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Tel : 13851551208 Email : huxingqiu@163

高级管理学. Tel : 13851551208 Email : huxingqiu@163.com. 管 理 学 系 胡兴球 博士 讲师. HHBS. 管理学. 教材. 《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 》 何似龙、施祖留 河海大学出版社 《 管理学(第九版) 》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雷恩: 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茨: 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斯图尔特 • 克雷纳: 管理百年,海南出版社. 管理学. 管理概述与导论 讲授 管理理论的演变 讲授

els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Tel : 13851551208 Email : huxingqiu@16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级管理学 Tel: 13851551208 Email:huxingqiu@163.com 管 理 学 系 胡兴球 博士 讲师 HHBS

  2. 管理学 教材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 何似龙、施祖留 河海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第九版)》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雷恩: 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茨: 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海南出版社

  3. 管理学 管理概述与导论 讲授 管理理论的演变讲授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讲授与讨论 管理的前提与原则讲授与案例讨论 管理的四职能讲授与案例讨论

  4. 管理学 一 什么是管理 1.管理的发现 2.管理的概念 3.案例分析 4.管理的形式

  5. 管理学 1.管理的发现 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20世纪将作为战争和奇迹的世纪为人们所铭记 人类所取得的技术与物质进步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什么原因使得20世纪取得如此辉煌的进步? 德鲁克:在不到150年的时间里,管理工作塑造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 结构,创造了全球化的经济。 厄威克:20世纪一门被称作管理学的新知识学科由于实践的需要而获得最优先的地位,它虽然主要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但是同样适用于人类一切形式的有组织的协作,适用于一切管理事务和事务管理。

  6.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这就是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管人们从事何种职业,人人都在参与管理:或管理国家,或管理家庭,或管理业务,或管理子女。国家的兴衰、企业的成败、家庭的贫富、个人的幸福与快乐,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关。 一位从事多年管理学教学与科研的教授,两年前突然告别了他所熟悉的讲台、学生和书本去一家公司出任总经理。两年后的某天见面后我们问他亲自“管理”之后对“管理”的认识,满以为将给我们一个惊喜,一种全新天地,哪知道他却摇了摇头说:“太忙了,整天这个会,那顿饭,东奔西跑,有了钱投资怕收不回血本,产品销了出动怕收不到货款,给员工加了工资结果却大家不高兴,等等,哪有时间再去考虑管理的真谛,也许这就是管理!”

  7.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概念 多人自行车 龙舟

  8. 管理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人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泰罗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 管理即制定决策。――西蒙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孔茨 管理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 管理就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管理就是协调 管理就是管人理事

  9.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们在群体状态下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孔茨 • 管理者要完成计划、组织、人员、领导、控制五个管理职能 • 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 • 管理适用于组织各层级的管理人员 • 所有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盈余 • 管理关系到生产率,意指效益和效率

  10.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创造盈余 企业:获得利润 非盈利组织:需求的满足 北京奥运共耗资3000多亿人民币 上海世博会共耗资4000亿人民币广州亚运会总投资2577亿元,带来债务2100多亿元。(钟南山) 2005年广州向国务院承诺:办亚运不超过20个亿   广州市长万庆良:亚运用了1200个亿,节约了十多个亿  其中,一,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在场馆建设、场馆维护等方面的投入,预算63亿元; 二,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运行资金,预算73亿元; 三,改善城市面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1090亿元。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烟花燃放经费不到1800万人民币 港府会尽力申办2023年亚运会,预算为60亿港元开支。 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近日否决了特区政府提出的以60亿港元经费的拨款申请。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90亿英镑。

  11.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效益---效率 产出↑ 投入→ 效率↑ 产出→ 投入↓ 效率↑ 产出↑ 投入↓ 效率↑ 效益=目标的达成度,产出满足需求的程度 效率=产出/投入 有效的管理 目的:完成目标 条件:资源有限 效率 如何做 做什么 以比较经济的方法 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 有效的管理:做好对的事

  12.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BBC国际台赞助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印象,结果显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印象在奥运会结束后有转为负面化倾向。 这项调查在对21个国家的1.3万人进行访问后发现,认为中国是积极影响的人占总数39%,比去年少了6%。认为中国是负面影响的人的比例则上升到40%,比去年增加7%。 在除中国以外接受这项调查的20个国家中,有10个国家对中国主要持积极看法,另外10主要持负面态度。而在一年前的调查中,国民对中国看法积极的国家有16个。 从地域看,欧洲的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日本、菲律宾、土耳其以及埃及对中国的看法都有大幅恶化趋势。 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仍以积极为主。 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基本与前一年年持平(正面32%,负面52%)。 为什么期待能够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印象反而下降。

