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857 Views
實 驗 及 單 元 電 路 分 析. (四)鎖 相 迴 路. 實驗四. 一、實驗目的. 1. 藉由實驗以增加對 鎖相迴路 (Phase Lock Loop , PLL) 原 理及其運作特性之瞭解,並確實理解 自由振盪頻率 (free- running frequency) 、 捕獲範圍 (capture range) 及 鎖住範圍 (lock-in range) 之定義。. 4-1. 實驗四. 二、原理說明. 1. 鎖相迴路在通訊工程領域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其應用相 當廣泛,諸如調變、解調、倍頻、頻率合成、載波同步、
E N D
實 驗 及 單 元 電 路 分 析 (四)鎖 相 迴 路
實驗四 一、實驗目的 1.藉由實驗以增加對鎖相迴路(Phase Lock Loop,PLL) 原 理及其運作特性之瞭解,並確實理解自由振盪頻率(free- running frequency)、捕獲範圍(capture range) 及鎖住範圍 (lock-in range) 之定義。 4-1
實驗四 二、原理說明 1.鎖相迴路在通訊工程領域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其應用相 當廣泛,諸如調變、解調、倍頻、頻率合成、載波同步、 位元同步等等均會用到鎖相迴路的觀念及技術。 2.鎖相迴路之系統如圖 4-1 所示,它是由相位偵測器,低通 濾波器(LPF) 及壓控振盪器 (VCO) 三者所構成之迴路。經 由相位偵測器及 LPF可將輸入信號Vi和 VCO 輸出信號Vo 之相位差轉成電壓 ,再以該電壓控制 VCO 之輸出頻率。 4-1
實驗四 當輸入信號之頻率fi與 VCO 之輸出頻率fo尚未相等時, 兩者之相位差將不停地改變,使得 VCO 之輸入電壓 Ve亦 隨之持續地改變,這將迫使 VCO 之輸出頻率fo不斷地改變 ,直到fo= fi時,由於兩者之頻率相等,所以其相位差維持 固定,Ve也隨著固定,所以 VCO 之輸出頻率fo就能維持 等於輸入頻率fi ,這種情形稱為 PLL 鎖住了輸入頻率。 圖 4-1 鎖相迴路系統圖 4-1
實驗四 3.為了更確實地瞭解 PLL 的運作原理並解釋其各種現象,通 常需藉助數學式來說明。 (1)在圖 4-2 中,乘法器被使用做為相位偵測器,其特性 如下式, (4-1) 式中之KX代表其係數,VD則為其輸出之直流偏壓。 4-2
實驗四 假設輸入信號Vi及 VCO 輸出信號Vo分別如下, (4-2) (4-3) 圖 4-2 鎖相迴路結構 4-2
實驗四 則乘法器之輸出信號 VX如下 (4-4) 式中fd=(fi-fo),d=(i-o)分別為Vi與Vo兩者頻率之差和 相角之差; fs=(fi+fo),s=(i+o)分別為Vi與Vo兩者頻率之和及相角 之和。 4-3
實驗四 (2)經過 LPF 之後,電壓Ve如下 (4-5) 式中之K0,Kd,Ks分別代表 LPF 在頻率為 0,fd,fs時之 增益,而θd與θs則分別是 LPF 在頻率為fd與fs時的相角。 4-3
實驗四 圖 4-3VCO 之特性 (3)假設 VCO 之特性如圖 4-3,則 (a)若|fi-fo|在 LPF 之 passband 內,而|fi+fo|在 passband 外 [ 見圖 4-4(a)],則 ,由 (4-5) 式可得Ve如下 4-4
實驗四 (4-6) 式中之 為頻率fd項之振幅 VE=KoVd為Ve之直流項。 即 VCO 之輸入電壓Ve將在(VE-|Ad|) 和(VE+|Ad|)之 間持續地變化,再由圖 4-3 可知,VCO 之輸出頻率fo將 在fLL和fHH之間持續地變化,根據fi之大小可分下列 兩種情況: 4-4
