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六課 清領後期的建設與變遷

第六課 清領後期的建設與變遷. 一、清領後期的出現 ( 一 ) 時間: 1860-1895( 咸豐 → 同治 → 光緒 ) ( 二 ) 原因 1. 歐美國家看重臺灣的 交通 與 煤礦 2. 英法聯軍 使臺灣開港通商 ( 二 ) 特色: 1. 臺灣開港通商 (1) 打狗 ( 高雄 ) (2) 安平 ( 臺南 ) (3) 滬尾 ( 淡水 ) (4) 雞籠 ( 基隆 ) 2. 清朝治臺轉向積極 3. 外國文化進入臺灣. 二、清領後期的經濟 ( 一 ) 特色 1. 「 洋行 」的出現 2. 對 歐 、 美 、 東亞 進行 國際貿易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課 清領後期的建設與變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課 清領後期的建設與變遷

  2. 一、清領後期的出現 (一)時間:1860-1895(咸豐→同治→光緒) (二)原因 1. 歐美國家看重臺灣的交通與煤礦 2. 英法聯軍使臺灣開港通商 (二)特色: 1. 臺灣開港通商 (1)打狗(高雄) (2)安平(臺南) (3)滬尾(淡水) (4)雞籠(基隆) 2. 清朝治臺轉向積極 3. 外國文化進入臺灣

  3. 二、清領後期的經濟 (一)特色 1.「洋行」的出現 2. 對歐、美、東亞進行國際貿易 3. 1878年起,開始對外「出超」

  4. (二)貿易貨品種類 1.進口 (1)鴉片 ①穩居進口首位 ②傷害健康但無法阻止吸食 (2)紡織品

  5. 2 出口(臺灣三寶) (1)茶 ①首度在臺種植 ②帶動中、北部城鎮的興起 (a)河港:大稻埕(大同區) (b)三峽、竹東、集集 (2)糖:荷西時代開始生產,現成外銷熱門 (3)樟腦 ①代表劃界封山政策開始結束 ②帶動中、北部城鎮的興起:三峽、竹東 、集集

  6. (三)貿易港口 1.進口:雞籠、滬尾、安平、打狗 2.出口: (1)茶、樟腦:雞籠、滬尾 (2)糖:安平、打狗 (四)影響 1.北臺灣城鎮、經濟興起 2.北部經濟發展開始超過南部 3.茶、樟腦首度成為臺灣外銷特產

  7. 三、西方文化的再傳入 (一)原因:臺灣對外開港通商 (二)特色: 1. 基督教‧長老會來臺傳教兼傳遞文化 2. 外國商人帶來新的經營方式與風氣

  8. (三)代表 1. 馬偕 ①北部傳教 ②「一手執鉗、一手執聖經」 ③設立「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 引進西式教育 ④設立「淡水女學堂」:臺灣第一所 女子學校

  9. 2. 馬雅各 ①在臺南、高雄傳教 ②設立臺灣第一所西式醫院「新樓醫院」 (前身:舊樓醫院) (四)影響 1.西方醫療體系進入臺灣 2.西方教育體系進入臺灣

  10. 四、外力衝擊下的臺灣 (一)牡丹社事件→清朝治臺更積極 (二)中法戰爭→臺灣建省

  11. 二、牡丹社事件 (一)時間:1874(同治13年) (二)事由: 1. 1871年,琉球人漂到臺灣南部,被 高山族所殺 2. 日本片面宣布琉球是他的屬地 3. 清朝視高山族為「化外之民」,不處理 4. 日本宣稱將為自己的國民復仇

  12. (三)過程 1. 1874年,日本派兵攻打牡丹社 2. 英、美壓迫日本停戰 (四)結果 1. 清朝與日本簽約賠償 2. 清朝承認日本這次行動是「保民義舉」 →承認琉球是日本屬地 (五)影響 1. 清朝治臺積極4 2. 沈葆楨來臺 3. 高山族被列為國民

  13. 三、沈葆楨來臺 (一)原因: 1.處理牡丹社事件 2.加強臺灣防禦 (二)政策 1. 軍事: (1)在臺南、高雄、屏東等地修西式炮臺 (2)代表:二鯤鯓炮臺(億載金城) 2. 行政: (1)增行政區:恆春縣、卑南廳、臺北府等 新行政區 (2)臺北地位逐漸取代臺南

  14. 3. 開墾 (1)廢「渡臺禁令」 (2)鼓勵漢人大量來臺開墾 (3)造成第三波漢人移民潮 4. 「開山撫番」 (1)廢「劃界封山」政策 (2)開三條山路通往「後山」(臺灣東部) ①北部:蘇花公路 ②中部:八通關古道(新中橫公路) ③南部:南橫公路 (3)加強對東部的控制 (4)造成東部原住民的反抗

  15. 5. 後續:丁日昌來臺→修築臺灣第一 條電報線

  16. 四、中法戰爭 (一)時間:1884年(光緒10年) (二)原因:法國入侵中國屬國越南 (三)過程:戰火從越南漫延到臺灣 (四)結果: 1. 清朝派劉銘傳防守臺灣 2. 歐、美等國對法國施壓 3. 法國最後與中國簽停戰協定 (五)影響:臺灣建省

  17. 五、臺灣建省 (一)時間:1885(光緒11年) (二)原因:中法戰爭刺激 (三)首任巡撫:劉銘傳 (四)歷史定位: 1. 臺灣地位提升 2. 官員可以用較多的資金與權限來建 設臺灣

  18. 六、劉銘傳在臺的建設 (一)政治建設 1. 增設行政區:臺灣府(臺灣中部)→ 臺灣從此變3府 2. 調整行政區 (1)原:臺灣府→改:臺南府 (2)原:卑南廳→改:臺東直隸州 (二)財政改革 1. 整理「隱田」(逃漏稅田) 2. 重新丈量土地,訂新稅

  19. (三)建設交通 1. 設置電線與電報線:澎湖─臺南─臺北 ─中國‧福州 2. 鐵路:基隆─臺北(大稻埕) ※繼任巡撫‧邵友濂接到新竹 3. 設置大稻埕郵局 (四)開山撫番 1.設「撫墾局」管理原住民 2.設「番學堂」使原住民漢化 (五)教育 1.設「西學堂」與「電報學堂」 2.引進西式教育

  20. (六)結果 1. 使臺灣成為中國最先進的省份之一 2. 對臺灣現代化有貢獻 3. 劉銘傳推廣建設也曾引起反對 4. 邵友濂以人民反對、負擔太重停止建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