  13. 引论 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 不同社会中的管理含义 农业社会的管理 由一个人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合规规范的生活,强调平均与共存,达成以有序、统一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实现预期的目标。 现代工业社会的管理 由一个人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协调的工作,强调效益与效率,达成以斗争、变革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外部竞争优势,实现预期的目标。 未来知识社会的管理 利用知识进一步发掘知识和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的转换为生产力,而进一步发掘和应用知识的知识。

  14.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问题分析]管理者们该不该出去吃喝? 三公消费: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95个中央部委2010年三公经费94亿元 很难说 但万变不离其宗 • 用公款请自己,是以权谋私。 • 为了吃喝玩乐放弃原则,是损公肥私。 • 为了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的吃喝,是正常的管理行为。 困惑 • 为什么为了工作上的事就要去吃喝? • 为什么是头头们去吃而不是我去吃?

  15.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问题分析]管理者们该不该出去吃喝? •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社会存在体,为了取得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这是一个组织开展工作的前提),需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 • 在一个组织中,只有高层管理者可以代表这一组织,因此,与外部的重要沟通工作由高层管理者承担; • 吃喝是一种较好的沟通手段。 • 为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一个组织高层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为此而在外面吃喝玩乐就和我们一个工人在机器边辛勤劳动一样,是高层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一。 • 在一个组织中,各人的职责不同,工作形式也不同,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就必须对相互的工作有正确的理解。

  16. 管理学 2.管理的概念 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 • 协调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 协调工作中的问题 • 协调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 协调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协调资源与活动之间的关系 • 协调资源、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 • 吃饭应酬 • 开会讨论 • 分配任务 • 指导工作 • 找人谈话 • 签字把关 • 考核奖惩 • 。。。。

  17. 引论 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 管理思想 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 西方管理理论: 源自于对企业的研究,但是提炼出的普遍原理适用于一切组织 东方管理思想: 源自于中国治国思想.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能否提炼出中国的管理理论?

  18. 引论 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 华西村农民公园的《二十四孝》 华西村农民公园有众多人文景点,其中之一就是按《二十四孝》故事所作的塑像等 “为了服务旅游,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将流传下来的二十四位孝敬人物塑像、建亭,并一一介绍他们的姓氏、年代、典型事迹,以供效法弘扬,使老人安度晚年“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 ,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19. 引论 管理的概念 管理学 任正非的打骂文化 任正非的脾气很坏,和下属的沟通没有温情脉脉,说话直来直去,常有一些干部被他当面骂得无地自容。 华为的高管们得到任正非的一次表扬就好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而挨骂却是天天都可能发生,而且关系越近骂得越凶。 一次华为副总裁费敏陪同任正非去拜会外国运营商,任正非发现没有带上一份技术资料,立刻发怒,对费敏骂道:“你们都是白吃饭的吗?那么重要的资料怎么没有带?”同时顺势踢了他一脚。 华为一名员工在回忆录中写道:当初我们的办公室和任正非同在科技园大厦7楼的时候,任正非对下属的训斥声不绝于耳。副总裁们经常被任正非骂得面红耳赤,德高望重的前人力资源总监陈珠芳老师,贵为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60多岁的高龄也不能幸免。人民大学专家团的教授们也逃不了这一劫。

  20. 引论 管理者 管理学 管理者角色 (明茨伯格) 人际关系角色   挂名首脑: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和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   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 信息传递角色   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   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   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 决策制定角色   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   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点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取纠正行动。   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   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

  21. 引论 组织 管理学 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 组织 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 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独自一个人工作无法构成组织 • 所有组织都发展出一些精细的结构,以便人员能从事他们的工作 《财富》: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调查与建议》: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 创业阶段,强调企业家的强势发挥和个人至上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强调组织推动力。此时企业的持续增长依靠的是组织驱动

  22. 管理学 二 管理知识的基础与理论演进 1.管理理论的起源 2.管理的基本问题 3.管理的主体 4.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 5.管理理论的研究范畴 6.管理理论的演进 7.管理理论未来的发展

  23. 管理学 1.管理理论的起源 亚当•斯密《国富论》 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 分工论:分工之于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社会分工 市场 分工 协作 劳动分工 管理

