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69 Views
行政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 講授人:李玉君 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教授. 行政程序之概念. 行政程序法 § 2 I. 正當程序之意涵. 行政程序法法規沿革. 88.1.15 立法院通過 88.2.3 總統公佈 89.12.27 增訂公佈 §174 之 1 90.1.1 施行 90.6.20 修正公布 §174 之 1 90.12.28 修正公布 §174 之 1 94.12.28 刪除 § 44 、 45. 行政程序法之內涵. 一、實體法之規定 二、程序法之規定. 實體法之規定.
E N D
行政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 講授人:李玉君 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教授
行政程序之概念 • 行政程序法 § 2 I
行政程序法法規沿革 88.1.15 立法院通過 88.2.3 總統公佈 89.12.27 增訂公佈 §174之1 90.1.1 施行 90.6.20 修正公布 §174之1 90.12.28 修正公布 §174之1 94.12.28 刪除 § 44、45
行政程序法之內涵 一、實體法之規定 二、程序法之規定
實體法之規定 • 行政法上之一般法律原則 • 行政處分 • 行政契約 • 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 • 行政計畫 • 行政指導、陳情
程序法之規定 • 關於「資訊公開」之規定 • 主動公開 • 被動公開 • 確保機關「公正作為」之規定 • 迴避制度 • 組織適法 • 片面接觸之禁止 • 促進「公平決策」之規定 • 受告知權 • 聽證權 • 說明理由義務
行政程序法之規範內容 • 總則 § 1- § 91 • 行政處分 § 92- § 134 • 行政契約 § 135- § 149 • 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 § 150- § 162 • 行政計畫 § 163- § 164 • 行政指導 § 165- § 167 • 陳情 § 168- § 173 • 附則§ 174- § 175
總則(總論部分) • 法例 :§ 1~§ 10 • 管轄 : § 11~§ 19 • 當事人 : § 20~§ 31 • 迴避 : § 32~§ 33 • 程序之開始 : § 34~§ 35 • 調查事實及證據 : § 36~§ 43 • 資訊公開 : § 44~§ 47 • 期日與期間 : § 48~§ 51 • 費用 : § 52~§ 53 • 聽證程序 : § 54~§ 66 • 送達 : § 67~§ 91
行政程序法之適用範圍 § 3 一、原則:程序基本法 二、例外 (一)法律有特別規定排除者 § 3 I (二)機關排除 § 3 II (三)事項排除 § 3 III
管轄 一、管轄恆定原則:§ 11 I、Ⅴ 二、管轄競合之處理: § 13 三、管轄爭議之處理: § 14 四、移送管轄: §17(無管轄權之處 理)
期日與期間 一、期間之計算: §48 二、以郵戳為申請提出日: §49 三、回復原狀: §50 四、人民依法申請案之處理期間: §51
送達 一、職權送達主義:§ 67 二、送達對象(§ 69~71): 1. 當事人本人 2. 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69(1) 3. 代表人或管理人:§69(2) 4. 代理人: §71 5. 送達代收人: §83 三、送達處所: §72、73
四、送達之方式: 1.自行送達 2.郵務送達 3.留置送達 4.寄存送達: §74 4.公告送達: §75 5.公示送達: §78~82 6.囑託送達: §86~90 五、送達時間之限制: §84
本法中之正當法律程序之內涵 • 公正作為義務 • 公平決策之規定
資訊之公開及閱覽卷宗 一、資訊之公開: §44、45(配合政府資訊公開法之通過,94.12.28已刪除) 二、卷宗閱覽權:46
公正作為義務 • 迴避制度 § 32~ § 33 • 組織適法 § 114 I(4) • 片面接觸之禁止 § 47
公平決策之規定 • 受告知權 • 聽證權 • 說明理由義務
受告知權 • 告知的種類 預先告知 § 55 Ⅲ、§ 62 Ⅱ(9)、§ 56Ⅱ 事後告知 § 110 I、§ 43、§ 100 救濟途徑之教示 § 96 I(6)、§ 98、§ 99 • 告知的方式 通知 § 23、§ 41 II、§ 42 II 書面通知或送達 § 39、§ 30 I;§ 100 I、§ 110 I(§ 67-91) 公告 § 11 II、§ 75 刊登 § 15 III、§ 16 II、§ 45 II(刊載)、§ 160 II(登載)
聽證權 • 聽證(正式的聽證權) § 107(以非正式程序為原則,正式程序為例外 )、 § 164 I、 § 155、 § 156、 § 54 • 陳述意見之機會(非正式的聽證權) 即「書面答辯」的機會,解釋上機關認為有必要時,亦得給予「言詞陳述意見」的機會,§ 39、§ 102
說明理由義務 § 43(一般性規定) § 96 I(2)、§ 97(行政處分) § 147 III(行政契約) § 167 I(行政指導) § 153(2)、(3)(法規命令)
主要行政行為的正當程序(各論部分) (一)做成行政處分的正當程序 (二)訂定法規命令的正當程序 (三)其他行政行為的正當程序
做成行政處分的正當程序 僅對「負擔處分」之作成,給予相對人聽證權(§102),對「授益處分」,則無相關規定。 • 預告(§104,但§103為例外規定) • 陳述意見/聽證(§106) • 告知決定、理由說明、教示救濟途徑(§ 43、§108Ⅱ、§ 110 I、§ 96 I(6)) • 公正作為(「組織適法」、「迴避」、「片面接觸之禁止」,對負擔處分與授益處分均有適用。)
訂定法規命令的正當程序 包括法規命令之修正,廢止、停用或恢復適用。 • 預告(§154I、156:需刊登於政 府公報或新聞紙) • 陳述意見/聽證(陳述意見之方式:應類推適用§105I、III) • 告知決定(公布命令)、說明理由(回應評論)
其他行政行為的正當程序 一、訂定行政規則的正當程序: § 159 I、§ 160 I、Ⅱ 二、締結行政契約的正當程序: § 138、§ 141Ⅱ
三、確定行政計畫的正當程序:§164(此特種行政計畫之確定裁決乃本法中唯一明文規定應經「聽證」而後始得作成之行政行為)三、確定行政計畫的正當程序:§164(此特種行政計畫之確定裁決乃本法中唯一明文規定應經「聽證」而後始得作成之行政行為) 四、關於行政指導之規定: §165~167 五、關於陳情之規定: §168~173
附則 一、不服行政程序行為之救濟規定: §174 二、關於職權命令之規定: §174之1 三、施行日期: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