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21 Views
重庆市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及 结构分析. 和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前言 宏观环境研究 产业环境研究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结束语. 吴彬个人简介. 重庆和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彬. 吴彬 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 社会兼职 : 加拿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二外客座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咨询领域 :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战略管理、流程再造、市场营销、品牌传播 代表性研究成果:
E N D
重庆市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及结构分析 和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
吴彬个人简介 重庆和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彬 • 吴彬 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 • 社会兼职: • 加拿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二外客座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咨询领域: •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战略管理、流程再造、市场营销、品牌传播 • 代表性研究成果: • 《天津市国有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体系》、 • 译著《如何管理与上级的管理》、《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代表性项目: • 重庆某投资集团物资公司物流园区规划设计项目 • 重庆某实业集团商业模式设计项目 • 重庆某运输公司物流供应链集成规划项目 • 重庆某商贸企业的战略与流程体系设计项目 • 重庆某烟厂的战略项目 • 湖南某奶业业务流程再造项目 • 内蒙古某集团战略咨询项目 • 河北某集团改制项目 • 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的战略与组织管理项目 • 北京某化工企业的流程再造项目
和勤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重庆和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管理顾问公司,是以和勤顾问机构为平台,实业经验的运营团队为依托,联合南开大学、北京二外、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等一批知名学者和社科院专家教授,再融合一批专业研究人员而成立的实务和研究兼备的管理咨询公司。公司以重庆和勤顾问机构为庞大的背景资源库,享有企业管理、品牌营销、工程造价、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区域经济研究、产业规划等相关领域的高级专家支持,从而形成了以专业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为特色的咨询服务优势。 业务介绍: 面向政府:产业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区域经济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专业化研究服务。 面向企业:战略规划、营销规划、品牌传播、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提升、流程再造、人力资源规划等专业化咨询服务。
写在开篇的话 • 物流,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 • 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
宏观产业环境研究——政策环境 • 小结: • 国家从优化物流区域布局、降低物流成本、行业资源整合、物流技术应用等方面对物流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定位和发展规划; • 重庆提出物流建设四大战略目标: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西南物流区域核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战略发展方向; • 重庆提出构建五层物流枢纽体系:“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和“三基地四港区”五层级物流枢纽的发展目标,将重庆市物流产业推入快速通道; • 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促进物流市场进一步细分:专项物流园区、零单物流、快递物流、城市配送中心等新兴细分市场将获得重大发展机遇; • 政策环境上:政策在落地实施和运营上操作性不强,短期内促进实施意见难以实现和落实。 • 政策环境研究 • 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大力 发展现代物流业; • 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据和纲要; • 2011年物流业“国九条”出台旨在为物流业减负,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 • 2005年重庆市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 《重庆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纲领性文件 • 《重庆市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实施意见》为重点建设物流企业和项目提供优惠; • 2009年《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提出“一江两翼三洋”和“三基地四港区”物流规划; • 《重庆市“十二五”物流保障规划》 提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目标。
宏观产业环境研究——经济环境 • 经济环境:经济增长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 产业发展:重庆支柱产业持续发展带动原材料与零部件、产品跨区域流通运输;促进了生产服务型物流的发展; • 同业环境:物流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将促使物流企业并购重组和行业整合升级;行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 重庆市物流产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约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8%,更是高出西方发达国家2倍左右。 • 城市地位: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经济中心对重庆与西部地区的跨区域物流的带动; • 经济中心定位促使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 经济中心定位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商贸集散、运输转口等将有力促进物流业增长和发展 • 二环时代到来促进主城与二环区域之间频繁物资流动; • 国家发展:产业西移带动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物资流通和交换;
