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62 Views
第十章 建筑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一、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二、设备的磨损及补偿 第二节 设备大修及其经济界限 一、新增设备的经济分析 二、设备大修的经济界限 第三节 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一、概述 二、设备经济寿命 三、设备原型更新分析 四、 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分析 课堂讨论 课堂习题. 第一节 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随着建筑需求的发展,对建筑物的形式、功能、规格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生产技术提高,质量、费用、工期的要求使建筑工业化生产。对备的需求量及功能要求也在提高,如塔吊、泵送、滑升模板、土方机械搅
E N D
第十章 建筑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一、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二、设备的磨损及补偿 第二节 设备大修及其经济界限 一、新增设备的经济分析 二、设备大修的经济界限 第三节 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一、概述 二、设备经济寿命 三、设备原型更新分析 四、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分析 课堂讨论 课堂习题
第一节 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随着建筑需求的发展,对建筑物的形式、功能、规格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生产技术提高,质量、费用、工期的要求使建筑工业化生产。对备的需求量及功能要求也在提高,如塔吊、泵送、滑升模板、土方机械搅 拌机械等。为此,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如何使企业的技术装备结构理 化,如何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机械效率和设备运营成本等指标保持在好 状态的问题。 一、设备更新的特点和原则 1. 特点 (1)假定设备的收益是相同的,方案比较时只对其费用进行比较; (2)不同设备方案的使用寿命不同,常采用年度费用进行比较 年度费用=资金恢复费用+年度使用费(经营成本) 2. 原则 (1)不考虑沉没成本(比较方案时,只计算现在价值,不管原值) (2)不能简单的按照直接现金流量比较,而应从一个客观立场去比较。
二、设备的磨损及补偿 1. 设备的有形磨损 (1)第Ⅰ类有形磨损: 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 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第Ⅱ类有形磨损: 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3)度量 磨损值=原样修复的费用R 磨损程度αh=原样修复(达到完好)的费用R/修复时再生产价值K 2. 设备的无形磨损 (1)第Ⅰ类无形磨损: 设备制作工艺进步使生产成本降低 (2)第Ⅱ类无形磨损: 技术进步,出现更先进的设备
(3)度量 磨损程度αh=(原始价值-讨论时再生产价值)/原始价值 磨损数值=原值-再生产价值 3. 综合磨损 (1)既有有形磨损,又有无形磨损 (2)度量 W=原始值-再生产值+原样修复 α=W/原始价值 4. 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 1. 局部补偿 对有形磨损:修理 对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2. 完全补偿: 更换 用原型设备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一、新增设备的经济分析 1 购置与租赁的经济分析 (1)购置设备的费用 (2)租赁的费用 2. 自制与外购的经济分析 (1)自制设备的条件 (2)外购设备的条件 二、设备大修的经济界限 1. 修理 (1)不同构配件由不同材料制成,使用性质、功能不同,磨损不同,修 理的种类也不同。 (2)保养、小修、大修三种 保养:通过减少磨损来保持设备性能,减少故障。 小修:排除运转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和异常,以及对损坏严重的局 部进行调整修理。 大修:调整、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部件,使整机全部或接近全部恢复 性能。 第二节 设备大修及其经济界限
2. 大修经济界限 设备大修理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有限度的。 技术上:为恢复设备性能,可进行修理,但有限度 经济上,大修理应满足以下条件: R—该次大修理费用 基本条件(最低经济界限):R≤P-L P—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 L—旧设备被替换时的残值 补充条件: Cj≤C0(即大修后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应小于等于同 种新设备的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
一、概述 1. 设备更新的经济意义 设备原型更新的意义显而易见,可使生产经营活动延续下去。设 备技术更新,是用技术更先进的设备取代已过时的落后设备,是对设 备的提前更换,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2)降低消耗,提高企业效益; (3)提高劳动生产率; (4)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如19世纪80年代,英国把大量资本投于国外, 没有充分重视老工业部门的设备更新,舍不得丢掉产业革命时留下 的大量陈旧设备,妨碍了工业发展。再如日本,1956年后,先后执 行了四个工业振兴法,在大力抓智力投资的同时,一手抓专业化, 一手抓设备更新,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2. 设备更新的核心问题 选择最优更新时机及相应的更新方式和更新机型。 第三节 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3. 设备更新的原则 (1)技术进步原则 (2)经济效益原则 4. 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1)假定设备产生的效益相同,只作费用比较; (2)常采用年度费用进行比较; (3)不考虑沉入成本,原设备价值按目前实际值多少钱计算; (4)应从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去比较。 二、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1. 设备寿命的概念 (1)实际寿命(物理寿命):全新状态→完全报废 (2)技术寿命: (3)折旧寿命:按法定的年限逐年计提折旧,直到设备的账面价值为0 时的期限。 (4)经济寿命:经济上,设备最合理的使用年限,即平均年度使成本 最低时的期限。