實驗四 a)若輸入之頻率fi在 VCO 之振盪範圍fLL~fLH內,則當 VCO 之輸出頻率 fo變化至等於fi時,兩者之差fd=(fi-fo)=0 ,此時由式 (4-6) 式可得 VCO 之輸入電壓Ve如下, (4-7) 這個固定的電壓當然固定了 VCO 之輸出頻率 fo ,亦即fo 將保持等於fi,我們稱 PLL 鎖住了輸入頻率。 b)若fi不在 VCO 之振盪範圍fLL~fLH之內,則fo將無法 等於fi,所以 VCO 之輸出頻率將持續在fLL~fLH範圍內 改變,這是 PLL 未鎖住的現象之一。 4-4
實驗四 (b)若 |fi-fo|在 LPF 之 passband 之外 [ 見圖 4-4(b)],則 ,由 (4-5) 式可得 Ve=VE,再由圖 4-3 可知, VCO 之輸出頻率fo將固定為fo=fc而不能鎖住輸入頻率 ,這是 PLL 未能鎖住的另一現象,此時之 VCO 頻率fo=fc 稱為 PLL 之自由振盪頻率(free-running frequency)。 圖 4-4LPF 之增益圖 4-5
實驗四 • 整理:PLL 之狀態可由兩種因素決定,一為輸入頻率fi • 與 VCO 頻率fo之差| fd |是否在 LPF 之 passband 之內, • 另一為fi是否在 VCO 頻率範圍fLL~fLH之內,茲整理如 • 下: • (a) |fi-fo|<fBW,(fBW為 LPF 之 passband 寬度 )且 • fLL<fi<fLH ,即差頻fd在 LPF 之 passband 內,而且 • fi在 VCO 的範圍內,則鎖住。fo=fi。 4-5
實驗四 (b) |fi-fo|<fBW 且fi不在fLL~fLH範圍內,即fd在LPF之 passband 內但fi不在 VCO 的範圍內,則鎖不住。 fo持續改變。 (c) |fi-fo|>fBW 且fLL<fi<fLH,即fi在 VCO 的範圍內 ,但fd在 LPF 之 passband 外,則鎖不住。fo=fc。 (d) |fi-fo|>fBW且fi不在fLL~fLH範圍內,即fi不在VCO 範圍內,而且fd亦不在 LPF 之 passband 內,則 鎖不住,fo=fc。 4-6
實驗四 4.接著我們將沿用前段的推導來說明 PLL 鎖住後,輸入頻率 fi又改變時的狀況。已知鎖住時fo=fi, (1)若fi只在 VCO 的頻率範圍fLL~fLH之內變化,而且變 化緩慢,則在很短時間內| fi - fo|將不致很大,故| fi - fo| 會在 LPF 之 passband 之內,這狀況就是前面 3. 之 (4) 之 (a) 的狀況,故知 fo仍能鎖住fi,亦即fo會如影隨形 地跟著fi變化。 (2)若fi變化太快,致使fo無法很快跟上,則| fi - fo|會出現 較大之值,若| fi - fo|大到超出 LPF 之 passband,則就 如同前面之 3. 之 (4) 之 (c) 和 (d) 的狀況,PLL 將無法鎖 住fi。 4-6
實驗四 (3)若fi已超出 VCO 之頻率範圍,則如同前面 3. 之 (4) 之 (b),PLL 也將無法鎖住fi。 5.捕獲範圍(capture range):當 PLL 尚未鎖住時,若輸入頻 率fi進入某範圍內 PLL 就能將之鎖住,此頻率範圍稱為“ 捕獲範圍”。由前面 3. 之 (4) 的整理中之 (a) (c) 可知,當fi 一進入fLL~fLH之範圍時,有兩種可能狀況會發生: (1)若fBW很大,使得|fi-fo|<fBW,則由 3. 之 (4) 之 (a) 可 知 PLL 馬上鎖住,那麼捕獲範圍即是fLL~fLH。 4-6
