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27k Views
大埔新市鎮考察. 目標. 分析新市鎮的土地利用 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目錄. 封面 — p.1 目標 ---p.2 目錄 ---p.3 大埔土地利用 --- p.4-p.21 林村河 ---p.22-p.37 紅樹林及海魚養殖區 ---p.38-p.55 大埔工業邨 ---p.56-p.68 評論大埔是否一理想地區 ---p.69-p.81 資料來源 -p.82 感想 -p.83-p.87. 大埔土地利用的特徵. .林村河分隔新舊區. 大埔新舊區位置圖. 大埔舊區. 大埔舊區. .商住混合用地 .樓宇高度較低 .樓宇密度較高 .人口密度高
E N D
目標 • 分析新市鎮的土地利用 • 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目錄 • 封面—p.1 • 目標---p.2 • 目錄---p.3 • 大埔土地利用---p.4-p.21 • 林村河---p.22-p.37 • 紅樹林及海魚養殖區---p.38-p.55 • 大埔工業邨---p.56-p.68 • 評論大埔是否一理想地區---p.69-p.81 • 資料來源-p.82 • 感想-p.83-p.87
.林村河分隔新舊區 大埔新舊區位置圖
大埔舊區 .商住混合用地 .樓宇高度較低 .樓宇密度較高 .人口密度高 .租金平 .土地利用衝突嚴重 .環境污染問題多 .道路狹窄,交通擠塞
大埔新區 • 70年代發展成新市鎮 • 大埔新市鎮主要由填海而形成 • 林村河由西向東穿過新市鎮的地理中心
大埔新區 .低、中、高收入住宅用地 .商業用地 .工業用地 .樓宇高度較高 .樓宇密度較低 .人口密度較低 .土地規劃較完善 .基建設施完善 .綠化面積較多
舊區都市問題(1)-生活環境衛生惡劣 • 房屋缺乏保養,十分殘舊。 • 設備簡陋,浴室﹑沖廁設施惡劣
舊區都市問題(2)---交通擠塞問題 • 道路十分狹窄,經常有交通擠塞的情況出現
舊區都市問題(3)---地租貴,住戶減少 • 修茸後租金上升,令住戶無法負擔,因而迫遷
舊區都市問題(4)---土地利用效率低 • 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利用衝突,減少經濟效益
舊區都市問題(5)---經濟活動式微 • 許多店鋪倒閉或遷出,就業機會減少,造成失業問題
解決方法(1) 重建發展 好處 • 自然環境得以改善 • 空氣質素改善,能見度增加 • 噪音減少 • 建築物密度下降,空地及綠化帶增加 • 空氣流通 • 重建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更多經濟效益 •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有更好的衛生環境
壞處 • 需要大量資金,造成財政壓力 • 收購物業需時長,業主可能不願意出售或提出過高賠償 • 業權分散,難以接觸業主 • 要適當安置居民 • 有些居民被迫遷,鄰里關係會受破壞
解決方法(2)---舊區活化 壞處 • 土地利用效率低,增加土地利用衝突 居民被迫遷 好處 • 投入資金較少 • 計劃需時短 • 對環境破壞較低,固體廢物數量少
解決方案(3)---文物保育 • 保護該區獨有的文化遺產和古跡,當中包括保存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典型風格的建築物。 • 保留各區原有的特色和地方色彩。
林村河 林村河是一條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的河流,源自大帽山及觀音山。林村河是香港僅存的大型低地河流,河水流域廣大,約有18.5平方公里。林村河能找到很多不同種類的生物。
林村河水質 • 河道修治工程收窄河道減慢水流,令河床容易堆積淤泥、垃圾,嚴重影響林村河的水質。 • 污水及垃圾污染河流水質,影響生態,更會影響生態及附近到林村河啄食的雀鳥的健康。污水產生異味,影響市民。
進行河槽化工程原因 近年不時收到公眾的投訴,指河床有不少地方時常積水。這情況不僅有礙觀瞻,更會影響環境衛生,特別是蚊蟲滋生的問題。 • 雨水從接駁渠流入林村河後,在廣闊的河床上擴散,造成大面積的薄層積水。 • 在雨季時,河堤兩邊的疏水孔經常有水滲出,流入河床內。 • 林村河的三合土河床接縫內的防水物料已老化,失去效能,導致很多接縫都有滲水的情況出現。
河槽化好處 • 不需要花大錢整治所有的水溝 • 槽化水溝施工方便, 很易達到束洪, 泄洪目的。
河槽化壞處 • 改變魚蝦貝類棲息環境,牠們無處可躲藏、繁殖,因而物種變少了。水棲昆蟲,如蜻蜓、龍蝨、梭子蟲、紅娘華、水螳螂、水生螢火蟲等牠們需要岸邊沼澤、土堤及水草環境棲息、化蛹或下蛋,無法在溝渠石岸環境中繁殖。 • 水質變差,糟化後使河流自淨功能變差,優養化也日趨嚴重 。
.渠務署正進行着河道治理工程,在下圖中可以見到建築物料和廢料放在地上。在河的兩岸,工人用了大量的沙包將河流改道,河水經過該處後變得混濁及有白色粉狀沉澱物,污染河流。.渠務署正進行着河道治理工程,在下圖中可以見到建築物料和廢料放在地上。在河的兩岸,工人用了大量的沙包將河流改道,河水經過該處後變得混濁及有白色粉狀沉澱物,污染河流。