  24. 管理学 1.管理的根本问题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原始状态 自然资源稀缺 敌对的自然环境 由此产生 经济、社会和政治组织 人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需求 为了满足需求 人们组织了 管理的本质: 资源配置问题 有组织的活动要求 组织与管理促进了对人们需求的满足 管理――管理活动使组织有效地获得分配和利用人们的努力和自然资源来实现既定目标

  25. 管理学 2.管理的根本问题 资源稀缺背景下的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增强,高校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选修名师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在一所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管理学院的王老师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管理概论”选修课,在刚开始时,选修的人大约在60人左右。由于王老师在课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管理知识,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逐年增加,从最初的60人到90、120、300、700、900人。由于选修该课程的人数日益增多,一开始教务处通过将该课程调整到大教室的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选修需求。但学校最大的教室也只能容纳120人,当选修人数超过120人以后,学校就无法通过调整教室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务处与该教师协商,希望其一学期开两次课。但该教师由于本身的科研、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既然如此,教务处就只好采取限制选课的方式,规定只接受前120人的选课申请。

  26. 管理学 2.管理的基本问题 • 但学生选修此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面对学校限选的规定,仍然有不少没有选上课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前去参加旁听,以至于教室里人满为患。学生为了抢到一个座位,晚上6:30的课常常需要5:00以前就到教室,并常常会为座位问题而发生纠纷,从而导致了选上该课程的学生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通过校长信箱和其他途径,要求学校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此,学校相关部门通过协商,最终采取了给选上该课程的学生发放听课证的方式,以保证他们上课前到教室能够有座位。 • 尽管如此,选上课的同学没有位置、没有选上课的同学继续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旁听的情况仍然存在,想选选不上、选上了不一定听得到的问题仍然没有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问题: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有限的学习机会与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

  27. 3.管理的主体 管理学 现代工商企业的出现 企业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的选择 成本 企业组织 市场 价格信息的费用 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 企业家 能力 资源配置 现代工商企业的起源 • 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 • 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度以后才能实现。 • 现代工商企业是经济活动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的。 组织 管理

  28. 3.管理的主体 管理学 工商企业特点 •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经营单位; (不同类型的产品及服务、经营于不同地点) • 且由各层级支薪的行政人员所管理。 现代工商企业持续成长的原因 • 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 • 指导各级工作的支薪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性和职业化。 • 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理变得越加职业化时,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 • 在作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员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

  29. 4.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 管理学 现代管理理论创立 --古典管理理论 •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管理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人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 以体制为第一位的科学管理模式 • 工时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任务管理制等科学管理制度 •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从企业最高领导层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较完整的较具操作性的管理理论 • 将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从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并定义管理 • 14条管理原则 • 提倡建立一般管理理论并普及管理教育 •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 从企业、政府、军队和教会的经济分析出发,认为等级、权力和行政制度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 建立在分工、等级结构、制度化的日常工作、职员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组织的高效运作目标 等五个要素基础上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提供合理、合法权力的组织论基础

  30. 4.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 管理学 管理思想文化激荡 孔茨:管理理论分为六大学派,形成“管理理论丛林”(1961) 十二种管理分析方法,“丛林的特色”(1993)

  31. 6.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学 管理知识爆炸 20世纪最后20年,管理知识爆炸的局面终于形成 胡克金斯基:《管理宗师:世界一流的管理思想》

  32. 6.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学 大师组成 学术大师 商业学校的教授和其他与教育组织有联系的作者 咨询大师 独立的作者或经营指导者 经营大师 目前或过去的组织中被公认的成功的总决策人 • 大师理论社会背景: •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可能丧失竞争优势的局面,管理者对指导企业经营的行动指南和管理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 • 美国100年来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世界霸权所为,造就了一大批“成功奇才”和铸造出了众多顶级的“管理大师”; • 大师理论本身的提出表明其与过去学术味很浓的管理思想的决裂。作为一种通俗管理文化且多数是以商务书籍出现的,大师们的思想的最显著特征是“严重的实用主义”。