宏观产业环境研究——人口、技术、文化环境 • 人口总量:主城人口总量增加带动商贸流通与城市配送体系发展; • 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对发布的“重庆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数据显示,1997年重庆市城镇化率仅为 31.00%,2010年达到 53.02%,2011年更是达到55.02%,规划到2015年重庆主城区人口数量将达到1000万人,城镇化率高达60%以上。 • 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上升增大物流企业运营成本; • 重庆市2009-2011连续三年社会平均工资每年上涨近20%,说明人力成本持续提升; • 物流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商贸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和城市双向物资流通。 • 技术环境:现代IT技术催生了电商物流、零单和快递等物流子行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促使仓储、配送、运输和信息化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重要方向; • 物流技术包括条码技术、RFID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技术、EDI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 • 文化环境:食品安全、生活品质追求、生态环保和文化发展促使绿色物流、冷链物流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宏观产业环境研究机遇与威胁 外部机遇 外部威胁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
社会物流费用 保持高增长 运输费用是目 前社会物流 支出的主体 物流产业的 总体效率仍 然偏低 物流产业的 整体获利能 力略有提升 (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概况:产业保持高增长,整体素质水平仍然不高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占GDP比重 逐渐下降,物流效率稳步提升 最近五年的物流发展情况来看,物流成本增长逐年趋缓,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缓慢下降,这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约为10%,而2011年我国的物流成本是17.8%,这说明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降低我国的物流成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二)中国物流产业进入稳定成长期,驱动模式为服务主导型(二)中国物流产业进入稳定成长期,驱动模式为服务主导型 当前中国物流产业的成长驱动模式已经转变成为服务主导型 物流产业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现在处于稳定增长期行业处于稳定成长期,成长的主导要素为服务 服务型物流的开始,是中国的物流产业向规模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开始。在未来5-10年内企业规模化水平越来越高,产业领导者开始出现,产业的整合趋势明显,产业集中度迅速提升,一些细分行业的集中度将达到45%。 要素、平台和整合能力成为竞争的关键驱动要素。
(三)现阶段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特征是:“五化、四低”(三)现阶段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特征是:“五化、四低” 竞争烈度化 行业壁垒低 社会化程度低 物流产业的特征是“五化、四低” 高端寡头化 四低 产业同质化 五化 专业化程度低 综合收益低 低端本土化 服务集成化
(三)现阶段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特征分析:产业进入重组期,并购浪潮出现(三)现阶段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特征分析:产业进入重组期,并购浪潮出现 并购动因 物流市场并购特点 • 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企业融资能力增强,物流企业竞争激烈,为巩固原有市场,物流企业需要并购增强实力 • 单一的物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物流增值服务;竞争由企业竞争逐步转向供应链竞争,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的协调中发现巨大的利润,要实现战略发展需要并购。 • 横向并购占主导地位,纵向并购开始出现 • 物流企业横向并购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占主导地位,大型跨国横向并购开始出现,如:荷兰跨国物流商TNT以“购买式”兼并华宇物流企业;FedEx以4亿美元收购了和大田合资的快递公司。纵向并购开始出现,但规模较小,功能覆盖面比较小,集中于多式联运、配送及流通加工等功能上。 物流企业横向并购占主导地位,纵向并购开始出现
物流价产业值链主要价值链节成功的关键因素 配送业 (四)中国物流产业价值链分析:不同产业链的关键成功要素如下: • 服务水平、响应速度、品牌影响力
(五)物流业价值链增加值与利润率分析: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低(五)物流业价值链增加值与利润率分析: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低 运输是物流主体、基础和支撑,整体增加值最大 行业平均利润低 在物流行业价值链上各环节增加值中,运输整体增加值的占比最大,占比率达到71.66%,但并不意味着单位效益最好,而是因为运输企业数量相当庞大,就重庆就有货运运输经营户超过5万家;其次是货代,占比是15.22%,配送占比8.18%,最小的是仓储整体增加值占比4.94%。 • 几个组成部分中,仓储业利润率最高 • 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关键在于价值链纵向整合和集成服务能力提升
