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1.37k Views
文言自學法. 陳可美. 我們日用的書面語是「語體文」. 「文言」是古代所用的書面詞. 要提升對文言的理解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自學能力」。. 【 文言自學 】 六步曲. 第一步:猜度文意. 從文化習用上疏通文理. 從邏輯思維推理. 第二步:自我提問. 借助自問自答,從問與答中理出文章脈絡。. 第三步:自我檢視. 圈出 難字. 有困難. 能譯到白話. 「 N 」. 「 Y 」. 第四步:善用工具書. 《 中學生文言字典 》. 《 辭源 》. 《 辭海 》. 第五步:單音詞轉雙音詞. 非 學 無以致 疑 ,非問無以 廣 識 。. 知識.
E N D
文言自學法 陳可美
我們日用的書面語是「語體文」 「文言」是古代所用的書面詞
要提升對文言的理解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自學能力」。
【文言自學】 六步曲
第一步:猜度文意 從文化習用上疏通文理 從邏輯思維推理
第二步:自我提問 借助自問自答,從問與答中理出文章脈絡。
第三步:自我檢視 圈出 難字 有困難 能譯到白話 「N」 「Y」
第四步:善用工具書 《中學生文言字典》 《辭源》 《辭海》
第五步:單音詞轉雙音詞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知識 疑問 學習 增廣
第六步:整體總覽 當詞達意顯,再讀一遍,仍覺不通順, 按日常習用規律,把句子譯寫成文通 理順的「語體文」
短文舉隅 去歲,余舉家回鄉省親,居祖宅。見宅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烈,遍求鄉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噉食… 今歲首,叔伯來函相告,宅內鼠患益劇,嘗穿梭庭院間,蹲奔隨意,貓見而竄,故棄宅避鼠矣…
第一步:猜度文意 「去歲,余舉家回鄉省親,居祖宅。」 省,解作「省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省,解作「看望」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禮記.曲禮上》 (兒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晚上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
「見宅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烈」 「等」,意思指什麼?等待?等同?
第二步:自我提問 作者在首段述及祖宅的老鼠與我們常見的老鼠有什麼不同?
第二步:自我提問 作者的叔伯要 搬離祖屋,主 要原因是什麼?
嘗穿梭庭院間,蹲奔隨意, 原因: 貓見而竄
第三步:自我檢視 去歲,余舉家回鄉省親,居祖宅。 見宅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烈, 遍求鄉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噉食… 能譯到白話 有困難 「N」 「Y」
第四步:善用工具書 借助字典查出難字的解釋。 「佳貓捕制之,輒被噉食…」 第一段「輒」是指什麼?
遍求鄉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噉食。 「噉」又指什麼? 《文言字典》沒把此字歸入, 《辭海》指「噉」本作啖,食也。 因此,從上句推論,可理解 為:「作者原先期望貓能捕制鼠, 但貓往往反被鼠吃掉。」
鼠患益劇,嘗穿梭庭院 第二段「益、嘗」的意思是什麼?
查《中學生文言字典》步驟: 1.把文言句子中的難字圈出。 2.寫出該字(整個字)的劃數。 3.在文言字典裏,按劃數查出該字的頁數。 4.在該頁,把多個有關該字的解釋及用法的字 細心分析。 5.揀選一個最貼近文意的解釋。 6.把該字的白話解說,寫入你的句子中,以替 代原有的文言用詞。 7.換入白話解說後,如句子仍不通順,便按白 話文語法把句子作適當的調校及改寫,以達 致文從理順的法則。 *要特別留意,若某字在《文言字典》查不出, 該字可能是古今字義沒改變,又或早被另一常 用字替代,這便需要查一般字典了。
第五步:單音詞轉雙音詞 遍求鄉間佳貓捕制之 捕(捕捉)制(箝制)之
蹲奔隨意 蹲(蹲坐)奔(奔跑)隨意
第六步:整體總覽 去歲,余舉家回鄉省親,居祖宅。見宅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烈,遍求鄉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噉食… 去年,我全家返鄉探親,在祖屋居住。我發現屋內有老鼠,龐大如貓一樣,造成很大的禍害。我在鄉間四出尋找好貓來捕捉制服牠,但是,貓總被老鼠吃掉。
第六步:整體總覽 今歲首,叔伯來函相告,宅內鼠患益劇,嘗穿梭庭院間,蹲奔隨意,貓見而竄,故棄宅避鼠矣… 今年初,叔伯來信告訴我,祖屋的鼠患更見厲害, 曾經在庭院間穿梭來往,隨意蹲坐或奔跑,貓見了 也躲藏起來,因此,各人為逃避老鼠,已棄掉祖屋了。
範文練習 【自學文言六步法】 《丁一士》 紀昀 里有丁一士者,矯捷多力,兼習技擊、超距之術。兩三丈之高,可翩然上;兩三丈之闊,可翩然越也。余幼時猶及見之,嘗求睹其技。余立一過廳中,余面向前門,則立前門外面相對;余轉面後門,則立後門外面相對。如是者七八度,蓋一躍即飛過屋脊耳。後過杜林鎮,遇一友,邀飲橋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一士應聲聳身過。友招使還,應聲又至。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將圮,近水陡立處開裂有紋。一士未見,誤踏其上,岸崩二尺許。遂隨之墜河,順流而去。素不習水,但從波心踴起數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墜水中。如是數回,力盡,竟溺焉。蓋天下之患,莫大於有所恃。恃財者終以財敗,恃勢者終以勢敗,恃智者終以智敗,恃力者終以力敗。有所恃,則敢於蹈險故也。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四(第22卷)》 請依足過程指引進行自我檢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