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66 Views
价格条件. 第一节 价格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价格制定的原则 1 )宏观考虑 供求关系、垄断、竞争、政策、投机、自然灾害、罢工、战争等. 2 )微观考虑. ( 1 )质量差价:包括质量、档次、装潢、样式、商标和品牌知名度 ( 2 )数量差价:量大价格优惠,量小提高价格 ( 3 )交货期差价:交货期长优惠;反之则高 ( 4 )交货季节:旺季畅销、价高;淡季滞销、价低. ( 5 )运输距离差价:影响运输成本和保险成本 ( 6 )交货条件和地点:采用的贸易术语不同,责任、费用、风险不同 ( 7 )支付条件:电汇、信用证支付、价格优惠;托收等价高
E N D
第一节 价格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价格制定的原则 1)宏观考虑 供求关系、垄断、竞争、政策、投机、自然灾害、罢工、战争等 2)微观考虑 (1)质量差价:包括质量、档次、装潢、样式、商标和品牌知名度 (2)数量差价:量大价格优惠,量小提高价格 (3)交货期差价:交货期长优惠;反之则高 (4)交货季节:旺季畅销、价高;淡季滞销、价低 (5)运输距离差价:影响运输成本和保险成本 (6)交货条件和地点:采用的贸易术语不同,责任、费用、风险不同 (7)支付条件:电汇、信用证支付、价格优惠;托收等价高 (8)客户差价:长期客户、开辟新市场的新客户优惠,一般客户正常价
价格制定的原则 (一)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水平 (二)要贯彻国际市场经营战略 (三)要考虑商品的质量 (四)要与商品的成交数量相联系 (五)要结合支付条件 (六)要依据不同的贸易术语 (七)要加强商品成本的核算
二、价格制定的方法 (一)固定价格 合同订立后,即使市场价格有了很大的变化,该价格也不能再有变动,买卖双方必须按该价格进行货款结算。 如果合同中不提其他价格制定方法或作其他说明,合同中的具体价格就是固定价格。 固定价格的优缺点及注意问题 优点:减少价格纠纷 缺点 (1)合同双方面临价格变动损失 (2)买方观望不前,缺乏成交积极性 注意问题 (1)正确判断价格变化趋势,制定合理价格 (2)了解买方资信,慎重选择成交对象 (3)可使用外汇保值、期货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及价格变动风险
套期保值解说 1)卖期保值 实物交易:榨油厂春天买秋天大豆5000元1吨,秋天大豆降为4000元1吨,多花1000元。 期货交易:春天卖出期货大豆5000元1吨,秋天买进大豆4000元1吨,赚1000元。 2)买期保值 实物交易:农民春天卖出秋天大豆4000元1吨,秋天大都涨到5000元1吨,少卖1000元 期货交易:春天买进大豆4000元1吨,秋天5000元1吨卖出,赚1000元
出口实例 5月成交电解铜6000美元1吨,担心9月交货时可能涨到7 000美元1吨;则5月买进9月期货6 000美元1吨,9月7 000美元卖出,赚1 000美元。 进口实例 4月买进6月交货原油72美元1桶,担心进货时可能跌到62美元1桶;则4月卖出6月交货合同72美元1桶,6月62美元买进,每桶赚10美元。
(二)非固定价格 (1)后定价:即在合同中规定以后的作价时间或规定以后的作价时间和作价方法。例如,“Price to be fixed as per the closing price of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on the date 30 days prio to the date of shipment.” (2)暂定价格:即暂定初步价格,作为开立信用证的依据,最终价格于某一约定日双方商定为准,适用于大宗远期交货合同。 (3)待定价:即先规定合同交易条件,价格待定。 待定价适用于:紧急订货;节令、鲜活食品先投放市场等。 非固定价格利弊 优点: ①解除价格风险顾虑; ②促进成交。 弊端: 易产生价格争议,甚至失掉合同效力。
采用非固定价格成交时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规定作价标准。 ①可以商品交易所价为准; ②以国际市场价为准(该商品主要集散地价格); ③以进口地市场价为准; ④按双方协商价为准。 (2)慎重规定作价时间。 ①装船前若干天作价; ②装船时作价; ③装船后若干天作价。
(三)滑动价格 1)滑动价格的概念 滑动价格是指签订合同时先规定一个基础价,交货时再按工资、原材料价格等变动指数对基础价做出调整,确定最后价格。 2)滑动价格的计算方法 P1表示调整后价格 P0表示基础价格 M1表示交货时的原材料价格 M0表示原材料的基础价格 W1表示交货时的工资 W0表示基础工资 a 表示管理费在价格中所占的比重 b 表示原材料在价格中所占的比重 c 表示工资在价格中所占的比重
