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leukemia) 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 我国< 10 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生率为 3/10 万~ 4/10 万 急性白血病占 90% ~ 95% ,慢性白血病仅占 3% ~ 5% 。. 病因. 病毒感染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us, 又称人类 T 细胞白血病病毒, HTLV) 。 物理和化学因素 电离辐射 ,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和细胞毒药物等。 遗传素质. 发病机制. 原癌基因的转化 抑癌基因畸变 细胞凋亡受抑. 分类.

drag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急性白血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性白血病

  2. 白血病(leukemia) 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 • 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生率为3/10万~4/10万 • 急性白血病占90%~95%,慢性白血病仅占3%~5%。

  3. 病因 • 病毒感染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又称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 • 物理和化学因素 电离辐射,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和细胞毒药物等。 • 遗传素质

  4. 发病机制 • 原癌基因的转化 • 抑癌基因畸变 • 细胞凋亡受抑

  5. 分类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 占小儿白血病的70%~85%。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ANLL)

  6. 分型 • 形态学(M) • 免疫学(I) • 细胞遗传学(C) 即MIC分型,以指导治疗和提示预后。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的形态学分型 即 (FAB分型) 根据原淋巴细胞形态学的不同,分为3种类型: ①L1型:②L2型:③L3型:上述3型中以L1型多见,占80%以上;L3型最少,占4%以下。

  8. ALL的免疫学分型 •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约占小儿ALL的10%-15%。CD1、CD3、CD5、CD8、和TdT(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换酶)阳性。 •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约占小儿ALL的80%-90%。此型又分为3种亚型:①早期前B细胞型(early Pre B-ALL):HLA-DR,CD79a ,CD19和(或)CyCD22(胞浆CD22)阳性;SmIg.CyIg阴性。②前B细胞型(Pre B-ALL):Cy Ig阳性;Sm Ig阴性;其他B系标志及HLA-DR阳性。③成熟B细胞型(B-ALL) Sm Ig阳性;Cy Ig阴性;其他B系标记及HLA-DR阳性。 • 伴有髓系标志的ALL(My+-ALL):具有淋巴系的形态学特征,以淋巴系特异抗原为主但伴有个别、次要的髓系特异抗原标志,如CD13、CD33、CD14等阳性。

  9. ALL的细胞遗传学分型 •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45条的低二倍体,或≥47条的高二倍体 • 染色体核型异常,如12号和21号染色体易位,即t(12;21)/ AMLI-TEL(ETV6-CBFA2)融合基因;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即t(9:22)/BCR-ABL融合基因;或t(4:11)/MLL—AF4融合基因等。

  10. ALL的临床分型 • 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 • 中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R-ALL) • 标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R-ALL):不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危险因素。

  11. (HR-ALL)标准 具备下述1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①<12个月的婴儿白血病;②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X109/L;③染色体核型为t(9;22)/BCR-ABL融合基因;t(4:11)/MLL-AF4融合基因;④泼尼松试验不良效应者(泼尼松每日60mg/m2诱导7天,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⑤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标准化疗方案6周未获完全缓解)。

  12. MR-ALL标准: 具备以下任何1项或多项者,①年龄≥10岁;②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X109/L;③诊断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睾丸白血病;④免疫学表型为T细胞白血病;⑤染色体数目为≤45的低二倍体,或t(12:21),t(9:22)核型以外的其他异常染色体核型,或t(4:11)以外的其他MLL基因重排。

  13. SR-ALL标准: 不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危险因素。

  14.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的形态学分型 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 单核细胞白血病(M5) 红白血病(M6)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15. ANLL的细胞遗传学 • 染色体数目异常以亚二倍体为主,超二倍体较少 • t(9:11)/MLL-AF9融合基因(常见于M5);t(11:19)/ENL-MLL融合基因;t(8:21)/AML-ETO融合基因(M2b的特异标记);t(15:17)/PML-RARa融合基因(M3的特异标记);inv16(多见于M4EO)等。

  16. ANLL的临床分型 • 低危AML(LR-AML):指M3,M2b,M4EO及其他伴inv16者。 • 高危AML(HR-AML):包括①诊断时年龄≤1岁;②诊断时WBC≥100X109/L;③染色体核型-7;④MDS-AML;⑤标准方案一个疗程不缓解。 • 中危AML(MR-AML):非低危,又不具备高危因素者。

  17.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 较急起病的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低下,鼻衄或齿龈出血等 • 发热 • 贫血 • 出血 • 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8.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象 大多为正细胞正血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数增高者约占50%以上,白细胞分类示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占多数。血小板减少。

  19.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 骨髓象 骨髓检查是确立诊断和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典型的骨髓象为该类型白血病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20.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应严格区分白血病类型,按照类型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和相应的药物剂量; • 采用早期连续适度化疗和分阶段长期规范治疗的方针。 • 持续完全缓解2.5~3年者停止治疗。

  21. 急性白血病的支持疗法 • 防治感染 • 成分输血 • 集落刺激因子 •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 口腔卫生

  22. 急性白血病的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 目的是杀灭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使病情缓解、并巩固治疗效果减少耐药,以至治愈。

  23. ALL的化疗 • 诱导治疗 • 巩固治疗 • 预防髓外白血病 • 早期强化治疗或再诱导治疗 • 维持治疗和加强治疗

  24. ANLL的化疗 • 诱导治疗 • 缓解后治疗

  25.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 联合化疗是目前根治大多数ALL和部分ANLL的首选方法。 • HSCT的适应证 ①高危型(HR)ALL-第1次完全缓解(CR1),中危型(MR)ALL或标危型(SR)ALL化疗期间CR2; ②HR或MR-ANLL CR1 ;复发ANLL CR2; ③ M3治疗1年后融合基因仍持续阳性者。

  26. 急性白血病的预后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达70%~80%以上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约40%~6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