實驗四 圖 4-5 捕獲範圍與 LPF 頻寬 fBW之關係 (2)若fBW不是很大,則由 3. 之 (4) 之 (c) 可知 PLL 不能馬上 鎖住,則 fo = fC ,故|fi-fo|=|fi-fC|,必須|fi-fC|<fBW才能鎖住 ,所以捕獲範圍為(fC-fBW) ~ (fC+ fBW)。 因此,捕獲範圍與 LPF 之頻寬fBW有關 ( 見圖 4-5),頻寬 fBW越大則捕獲範圍越大,但最大不能超過 VCO 之頻率 範圍fLL~fLH。 4-7
實驗四 6.鎖住範圍(lock-in range):當 PLL 鎖住時,只要輸入頻率 fi維持在某個範圍之內,VCO 之頻率fo將能隨時保持與 fi相同,但若fi超出該範圍則 PLL 將無法保持鎖住fi, 這段 PLL 能保持鎖住的頻率範圍稱為鎖住範圍。由前面 4. 的討論中可知,若fi變化很慢,則鎖住範圍就是 VCO 的 頻率範圍 fLL~fLH 。但若fi變化太快而使得|fi-fo|值超過 LPF 之頻寬fBW時,即使在 fLL~fLH之範圍內也會失鎖,所以 LPF 之頻寬越小就越容易失鎖。 4-7
實驗四 7.捕獲範圍和鎖住範圍的測量:由 5. 和 6. 的說明中可知,若 輸入頻率變化不快,則如圖 4-6 所示,( 捕獲範圍 ) ( 鎖 住範圍 ),兩者可如下測得: (1)先將輸入頻率fi調小,使 PLL 無法鎖住。 圖 4-6 捕獲範圍與鎖住範圍的關係 4-8
實驗四 (2)慢慢調大fi直到 PLL 鎖住fi即停,此時之頻率剛進入 捕獲範圍,約可看成捕獲範圍的下限fCL。 (3)繼續緩慢地調大fi直到 PLL 無法鎖住fi即停,此時之 頻率fi剛超出鎖住範圍,約可看成鎖住範圍的上限fLH 。 (4)慢慢調降fi直到又鎖住了即停,此時之頻率剛進入捕獲 範圍,約可看成捕獲範圍的上限fCH。 (5)繼續緩慢地調降fi直到又鎖不住了即停,此時之fi剛 低於鎖住範圍,約可看成鎖住範圍的下限 。 4-8
實驗四 *8.最後,有關鎖住時頻率和相位差 的關係說明如下: (1)當鎖住頻率等於自由振盪頻率fC時 ( 即fo=fi =fC) ,由圖 4-3 可知 VCO 的輸入電壓Ve=VE,再由 (4-7) 式 可得 上式中,由於鎖住時fd =(fi - fo )=0,而且一般 LPF 在 頻率fd =0時的相角 θd通常為0o( 因為一般 PLL 所用的 LPF 只是一個 RC 串聯的一階 LPF) 所以 因此, 4-8
實驗四 (2)當鎖住頻率大於fC時 ,即(fo=fi )>fC,由圖 4-3 可知 Ve>VE,再由 (4-7) 式可得 所以 。 若 則 ,故得 ,而且 若鎖住頻率越大,則Ve越大, 越大, 負越大, 越大。 4-8
實驗四 (3)當鎖住頻率小於fC時 ,即(fo=fi )<fC,由圖 4-3 可知 Ve<VE , 再由 (4-7) 式可得 所以 。 若 則 ,故得 ,而且若鎖住頻 率越小,則 越小。 (4)整理:若 則鎖住頻率與相位差 關係如圖 4-7 所 示,相位差 將隨著鎖住頻率之增減而增減。 4-9
實驗四 圖 4-7 鎖住頻率和相位差 的關係 【註】 ( 見 (4-6) 式),其正、負由乘法器係數 KX和 LPF 之增益 K0決定,為配合後面的實驗電路, 在此假設 Ad<0。 4-9
實驗四 三、電路說明 1.本實驗使用的鎖相迴路 IC 是 CD4046,它是顆數位型的 PLL IC。由圖 4-8 可看出它包含了 PLL 所需的壓控振盪 器 (VCO) 及相位偵測器 ( 兩個 ),只需外接 LPF 及用以決 定 VCO 振盪頻率範圍的電阻及電容即可完成整個電路。 圖 4-8 鎖相迴路電路圖 4-10
實驗四 2.雖然 CD4046 是以數位方式運作的 PLL ( 其 VCO 輸出為 方波,相位比較器是數位式的 ),並不完全符合原理說明 中所說的特性,不過大致上仍適用於前述的原理,茲解釋 如下: (1)VCO 輸出為頻率fo、duty cycle = 50% 之方波,若用 傅立葉級數展開可看出它含有頻率為fo之弦波及其它 諧波 ( 頻率為3 fo,5 fo,…之弦波 )。 4-10