3)滑动价格的运用 适用于生产周期长的机械设备买卖和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4)注意问题 (1)应订明基础价中哪些因素需调整,各项因素在基础价中所占比例。 (2)订明基期价格指数及指数发布机构。
计算题 某公司对外生产成套设备一批。合同规定的基础价为10万美元,其中管理费及利润占20%,材料费占60%,人工成本占20%。合同订立时和交货时的材料物价指数分别为1.2和1.3,工资指数分别为1.26和1.32。请按上述资料计算调整价格。
第二节 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 • 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通常包括出口成本、费用和利润三个方面。其中,费用又包括国内费用和国外费用。 • 出口报价=成本+费用+预期利润
三、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换算 (一)FOB(FCA)价换算为其他价 1.FOB(FCA)价换算为CFR(CPT)价的公式: CFR(CPT)=FOB(FCA)+F(国外运费) 2.FOB(FCA)价换算为CIF(CIP)价的公式: CIF-保险费=FOB+F(国外运费) CIF-CIFx保险费率x(1+投保加成率)=FOB+F(国外运费) 注意:投保加成和投保加成率
三、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换算 (二)CFR(CPT)换算成其他价 FOB(FCA)=CFR(CPT)-F(国外运费) CIF(CIP)=CFR(CPT)+保险费 =CFR(CPT)+CIF(CIP)×(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三、主要贸易术语的价格换算 (三)CIF(CIP)换成其他价 FOB(FCA)=CIF(CIP)-保险费-F(国外运费) =CIF(CIP)-CIF(CIP)×(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F =CIF(CIP)×(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F CFR(CPT)= CIF(CIP)×(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不同货币的价格换算 不同货币的价格换算涉及到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及其买人和卖出的差异。 (一)底价为人民币换算成外币价 为保证我国出口方的人民币收入不变,应按我国银行当日公布的人民币对外币汇价的买入价进行折算。 外币价格=汇价人民币底价/外币价格(买入价) (二)底价为外币换算成人民币价 为保证我国出口方的外币收入不变,应按我国银行当日公布的人民币对外币汇价的卖出价进行折算。 人民币价格=外币底价×汇价(卖出价)
不同货币的价格换算 (三)一种外币价换算成另一种外币价 无论是用直接标价市场的牌价,还是用间接标价市场的牌价,都将外汇市场所在国家的货币视为本币。如将外币折算为本币,均用卖出价;如将本币折算为外币,均用买入价。 设底价为甲外币,另一种外币为乙外币,考虑我出口方的人民币收入不变,应按我国银行当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甲、乙外币汇价的买入价进行计算。 乙外币价格=甲外 币底价×(甲外币汇价的买入价÷乙外币汇价的买入价) 在实际业务中,可视不同情况选择使用汇价的买入价或卖出价,只要买卖双方无异议可。例如,上式中的汇价均可采用中间价,也可采用下式计算。 乙外币价格=甲外 币底价×(甲外币汇价的卖出价÷ 乙外币汇价 的买入价) 采用上式计算,对我出口企业极为有利,换算成乙币后的人民币收入要大于以甲币报价的人民币收入。
案例 我出口公司对某客户发盘,供应某商品价 格条件为每公吨2000美元CIF非洲某港口,按发票金额的110%投保一切险和 战争险。现客商要求改报CFR非洲某港口英镑价。经查一切险和战争险保险费率为0.7%。问:我出口公司在维持外汇收入不变和暂不考虑汇价趋势的情况下应报何价?(中国银行牌价: 100美元=830.2/832.4人民币, 100英镑=1620/1650人民币)
案例 我某公司出口一批商品。原报价为CIF温哥华100美元/公吨。现客户要求改报欧元价。已知:1英镑=1.2474/1.2526欧元,1英镑=1.4320/1.4330美元。将美元报价改为欧元报价,应报多少欧元?
