • 服务人口:超过10亿人 • 管理员工:153.7万人 • 110(66)千伏及以上 线路长度:51.4万公里 变电容量:16.1亿千伏安 • 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5. 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556亿元,是2003年的2.4倍;售电量21235亿千瓦时;资产总额16462亿元。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556亿元,是2003年的2.4倍;售电量21235亿千瓦时;资产总额16462亿元。 • 名列《财富》2008年全球500强企业第24位,比2007年上升5位,比2004年上升22位。 公司在全球500强企业中的排名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6. 2008年,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8年,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7. (一)艰苦奋战,夺取抗冰抢险和抗震救灾全面胜利(一)艰苦奋战,夺取抗冰抢险和抗震救灾全面胜利 •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家电网经营区域545个县(区)、2706万用户受到影响,其中80个县(区)供电几乎全部中断,直接财产损失达到104.5亿元。 • 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从全系统调集3万余人、调配56.6亿元的设备物资、3500多台发电机(车)支援灾区,共26.6万人投入电网抢修和恢复重建,提前23天完成抗冰抢险恢复重建任务,保证了重要用户、人民群众生活供电需要。

  8.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405名员工遇难或失踪、390名员工受伤,四川、甘肃、陕西电网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灾后重建需要资金345.6亿元“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405名员工遇难或失踪、390名员工受伤,四川、甘肃、陕西电网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灾后重建需要资金345.6亿元 • 公司快速展开救援,累计救治员工和群众2081人,安置受灾员工和家属7000多人。 • 调集4300余名技术骨干、242台大型机械和抢险车辆、1205台发电机(车)支援灾区,捐款和捐物超过4亿元。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圆满完成了汶川等6个地方电网抢修恢复任务。

  9. (二)周密部署,圆满完成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任务(二)周密部署,圆满完成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任务 • 奥运会历时近两个月,涉及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6个城市,40个奥运比赛场馆、62个训练场馆和239个重要客户 • 公司投资239亿元,新建5座500千伏变电站,新(扩)建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100座,线路1232公里。投资108.9亿元扩建了228项奥运配套电网项目 • 制定完善了1792个奥运保电应急预案,强化电网安全防护,调集3000多名骨干支援北京地区,投入16.7万人开展奥运保电工作。创造了奥运历史上零供电事故的纪录。

  10. 2008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系统16个电网出现电力供需紧张情况,最大电力缺口1716万千瓦。我们认真分析电网安全形势,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克服电煤供应紧张、恶劣天气多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跨区跨省组织电力,加大对供电紧张地区的支援力度,优先保障地震灾区电力供应。强化汛期安全管理。依靠政府支持,加强需求侧管理,保证电力有序供应。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运行总体平稳,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和设备事故。2008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系统16个电网出现电力供需紧张情况,最大电力缺口1716万千瓦。我们认真分析电网安全形势,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克服电煤供应紧张、恶劣天气多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跨区跨省组织电力,加大对供电紧张地区的支援力度,优先保障地震灾区电力供应。强化汛期安全管理。依靠政府支持,加强需求侧管理,保证电力有序供应。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运行总体平稳,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和设备事故。

  11. (三)电网发展取得新成效 •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电网建设。2008年完成电网投资2475亿元,同比增加340亿元;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5.7万公里;变电容量2.7亿千伏安。 • 大力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截至2008年底,公司供电区域除西藏外全部完成“户户通电”工程,完成112万户、416万人的通电任务。累计建成电气化县170个、电气化乡(镇)2019个、电气化村34570个。 •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急行动,落实扩大内需中西部城农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120亿元,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71.1亿元的设备采购,有力地拉动了对设备、材料的需求,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赏。

  12. 从2004年到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 • 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增长69%、变电容量增长120%; • 750千伏电网加快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 • 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1.54亿千瓦; • 电网和设备事故分别下降86%和90%。

  13. (四)特高压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 1月6日,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 开展了321项特高压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已报国家标准47项,申报专利240项(其中96项为发明专利),我国特高压标准电压已成为国际标准电压。 • 电磁环境四项主要指标(即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指标)的实测值均满足国家环评要求,与现有500千伏输电系统的水平相当。

  14. (五)国际化经营取得重大进展 • 2007年12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投标联合体中标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2009年1月15日,完成了对菲律宾国家电网的运营交接工作。 • 中俄电力合作正式纳入两国政府能源合作框架。 • 中蒙电力合作得到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15. (六)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 推进“一流四大”战略,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施大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 2008年,公司科技投入144.34亿元,同比增长4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申请专利2362项,获授权专利567项,累计拥有专利1994项。 • 建成了特高压交流、直流、杆塔、高海拔试验基地和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形成了目前世界上实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28项实验能力和指标创造世界第一。 • 被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公司在中央企业信息化评比中被评为A级企业。