實驗四 (2)互斥或閘相當於一個乘法器:圖 4-9(a) 為互斥或閘及其 真值表,將它轉成電壓值則為圖 4-9(b),它和圖 4-9(c) 有完全相同的功能。而圖 4-9(c) 就是前述原理中的乘法 器,只不過它必須先將輸入電壓VA及VB的直流偏壓 去除而已。所以圖 4-9(a) 的互斥或閘相當於一個 (4-1) 式之乘法器,其 。 ( 註:VDD為 CD4046 之電源電壓 ) 4-11
實驗四 /2 圖 4-9 互斥或閘和乘法器的關係 4-11
實驗四 (3)最後,我們看看方波所含之諧波對 PLL 之影響:假設 輸入為頻率fi之方波 ( 任意 duty cycle),它含有頻率fi, 2 fi,3 fi, …之弦波成分,則和含有頻率fo,3fo,5fo, … 弦波成分之 VCO 輸出相乘後,會產生下列頻率之弦波 : 4-11
實驗四 其中所有頻率相加之項可由 LPF 濾除,而相減之項卻可 能造成 PLL 發生誤鎖之情形。舉例而言,若fi=51kHz ,自由振盪頻率fC=100kHz,LPF 之頻率fBW=10kHz, 則 |fi-fo|=|fi-fC|=49kHz無法通過 LPF,反而是|2fi-fo|=2kHz 可通過 LPF,造成 VCO 之頻率fo將由fC自動調整到 fo=2fi =102 kHz,也就是鎖住的是輸入頻率的兩倍。 所以設計 PLL 時,應儘量使自由振盪頻率fC接近輸 入頻率。 4-12
實驗四 3.圖 4-8 電路之重要特性如下: (1)PLL in 為信號輸入端,類比或數位信號均可。 (2)VCO out 為 VCO 輸出端,其輸出為 0 V、VDD[12V]之 方波,且 duty cycle ≈ 50% 。 (3)PC in 為回授之相位偵測器輸入端,使用時切記將 VCO out 回授至 PC in 才可構成鎖相迴路。 (4)自由振盪頻率fC約介於 400 kHz~1.8 MHz 之間,可由R1 調整之。R1越大則 fC越小,但需注意改變R1同也會改 變鎖住範圍,如下一點所述。 4-12
實驗四 (5)鎖住範圍之下限頻率fLL由R2及C1決定, R2、 C1越大 則fLL越小;鎖住範圍之上限頻率fLH可由R1調整之, R1越大則fLH越小。 (6)捕獲範圍由構成 LPF 之 R 及 C 決定,RC 越小則捕獲 範圍越大。 (7)鎖住頻率(fo=fi)等於自由振盪頻率fC時,相位差約 為90o。鎖住頻率越大則相位差越大,反之,鎖住頻率 越小,則相位差越小。 4-12
單元四 四、特性簡介 1.PLL in 為信號輸入端,P.C. in 為相位比較器的一個輸入端 ;Demod. out 為 FM 解調輸出端;VCO out 為壓控振盪器 之輸出端,其輸出波形為 duty cycle ≈ 50%之方波。 U4-2
單元四 2.只要將 VCO out 接至 P.C. in,本電路即形成一個鎖相迴路 ,其特性如下: (1)自由振盪頻率(free-running frequency) 可由R1調整之, 也可由改變C1而改變之, R1C1越大則頻率越小。 (2)鎖住範圍(lock-in range) 可經由改變R2而改變之, R2越 大範圍越大。 (3)捕獲範圍(capture range) 可由 LPF 之 RC 改變之,RC 越小範圍越大。 (4)在鎖住的狀況下,Demod. out 可做 FM 解調之輸出端。 U4-2
單元四 五、電路分析 1.CD4046 之主要結構如圖 U4-2,它包含了鎖相迴路所需的 相位比較器及壓控振盪器 (VCO),另外在輸入輸出端還分 別附有輸入緩衝器及源極隨耦器,至於LPF 則必須外接。 圖 U4-2CD4046 之方塊結構 U4-2
