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1.15k Views
技术经济学. 教材:吴添祖 《 技术经济学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 讲:李 军.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是面向工科类学生的一门有关经济管理知识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工程技术人员肩负的技术使命、经济使命、社会使命出发,着眼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工程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案,特别安排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最新内容,对完善工科学生知识结构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方法
E N D
技术经济学 教材:吴添祖《技术经济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 讲:李 军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是面向工科类学生的一门有关经济管理知识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工程技术人员肩负的技术使命、经济使命、社会使命出发,着眼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工程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案,特别安排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最新内容,对完善工科学生知识结构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第三章 经济性评价方法 第四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1]吴添祖,虞晓芬等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傅家骥,仝允桓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版 [3]许庆瑞主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美)亨利·马尔科姆·斯坦纳著,《工程经济学原理》(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章 导 论 本章重点 1.掌握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课堂提问: 1.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学科。 2.技术 是指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其中任何一部分或简单相加。)
例: 1.一块待开发土地,用于开发写字楼、商场、宾馆、住宅等。 2.企业引进新的工艺设备还是采用原来的设备生产产品。 3.捕鼠器的谬误。
一、技术的内涵 1. 指人们的劳动技能。 2. 指人们的劳动工具、物质、设备、劳动对象。 3. 不仅包括上述两点,还应包括管理技能、社交技 能与方法以及某些咨询服务活动。 二、经济的内涵 1.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如政治经济学。 2.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如国民经济、企业 经济。 3.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节约、节省的含义。
三、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和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技术的突破又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带动经济的发展。
技术与经济在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技术与经济在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第二节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一、技术经济学定义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经济学 技术学 技 术 经济学 吉林工业大学沈景明教授认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二、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 (1) 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2) 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3) 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三、我国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状况 1.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一五”时期到60年代初; 2.第二阶段:瘫痪阶段, 十年动乱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3.第三阶段:发展和昌盛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第三节工程师必须掌握技术经济基本知识 工程师肩负的使命: 冯·卡门说:“工程师创造还没有的世界。” 泰勒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个工程师要能以一元钱完成别人必须用两元钱方能完成的工作。”
现代企业稀缺的人才: 商业头脑+专业技术
从个人角度看 工程经济知识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为工程师 经济上可行是技术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 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作为研究者 资源约束是从事研究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是决定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因素 作为管理者 技术人员有广泛的机会成为管理者,因此必须懂经济。
提出备 选方案 确定目标 方案评价 选择最优方案 否 满意否? 收集资料 是 方案实施 第四节 技术经济分析(决策)的一般过程 一、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图
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1)确定目标功能; (2)提出备选方案; (3)方案评价; (4)选择最优方案。
案例:一家厂,原有一套锅炉设备,锅炉产生的蒸汽用来加热,作为机械动力带动空气压缩机,以及用来发电,供厂内照明及一些小型马达之用。后来工厂业务扩大,压缩空气和一般用电大增,锅炉无法供应足够的动力。案例:一家厂,原有一套锅炉设备,锅炉产生的蒸汽用来加热,作为机械动力带动空气压缩机,以及用来发电,供厂内照明及一些小型马达之用。后来工厂业务扩大,压缩空气和一般用电大增,锅炉无法供应足够的动力。 方案: (1)购买大型电动空气压缩机,超过自发电的用电,购买市电解决; (2)换置一套新的锅炉来供应较多的蒸汽; (3)买一套柴油发电机供应用电,节省蒸汽带动空气压缩机; (4)全厂用电用市电解决,节省蒸汽带动空气压缩机; (5)全厂用电、空气压缩机均由市电解决,蒸汽仅用来加热。
第五节 技术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 • 1. 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 • 2. 消耗费用的可比原则 • 3.价格的可比原则 • 4. 时间因素的可比原则
第六节 技术经济分析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1.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 2. 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3. 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4. 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 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本章重点 1.正确理解经济效果概念,掌握三种表达方式; 2.掌握投资、成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径; 3.理解资金时间价值内涵及掌握资金等值计算。