(六)物流产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 合理网络布局、品牌商誉、产业整合能力、技术资源拥有水平、精益化运作能力及信息化运用能力是物流产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扩大服务的地域覆盖面积,形成全球网络或者国内网络。通常采取自己建立网络或者用并购和联盟的方式构建网络。同时信息化和网络化相互带动。 品牌商誉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交易成本,构建客户忠诚 使用信息技术是建立世界级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关键。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经营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改进仓储、供应、配送管理水平,提高客户体验 集成化服务解决能力、 纵向产业的整合能力 物流产业是个关注细节的产业,需要精益化的管理,提高内部运营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从而提升服务感知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自身拥有的物流技术,相关的资金资源,特种运输车辆情况,专业技术设备拥有量,专用仓库面积,物流管理人才等
(七)物流产业战略群组分析: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四群体(七)物流产业战略群组分析: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四群体 中国物流产业战略群组分为:领先群体、高端群体、追随群体、挣扎中发展的群体
(七)物流产业战略群组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战略群组分为:领先群体、高端群体、追随群体、挣扎中发展的群体 1、领先群体: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基于战略资源、政策和人才等优势,已经构建了领先了市场地位 如中远物流、中储、五矿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铁现代物流、中邮物流、中铁快运等 2、高端群体: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 控制了高端市场,构建了专业化服务壁垒和品牌商誉壁垒 如TNT、DHL、UPS、FedEx、日本通运等。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对中国物流企业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四大群组 4、挣扎中发展的群体:本土化的生产或商贸企业的物流部门 在有限价值链或有限市场在追求进一步发展 原有业务为基础向社会扩张,形成具有专业特设的物流供应商,如开滦煤矿物流、大庆油田物流、安得物流、海尔物流等 3、追随群体: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 快速由区域公司向跨区域协同发展公司演进 实力较强的具备一定知名度的跨区域性物流企业,如南储、远威、保供、顺风、长久、怡亚通等
物流节点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撑,城市化的推进也要求物流体系的变革。我国的物流节点将逐步从自发无序的状态走向整合与网络化。物流节点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撑,城市化的推进也要求物流体系的变革。我国的物流节点将逐步从自发无序的状态走向整合与网络化。 供应链服务是我国物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发展供应链服务的软硬件环境都已经成熟。供应链服务企业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 物流节点的整合与网络化 • 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服务商的延伸 • 将进入并购、重组与竞合的多发期 (八)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产业 发展趋势 • 3PL、4PL成为主体,5PL(数字物流:基于数字平台的整合和运营)的出现与壮大 • 物流产业园区化和集群化 • 物流企业深度专业化 5PL网站对消除物流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数字物流已经出现萌芽,但水平参差不齐。在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未来 5PL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1 • 集中化 • 物流产业并购会进一步增大,出现“马太效应”大量小型物流企业将会被并购,从市场上退出,市场集中度加大。 2 • 定制化 • 为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服务 3 • 一体化 • 纵向一体化会进一步加大,物流产业从单一环节的服务,向全业务延伸,横向一体化将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实力提升 (九)物流产业结构趋势小结——“五化” 4 • 集成化 • 物流服务的集成化,企业自己的物流服务集成化加强,还有很多小企业的虚拟联盟或者企业集群的方式提升服务,应对竞争 5 • 专业化 • 物流市场进一步细分,催生了相应的专业化服务
物流产业发展吸引力评价:“一大”、“一中”、“一强”物流产业发展吸引力评价:“一大”、“一中”、“一强” • 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物流需求不断扩张,物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市场潜力大 • 由于物流产业进入门槛低,大量新企业不断进入,服务同质化,价格恶性竞争存在,物流业获利能力处在全国中偏下的水平 产业获利能力中 (十)中国物流产业吸引力评价 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达到1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按此增速,2015年有望超过32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 2011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0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国同时期人均消费规模15580美元的大约1/7。消费的大幅增加,势必带动物流需求的大幅扩张。 • 中国本土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再加上国外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抢占中国市场,物流市场竞争态势强 竞争态势强 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要求物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流程管理,增强应变和快速反应能力,应对市场的需求的提升和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小结:中国物流市场未来发展机遇思考 • 快递行业:需要具备快速扩张能力; • 具有稀缺和战略性的物流节点领域; • 集成供应链管理领域 • 专业化和区域化市场的 5PL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鲜货(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或主导者; • 危险品物流体系的建设者; • 深度专业化的集成服务市场; • 城乡双向物流的平台建设; • 中西部的城市配送物流市场发展。 普货物流领域 新生领域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
