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82 Views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 1 、公民的政治生活 (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①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p16--17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p 19- 20 ③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p22 ④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p24--26 ⑤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p27--28 ⑥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p29. 【 考点 1】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 p16--17.
E N D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 1、公民的政治生活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①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19-20 ③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2 ④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p24--26 ⑤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28 ⑥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
【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从选民角度看: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直接地反映民意;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 人数众多时,它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 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考点梳理与突破: 【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从选民角度看: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从候选人角度看: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 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 侯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 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1)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2)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特别提示】对选举制度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参与”三个角度来理解。“是什么”主要分析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为什么”从影响因素和国家性质以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分析,“怎么参与”从参与能力、参与目的和参与方式来分析。
【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意义) ①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2)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①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②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典型训练: 1、(2010年.山东)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
2、(2010年.全国)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这一规定( ) A.是对选民平等权利实现的保障 B.是对选民人格尊严权利的保护 C.是对选民自由表达意愿的保障 D.是维护选举秩序的重要措施 C
3、(2010年.广东)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4、(2012年.潍坊质检)从1998年以来,在我国先后进行了诸如“公选”、直选、“两票制”、“三轮两票制”和“海推”等乡镇长或乡镇党委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选举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 B.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 A
5、(2010年.重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保障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同等的作用 C.保证城市和农村选举产生相同数量的全国人大代表 D.保障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在国家权力机关平等的参与权 D
【考点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 1、民主决策的方式 (1)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参与决策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 (2)其他民主渠道参与决策 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对科学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
考点梳理与突破: 【考点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 2、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依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意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BBS论坛、新闻媒体 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所有事项
(2)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专长参与民主决策 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 意义: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专家论证会、专家座谈会
(3)社会公示制度 依据: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意义:将这一类决策进行公示,能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 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进行公示
(4)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听证于民,可以完善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决策利民。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听证 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 听证会
在“十二五”开局之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第一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历史性的把日照市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日照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次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给市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以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行听证会,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在“十二五”开局之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第一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历史性的把日照市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日照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次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给市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以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行听证会,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2)日照市政府让普通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大意义?
(2)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2)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②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③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体现决策的科学性。 ④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进决策的实施。 ⑤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梳理与突破: 【考点3】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p22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助于促进公民对于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增强政治责任感。
典型训练: 7、(2010年.上海)某高一学生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地铁站跗近设置自行车停车点或租赁点,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 ①过人大代表转达 ②给“市长信箱”留言 ③拨打“市民热线” ④向“新民晚报”反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8、(2012年.杭州模拟)杭州市政府高层官员定期到杭州政府网与网民互动交流,每次都有一个围绕大局的选题,事先在网上预告,让大家都能够有准备地进行提问。政府官员之所以与网民定期交流,是因为( ) 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②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③公民是我国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权利 ④只要拓宽民意渠道,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
9、2012年2月27日至3月9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政府通过以下方式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 A.社会听证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C
【考点4】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p24--25【考点4】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p24--25 1、农村村民自治 (1)含义及性质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特别提示! ①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②村委会设立的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 ③村委会的成员都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 ④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民主管理上的伟大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2)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选举: 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 (基础、主要途径) 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事务的决策 ②决策: 通过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日常事务 ③管理: 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工作 ④监督:
【考点4】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p24--25【考点4】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p24--25 2、城市居民自治 (1)含义及性质 ——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特别提示〗A、居民委员会适用于城市居民,不适用于农村; B、其性质是民主管理机构,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C、居民自治的内容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
(2)居民委员会的作用 维护合法权益;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①选举: 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②决策: 社区大事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管理与监督: 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4)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特别提示! 关于村(居)委会的几个错误观点 1、村委会(居委会)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注意: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2、村委会(居委会)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构。 注意:村委会(居委会)是村(居)民管理本村事务(本居委会事务)的群众自治组织。 3、村(居)民选举村委会(居委会)成员是公民行使基本的民主权利的表现。 注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
3、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1)从社会角度: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2)从公民角度: 我们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典型训练: 11、(2012年.北京)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 、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 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C
12、(2012年.广东)近年来,广东某市委市政府以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和社会组织“自立、自主、自律”发展为两大着力点,推动法律、体制、能力三大建设。形成了“党委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这说明( ) ①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 ②新机制使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更合理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④新机制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A
14 、(2010年.江苏)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委管理,而且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村民博客”有助于村民( ) A.行使国家权利 B.行使民主权利 C.行使选举权 D.履行政治性义务 B 15、(2010年.北京)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C
【考点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28【考点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28 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批评、建议 申诉 控告、检举
【考点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28【考点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28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渠道)
是行使……重要途径之一,是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为公民监督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起纽带作用 使公民的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保障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 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大、时效快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发挥独特作用
【考点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考点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 1、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利的重大意义(作用)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⑴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⑵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典型训练: 17、(2013年.广东)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 ) 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 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 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 C
18、(2013年.天津)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今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退出来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②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③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④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19、(2012年.江苏)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众意见。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B
20、(2011年.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月,《人民日报》以“社会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委员会接受了9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设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三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200多辆车,而车位仅130多个,为解决争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各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12分) 【答案】①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③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④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公民的政治生活 国家性质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主体 特点及表现 民主 关系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专政 对象 特点及作用 我国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要性—立本、宪法 重要性—政治保证 本 质 如何坚持——新时期新要求 政治权利 政治性义务 人民当家作主 主要内容→基本内容 基本原则 途径方式 体 现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基本 要求 有序的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