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757 Views
鄉 土 的 概 念. 鄉土的意義不再是單獨的自然環境 人與人之間的精神結合 人與自然之間的精神結合. 鄉 土 的 定 義. (1) 人們出生或久居的地方,這地方便是他 的故鄉或鄉土 (native place) 。 (2) 人們出生的故鄉或少年時候生活的地方。 (3) 鄉土應包含三個層面 鄉土結構,即空間區域 鄉土經驗,即生活經驗 鄉土特性、適應過程及文化作用. 鄉 土 的 內 涵. 自然要素:指鄉土的地質、地形、氣候、動植物、土壤等 。是供應人類必須的一切物質。
E N D
鄉土的概念 • 鄉土的意義不再是單獨的自然環境 • 人與人之間的精神結合 • 人與自然之間的精神結合
鄉土的定義 (1)人們出生或久居的地方,這地方便是他 的故鄉或鄉土(native place)。 (2)人們出生的故鄉或少年時候生活的地方。 (3)鄉土應包含三個層面 • 鄉土結構,即空間區域 • 鄉土經驗,即生活經驗 • 鄉土特性、適應過程及文化作用
鄉土的內涵 • 自然要素:指鄉土的地質、地形、氣候、動植物、土壤等 。是供應人類必須的一切物質。 • 人文要素:指人類在其鄉土上所有有形的建設,如聚落、交通、經濟活動、即無形的文化、風俗習慣、語言等。
鄉土地理介紹 • 鄉土地理包含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地質與地形、氣候、土壤、礦場與能源、人口、產業、交通與聚落、土地利用與區域發展等十個項目。
地質與地形 地理位置:北迴歸線 地質: 台灣處於地殼的隱沒帶 多地震、火山、山崩 地形:多高山、丘陵、沖積平原 氣候:熱帶、溫帶、寒帶都有
台灣人的宿命地震 • 認識地震 • 震波 --- p波:震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一致稱為直波,速度快先到達。 • 震波 --- S波:震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垂直稱為橫波,速度較慢隨後到達。 • 震波--- 地滾波
強震下瞬間的致命傷害 • 1 建物迅速位移--判斷與行為落差 --未固定物位移 • 2 建物變形---裝潢物掉落與碎裂 • 3 建物塌陷---空間壓迫與限制 • 4 地表變形與塌陷 • 5 山崩與海水暴退
地震防護 • 先判定地震的遠進 • 在判定地震的規模 • 決定該有的行為 行為決定在一秒內 行動與旨令馬上實施
地震的災害 • 斷層線的破壞 • 土壤液化 • 建築物塌陷 • 火災 • 交通事故 • 民變 • 傳染病
台灣原住民的人口數 • 以下為官方所承認的原住民族群與人口數(右邊有*號者為日據時代學者分類的9族) • 泰雅族(Atayal;Tayal):79,024人* • 賽夏族(Saysiyat;Saysiat):5,402人* • 布農族(Bunun):47,585人* • 鄒族(Tsou; Cou):6,335人* • 魯凱族(Rukai):11,123人* • 排灣族(Paiwan):81,123人* • 卑南族(Puyuma):10,441人* • 阿美族(Pangcah;Amis):166,769人* • 雅美族(Tao;Yami;今稱達悟族):2,977人* • 邵族(Thao;原本被認為是為鄒族中的平地原住民,2001年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0個原住民族):602人 • 噶瑪蘭族(Kavalan;部分噶瑪蘭人被分類為阿美族,2002年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1個原住民族):1,023人 • 太魯閣族(Taroko;Truku;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2004年1月14日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2個原住民族):22,266人 • 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日治時代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2007年1月17日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3個原住民族):約5,000~10,000人
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 • 語言學家根據語彙、字源,將世界上萬種語言大致分為十餘個主要語系 • 南島語族」就是使用的語言被歸類為南島語系的民族。澳洲籍考古學者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說,在各種不同的次南島語言中,顯示出福爾摩莎島上的南島語最先由共同的原南島語語根分離
