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k likes | 1.48k Views
現代人臨終關懷的 關鍵課題. 佛光山寺副住持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兼學術副校長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 教 授 慧開法師編講. 壹、楔子. 面對死亡的思考 — 從 Steve Jobs 談起. 2005 年,賈伯斯 (Apple CEO Steve Jobs) 應邀到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演講,他特別談到了死亡。他說道:
E N D
現代人臨終關懷的關鍵課題 佛光山寺副住持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兼學術副校長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教授 慧開法師編講
2005年,賈伯斯(Apple CEO Steve Jobs)應邀到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演講,他特別談到了死亡。他說道: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Steve Jobs的話觸及到生死問題的核心,他也很認真地面對死亡,但是不夠徹底。 他只說:「死亡很可能是生命唯一最好的發明。」我認為說得不夠徹底。 但是接著他又說:「死亡是生命的改變機制。」這句話說得極好。 其實,不只是「死亡」,更廣義地說,「生、老、病、死」都是生命最好的發明,也都是生命的改變機制。 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死亡的人生和世界會是如何地混亂而恐怖。
Steve Jobs說:「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去天堂的人,也不想死了才去天堂。」 如果我有機會遇到Steve Jobs ,我會跟他說: “Steve!you don’t have to die to go to heaven, you can live to get there.”(你不須要死掉以後才去天堂,你可以活著就『往生』到天堂。) 生命本來就是一種連續函數,「生」與「死」本來就是緊密相連的,是我們的錯誤認知與觀念把它們割裂了,只要再轉一個念頭,就可以重新接上。
生命的方程式,如果放在只有一生一世的的封閉思維架構中,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此題無解」。但是如果放在三世生命觀的開放思維架構中,則不但有解,而且帶來無限的希望。生命的方程式,如果放在只有一生一世的的封閉思維架構中,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此題無解」。但是如果放在三世生命觀的開放思維架構中,則不但有解,而且帶來無限的希望。 當我們面對生死的「極限境況」,連醫生也都束手無策時,與其浪費精神及體力在對抗病魔和死神,不如保留精神及體力好好地「活著」準備「往生」,不管時間長短,實實在在地「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然後安然「往生」到個人信仰上或者心目中的歸宿。 7 7
或問:佛教所相信的「前世來生、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等等」,反正也都看不到,來生即使投胎轉世,也不是現在的我了,何必瞎操心呢?或問:佛教所相信的「前世來生、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等等」,反正也都看不到,來生即使投胎轉世,也不是現在的我了,何必瞎操心呢? 答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分析: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在數學及統計學裡有外插法(extrapolation)的推論方法,即是根據已知的一段函數關係,推論以及預測後續的發展趨勢,廣泛運用在經濟學、股市…等領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即是同樣的道理。
傅偉勳教授的父親以九十一高齡逝世就是一個實例 (以下直接引述自1993年傅教授的話): • “約在三十多年前,他在台北患上半身不遂之後,由於我的四哥一家十分忙碌,無法自早至晚在家看護照顧,祇好送他到一家特殊醫院安頓下來。不到一個月,家父開始大吵大鬧,說死也要死在家裡。無已,四哥把他接回。但是有一天四哥夫婦因要事不得不在外好多小時,家父就在這時不慎從床上跌到地板上,不得動彈,直至四哥夫婦回家才被發現。經過這次痛苦經驗與教訓,家父也同意,搬回特殊醫院,專由醫院護士照顧,四哥則每週總去一兩次陪他談天解悶。以後二十年左右就如此在醫院一小房間,直至逝世為止。” 12
74歲的趙老太太在彌留之際只能靠吸氧和輸液換來片刻的安寧小睡一會兒。74歲的趙老太太在彌留之際只能靠吸氧和輸液換來片刻的安寧小睡一會兒。 13
“我們結婚的時候她才20歲……”正月初二84歲的儲老來老年公寓看望自己患腦萎縮症的妻子。“我們結婚的時候她才20歲……”正月初二84歲的儲老來老年公寓看望自己患腦萎縮症的妻子。 14
老宋卧床多年,他把所有生活用品都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老宋卧床多年,他把所有生活用品都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 15
雪上加霜— 老年癡呆與失智!只要你夠老,總有一天等到你! 17
Sophia Loren (1934~) (蘇菲亞・羅蘭) Now 79 22
Jane Russell (1921~2011) (珍・羅素) Died at 89
Carroll Baker (1931~) (卡露・貝克) Now 82
Elke Sommer (1940~) (愛姬‧森瑪) Now 73
Elizabeth Taylor (1932~2011) (伊麗莎白・泰勒) Died at 79 31
Brigitte Bardot (1934~) (碧姬・芭杜) Now 79 34
Paul Newman (1925~2008) (保羅・紐曼) Died at 83
聰明的您,好好想一想! 41
千萬不要拖過人生的賞味期 43
千萬不要變成生命的延畢生 44
或問:人死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 答曰:其實不一定,死亡的經驗也可以是很輕鬆愉悅的,情況因人而異。 分析:痛苦是因對生死的無明與對「我、法」的執著而起,而痛苦的程度則與個人對色身及俗世的執著程度成正比。痛苦又可分為兩個層次: (1)肉體上的:病痛以及四大分離。 (2)精神上的:孤單、恐懼、有被遺棄的感覺、不知何去何從。
《瑜伽師地論》云:「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逼迫於身。」《瑜伽師地論》云:「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逼迫於身。」 由此可知,有情個體臨終時的善、惡心念決定了他的「死亡品質」與「死亡的尊嚴」。 「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這一段描述還透露了一項重要的訊息,即是死亡並非一定就是苦惱、恐怖的,也可以是很安樂、愉悅的經驗,可以釐清與化解一般人面對死亡的恐懼與成見,有許多關於瀕死經驗的記載可以作為旁證。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台灣:安寧緩和醫療 香港:寧養服務,舒緩關顧 中國:臨終關懷 新加坡:安寧療護,安寧護理 日本:緩和醫學,HOSPICE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對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的定義 對沒有治癒希望的病患所進行的積極而全面性的照顧(Holistic care);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狀、解決心理的、社會的、及靈性的問題是最重要的。照顧的目標,是為了儘可能提昇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達到最好的程度。 這樣的原則其實不限於對末期病人;在疾病診斷之初、治療開始時,就可以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