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 (一)出口总成本与出口成本价格 出口总成本即外贸企业为出口商品支付的国内总成本,由进货成本和国内费用构成。如果需要缴纳出口税,出口总成本中还包括出口税。 出口成本价格即企业以出口总成本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价格,并不涉及有关国外费用。出口成交价格则可能包含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1)成本 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 出口商品的成本可以包括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三种类型 1.生产成本:制造商生产某一产品所需的投入 2.加工成本:加工商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加工所需的成本 3.采购成本:贸易商向供应商采购商品的价格,亦称进货成本 出口商品总成本(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成本核算 A.增值税问题 一般来讲,供货厂商所报的价格就是贸易商的采购成本。然而,供货厂商报出的价格一般会包含税收,即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进入流通环节所发生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按照我国现行税制规定,流通环节统一征收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含税成本=不含税价×(1+增值税率)
B.出口退税问题 • 我国为了鼓励出口,对出口产品实行退增值税制度,这是世界各国通行做法。 • 退税办法: 对国内各流通环节统一征收17%的增值税,当商品出口后,由国家税务部门按照当时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退税额,退还给出口企业。 出口退税额=不含税价×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额=含税成本×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含税成本=不含税价×(1+增值税率)
C.实际采购成本 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退税额 注意:增值税额和退税额都是按照不含税价格计算
例如: SWB32S“火车牌”足球每只的购货成本是165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7%的增值税,若足球出口可以有8%的退税,那么,每只足球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购货成本÷(1+增值税率) ×(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165×(1+17%-8%)/(1+17%)=153.72
D. 国内费用 • 国内费用:加工整理费、包装费用、保管费用、国内运输费、证件费用、装船费用、银行费用、商检报关费、经营管理费 • 定额费用:指出口企业就某一商品的出口,从与国外进口商进行交易磋商起,一直到商品出口、收取货款为止,除出口商进价外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开支。 • 其主要项目有银行利息、邮电通讯费、工资支出、交通费、仓储费、国内运输费、码头费用、差旅费、招待费等。 • 一般地,企业在业务中按不同出口商品自行确定一个费率(5%-10%不等),从而使其计算简便,易于操作。 定额费用=出口商品的进货成本(或生产成本)×费用定额率
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 (二)出口外汇净收入与出口换汇成本 出口外汇净收入即出口外汇总收入扣除劳务费用等非贸易外汇后的外汇收入。如采用FOB(FCA)价格成交,成交价格即为外汇净收入;如采用CIF(CIP)价格成交,则应扣除国外运费、保险费或佣金等支出。 出口换汇成本即某商品出口净收入一个单位的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FOB(FCA)价出口外汇净收入(外币) 出口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与出口外汇净收入成反比
出口换汇成本是进出口交易盈亏的重要指标,与银行外汇牌价进行比较能直接反映出商品出口是否盈利。出口换汇成本是进出口交易盈亏的重要指标,与银行外汇牌价进行比较能直接反映出商品出口是否盈利。 例如,一项交易核得出口换汇成本为7.3元 ,如果当时外汇牌价为1美元折合8.09元人民币,则出口1美元该商品能获得0.79元人民币的盈利;如出口换汇成本为9.09元,则出口1美元该商品,就会出现1元人民币的亏损。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的外汇牌价,则出口为亏损;反之,则说明出口有盈利。
计算时需注意的问题: 如果其产品有部分国产料,部分国外料,如何算? 原料全部进口,原料外汇成本按CIF价格计算; 原料全部国产,外汇成本统一按FOB出口价格计算。 部分国产、部分进口,国产按FOB出口价计算,进口按CIF进口价计算,两者相加即为原材料外汇成本。
案例 英国B公司向我国A进出口公司求购60000码全棉面料 ( 装一 个20英尺集装箱)。该面料每米的进货价为15元 人民币(含增值税17%),估计该批货物国内运杂费共计2500元 ,报关费100元,银行手续费为1000元,出口商检费300元,其他各种费用共计5000元。出口退税率为13%。求实际购货成本和单位出口商品的成本。
