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57 Views
教学模块三:商品监督. 学习项目一:商品标准 ☆知识目标:了解商品标准的分类和级别;掌握标准的内容和标准商品制定、复审程序。 ☆技能目标:能识读商品标准,会分析商品标准对于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学习情景导入: 商品标准分析. 电动车标准之争. 2009 年 12 月 15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研究了 《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 等 4 项国家标准的相关问题。考虑到目前电动摩托车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制定好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还需要一个过程,经研究决定,标准中涉及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内容暂缓实施。
E N D
学习项目一:商品标准 ☆知识目标:了解商品标准的分类和级别;掌握标准的内容和标准商品制定、复审程序。 ☆技能目标:能识读商品标准,会分析商品标准对于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学习情景导入: 商品标准分析
电动车标准之争 • 2009年12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研究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4项国家标准的相关问题。考虑到目前电动摩托车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制定好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还需要一个过程,经研究决定,标准中涉及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内容暂缓实施。 • 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此前公布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等4条关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相关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一项“20/40标准”备受瞩目——“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问题: • 1.新的电动车标准较之前有哪些改变? • 2.电动车标准为何成为了大家争议的焦点?
问题: • 1.商品标准对商品生产有何意义? • 2.商品标准对消费者有何意义? • 3.商品标准如何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进入学习情境: • 商品标准分析
标准 •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的种类 • 适用范围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标准的种类 • 法律的约束性 • 性质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标准的种类 • 标准的对象和作用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 卫生标准 安全标准
商品标准的定义 • 商品标准是对商品质量和与质量有关的各方面(如品种、规格、用途、试验方法、检查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 商品标准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技术依据,是商品质量评价和质量监督检验及商品使用和维护等的依据和准则,是对商品质量争议作出仲裁的依据。 <
商品标准的种类 文件标准 • 按形式分 实物标准 正式标准 公开标准 • 按成熟程度分 • 按保密程度分 试行标准 内部标准 <
1.2商品标准的级别 • 我国商品标准的级别 • 国际商品标准的级别
我国商品标准的级别分为: • 国家标准 GB 17323-1998瓶装饮用水 • 行业标准 FZ 20013-1996防虫蛀毛纺织产品 • 地方标准 DB32 12345-1996 • 企业标准 Q/JTHS 02.01-1997
国家标准 •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 如 GB 17323—1998瓶装饮用水 • 组成:标准号-顺序号-年代号
行业标准 • 行业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 • 行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在有相应国家标准时行业标准自行废止。
地方标准 • 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需在省级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 行业标准由省级标准行政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在有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地方标准自行废止。
企业标准 • 企业标准是仅限于企业适用的标准。 • 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并按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备案。 • 在没有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时企业可以制定。在有相应上级标准时也可以制定,但必须高于上级标准。 • 问题:为什么企业还要制定高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
国际商品标准分为: • 国际标准 • 区域标准 • 国家标准 • 团体标准
国际标准 •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上有权威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并为国际所承认和通用的标准。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 问题: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是我国的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
区域标准 • 区域标准是由世界上区域性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 •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 • 非洲标准化组织 ARSO • 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 ASAC • 问题:试述这标准的利和弊?
国家标准 • 这类标准是指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所制定标准。 • 美国国家标准 ANSI • 英国国家标准 BS • 日本工业标准 JIS • 法国国家标准NF
团体标准 • 这类标准是指某些国家的标准化团体所制定的有一定影响的标准。 •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 •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API •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 EIA
1.3商品标准内容 • 商品标准是一种具有法规性的文件,位了便于使用和管理,国内外对其封面格式、内容安排以及符号和编号等都有统一规定。我国商品标准包含的内容很多,一般是由概述、正文、补充三个部分组成。
商品标准的内容 • 概述部分:这部分包括封面、目录、标准名称、引言。 • 技术内容部分:这部分规定商品的质量指标和不同等级商品的基本要求,以及规定抽样方法、试验方法,以及商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条件等。 • 附录补充部分:附录分补充件和参考件。补充件与标准条文具有同等效力,是对标准技术特性的补充;参考件是参考性的内容。
商品标准的内容 • 概述部分 • 封面与首页 • 目次 • 标准名称 • 引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符号和代号 商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商品标准的内容 • 技术内容(正文)部分
商品标准的内容 • 附录补充部分: • 附录 • 附加说明 <
1.4商品标准的制定和复审 • 商品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编写要求 • 商品标准制定的程序 •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和原则 • 商品标准的复审
商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 要充分考虑使用要求,维护消费者利益。 •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 • 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全社会的综合效益。 • 要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 要协调一致、完整配套。 •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 要掌握好制定标准的时机,并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适时制订。
商品标准编写的要求 • 贯彻国家法令与标准之间协调一致。 • 文字表达简明准确。 • 技术内容正确无误。 • 术语、符号、代号统一。 • 条文编排符合规定。
商品标准制定的程序 • 确定项目 • 制定工作方案 • 调查研究 • 试验验证 • 起草标准草案 • 征求意见 • 审查定稿 • 审批发布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和原则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和原则 •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是: 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 •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要原则是: ①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标准体系,促进我国标准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③要合理安排采用的顺序,注意国际上的通行需要,还要考虑综合标准化的要求。 ④采用国外先进标准要根据标准的内容区别对待。
商品标准的复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规定:“标准实施后,制订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 确认 • 修改或补充 • 修订 • 废止 • 商品标准每隔三到五年复审一次,分别予以确认、修改(或补充)、修订或废止。 <
标准化的概念 • GB 3935.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实施科学管理基础。 • 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 标准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 • 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 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 • 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标准化的原理 • 统一原理 • 简化原理 • 协调原理 • 最优化原理
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 • 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 我国标准化法第5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 <
作业 电动车标准之争原因探析 要求:不少于2000字
实训安排 电动车标准之争——商品标准讨论会 1、实训目的: (1)进一步理解商品标准的概念。 (2)能够进行标准制定和复审程序 (3)理解商品的标准化对于商品的监督实施的意义。 2、实训内容:电动车标准之争——商品标准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