重庆物流产业与市场研究——引言 • 研究结构: • 重庆物流产业现状分析 • 重庆物流市场环境研究 • 重庆物流产业竞争分析 • 重庆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 重庆物流市场分析结论: • 市场现状:处于高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产业环境:交通改善明显、枢纽地位逐渐形成;尤其铁路和水路。 • 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带逐渐形成,区域影响扩展到周边300公里 • 竞争态势 :低端激烈、高端寡头垄断、中间市场专业化服务平稳 • 发展趋势 :结构调整、素质提升、竞争有序、集约发展、一体化服务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专业化发展趋势 • 市场吸引力评估:增长性强、竞争性中等、获利水平低(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可以提升获利水平) 重庆物流市场带来的 机遇和风险总结 研究方法:主要用五力模型、战略群主等分析方法
(一)物流增加值迅速增长,重庆物流业进入稳定增长期(一)物流增加值迅速增长,重庆物流业进入稳定增长期 图3-1 中国2001-2010年货运量及其增长情况(图) 图3-2 重庆市2006-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及其变化情况 图3-3 重庆市2001-2010年货运量及其增长情况 图3-4 重庆市2001-2010年货运周转量及其增长情况 • 交通运输、仓储增加值总体呈增长态势,2006-2010年复合增长率达10.77%; • 到十二五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预计随着GDP的增长达到383亿元; • 重庆市2001-2011年货运量持续增长,200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 预计2011到2015年货运周转量将达到18%的复合增长率,表明重庆市物流产业持续发展其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与物流中心地位逐渐形成。
(二)物流产业效率不断提升,产业运行素质提高(二)物流产业效率不断提升,产业运行素质提高 • 运行效率提升:货物运输平均运距持续缩短,货物运输效率不断提升 • 货物平均运距反映了各类货物产销之间、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 • 服务能力过剩:货物周转平均费用持续下降,物流服务能力增速超过物流服务市场需求 • 重庆市货物周转平均费用的降低,说明区域内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物流产业的发展效率,同时说明物流服务能力增速超过物流服务市场需求。 • 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增长潜力大,同业竞争激烈,整体盈利水平较低 图3-5 重庆市2006-2010年货物运输平均运距及其增长情况 图3-6 重庆市2006-2010年货物周转平均费用及其变化情况
(三)铁路、水路、公路、民航现状剖析 • 铁路西南区域枢纽尚未建立:货运量与货运周转量增长乏力,西南地区铁路枢纽地位尚未建立 • 公路进入快速发展期: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快速增长,2008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 • 水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形成,辐射能力持续提升,水运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持续增长。 • 2004年以后,重庆水运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 ,2005年,重庆水运货运周转量占总货运周转量的64.08%,之后一直保持60%左右水平。 • 2010年,重庆货运平均运距为1262公里,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内河平均水平的4.5倍。 • 2010年,全国内河水路货运周转量为5536亿吨公里,而重庆为1219亿吨公里,占全国内河四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 • 重庆水运运价约为公路运价的十分之一,约为铁路运价的三分之一。 • 航空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平均运距持续增长,西部航空枢纽逐渐形成 图3-7 重庆市2001-2010年铁路货运量及其增长情况 图3-8 重庆市2001-2010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及其增长情况 图3-9 重庆市2001-2010年公路货运量及其增长情况 图3-9 2001-2010年重庆市水运货物周转量占总货运周转量比重及变化
(四)国家和重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影响研究(四)国家和重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影响研究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影响研究: 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任务支持了重庆市保税港建设 “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任务明确重庆作为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的定位 “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为重庆市港口建设指明方向 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物流工程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为重庆市物流产业优化发展指明方向 小结: 《规划》明确重庆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促进国际贸易物流的大发展时代来临,支撑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西北五省、云贵川及沿江城市与重庆市区域内的物资流通,支持了重庆市交通环境的改善、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化及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优化。 《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影响研究: “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规划出“一江两翼三洋” 的物流大通道格局 “完善物流区域布局体系”规划建设五个级次物流配套体系作支撑。 国家级物流枢纽平台支撑重庆市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地位。 五大市级物流枢纽促进一小时经济圈内物流水平提升。 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将促进一圈两翼地区物资交互水平提升。 五大专项物流园区促进各专项产业物流的发展 若干城市配送中心将促进商贸业物流发展。 小结: “一江两翼三洋”规划了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及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格局。 五个级次物流配套体系促进了重庆市国际国内贸易及转口贸易物流、一圈两翼地区内部物流、专项产业物流及商贸零售业物流水平的提升,从而支撑国际贸易大通道格局的落地。