單元四 2.各方塊之功能分述如下: (1)壓控振盪器 VCO:CD4046 之 VCO 重要特性如下: (a)輸入阻抗很大。 (b)輸出波形為 duty cycle ≈ 50%的方波。 (c)輸出頻率 f與輸入電壓 v的關係如圖 U4-3 所示,當 ,f 等於中心頻率fC,而且電壓越大頻率越高。 (d)輸出頻率介於 fMIN ~ fMAX之間,fMIN由外接之R2C1決 定, R2C1越大則fMIN越小, fMAX /fMIN則由R2/R1決 定, R2/R1越大則fMAX /fMIN越大 ( 亦即範圍越大 )。 U4-2
單元四 圖 U4-3CD4046 之 VCO 特性圖 U4-3
單元四 (2)相位比較器 I:基本上它是個互斥或閘,其輸出方波之電 壓平均值 V 與兩輸入之相位差θ的關係如圖 U4-4 所示, 以下將分三種狀況詳述之。 (a) θ=90o時,狀況如圖 U4-5(a),相位比較器輸出之方波 的 duty cycle = 50% 故其電壓平均值 。 (b) θ<90o時,狀況如圖 U4-5(b),相位比較器輸出之方波 的 duty cycle < 50%,故其電壓平均值 。 (c) θ>90o時,狀況如圖 U4-5(c),duty cycle > 50%,故 。 U4-3
單元四 圖 U4-4 相位比較器 I 之特性 U4-4
單元四 圖 U4-5 相位比較器 I 之波形分析 U4-4
單元四 (3)相位比較器 II:它是由輸入之正邊緣控制之電路,當鎖 住時,兩輸入正邊緣的相位差保持在 。 (4)源極隨耦器:做為輸出緩衝器使用,由於它具有高輸入 阻抗,連同 VCO 的高輸入阻抗,讓使用者在設計 LPF 時可以不必考慮負載效應的問題。 (5)LPF:這部份必須由使用者自行外接,通常使用一個一 階 RC 低通濾波器即可。 U4-5
單元四 3.若將 VCO out 接至 P.C. in,則整個電路即形成一個鎖相迴 路,其特性說明如下: (1)自由振盪頻率(free-running frequency):當沒有輸入信 號時 ( 即輸入電壓沒有 High、Low 的變化時 ) 由於 VCO 所輸出的方波之 duty cycle = 50%,它和輸入信號 ( 固定 為 High 或 Low) 經相位比較器 I 之後,仍為 duty cycle = 50% 之方波,所以 LPF 所濾出的直流電壓 ( 參考 圖 U4-6)。再由圖 U4-3 得知, 時 ,所以當沒 有輸入信號時,其自由振盪頻率即是 VCO 的中心頻率 fc( 註 )。 【註】當使用相位比較器 II 時,自由振盪頻率為 VCO 之 fMIN,而它是由R2C1所決定。 U4-5
單元四 圖 U4-6 分析 CD4046 之自由振盪頻率 U4-6
單元四 (2)鎖住範圍(locking range):通常鎖相迴路的鎖住範圍即 是 VCO 之頻率範圍fMIN ~ fMAX,由 2. 之 (1) 之 (d) 的介 紹中可知 fMIN由R2C1決定,而fMAX /fMIN則由R2/R1決 定。 (3)捕獲範圍(capture range) 可由 LPF 之 RC 改變之,RC 越小則範圍越大。 U4-6
單元四 (4)在鎖住的狀態下,PLL in 可做 FM 解調之輸入端,而 Demod. out 則做為 FM 解調之輸出端: 由於鎖住時,VCO 之頻率能追隨輸入頻率的變化,這意 味著 VCO 的輸入電壓會隨著輸入頻率而變化,又因為 Demod. out 之電壓約等於 VCO 的輸入電壓 ( 因為 source follower 的輸出 輸入 ),所以 Demod.out 之電 壓會隨著輸入頻率而變化,很適合做為 FM 之解調電路 。 U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