由太和屋村附近開始,水質開始轉差。因為太和村是大埔新市鎮的一部份,人口密度很高,而林村河一帶也有很多大型屋村和村屋,直接將污水排入河流,使水質惡化,還有陣陣惡臭。由太和屋村附近開始,水質開始轉差。因為太和村是大埔新市鎮的一部份,人口密度很高,而林村河一帶也有很多大型屋村和村屋,直接將污水排入河流,使水質惡化,還有陣陣惡臭。
河流兩旁有居民會釣魚,魚絲有機會在上釣時斷掉,污染河流。河流兩旁有居民會釣魚,魚絲有機會在上釣時斷掉,污染河流。
.有不少飛鳥會飛過河流,途中牠們會排放糞便,污染河流。.有不少飛鳥會飛過河流,途中牠們會排放糞便,污染河流。
.市民亂拋垃圾 .在修復工程期間,船在行駛時會有少量的油洩漏
河的旁邊有一個車房,當中有未經處理的垃圾掉入河中。而且還排放冷卻水,使河流的溫度上升,迫使牠們要到其他地方生活,破壞牠們的生境
林村河水質污染的解決方法 • 要求政府加強監管排污,並定期巡查和執法,對污染河流的市民作出法律的行動。 • 在河床及河岸鋪滿石屎,這可以: 1.減少了泥沙流入河道, 2.減少了河道的摩擦力,流速增加,減少沉積物沉積。 因此,可以減低河水被污染。 • 增加罰款,減少市民污染河流,並加強執行。 • 要求政府對河道工程作出檢討及跟進,並作出改善。例如:清理工程後所產生的廢料,避免河水受污染。 • 向市民及商鋪制定指引,教導他們如何正確排放污水。如果他們參考指引,便作出獎勵。例如:減少他們的排污費。
紅樹林 紅樹林是指生長在熱帶地區被陸地包圍的海灣中的植物群落,主要是紅樹科植物,還有其他生長在潮澗帶的喬本和灌叢植物。紅樹林是一種常綠植物的生態群落,當中包括多個不同科植物,但均擁有類似生理結構和特徵,以適應沿岸高鹽份的生長環境。
紅樹林的經濟價值 維持自然然生態平衡 紅樹林可藉著光合作用為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供應養份和氧氣;紅樹林連繫著陸地及海洋生態系統,對穩定及維持鄰近的生態系統相當重要。
野生生物的覓食及棲地 紅樹林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紅樹植物的可為一些動物提供庇護所或免受惡劣的天氣情況所影響。很多動物會利用紅樹林渡過整個或部份生命週期 例如:基圍蝦 一些雀鳥品種常在紅樹林中尋找食物,當中以鷺鳥等水禽最普遍,牠們主要捕食魚、蝦、蟹、蠕蟲等水生生物,所以紅樹成為牠們理想的棲息地。
降低水質污染 紅樹品種藉著它們的根系吸收水中的無機物,降低水質污染,例如微生物的代謝作用、泥土表面吸收、化學性沈澱和由植物吸收等。這種方法可以降低水中的懸浮物、化學需氧量、氮磷等元素和金屬等。
防止氾濫 紅樹林能穩定地下和泥土表面的水份,有助穩定和儲存水源,防止氾濫。近年來,新界低窐地區在暴雨下常受水浸影響,主要原因是發展工程改變了濕地的土地用途。
防止氾濫 紅樹林能穩定地下和泥土表面的水份,有助穩定和儲存水源,防止氾濫。近年來,新界低窐地區在暴雨下常受水浸影響,主要原因是發展工程改變了濕地的土地用途。
汀角路紅樹林特點---木欖 • 在海外有高達30米的紀錄。樹皮黑色,內部呈紫紅色。葉柄紅色;葉革質,長橢圓形,兩端尖銳,長約16-20厘米;花具長柄,有紫紅色鐘形萼筒;開花期在8-9月間;果實圓錐形。
1-減少使用有害物質----發泡膠, 膠袋, 塑膠瓶, 塑 膠產品 • 2-減少使用私人汽車----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3-減少工廠廢氣排放 • 4-減少垃圾排放 • 5-實行策略性污水排放
6-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 7-減少伐木 • 8-減少城市污染 • 9-減少使用空調 • 10-減少吸煙
減少使用有害物質 • 在製造發泡膠時,經常會採用到氯氟碳化物(CFC)及氫氯氟碳化物(HCFC)等物質,由於此類物質除了會令全球變暖外,亦會損耗臭氧層.臭氧層越稀薄,更多有害的紫外光便會射到地面,引致白內障和皮膚癌,破壞人們的免疫系統,令到農作物收成下降及傷害海洋生物。
減少空氣污染 • 規定柴油的士及公共小巴改裝更潔淨的引擎、管制其餘柴油車輛的排廢,以及進一步收緊新車的排廢標準。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及附屬規例對各類空氣污染源作出規管,當中包括發電廠、建築工程、露天焚燒等。 • 政府透過發牌制度,對發電廠的空氣污染物排放作出嚴格的限制。因此,雖然過去多年本港的電力需求不斷增加,但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量卻大幅減少。
海魚養殖區的特徵 .香港的海魚養殖區通常在不當風的沿岸地區,以懸於浮排的網箱養殖海魚。 .海魚養殖活動均須領有牌照,在指定的魚類養殖區內經營。 .大多數領有牌照的人士的養魚場面積細少,以家庭作業方式經營,只有一至兩個魚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