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44 Views
【 专题复习资料 】 科 教 兴 国. 留下中学孙彩群. 背景资料. 材料一: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重要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
E N D
【专题复习资料】 科 教 兴 国 留下中学孙彩群
背景资料 材料一: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重要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二:我国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材料二:我国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材料三: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研制大型飞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国人民多年的愿望。中国航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和物质基础。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研制大型飞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国人民多年的愿望。中国航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和物质基础。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指出,实施研制大型飞机的重大科技专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技术。要充分利用中国航空工业的现有基础。调动地方、企业的积极性,特别要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吸引、凝聚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为大型飞机研制建功立业。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材料五:杭城义务教育率先全免杂费,课本费07年起逐步取消: 材料五:杭城义务教育率先全免杂费,课本费07年起逐步取消: 2006年2月,杭州市区初中、小学收费有一项重要变化:凡在杭接受义务教育的所有学生,包括杭籍学生70万人,外来务工创业人员子女9万人,一律免缴杂费。此前,杭州市区城镇初中和小学的杂费收取标准每个学生每学期分别为130元和100元,农村初中和小学的杂费收取标准每个学生每学期分别为90元和65元。自2007年春季开始,杭州市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免收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在今后几年,杭州市还将逐步取消课本费、作业本费,让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
材料六: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为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孩子”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办学体制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材料六: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为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孩子”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办学体制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教育的公平性 逐步健全的法制为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义务教育的免费性
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思品九年级P54,指南P49)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思品九年级P57,指南P49) 3、科学技术的力量、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P122) 4、人类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知识经济的特点及科技知识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P126——128) 5、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指南P46) 6、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P187) 7、发展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时事资料2P16: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8、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思品八下第六课指南P23) 9、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指南P21、23思品八下第六课) 10、教育的公平性 (时事资料2:P16——17、P:63、材料四) 11、逐步健全的法制为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见材料六、时事4P41、)
例题解析 选择题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我们: ( )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3)把科技教育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4)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A 、(1)(2)(3) B、(1)(3)(4) C、(1)(2)(4)D、(2)(3)(4) 2、提高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 ) A、科技创新能力 B、实践创新能力 C、教育创新能力D、生活创新能力 3、关于中国研制大飞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能带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 (2)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化步伐 (3)我国科技水平整体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体现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A(1)(2)(3) B(1)(3)(4) C(2)(3)(4) D(1)(2)(4)
(二)非选择题 1、当今世界的经济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无声的革命,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软件的比例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资产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作为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被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在这个世界,我们必须熟悉半导体、芯片、光盘、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虚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这场革命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这种新模式经济时代,不再有壁垒可以保护。 1、正在发生的一场无声革命被称作什么? 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的知识经济 2、此经济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见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P128 3、我们青少年如何适应和面对这场革命?(2条以上)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2、“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温家宝总理这句朴实、亲切的话语,蕴涵着政府的责任。这一次,政府是如此力透纸背的词语,书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诠释着政府和所有中国人的一个梦想:上学,求知,用知识改变命运!2、“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温家宝总理这句朴实、亲切的话语,蕴涵着政府的责任。这一次,政府是如此力透纸背的词语,书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诠释着政府和所有中国人的一个梦想:上学,求知,用知识改变命运! 根据材料,分别从法律的角度和战略意义的角度来说说政府致力于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理由。 法律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材料一: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中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3、材料一: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中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材料二:“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 (1)提炼概括:两则材料共同关注的主题是什么? (2)热点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请说明原因。 (3)拓展空间:阅读上述材料后,某同学准备撰写一幅对联,以表达自己的决心,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联。上联:立创新大志,谁甘落后? 下联:攀科学高峰,(我自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