  33. 7.管理理论未来的发展 管理学 • 21世纪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 出发点:管理的目的 •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在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新经济社会已经初露端倪。管理学在此变化过程中应当如何调整? • 在人类越来越多地从繁琐的迫于生计要求而追逐利益的经济人中解放出来时,如何有效管理以经济地达到组织目标? • 现代化的通讯条件使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越来越丰富,人们面临越来越庞大的信息处理任务,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流中,如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架起沟通桥梁,可能是21世纪市场营销全新观念和体系的拓展方向。 • 信息社会、全球化是我们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的一个简单描述。传统的组织模式已经无法敏捷地变化以适应环境,未来的组织模式应当具备什么特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4. 管理学 三 管理学导论 1.三个问题的提出 2.不同社会的管理 3.管理创新的任务 4.管理创新的背景

  35. 1.三个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 “跨世纪之争”三个问题 1.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却越来越削弱? 2.中华民族为什么能绵延不绝但国贫日久? 3.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一支独秀”? • 既需要理论研究,又需要实践探索 • 从问题的提出到解答都可能引起重大争论 • 这些问题的解答必定跟管理有关

  36. 1.三个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 问题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1.资本主义的生命力问题 (1)西方现代工商业的崛起,推动了管理革命。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机制,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而且引发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管理革命。 (2)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通过以工商管理为核心的西方科学管理理论,既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又能不断调节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问题(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特殊背景 两种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的与现实的。(2)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误区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是建立在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大二公”基础上的,这种生产关系并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结果必然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管理落后。

  37. 1.三个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 问题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世界七大古文化(文明): 埃及: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 苏美尔:两河、苏美尔文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 密(米、迈)诺斯: 希腊、克里特岛青铜时代的米诺斯文明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其时间约在公元前2600年至1400年。 玛雅:中美洲、起始于公元前后,兴盛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世纪突然中断。 安第斯:中美洲、公元前300年至公元500年 。 哈拉巴:印度、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750年。 中国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在于: “儒家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性”和“内聚性”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

  38. 1.三个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 • 中国从古以来的治国之道是“人治”,得人心 • ——以人治人,即依靠圣贤名君来得民心 • 1.儒家的治国思想——以德治国 • 儒家人格理想境界: • 手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 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2.道家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 3.法家的治国思想——以法治国 • 4.墨家的治国思想——兼爱治国 由于中国的“人治”思想占主导地位,加之中国古代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没有发展起专门、独立的管理学知识,从而也不可能促成现代化大生产的高速发展,造成生产力水平落后,无法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争。

  39. 1.三个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 问题三: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生 中国引进西方管理思想--管理创新 (1)改革开放带来东西方“文化激荡” 文化激荡——不同时空之间文化的冲撞、融合,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进步和社会破坏。 (2)中国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激荡中不断获得养分,从而能够绵延不绝。 管理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与延续剂,世界多元文明蕴涵着多元管理文化。任何一种新文明的出现,其本身即意味着一种新文化和根植于新文化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40. 1.三个问题的提出 管理学 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 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 -- 西方发达国家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 发展中国家 1 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社会转型引发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支撑社会转型,管理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同步是确保和加速社会转型成功的重要条件 2 管理嵌入社会文化 管理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管理嵌入社会文化,即管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41. 2.不同社会的管理 管理学 三种不同社会的管理 农业社会的管理 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合乎规范的生活,强调平均与共存,达成以有序、统一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实现预期目标。 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管理 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们施加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协调地工作,强调效益与效率,达成以斗争,变革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外部竞争环境,实现预期目标。 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管理 利用知识进一步发掘知识和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的转变为生产力,而进一步发掘和应用知识的知识,也就是对知识的管理。

  42. 3.管理创新的任务 管理学 中国管理创新任务之一——反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 专制式人治管理,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的意志和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 中国管理创新的任务之二——抗西方霸权主义干扰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经济上的贪婪攫取性;政治上追求强权;走向霸权主义。 管理的文化特性,决定了中国的管理创新既非“全盘西化”,也非“照搬祖宗”,而是双方交流、碰撞中的“新生”。

  43. 4.管理创新的背景 管理学 改革开放中的管理转型 一元化利益结构 利益主体多元化 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以 国家为代表的整体利益。 为了整体利益,个体利益分配平均 化,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主体 意识淡化。 形成人们对政府高度的依赖性, 最终失去奋斗、进取精神和毅力。 形成以家庭和企业为单位,以社区 和地区为单位,等等的利益主体出 现。利益问题成为合理、体面、理 直气壮去追求的东西。利益意识的 复苏转化为追求利益的行为,最终 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根本变化。 经济多元化 利益主体多元化 经济体制改革 多元化利益格局 不同利益主体的精英分子与代表人物产生, 并走上政治和思想舞台,寻求利益 政治、思想多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