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 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 3.2 细胞的基本概念 3.3 细胞的基本结构 3.4 生物膜 3.5 细胞的分裂与细胞周期. 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 显微镜的发明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的发明. 1665 年 Robert Hooke. Anton van Leeuwenhoek.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1838 年, Matthias Schleiden

dy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

  2. 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 • 3.2 细胞的基本概念 • 3.3 细胞的基本结构 • 3.4 生物膜 • 3.5 细胞的分裂与细胞周期

  3. 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 • 显微镜的发明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 显微镜的发明 1665年Robert Hooke Anton van Leeuwenhoek

  5.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6. 1838年,Matthias Schleiden • 1839年, Theodor Schwann • 1855年,Virchow • 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 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3.每一个细胞可以是独立的生命单位,许多细胞又可以共同形成生物体或组织。

  7. 细胞学说的科学意义 细胞学说的提出先于进化论约20年,它与进化论一起,奠定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细胞学说使生命世界有机结构多样性的统一,从哲学推断走向自然科学论证。

  8. 细胞学说被认为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从两篇经典的论文看来,细胞学说不但关系到生物体的构造,也关系到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9. 最初提出细胞学说观点的两篇论文是: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838 年发表的论文 : 『论植物发现』;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1839 年发表的论文: 『动、植物结构与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

  10. 有没有非细胞生命? 19 世纪末,人们逐渐发现比细菌还小的“传染性的活性成份”,称为病毒。 1930s-1940s 期间弄清病毒的化学本质和电镜结构。 看来,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的生命形态。

  11. 最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大分子和蛋白质大分子组成。但是,病毒颗粒必需进入寄主活细胞才能表现出生命的各方面特性。最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大分子和蛋白质大分子组成。但是,病毒颗粒必需进入寄主活细胞才能表现出生命的各方面特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 HIV病毒

  12. 3.2 细胞的基本概念 • 原生质 1860年,德国生物学家舒尔采(Schuttze)提出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是生命物质体系的总称。具体说就是细胞所含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nucleus)和周围的细胞质(cytoplasm)

  13. 细胞的类别 • 原核细胞 • 真核细胞

  14. 依据有无细胞核,整个生命世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细 菌 植 物 放线菌 动 物 蓝 藻 真 菌(霉菌、酵母) 等 等 原生动物 藻 类

  15. 原核细胞 • 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 • 细胞内没有核膜和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的分化。

  16. 纤毛 叶绿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壁 中心体 细胞膜 高尔基体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粗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17.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18.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在生物界,细胞大小悬殊,形态各异。 最小的细胞:独立生活的支原体(mycoplasm),直径仅0.1μm。最大的细胞:非洲驼鸟蛋直径10cm,重达1300克。一般的细胞:直径在10—100 μm之间。重量在1×10-12—1×10-6之间 。

  19. 细胞大小比较

  20. 独立生活的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它由内在结构、自身的表面张力以及外部的机械压力所决定,多呈球形和椭圆形。独立生活的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它由内在结构、自身的表面张力以及外部的机械压力所决定,多呈球形和椭圆形。 肝细胞 血细胞 精子 神经细胞

  21. 3.3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质 • 细胞核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膜又称质膜,具有半透性,可选择地让物质通过;它还有一些细胞识别位点如激素的受体、抗原结合点等,具有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通讯等功能。 •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植物细胞的功能。

  23. 细胞质 占据质膜之内核膜之外空间的实物体系,是细 胞的主要部分,是新陈代谢的主体,生命活动的主 要表现者。其结构复杂,包括无定形的基质部分和 细胞器,分工协作,共同组成细胞质整体。

  24. 细胞器主要包括: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质体、微体、液泡、微管、微丝等。有的细胞表面还有鞭毛或纤毛。细胞器主要包括: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质体、微体、液泡、微管、微丝等。有的细胞表面还有鞭毛或纤毛。

  25. 纤毛 叶绿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壁 中心体 细胞膜 高尔基体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粗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6. 线粒体由内膜和外膜包裹的囊状结构,囊内是液态的基质。外膜平整,内膜向内折入形成一些嵴,内膜面上有ATP酶复合体。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线粒体基质中还含有DNA分子和核糖体。线粒体由内膜和外膜包裹的囊状结构,囊内是液态的基质。外膜平整,内膜向内折入形成一些嵴,内膜面上有ATP酶复合体。线粒体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线粒体基质中还含有DNA分子和核糖体。

  27. 质体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白色体和有色体。质体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白色体和有色体。 叶绿体是最重要的有色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也有两层膜,也含有环状的DNA和核糖体。

  28. 纤毛 叶绿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壁 中心体 细胞膜 高尔基体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粗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9. 内质网脂类双分子层为基础形成的囊腔和管道系统。光面内质网与脂类合成和代谢有关。糙面内质网膜上附有颗粒状的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糙面内质网合成并运输蛋白质。内质网脂类双分子层为基础形成的囊腔和管道系统。光面内质网与脂类合成和代谢有关。糙面内质网膜上附有颗粒状的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糙面内质网合成并运输蛋白质。

  30. 高尔基体是一些聚集的扁的小囊和小泡。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场所,最后形成分泌泡将分泌物排出体外。高尔基体还与植物分裂时的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是一些聚集的扁的小囊和小泡。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场所,最后形成分泌泡将分泌物排出体外。高尔基体还与植物分裂时的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31. 微体 液泡 溶酶体是单层膜小泡,由高尔基体断裂而产生, 内含多种水解酶, 可催化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等生物大分子,消化细胞碎渣和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32. 细胞骨架由微管、肌动蛋白和中间纤维构成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细胞骨架由微管、肌动蛋白和中间纤维构成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3. 中间纤维 微管 微丝 细胞骨架的基本组

  34. 细胞骨架结构

  35. 细胞核 • 核被膜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一些蛋白质和RNA分子可通过核被膜或核被膜上的核孔进入或输出细胞核。 • 染色质是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并可被苏木精等染料染色的物质,染色质DNA含有大量基因片段,是生命的遗传物质。 • 核仁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RNA,核糖体的装配场所。 • 染色质和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36. 3.4 生物膜 各类细胞器的膜(如内质网膜、内囊体膜等)、质膜和核膜在分子结构上基本相同,它们统称为生物膜。 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在电镜下显示出膜的超微结构。

  37. 膜的结构 1895年 Overton 膜是由脂组成的 1917年 Langmuir 磷脂单分子层

  38. 膜的结构

  39.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特点 有序性 流动性 不对称性 生物膜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一致的。

  40. 生物膜的重要性 • 界膜和区室化 • 信息处理 • 能量转化 • 调节运输 • 功能区室化 • 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41. 物质的跨膜运输 •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

  42. 水的简单扩散(渗透作用)

  43. 被动运输——易化扩散

  44. 主动运输——钠钾泵(动物细胞)——直接消耗ATP主动运输——钠钾泵(动物细胞)——直接消耗ATP

  45. 主动运输——质子泵(植物细胞)——直接消耗ATP主动运输——质子泵(植物细胞)——直接消耗ATP

  46. 主动运输——协同运输 ——间接消耗ATP

  47. 胞吞和胞吐作用 ——生物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运输

  48. 物质的跨膜运输 (总结) •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 主动运输——直接消耗ATP (动物细胞)——钠钾泵 (植物细胞)——质子泵 ——间接消耗ATP——协同运输 • 胞吞和胞吐作用 ——生物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运输

  49. 物质的跨膜运输 (总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