  16. 二、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进展情况

  17. (一)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包括三站两线,北起山西晋东南变电站,经河南南阳开关站,南至湖北荆门变电站。工程全线单回路架设,全长640公里,先后跨越黄河和汉江。采用1000kV、3×1000MVA特大容量变压器,变电容量6000MVA,采用1000kV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三站均采用双断路器接线。系统标称电压1000kV,最高运行电压1100kV。工程静态投资56.88亿元,动态投资58.57亿元。

  18. 晋东南变电站 晋东南变电站效果图 黄河大跨越效果图 南阳开关站 南阳开关站效果图 汉江大跨越效果图 荆门变电站 荆门变电站效果图

  19. 晋东南站

  20. 南阳站

  21. 荆门站

  22. 线路工程

  23. 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充分论证、严格审查并报国务院批准后,核准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充分论证、严格审查并报国务院批准后,核准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24. 公司投资建设了四个试验研究基地。边建设,边研究,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从技术上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5. 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

  26. 北京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

  27. 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

  28. 特高压力学试验基地

  29. 工程建设里程碑 - 2006年 9月,变电站场平工程开工。 - 2006年12月,变电站土建及线路大跨越工程开工。 - 2007年 4月,一般线路工程全面开工。 - 2008年 8月,线路工程全线架通。 - 2008年10月,晋东南、荆门站500kV系统带电运行。 - 2008年12月,三站1000kV系统竣工。

  30. 经过充分论证、严格审查并报国务院批准后,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核准,同年底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全面竣工,在完成全部系统调试后进入试运行。 特高压系统和所有设备经过了全电压、大电流等各种运行方式的检验,经受了多种故障条件的考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100千伏,输送能力和工程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运行安全稳定。线路电磁环境指标实测最大值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符合设计预期,与500千伏工程的水平相当。 2008年12月30日22时,开始168小时试运行。2009年1月6日22时,168小时试运行结束进入商业化运行。

  31.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成功投运,全面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可行性、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安全性。标志着特高压输电技术和建设、运行、管理取得突破,全面推动特高压电网建设已具备条件。 通过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实现了设备国产化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32.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 • 世界目前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高、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变电工程; • 世界第一个全电压、大容量、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工程; • 世界第一台1000kV、1000MVA单体式电力变压器; • 世界单台容量最大的百万伏级电抗器(1000kV、960Mvar); • GIS开关、避雷器、CVT、支柱绝缘子等设备达到了世界同类设备的最高水平。

  33. 特高压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科研为先导,关键技术研究自主创新和国际交流相结合、关键技术研究和设计专题研究相结合,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先后完成特高压交直流关键技术和工程专题研究共203项。在电压标准、过电压及绝缘配合、潜供电流、电磁环境影响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所有课题的研究结论和成果都在工程中得到应用,为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34. 特高压输电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特高压交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设在国家电网公司,47 项交流国家标准已全部完成初稿。 2008年10月的IEC/CIGRE特高压联合工作组会议推荐我国的1100kV电压(最高运行电压)为IEC标准电压。

  35. 注重成果总结和知识产权保护,先后出版了特高压电网、特高压知识问答、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等专著,累计申请专利109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

  36. 实现了特高压设备自主研制和国产化 发展特高压,设备是关键。公司坚持安全可靠的原则和从设计源头抓质量的方针,全力主导了设备研制各个环节,通过确定技术路线、深化专家校核、把握设计原则、实施全程监造、管控关键环节、解决重大问题、严格试验考核等措施,设备研制取得全面成功。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主要设备全部立足国内制造,变压器和高抗供货立足国内,开关供货采用中外联合设计、产权共享、合作生产、国内制造模式。工程国产化率达到95%,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

  37. (二)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 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起于四川复龙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八省市,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线路全长约1905公里。建成后将创造18项世界第一。

  38. 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是: •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功率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 • 世界上额定电流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4000A); • 世界上首次使用电触发6英寸晶闸管; • 世界上可靠性指标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停运率0.05次/年,单极停运率每极每年2次); • 世界上输送距离最远的直流输电工程; • 世界上容量最大接地极工程; •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换流器(约1750MW); •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单台容量最大的换流变(800kV、321MVA); •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通流容量最大的干式平波电抗器(800kV、4292A);