(三)出口盈亏额与盈亏率 出口盈亏额即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与出口总成本的差额。如差额为正数,则为盈余额;如差额为负数,则为亏损额。 出口商品盈亏率即出口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它是衡量出口盈亏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出口盈亏率=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 =(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盈亏率和换汇成本都是对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外汇“收入”进行经济比较。在具体计算时需要注意:必须把不同的成交价格统一在FOB条件下,即“成本”算到“出口启用前为止,成为出口总成本。”收入“算到离岸的净收入(即FOB的净收入)也就是出口外汇净收入。盈亏率和换汇成本都是对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外汇“收入”进行经济比较。在具体计算时需要注意:必须把不同的成交价格统一在FOB条件下,即“成本”算到“出口启用前为止,成为出口总成本。”收入“算到离岸的净收入(即FOB的净收入)也就是出口外汇净收入。
案例 我某外贸公司出售一批货物至日本,出口总价为10万美元CIF横滨,其 中从中国口岸至横滨的运费和保险费占12%。这批货物的国内进价为人民币702000元(含增值税17%),该外贸公司的费用定额率为5% ,出口退税率为13%。设中国银 行外汇买入牌价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8.08元。试计算这笔出口交易的换汇成本及盈亏额。
案例 某商品出口总成本为63000元人民币,出口后外汇净收入为10000美元。求盈亏 额及盈亏率。(按中国银行外汇牌价100美元折合人民币809元(中间价)计算)
(四)出口创汇率 出口创汇率又称外汇增值率,反映进料加工复出口的创汇效果。 如原料为国产品,其外汇成本可按原料的FOB出口价计算。 如原料是进口的,则按该原料的CIF价计算。通过出口的外汇净收入和原料外汇成本的对比,则可看出成品出口的创汇情况,从而确定出口成品是否有利。特别是在进料加工的情况下,核算出口创汇率这项指标,更有必要。 其计算公式为: 外汇增值额=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FOB或FCA 价)-原料外汇支出 外汇增值率=外汇增值额÷进口原 料外汇支出×100%=(出口外汇净收入-进口原料外汇支出)÷进口原料外汇支出×100%
第三节 佣金和折扣 一、佣金的概念 佣金(Commission)又称手续费(Brokerage),是买方(如由他委托第三者采购)或卖方(由他委托第三者推销)付给“第三者”的报酬。 凡在合同中表示佣金的,称为“明佣”; 不在合同中表示佣金,而由双方人另行约定的佣金,称为“暗佣”。
二 佣金的表示方式 明佣的写法:a.CIFC5 London USD 500 per M/T b.CIF London USD500 per M/T including 5% commission 暗佣: CIF London USD 500 per M/T
二、佣金的表示方式 A. 用文字来说明。 例如: USD150 per M/T London including 3% commission 每公吨150美元CIF伦敦包括3%佣金 B.用在贸易术语上加注折扣的英文缩写字母“C”和佣金的百分比来表示。 USD 150 per M/T CIFC3% London 每公吨150美元CIFC3%伦敦 C.佣金也可以不与价格挂钩,而与商品数量挂钩,用每单位商品佣金的绝对数来表示。 USD 25 per M/T for commission 每公吨折扣25美元
三、佣金的计算 佣金的计算有两种习惯做法: ●按买卖双方的成交金额为基础; ●按成交数量来计算,即按每一单位的数量来决定。 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一般是以发票金额为基数计算。 在实际业务中,一般按成交额为计算佣金的基数,用公式表示: 佣金=含佣价×佣金率 由此又可得出两个公式: 净价=含佣价(1一佣金率) 含佣价=净价/(1一佣金率)
例如:买卖双方以CIF成交,金额15,000美元,包含5%佣金,例如:买卖双方以CIF成交,金额15,000美元,包含5%佣金, 那么: 佣金=15,000×5%=750美元 卖方净收入15,000-750=14,250美元 例如:对外报价,CFR London USD 100 per M/T ,对方要5%佣金,求CFRC5伦敦价? CFRC5=CFR+C5 CFRC5=CFR+CFRC5×5% CFRC5-CFRC5×5%=CFR CFRC5 (1-5%)=CFR CFRC5= CFR (1-5%) CFRC= C F R 1—佣金率 CFEC5London = 100 1-0.05 = 105.26 105.26x5% = 5.26
计算佣金以什么价格为标准? 以什么价格成交,就以什么价格计算佣金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报价 例如: FOBC = F O B 1-佣金率 CIFC = C I F 1-佣金率
计算题 设CFR为840美元,加成10%投保,保险费率为1.2%。求CIFC5价。 第一种方法: • CIF=CFR/[1-(1+10%)保险费率=851.24美元 • CIFC5=851.24/(1-5%)=896.04美元 第二种方法: • CIFC5=CFR/[1-(1+10%)保险费率-佣金率]=896.67美元 如保险时是以CIFC价投保,则用第二种方法计算较准。
计算题 • 某商品CFR价2000元,试改为CFRC4价,并保持卖方的净收入不变。 • 已知CFRC3为1200美元,保持卖方净收入不变。试改报为CFRC5价。
四、佣金的支付方法 (1)在交易达成时支付。这对中间人有利 (2)在收到货款时支付。这对进出口人有利 (3)按固定时间结算 从含佣价中扣除佣金额将净额付给出口商,如为信用证付款,则在信用证中规定佣金在议付时直接从信用证款项中扣除,称为“议扣”(Commission will be deducted from the proceeds)。也可以由出口商收妥货款后按事先约定的期限和佣金率汇付给中间商。 佣金的支付人 • 由卖方支付 • 由买方支付 • 由买卖双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