2. 经济寿命的计算方法 (1)静态计算法 设:P—设备购置费,Cj—第j年的经营成本,n—使用年限, Ln—第n年末的残值 则 n年内设备的总使用成本为 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为 故,可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的年平均使用成本ACn来确定设备 的经济寿命。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m年,则应满足下列条件: ACm≤ACm-1,ACm≤ACm+1 (2)动态计算法 设:i—折现率,其余符号同上 则 n年内设备的总使用成本现值为
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为 故,可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的年平均使用成本ACn来确定设备的经 济寿命。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m年,则应满足下列条件: ACm≤ACm-1,ACm≤ACm+1 三、设备原型更新分析 这类分析的本质是找出设备的最优更新期,也就是确定何时更新最 好的问题,因此就归结为求解该设备的经济寿命的问题。 1. 静态计算 设:P—设备购置费, n—使用年限,Ln—第n年末的残值 C1—第1年的经营成本,λ—年经营成本的增加额 Ln 则:设备第j年的经营成本为 0 1 2 n P C1 c1+(n-1) λ 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为:
设Ln为一常数,若使ACn最小,则令: (解出的n,即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2. 动态计算 列表计算设备的经济寿命。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m年,则应满足下列 条件:ACm≤ACm-1,ACm≤ACm+1
四、出现新设备条件下的更新分析 这类分析就是要比较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购置新型设备两种方案。 也就是说,要解决是继续使用旧设备在经济上有利,还是购置新型设备有 利的问题。常用分析方法是“年度边际成本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1. 计算旧设备的年度边际成本 式中:Cn—第n年旧设备的经营成本及损失额; (Ln-1-Ln)—第n年资产折旧费; Ln-1·i—资产占用资金的成本; 2. 计算新型设备的年均总成本 式中:P′—新设备的购置费; Ln′—新设备的残值; Cj′—新设备第j年的经营成本。 3.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当MCn>ACn′时,需更新旧设备 当MCn≤ACn′时,保留旧设备(即继续使用旧设备)
第四节 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分析 一、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的概念和意义 1. 概念 应用现代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适应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现有设备 的结构,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使之全部达到或局部达到新设备的 水平。 2. 意义 (1)是克服原有设备技术陈旧,消除第Ⅱ类无形磨损,促进技术进步 的方式之一; (2)是改善设备技术性能的重要途径; (3)是现有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二、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的经济分析 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需要与设备更新的其他方式 进行比较。换句话说,就是对下列五种方案进行多方案的比选: (1)继续使用旧设备 (2)对旧设备进行大修理 (3)用原型设备更新 (4)对旧设备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5)用新型设备更新
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分析的方法采用“最低总费用法”,即通过计算各方案在不同使用年限内的总费用,根据所需使用年限,按照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方案选优。步骤如下:设备现代化技术改造分析的方法采用“最低总费用法”,即通过计算各方案在不同使用年限内的总费用,根据所需使用年限,按照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方案选优。步骤如下: 1. 计算各方案在不同使用年限内的总费用 2. 根据所需使用年限,按照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方案选优
课堂讨论 • 何谓设备的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各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对设备的补偿方式有哪些? • 设备最优更新期如何确定? • 试述设备租赁的优缺点
课堂练习 1. 假如某工厂已有某台设备,目前其残值为2500元,预计下一年要贬值1000元,且以后每年贬值500元。这样,设备尚可使用4年,最终残值为零。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较好的设备,购置费为16000元,年经营费用固定为6000元,经济寿命为7年,7年末的残值为1500元。如果年利率为12%,试问设备是否需要更新?如果更新,何时为佳? (1年后用新设备来更换旧设备是最经济的方案。) 提示:设备更换的方案共有4个,先画出每个方案的现金流量图,再计算。 ①立即更换。 PC1=9357×(P/A,12%,4)=28421(元) ②1年后更换。 PC2=2500+(8000- 1500)(P/F,12%,1)+9357×(P/A,12%,3)(P/F,12%,1) =28371(元) ③2年后更换。 PC3=2500+8000(P/F,12%,1)+(9000- 1000)(P/F,12%,2)+9357(P/A,12%,2)(P/F,12%,2) =28627(元)
④3年后更换。 PC4=2500+8000(P/F,12%,1)+9000(P/F,12%,2)+ (10000-500)(P/F,12%,3)+9357(P/F,12%,4)=29527(元) 根据以上计算有PC2<PC1<PC3<PC4,所以,旧设备再保留使用1年, 1年后用新设备来更换旧设备是最经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