  39. 世界上通流能力最大的接地极; • 世界上单位走廊输送能力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超过84MW/m); • 世界上单位输送容量•公里输电损耗最低的直流输电工程; • 世界上单位输送容量•公里运行维护费用最低的输电工程; • 世界上单位输送容量•公里造价最低的直流输电工程; • 世界上单位换流容量占地最少的换流站; • 世界上单位换流容量造价最低的换流站; • 世界上单位换流容量损耗最低的换流站; • 世界上单位换流容量运行维护费用最低的换流站。

  40. 设计工作有序推进 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的成套设计和工程设计快速推进。通过直流工作组会议、技术讨论会和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确定了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和设备技术路线。2007年11月示范工程成套设计和换流站初步设计通过评审。2007年12月启动输电线路初步设计并于2008年7月通过评审,目前已全面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41. 主设备采购顺利完成 2007年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换流站设备采购方案。4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了换流站主设备采购工作,9月完成主要设备招标采购工作,12月正式签署主设备合同。 换流阀、控制保护、GIS、滤波器、平波电抗器等设备完全立足于国内。国内企业承担了所有低端换流变的供货任务,并且承担了8台高端换流变的制造工作。西安电力电子所承担了6英寸晶闸管的供货任务。

  42. 设备研制总体进展顺利 目前,换流站设备研制和监造工作全面启动,换流变、直流套管、800kV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器和GIS等主要设备通过型式试验,总体进展顺利。

  43. 现场建设全面启动 目前换流站场平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土建施工。阀厅、控制楼以及换流变、交流滤波器和GIS等设备的桩基工程已完工,换流站主建筑物已封顶。线路大跨越工程基础开始施工。

  44. 三、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45.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国际上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从国内来看,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一些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受宏观经济影响,2008年我国电力需求明显下降,预计2009年还可能继续回落。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国际上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从国内来看,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一些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受宏观经济影响,2008年我国电力需求明显下降,预计2009年还可能继续回落。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电网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难得机遇。

  46. (一)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要求电网加快发展(一)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要求电网加快发展 受长期“重发轻供”及发电装机持续大规模投产影响,目前电网仍存在输电能力不足、发展不均衡、网架结构薄弱等问题,电网安全隐患多,抵御严重自然灾害能力不强。2008年,我国人均用电量约2600千瓦时,人均用电水平仅为日本、韩国的三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预计2020年人均用电量将超过5000千瓦时,人均装机超过1个千瓦。可见,我国未来电力增长的空间很大,电网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要正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抓住发展机遇,推进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建设,尽快扭转电网滞后局面,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和用电需求。

  47. (二)能源基地规模开发,对电网提出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就地平衡的发展方式,使大量火电厂建在中东部负荷中心,由此形成远距离大规模输送煤炭的能源配置格局,导致连续出现煤电运紧张局面,也给东部地区带来环保问题。 我国80%以上的煤炭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85%的全国陆地风能集中在“三北”地区,水电资源的80%以上分布在西南部;而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 近年来,国家相继启动了淮南、呼盟、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和金沙江下游等水电基地建设;甘肃酒泉、河北张北等一批百万千瓦和千万千瓦级风电场加快建设;沿海和内陆将建设一批大型核电站。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规模开发,要求建设坚强电网。

  48. (三)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有利于加快电网建设(三)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有利于加快电网建设 电网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加大电网投资和建设力度,可以直接促进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预算,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货币信贷供应,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些政策措施为加快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国际国内能源资源和生产要素价格回落,也有利于公司降低电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9. (四)用电需求增速下滑,电网经营风险增加 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国内经济放缓将由沿海地区逐步向耗能行业比重大的内陆地区蔓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过度扩张将受到抑制,电力需求增速也将继续回落。综合考虑2008年上半年用电增速基数高、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存在滞后期等因素,初步判断,2009年电力增长将呈现“先低后高”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增长3%~5%,电力弹性系数在0.38~0.63左右。用电需求不旺、售电量增速回落,增供扩销难度进一步加大,将对公司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0. (五)电网电价矛盾突出,公司经营压力加大 2004年以来,电网环节的电价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平均输配电价为132.31元/千千瓦时,仅占售电单价的24.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2008年下半年,国家单边上调火电上网电价,仅此一项公司每年需增加购电成本400多亿元。执行国家脱硫加价政策,国家电网公司每年为发电企业垫付资金120亿元以上。再加上电网还本付息和运行维护成本刚性增长、部分企业拖欠电费等因素,电网企业经营困难明显加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