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58 Views
《 左传 》. 读准字音. 词性活用. 内容理解. 课文朗读. 通假字. 中心思想. 《 左传 》. 一词多义. 写法特点. 长勺之战. 虚词. 小结. 翻译课文. 文言句式. 练习 2. 古今词义. 练习 1. 参考译文. 朗读. 读准字音 刿( ) 孚( ) 辙( ) 轼( ) 遂( ) 盈( ) 靡( ) 玉帛( ) 鄙( ). guì. fú. zhé. shì. yíng. suì. mǐ. bó. bǐ.
E N D
《左传》 读准字音 词性活用 内容理解 课文朗读 通假字 中心思想 《左传》 一词多义 写法特点 长勺之战 虚词 小结 翻译课文 文言句式 练习2 古今词义 练习1 参考译文
读准字音 刿( ) 孚( ) 辙( ) 轼( ) 遂( ) 盈( ) 靡( ) 玉帛( ) 鄙( ) guì fú zhé shì yíng suì mǐ bó bǐ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长勺之战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jǔ)。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翻译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 〖伐〗 〖请〗 〖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攻打。 请求。 接见。
〖远谋〗 〖小惠〗 〖乘〗 〖师〗 〖未可〗 深谋远虑。 小恩小惠。 shèng 古时一车四马叫做“乘”,这里指战车。 军队。 不行。
〖视〗 〖望〗 〖衰〗 〖竭〗 〖彼〗 察看。 瞭望。 减弱。 消失。 那,指敌方。
⒈古今词义 伐 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间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攻打、讨伐。 砍伐。 参与。 中间。
鄙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加 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信 必以信 古义: 今义: 虚夸,以少报多。 增加。 信实,诚实。 书信。
狱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虽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案件。 监狱。 即使 虽然
再 再而衰 古义: 今义: 忠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第二次 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尽力做本分的事 忠诚
⒉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 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
⒊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同“遍”,遍及。
⒋一词多义 请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从 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 故 公问其故。 故克之。 请求。 请让我。 跟随。 服从。 缘故、原因。 所以。
⒌虚词 以 何以战。 必以分人。 之 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凭 把 代词,指这件事。 助词“的” 代词他,指曹刿。
⒍句式 ⑴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⑵省略句 再而衰。 ⑶倒装句 何以战? 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 凭借什么作战?
㈠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guì) 又何(jiàn)焉 肉食者(bǐ) (fú)敢专也 小惠未(biàn) 小大之(yù) 小信未(fú) 下视其(zhé) 刿 间 鄙 弗 徧 狱 孚 辙
㈡指出下面划线字古今意义的区别。 ⒈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⒉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参与 间隙 案件 监狱
⒊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⒋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虚夸 增加 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㈣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上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的对话有几问几答?重点说明了什么? 共三问三答。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 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 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⑴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⑵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⑷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中心思想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小结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作。它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⒈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⑴又何间焉 ⑵肉食者鄙 ⑶小惠未徧 ⑷神弗福也 参与 目光短浅 同“遍”,遍及 赐福
⒉跟“何以战”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必以情 B.可以一战 C.必以分人 B
⒊本语段论述的能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⒋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点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