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590 Views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HF ). 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引起出血热的一大类病毒 。. 汉坦病毒 ( hantavirus ) 登革病毒 ( dengue virus ) 新疆出血热病毒 ( 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 黄热病病毒 ( yellow fever virus ) 埃波拉病毒 ( Ebola Virus ).
E N D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HF ) 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引起出血热的一大类病毒 。 • 汉坦病毒(hantavirus) •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 新疆出血热病毒(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 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 • 埃波拉病毒(Ebola Virus )
1、临床特征:高热(hyperpyrexia)、出血(hemorrhage)、低血压(hypotension)和高死亡率;1、临床特征:高热(hyperpyrexia)、出血(hemorrhage)、低血压(hypotension)和高死亡率; 2、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传给人后,通过人-人传播,造成流行或暴发流行; 3、均为有包膜的RNA病毒,按传播途径分四大类: 蜱媒传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蚊媒传播:登革病毒; 动物源性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其他途径传播:马堡出血热。
糖蛋白 包膜 核衣壳 一、汉坦病毒(hantavirus) 布尼亚病毒科,引起两种类型的急性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 汉坦病毒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结构不同,可分为14个型。 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 呈圆形、椭圆形或多形态,有包膜和糖蛋白刺突,单负链RNA,分三个节段, • L节段(大):编码RNA多聚酶,与复制转录有关; • M节段(中):编码糖蛋白(G1、G2),构成包膜刺突能凝集鹅RBC ; • S节段(小):编码核衣壳蛋白,诱导高滴度的非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1、形态结构
一)生物学性状 • 多种动物(黑线姬鼠、大鼠、 乳小鼠等)敏感,感染后在肺、 肾组织中可检出大量病毒。 • 多种细胞(人胚肺二倍体、BHK-21等细胞)敏感,CPE(-),电镜下可见包涵体。 2、培养特性 3、抵抗力 • 对酸(pH 3)和丙酮、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 • 56-60 ℃30 min可灭活病毒
传染源 二)流行病学特征 啮齿类动物(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国各疫区HFRS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通过唾液、尿和粪便污染环境。 易感人群 人类易感,HFRS疫区隐性感染率3.5-4.3%; HPS发病年龄在11-69岁; 与野生动物接触多者感染率高。
传播途径 二)流行病学特征 • 动物源性传播: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伤口途径 • 垂直传播: HFRS可传给胎儿,HPS未见 • 虫媒传播: 螨类可能是传播媒介 分地区性和季节性
临床表现 二)流行病学特征 • HFRS临床症状为高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伴有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三疼(头痛、眼眶痛、腰痛); •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五期: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期。 病死率高 • HPS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和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50-78%。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HFRS和HPS均对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有广泛性损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通透性增高、渗出和出血。 病理特征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1)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 可感染多种组织细胞 2)免疫病理损伤: Ⅲ型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均会导致损伤。 发病机制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 抗体出现较早,发病第1-2d即可测出IgM,IgG第3-4d出现; • G1和G2糖蛋白刺激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N蛋白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 • 体液免疫为主,病后对同型病毒获持久免疫,隐性感染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 • 细胞免疫也有重要作用。
四)微生物学检查 • 病毒分离培养 :非洲绿猴肾细胞敏感,CPE(+) • 动物实验:鼠类接种标本后,在肺部可检测到病毒,应注意严格隔离,防止实验室感染 • 血清学实验:免疫荧光法、ELISA、双份血清法。
五)防治原则 • 灭鼠、防鼠 • 注意个人防护 •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毒唑、免疫球蛋白的早期应用有一定疗效 • 目前只有HFRS疫苗可供预防。
二、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个血清亚群,包括4个血清型,即登革1、2、3型和4型。 登革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引起人类登革热(dengue fever)、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等不同临床类型的传染病。 登革病毒感染广泛流行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及加勒比海地区。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 球形, 45-55 nm, • 单正链RNA •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衣壳 • 具有双层脂质包膜,表面有E刺突
一)生物学性状 2. 培养特性 可在多种哺乳动物和昆虫来源的细胞中生长,可引起不同程度的CPE; 常用乳地鼠肾细胞、猴肾细胞、伊蚊C6/36细胞等,病毒生长良好。 3. 抵抗力 对低温抵抗力强。 不耐热。
二)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主要的储存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二)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特征: 流行季节:5-11月 人群普遍易感,在地方性流行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登革热:病情较轻,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情较重,初期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后期出现严重出现、皮肤大片紫癜及瘀斑、消化道出血,进一步发展为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三种假说 1、二次感染或“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ADE) 2、免疫病理反应 3、病毒毒力变异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1.病毒分离 标本接种乳鼠脑内、伊蚊胸腔或培养细胞内。培养细胞中的病毒在出现CPE后,可利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进行鉴定及分型。 2.核酸检测:主要方法有核酸杂交、RT-PCR及原位RT-PCR等,可用于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分型鉴定。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3.血清学检测 (1)特异性抗体检测 IgM:登革热的早期快速诊断 IgG :双份血清,登革病毒的诊断 (2)血凝抑制试验 双份血清。
五)防治原则 无有效疫苗和针对病毒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