第一节 经济效果 1.定义 成果与消耗之比或产出与投入之比称为经济效果。 2.经济效果的表达式 ● 差额表示法: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如年利润指标: 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 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如:劳动生产率指标、单位产品原材料的消耗水平。 ● 差额、比值表示法: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劳动消耗
第二节 投资 建筑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固定资产投资 其他工程费用 不可预见费 建筑期利息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项目总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 原材料 存货 产成品 流动资产投资 在产品 包装物 现金 1.投资的构成
2.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第三节 成本 1.机会成本 是指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2.经济成本 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指看得见的实际成本;隐性成本是指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但在形式上并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3.沉没成本 是指过去已经支付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4.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是为了分析的需要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是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在经营成本中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的原因:在经营成本中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的原因: 1.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必须考察项目系统在寿命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量。由于项目总投资已在期初作为一次性支出被计入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再以折旧和摊销的方式计为现金流出,否则会发生重复计算。
2.贷款利息是使用资金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企业来说,是实际的现金流出。在评价工程项目全部投资的经济效果时,并不考虑资金的具体来源,利息支出不作为现金流出,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不包括利息支出。2.贷款利息是使用资金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企业来说,是实际的现金流出。在评价工程项目全部投资的经济效果时,并不考虑资金的具体来源,利息支出不作为现金流出,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不包括利息支出。
5.变动成本 是指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6.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变动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7.边际成本 是指企业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总成本增加。
第四节 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指的是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二、衡量尺度 ● 绝对尺度:利息 利息是资金在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利润。 ● 相对尺度:利率 单位时间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称为利率。
三、单利计算 单利 ––– 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即利息不再生息。 1.单利利息 P ––– 本金;i ––– 利率;n ––– 时间。 四、复利计算 复利 –––本金与前一期的利息累计并计算后一期的利息。即利滚利地计算本利和。
1.复利本利和 F = P(1+i)n 式中:(1+i)n为复利终值系数, 简记为:(F/P, i, n) 公式: 五、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当利率的时间单位与计息周期的时间单位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例1:年利率为12%,一年计息一次,则实际利率为12%,如每月计息一次,则名义利率为12%,实际利率为:例1:年利率为12%,一年计息一次,则实际利率为12%,如每月计息一次,则名义利率为12%,实际利率为: (1+1%)12-1=12.68%。 例2:某住房价格为125000元,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付款方式如下:购房时现付20%,其余在15年内每月支付等额偿还,即共支付180次,月利率为1%。则每月应支付的金额为1200元,实际年利率为12.68%,名义利率为12%。
1.名义利率––– 计息周期利率乘以每年的计息周期数。例:计息周期为一个月,月利率为1%,则年名义利率 r=1%12=12%。 2.计息周期实际利率— 计息周期实际发生的利率。 3. 实际利率––– 将付息周期内的利息再生利息的因素考虑在内所计算出来的利率。
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名义利率为r,m为一年中计息次数,则 一年后的本利和为: 利息为: 则实际利率为:
例:某企业拟向银行借款1500万元,5年后一次还清,甲银行贷款利率为17%,按年计息;乙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6%,按月计息,企业向哪家银行贷款较为经济?例:某企业拟向银行借款1500万元,5年后一次还清,甲银行贷款利率为17%,按年计息;乙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6%,按月计息,企业向哪家银行贷款较为经济?
解:乙银行的年实际利率为: 甲银行的年实际利率为:17% 企业应向甲银行贷款。
六、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入 1. 现金流量 现金流出 2. 净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200 1 2 3 4 5 7 8 150 500 3. 现金流量图规范画法
例:某技术方案,预计初始投资500万元,一年后投产,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250万元,经营费用150万元,经济寿命为8年,寿命终止时残值为60万元,试画现金流量图。例:某技术方案,预计初始投资500万元,一年后投产,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250万元,经营费用150万元,经济寿命为8年,寿命终止时残值为60万元,试画现金流量图。
250 60 1 2 3 4 5 6 7 8 9 150 500
七、资金的等值与等值变换 1.资金的等值:在时间因素作用下,不同时点数额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同的价值 2.资金的等值变换:把某一时点,某一数额的资金按一定利率换算到指定时点上数额不等,但具有相等价值的资金的折算过程
八、几个重要名词 • 现值P:把未来时点上的资金等值地换算为现在时点上资金的价值。 • 2. 终值F(未来值;将来值):与现有资金等值的未来某一时点上资金的价值。
3. 等年值A(等年金):发生在多个连续时点上与某一资金等值且各年数额相等的资金序列。 4. 贴现(折现):把未来某一时点上的资金换算成等值的现在时点上资金的折算过程 5. 贴现率i0(折现率):贴现中采用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