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1.13k Views
生猪繁育体系建设与猪群饲养管理. 2011-09 北京 王楚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3911722825 wangchuduan@qq.com. 一、生猪繁育体系. 粮食危机. 经融危机. 最近 10 年来养猪效益的波动. 最近 15 每头母猪年出栏肉猪数. 疫情的波动. 猪肉价格. 猪肉需求. 替代食品. 消费者. 城市就业. 肉猪价格. 肉猪出栏. 生产者. 主要人口. 仔猪价格. 仔猪出栏. 生产投入. 种猪价格. 种猪出栏. 疫 情. 饲料、建筑、环保、 燃料、水电、劳务、兽药. 生猪养殖户主体是农户.
E N D
生猪繁育体系建设与猪群饲养管理 2011-09 北京 王楚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3911722825 wangchuduan@qq.com
粮食危机 经融危机
疫情的波动 猪肉价格 猪肉需求 替代食品 消费者 城市就业 肉猪价格 肉猪出栏 生产者 主要人口 仔猪价格 仔猪出栏 生产投入 种猪价格 种猪出栏 疫 情 饲料、建筑、环保、 燃料、水电、劳务、兽药
生猪养殖户主体是农户 31.6%
哪里有问题? • 防疫体系有问题! • 动物检疫、疫苗质量、疫情公开与防控 • 市场体系有问题! • 产销链条、优质优价、总量控制 • 繁育体系有问题!
生产体系=繁育体系=疫病流通体系 国外种猪 测定站 AI种公猪 原种猪 祖代种猪 父母代种猪 商品猪 肉 联 厂
发展1:国内外联合育种计划 • 着重点:选育最优秀种公猪 • 从国内联合育种到国内外联合育种 • 措施: • 提高原种猪场及人工授精站种猪健康水平要求。 • GGP场、测定站、AI联合育种。 • 从全国海选种公猪开始 • 分来源、品牌猪群开展 • 公共测定和场内测定结合 • 健康信息和遗传信息公开 • 选育制度和种猪登记制度完善 • 宣传和推广制度完善
国外种猪 测定站 原种猪群n 健康的AI种公猪 原种猪群2 原种猪群1 祖代种猪 父母代种猪 商品猪 肉联厂
发展2:终端杂交到轮回杂交 • 着重点:减少疫病流通。 • 减少原种猪场数量,提高竞争强度。 • 促进人工授精站发展,加快遗传扩散。 • 措施: • 发展自繁自养商品猪场。 • 采用轮回杂交或者终端轮回杂交。 • 自己培育后备母猪。
繁育体系,生产体系! 国外种猪 测定站 健康的原种猪群 健康的AI种公猪 ♀ ♂ 父母代母猪 ♀ ♀ ♂ 商品代母猪 肉 联 厂
发展3:独立的肉猪休药期养殖 • 着重点:肉猪的药残控制和环保 • 所有肉猪在进入肉联厂之前进行集中休药期养殖。 • 措施: • 和肉联厂的待宰间结合起来 • 单元化、全进全出 • 多元股份化经营 • 提高屠宰体重、无抗日粮饲养
国外种猪 健康的AI种公猪 测定站 健康原种猪群 祖代种猪群 父母代母猪群 商品猪群 集中的休药期肉猪养殖群 肉联厂
养猪生产流程 母猪-仔猪养殖经营 母猪-育肥猪养殖经营(自繁自养经营) 生长育肥猪养殖经营 休药期肉猪养殖经营 种公猪 出栏 配种 分娩 断奶 下网 60天 50天 114天 35天 35天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生长猪 育肥猪 后备母猪
1902年 1907年 1950年 2002年
现代瘦肉型猪与过去脂肪型猪有很大不同 • 猪的生产性能提高 • 猪体瘦肉量多,肥肉少 • 猪的采食量减少 • 抗病力降低 • 抗寒冷能力降低 • 抗应激能力降低
母猪的变化 母猪产出明显提高(生产节奏更快、产仔能力、泌乳能力更高) 母猪营养与产出之间的负平衡情况更加严重 母猪对营养、环境、管理等因素更加敏感 母猪的体况越来越差、淘汰率越来越高
为什么规模化猪场 养猪水平低? • 遗传潜力只发挥了60-80% • 第1限制因素:疫病,猪群的健康水平 • 猪群发病动因:抗病力 病原剂量 X 毒力 • 看得见的损失:死淘率 隐形损失更大 • FCR:健康猪群 1:2.5,非健康猪群 1:3.5
避免饲料中含有毒有害物质 • 采食量减少,生长受阻 • 抗病力下降 • 繁殖性能破坏
饲养中常见的错误 用脂肪型猪的饲料喂瘦肉型猪 • ☆ 饲料蛋白质低,限制了瘦肉的生长; • ☆ 饲料转化效率明显降低; • ☆ 母猪不发情; • ☆ 泌乳母猪奶少,掉膘严重; • ☆ 严重时猪变成僵猪; • 引进瘦肉型猪品种一定按瘦肉型猪喂
高效养猪五个措施 • 同源引种 • 阶段饲养 • 环境控制 • 全进全出 • 免疫净化
1、选择猪场 • 供种企业管理规范 • 不要从多个种猪场引种 • 杜绝烈性传染病的引入 • 杜绝场内没有的病的引入 • 引进与本场猪群健康状况相匹配的种猪
2、挑选后备种猪 • 体质和体型外貌 • 繁殖系统 • 健康:采血、兽医检测
3、—隔离 • 观察猪的健康状况 • 让猪只逐渐适应场内猪群健康状况,使之产生免疫力
4、—注射疫苗 • 后备母猪 • 配种前4周 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 • 分娩前2周 伪狂犬 • 后备公猪 • 配种前4周 细小病毒、猪瘟
养猪生产流程 种公猪 配种 分娩 断奶 下网 出栏 114天 28天 42天 80-100天 空怀母猪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生长猪 育肥猪 后备母猪
1、配种猪群:保证母猪正常发情与排卵 • 配种适龄 • 适宜膘情 • 短期优饲 • 催情措施 • 公猪性能
发情鉴定和配种 发情鉴定: 外阴部观察 乳房观察 公猪试情法 配种: 自然交配 人工授精
适时配种 • 上午发现站立反应的母猪:当天下午应输精一次,第二天下午再进行第二次输精; • 下午发现站立反应的母猪:第二天上午输精一次,第三天上午再进行第二次输精。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 喂料:一般喂湿拌料, • 分阶段饲喂:前低后高: 怀孕70天前喂2 - 2.5kg; 70天后2.5 - 3kg; 107天后喂泌乳猪料 • 环境:清洁卫生。冬季:保证环境卫生 • 观察:是否返情、有无流产、便泌? • 调教:固定地点休息、排泄、采食 • 运动:前期少、逐渐增加
饲养中常见的错误 • 怀孕母猪不限制饲喂 • 母猪配种后饲料给的太多,总认为母猪饿,导致母猪过肥,不利后果: ☆ 减少产仔数; ☆ 出现难产; ☆ 浪费饲料; ☆ 降低泌乳期采食量和泌乳量 • 一定在怀孕前期、中期、后期按规定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