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64 Views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均值) (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方差、协方差 ( Variance.Covariance)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矩( moment).
E N D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数学期望(均值) •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 方差、协方差 • (Variance.Covariance) •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矩(moment)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能够完整地描述随机现象的统计特性,然而,在实际问题中,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某些实际问题而言,通常也没有必要对随机变量进行详细全面的考察,因而,不要求出它的概率分布。只要知道随机变量的某些综合性的指标,以便更集中更突出地描述随机变量,这些量大多是某种平均值。例如检查一批棉花质量时,我们既关心棉花纤维的平均长度,又要注意纤维长度与平均长度的偏离
程度。平均纤维长度越长,而偏离长度较小,质量就“好”,这里所讲的“平均长度”与“偏离程度”刻划了随机变量在某些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些数字特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有:数学期望(均值)方差和矩等。程度。平均纤维长度越长,而偏离长度较小,质量就“好”,这里所讲的“平均长度”与“偏离程度”刻划了随机变量在某些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些数字特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有:数学期望(均值)方差和矩等。
§1 数学期望(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一、引例: 例1:将一枚骰子随机地投掷102次,记录每次出现的点数: x1,x2,……,x102. 其平均出现点数如何求?最合理的结果是什么? 用X表示投骰子出现的结果,X的分布率为: 平均出现点数= (x1+x2+……+x102)÷102
乘客数 390 400 410 420 430 440 天数 2 4 7 5 1 1 例2: 为了调整车辆,对某个公共汽车站的乘客数进行了20天的观察,其结果为: 求平均每天乘客数. 解: 20天中,平均每天乘客数为 =(390×2+400×4+410×7+420×5+430×1+440×1)/20 =390×2/20+400×4/20+410×7/20+ 420 ×5/20+ 430×1/20+440×1/20=411 这里2/20,4/20是“乘客数为390人”“乘客数为400人”的频率,若将其视为相应的概率。则可建立如下模型(用X表示日乘客数):
1、定义1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X x1 x2 x3………xn… 若当级数 绝对收敛时,称 为随机变量X的 Pk p1 p2 p3 ………pn… 二、数学期望的定义 数学期望,记为E(X),即 E(X)= (1)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则当积分 绝对收敛时,称此积分的值为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记为 E(X),即 E(X)= (2)
xi xi+1 解释: E(X)= xi=xi+1-xi f(i)xi为随机变量 X落在区间[xi,xi+1] 中的概率的近似值。 按照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有
有 =f(x), 所以f(x)dx=dF(x). 于是 • E(X)= • 即数学期望也可以通过分布函数的积分来表示 问题:数学期望E(X)与分布函数F(X)有何关系?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其密度函数f(x)的连续点处
工人 甲 已 X1 X2 废品数 0 1 2 3 0 1 2 3 概率Pk 0.4 0.3 0.2 0.1 0.3 0.5 0.2 0 2、意义: 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是反映随机变量X取值的“平均状态”这一统计特征的,所以也称它为X的均值. 例3: 甲、乙两工人在一天生产中出现废品的概率分别是: 设两人的日产量相等,问谁的技术更好? 解: E(X1)=0×0.4+1×0.3+2×0.2+3×0.1=1 E(X2)=0×0.3+1×0.5+2×0.2+3×0=0.9 可见甲平均废品数比乙多10%,因此乙的技术好
3、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求期望(用定义) 例4: 解: 例5:已知 ,求E(X) 解:
例6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且E(X)=3/5,试确定常数A与B。 解:由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可得
例7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且存在常数c满足对任意x>0,f(c+x)=f(c-x),有E(X)存在,试证:E(X)=c. 证:因为E(X)存在,则
例8 现有两个独立工作的电子装置,其寿命X1,X2均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试分别就(1)两装置串联成一整机;(2)两装置并联成一整机,求整机寿命的数学期望。
解:由题设, X1,X2的分布函数为 (1)X=min{X1,X2}它的分布函数为
4、重要分布的期望值: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均匀分布 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 X~Ep(λ) 要求:①能熟练验证; ②熟记结果.
⑴离散型R.V: X的分布率为:P﹛X=xk﹜=Pk k=1,2… 三、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1 、 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求其函数Y=g(X)的期望: (3) ⑵连续型R.V: X的概率密度为f(x) (4) 2 、已知随机变量(X,Y)的分布,求函数Z=g(X,Y)的数学期望 (1)离散型R.V (X,Y)的分布律为: (5)
(2)连续型R.V(X,Y)的概率密度为: 则有 (6) 对这六个基本公式要理解并会用
例9 设风速V在(0,a)上服从均匀分布,又设飞机机翼受的正压力W=k (k>0为常数),求W的数学期望。 解:V的概率密度为 因为W=KV2 ,故有 例10:已知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求 的期望
例11 已知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求E(XY) 解: Y 1 D X 1
例12 某商品的年需求量是随机变量X(单位:吨),它服从区间[2000,4000]上的均匀分布,设每售出1吨这种商品净得3万元,但售不出去积压于仓库,每吨需花保养费1万元,试确定组织多少货源,才能使收益最大? 解 设y为组织货源量(2000≤y≤4000),则收益为:
四、数学期望的性质: (1)设C是常数,则E(C)=C 这里C视为退化的随机变量. (2)设X为一随机变量,C为常数,则有 E(CX)=CE(X) (3)设X,Y为两个随机变量,则有 E(X+Y)=E(X)+E(Y) (4)若X,Y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则有 E(XY)=E(X)E(Y) 证:设二维随机变量(X,Y)概率密度函数为f(x,y)
例14 设二维随机变量(X,Y)服从单位圆上的均匀分布,试证 E(XY)=E(X)E(Y) 证:因为 所以 E(XY)=E(X)E(Y)
所以f(x,y)≠fX(x)fY(y),即X与Y不相互独立。这一例题说明由E(XY)=E(X)E(Y)得不出X与Y相互独立这一结论的。所以f(x,y)≠fX(x)fY(y),即X与Y不相互独立。这一例题说明由E(XY)=E(X)E(Y)得不出X与Y相互独立这一结论的。
例13:客车载有20位乘客,开出后有10个车站可以下车,每位旅客在各站下车是等可能的且各乘客是否下车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在一个站没人下车,则不停,记X为总停车次数,求E(X).例13:客车载有20位乘客,开出后有10个车站可以下车,每位旅客在各站下车是等可能的且各乘客是否下车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在一个站没人下车,则不停,记X为总停车次数,求E(X). 解法1 ①先求X的分布律; ②再由分布律求E(X)。 X的可能取值为:1,2,3,4,5,6,7,8,9,10. 1 2 3 10 思路对头,方法拙笨!!
解法2 记Xi= “在第i站客车的停车次数”, i=1,2…10。 则有 由期望的性质有 20个人都不从此站下 i=1,2…10。 方法思想:把复杂随机变量X分解为数个简单随机变量Xi之和,再利用性质求期望.
① E(X)不存在的例子: 五﹑补充说明: 发散 ②若E(X)存在,则是一个确定的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