台灣的原住民族是南島語族 • 由於南島語族沒有文字流傳下來,因此學者只能從體質人類學、語言學以及考古學的領域尋找證據,探索這群廣大民族的遷移與擴散。 • 越來越多學者認為,台灣不僅是最古老南島語族的居住地之一,甚至極可能就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或稱「起源地」、「老家」),整個南島語族應該是從台灣開始擴散出去的。
台灣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 台灣原住民文化史上另一個重要的現象,是台灣原住民文化從考古學上看來有數千年以來的連續性。 • 考古學家在南島語族分佈地區尋找考古證據,在不同地方的新石器遺址出土器物中,根據十四的年代測定比較,最後發現相同器物中以台灣大坌坑文化的年代最早:
公元前二千年以前開始一直到歷史時代,台灣的各時期的史前文化有連續性 • 公元前二千年以前,台灣西海岸地區有分佈很廣的大坌坑文化,是台灣史前史上最早的有農業、用陶器的文化 • 依據考古語言學,一系統的語言,傳承愈久遠、其語言的變化愈複雜。 • 台灣約有三十萬說南島語的原住民,現在還能辨認出來二十幾種不同的語言,這是全世界南島語族成員最密集的一個地方,而他們的語言又是最為分歧的。
台灣是全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 根據考古、語言、習俗來探討的觀點。若在歷史文化的觀點,語言是文化傳承的工具,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由台灣傳衍出去的不僅是語言,當然也包括其他當時的文化。因此,由語言的傳衍,台灣當然也是全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溫室效應 • 地球大氣層因為存在著可以吸住熱的氣體,它一方面吸收一些太陽熱,讓地球不至於太熱,另一方面阻擋地球在晚上放出的熱,產生類似溫室的作用。 • 大氣層這樣的效應如同溫室一般,故名為『溫室效應』,而可以吸住熱的氣體就稱為『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 • 自然存在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及臭氧。 • 二氧化碳(CO2)燃燒化石燃料或其他有機物 • 甲烷(CH4)垃圾掩埋場內、畜牧業排洩物等有機物分解 • 氧化亞氮(N2O)燃燒固體廢棄物與化石燃料、農業生產活動 • 氫氟化碳(HFCS)冷媒、發泡劑、清洗劑及推進劑 • 全氟碳化物(PFCS)電子、半導體業清理與清洗製程 • 六氟化硫(SF6)電力設施、半導體、鎂製品
種數減碳不可能的任務 卻是一定要做的方法 我們做了多少種數減碳不可能的任務 卻是一定要做的方法 我們做了多少
種樹減碳不可能的任務 • 經濟部能源局--台灣的林相每年一公頃約可吸收廿點二噸二氧化碳 • 台塑六輕每年排放的六七五五萬噸二氧化碳需要造林面積高達三三四萬公頃才能抵減 • 台灣島的面積(三百六十萬公頃)。
種樹減碳不夠 • 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調整產業結構抑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發展 • 每個人也要著手改變生活方式 • 愛用國貨、支持本地農產品,避免長途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等
種樹減碳該如何執行 • 企業集團協助政府盡速全面收回國有、私有山林濫墾地、超限利用地,自然復育為天然林 • 企業集團協助政府補助造林農民與生活照顧提高農民造林意願與落實林地管理 • 鼓勵學校與公務機機構率先響應造林關念
種樹減碳降溫 • 種樹可以固定二氧化碳 • 樹木可以吸收陽光的熱能 • 樹木因蒸散作用讓空氣濕潤 • 樹木可以函養土中的水分 • 種樹可以水土保持
台灣的氣溫變化 • 台灣各地的氣溫紀錄,發現1897-1920年間為台灣地區有氣象觀測以來的低溫期,爾後氣溫即逐上升,至今大約已經升高了1℃,上升幅度最大是出現在1920-1955年間。 • 其中以高雄市及淡水鎮上升幅度各為0.5℃及0.6℃為最顯著,表示都市的發展(亦即都市化程度)對當地氣溫的影響具正相關的效應。
降雨量 • 近三十年來北部及東北部地區之降雨量比前三十年增加約5%,但中南部反而減少約10-20%。 • 降雨日數台灣地區之降雨日數自1960年代開始均呈減少之現象,但此時北部地區之降雨量是增加的,北部地區近三十年來降雨強度及暴雨頻率略有增加之傾向。
台灣自然人文環境的變遷 百年前的台灣是一片綠油油的島嶼 荷蘭人英國人西班牙人口中的福而摩沙 當年由台灣每年出口的鹿皮有百萬張 台灣到處是梅花鹿原住民與傳染病 平埔族人使用羅馬拼音的新港文
明鄭王朝 • 大量漢族男性移民壓迫平埔族民開墾荒地 • 使用漢字漢文五經四書尊孔子 • 範圍僅台南與澎湖一帶 • 瘟疫傳染病併行
