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91 Views
色彩成因. 一、光与色 牛顿作了著名的实验来证明只有阳光包含着彩虹所有的一切颜色. 牛顿实验 —— 白光在棱镜下折射分解为不同光谱色相的光线 。. 利用第二块棱镜,使分解的光线又聚合为白光。. 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同色相明暗的差别。 人眼最佳明视范围是光波的长度在 400 纳米至 700 纳米之间。而紫外线、 X 线、 r 射线等电波都为不可见光谱。. 图 4-5 可见光谱的不同色彩的波长区域. 二、物体色、光源色与环境色. 1. 关于 “ 固有色 ”
E N D
色彩成因 • 一、光与色 • 牛顿作了著名的实验来证明只有阳光包含着彩虹所有的一切颜色
牛顿实验——白光在棱镜下折射分解为不同光谱色相的光线。牛顿实验——白光在棱镜下折射分解为不同光谱色相的光线。
利用第二块棱镜,使分解的光线又聚合为白光。利用第二块棱镜,使分解的光线又聚合为白光。
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同色相明暗的差别。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同色相明暗的差别。 • 人眼最佳明视范围是光波的长度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而紫外线、X线、r射线等电波都为不可见光谱。
二、物体色、光源色与环境色 • 1.关于“固有色” • 物体在正常的白色日光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叫做固有色。固有色是个相对概念,它会随光源颜色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2.物体色的可变性 • 物体色的不可确定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光源照射而形成的。
光源色: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有两种:自然光和人造光。如太阳、电灯。发光体发出的光源的颜色称为光源色。光源色: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有两种:自然光和人造光。如太阳、电灯。发光体发出的光源的颜色称为光源色。 • 环境色:是指物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的色彩倾向。
三、色彩视觉生理特征 • 1·明暗适应 • 2.色彩适应 • 3.色彩补偿(视觉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