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288 Views
猪的中毒性疾病. 一、概况. 1 、概念 动物过量摄入某种物质后,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组织和器官机能或器质性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中毒性疾病. 2 、根据来源不同,能引起动物中毒的物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剧毒类化学物质,如杀虫剂等 ( 2 )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成分,如亚硝酸盐等 ( 3 )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 ( 4 )矿物元素,钠、铜、氟等 ( 5 )其它,如药物、动物毒物等. 3 、中毒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 ( 1 )当猪大批发生可疑中毒性疾病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 2 )立即停喂可疑饲料和饮水,该喂其它优质饲料或禁食
E N D
一、概况 1、概念 动物过量摄入某种物质后,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组织和器官机能或器质性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中毒性疾病
2、根据来源不同,能引起动物中毒的物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2、根据来源不同,能引起动物中毒的物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剧毒类化学物质,如杀虫剂等 (2)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成分,如亚硝酸盐等 (3)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 (4)矿物元素,钠、铜、氟等 (5)其它,如药物、动物毒物等
3、中毒性疾病的处理原则: (1)当猪大批发生可疑中毒性疾病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2)立即停喂可疑饲料和饮水,该喂其它优质饲料或禁食 (3)采用催吐药、泻药及吸附剂,以阻止毒物的进一步吸收 (4)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二、霉菌毒素中毒 (一)概况 1、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由于水分含量高级贮藏不当,可使霉菌大量繁殖,造成饲料霉变 2、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发的病理状态称为霉菌毒素中毒
3、霉菌生长条件四要素 (1)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等谷物、饲料) (2)充足的水分(湿度在85%以上) (3)适宜的温度(12℃-25℃) (4)氧气
4、霉菌种类 黄曲霉菌 赭曲霉菌 玉米赤霉菌 串珠形镰刀菌
5、霉菌毒素对饲料的危害: 饲料的感观性恶化,散发出特殊的“霉臭”气味,降低适口性 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 生长能力改变(产仔数降低等)
呕速度缓慢吐、腹泻、胃肠损伤,使饲料吸收、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缓慢 破坏肝脏、肾脏、脾脏等主要代谢解毒器官,降低抵抗力 致癌、致畸、神经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
三、黄曲霉素中毒 1、病因及发病机理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可寄生于玉米、花生、稻谷、豆类等,当温度、湿度适宜时能迅速繁殖并产生黄曲霉毒素,畜禽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严重污染的饲料便可发生中毒
2、临床症状 急性中毒 (1)动物误食后1-2周左右发病 (2)抑郁、厌食、后驱衰弱、黏膜苍白 (3)粪便干燥或拉稀,有时粪便带血 (4)偶有神经症状,多于2天内死亡
慢性中毒: (1)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 (2)离群独立,拱背缩腹,体温不升高 (3)体重减轻,黏膜常见黄疸
3、剖检病变 急性型: (1)贫血和出血 (2)肝肿大,质脆,呈苍白或黄色 (3)心外膜及心内膜亦有出血
慢性型: (1)全身黄疸,肝硬化 (2)胸腔及腹腔内有大量橙黄色液体 (3)大肠黏膜及浆膜有出血斑,结肠浆膜有胶状浸润
4、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饲料霉变情况,结合大体解剖病变,建立初步诊断 (2)必要时,测定可疑饲料中黄曲霉素B含量
5、治疗 (1)目前无特效药物 (2)发病时应立即停喂可疑饲料,给予动物易消化的饲料
6、预防 (1)在生产配合饲料时,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 (2)禁止饲喂已明显霉变的配、混合饲料 (3)在配合饲料生产时,适当添加防霉剂 (4)严格执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容许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