滿清王朝 • 不理政策實施渡台禁令 • 管制與人質政策併行實施班兵政策 • 原住民政策開山輔番 • 末期大量漢人移入墾戶的出現 宜蘭吳沙是其中之一 台灣人口失衡男性太多且流浪漢充斥 自然環境與衛生條件差
日治時期 • 初期日軍來台戰死的比病死的少 • 引進大肚魚與疏通溝渠改善衛生 • 實施全台人口普查制度 • 實施土地普測建立地籍圖制度 • 實施原住民教育與原住民徵兵 • 承認原住民有語言與傳統文化 • 台灣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整體水準提高
中華民國前期五十年 • 耕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 大範圍耕地重劃與開墾,短時間增加農地收入,同時台灣有百分之九十的曲流、湖泊、埤、潭、荒野都消失, • 原住民管理部分,阿里山鄒族日治時期至少有三萬人目前僅存四千五百人左右。 • 台灣森林高貴林木如鳳毛麟爪一般 • 著名有十大建設
地形篇 • 地名上的線索 湖---不一定有水只是低窪的地方 如 --- 內湖,外湖 ,樟湖 埔 ---平原適合開墾的地方 如 --- 大埔,內埔 崙---小土丘的地形 如 ---崙背,二崙,三條崙 坑---山谷中或山腳下 如 ---古坑,深坑 坎 ---山坡下或聚落 如 ---坎腳, 西螺七坎
地形篇 • 上山觀山勢,入門看人意 • 作田愛有好田底,娶新婦愛揀好娘嬭
地形篇 • 好田地,不如好子弟 • 吃肉吃三層 買地買弄田 嫁ㄤ的愛嫁 姓陳(雲林水碓)
地形篇 • 近山剉無柴,近溪擔無水 • 南北二路 • 靠山山會崩,靠水水會焦
動物篇 1 • 狗母若無搖獅,狗公毋敢來 • 七月半鴨,毋知死活 • 三斤貓,咬四斤老鼠 • 大隻雞慢啼 • 小貪,鑽雞籠 • 扑狗,無帶著主人 • 甘願做牛,免驚無犁通拖
動物篇2 • 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 教豬教狗,不如家己走 • 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 • 教豬教狗,不如家己走 • 魚吃溪水,人吃嘴水 • 睏破三領蓆,掠君心肝袂得著飼老鼠,咬布袋
動物篇 3 •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乞食背茭芷斗 • 膨風水蛙,割無肉 • 濟牛踏無糞,濟某無地睏 • 一隻牛,剝雙領皮 • 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 • 迫虎,傷人
植物篇 • 一枝草,一點露 • 歹竹,出好筍
遺傳篇 • 一代娶矮某,三代出矮股 •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毋識了了 • 生囝師仔,飼囝師父 • 好子毋免濟,濟子餓死父 • 作田愛有好田底,娶新婦愛揀好娘嬭
廿四節氣的由來 • 發現一年有最短的一天---冬至 冬至是陰極強不可以外出 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 • 夏至一年有最長的一天 • 春分與秋分 • 節氣計算七日前八日後
春 • 二月四日或五日,春季的開始,叫做立春 • 二月十九日或二十日,氣溫回升冰雪解凍,春雨綿綿,叫做雨水 • 三月五日或六日,春雷開始,冬眠的蟲都開始活動,叫做驚蟄 • 三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均分,春天過了一半叫做春分
春 • 四月四日或五日,以後天氣穩定,叫做清明 • 四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春雨不絕,對正在生長的農作物有很大的幫助,雨生百穀叫做穀雨
夏 • 五月五日,萬物到此時都已長大,叫做立夏 • 五月二十或二十一日,立夏以來的梅雨,應該已把農田的溝渠或排水溝變得積水滿滿,叫做小滿 • 六月五或六日,此時稻子已結滿穗露出禾芒,準備收割,叫做芒種
夏 • 六月廿一或廿二日,第一期稻作已經開始收割,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晝最長夜最短,叫做夏至 • 七月七日,氣候逐漸炎熱但未達極點,叫做小暑 • 七月廿三日,氣候酷熱,叫做大暑
秋 • 八月七或八日,秋天的開始,但是在臺灣還感受不到秋意,天氣還是很熱,叫做立秋 • 九月八日,入夜天涼,水氣凝結成露,色白,叫做白露 • 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叫做秋分。秋天到此時已過了一半
冬 • 十一月七或八日,冬季開始從這時開始,天氣開始變冷,叫做立冬。但在臺灣有時氣溫還會回升,稱做「十月小陽春」 • 十二月廿二或廿三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夜最長晝最短,叫做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