(五)城市化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生活性物流市场(五)城市化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生活性物流市场 • 城市化进程推动生活服务型物流产业的发展 • 重庆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由此促进了快递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的快速发展。
(六)产业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重点产业物流市场(六)产业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重点产业物流市场 重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生产服务型物流的快速增
(六)市场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重点产业物流市场(六)市场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重点产业物流市场
(七)市场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其它重点物流市场(七)市场发展对物流市场的影响——其它重点物流市场
(八)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八)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 • 重庆及与其物质交互频繁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相邻的主要省市形成了以资源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带。 • 地区间主要依赖铁路、水运及公路三种主要运输方式进行物资交互。 • 重庆经济圈的辐射范围约在五百公里内,将该区域划分为四层: • 核心圈:重庆市都市圈 • 中心区域:一圈两翼 • 重庆大经济圈:300公里区域 • 辐射区域:300至500公里区域 图3-27 重庆及其相邻的西部省市重点发展产业图
贸易、产业集群和社会零售三驾马车促进核心都市圈物资交互体系形成;贸易、产业集群和社会零售三驾马车促进核心都市圈物资交互体系形成; • 产业集群发展带动都市圈物资流动 ; • 社会零售业发展带动都市圈物资流动 ; • 国际国内贸易发展促进都市圈物资流动 ; 核心都市圈 一圈两翼 重庆大经济圈 (九)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 • 支柱产业“整机+配套”发展模式带动一圈两翼地区生产物资流动; • 城乡统筹推动一圈两翼地区内贸物资交互; • 黄金水道带动一圈两翼地区贸易物资交互 ; • 产业集群和城市贸易是拉动重庆经济圈内物资交互的双引擎; • 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产业物流发展; • 城市贸易发展拉动商贸物流需求; • 经济、物流和商贸中心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省市与重庆物资交互和转口贸易 • 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加大省际物资交互 • 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增加贸易转口物资进出 辐射区域
(十)重庆物流产业整体竞争分析 2010年全国物流企业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基本保持12%,排名前10位占前50强收入比重为72.3%。 2010年全国前50家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5927亿元,占全国物流业收入的12%左右,且近年来基本保持12%。前10强主营收入占前50强收入比重由2004年63.8%提高到2010年72.3%。 重庆市工业增加值由2001年333亿元增加至2010年2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82亿元增加至2010年2939亿元,增长率15.8%;进出口总值由2001年18亿美元增加至2010年124亿美元,增长率23.7%;货运量由2001年28212万吨增加至2010年81385万吨,增长率12.5%;全国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2.83增加至2010年3.15。2010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总体比例90.2%,贸易占比7.5%。 物流行业处于成长期,单一物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物流服务从单一、低质向多样、优质方向发展,以稳固并扩大其市场地位。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物流服务增值功能,供应链的协调中存在巨大利润,竞争由企业竞争逐步转向供应链竞争,主要提供供应链管理或者流程再造等增值服务。 表3-6 物流产业整体竞争分析
规模化的快递及综合化物流公司 少 中型的快递、物流公司 数量相对较多 数量众多的零担专线 基础、主体、主导 (十一)重庆物流产业竞争结构分析——四小三同 • 小结: • 物流供给市场呈金字塔状的三层分布。 • 按照服务对象和物流供给特点的差异,可细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呈现出金字塔型的结构特征。 • 竞争的结构特征: • 四小:企业规模小、竞价能力小、产业竞争度小、行业壁垒小; • 三同:产品同质化、竞争同质化、品牌同质化。 • 未来发展主要趋势: • 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全国化及全业务化,并购重组加速发展。 图3-32 物流行业供给金字塔结构
(十二)运输业、货代业、仓储业竞争及企业分析(十二)运输业、货代业、仓储业竞争及企业分析 • 运输业市场呈现企业数量多、市场集中度低、规模小的特点,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普遍较低。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较高,转移成本较高,资本优势较强,潜在进入者威胁中等,主要为国际国内同行企业的地域渗透。 • 运输业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重庆佳吉、德邦、天地华宇、交运等企业,其主要竞争手段为价格及时效的服务,其竞争优势为信誉、规模效应、专业性及覆盖面广的网点设施,其赢利水平在同行业中相对中等。 运输业 • 货代业市场呈现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业务综合性强、同质化强等特点,主要以价格竞争,赢利能力较低,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较弱。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退出门槛中等,其它行业转入成本较高且资金优势不明显,潜在进入者威胁较低,主要来自国际国内同行的地域渗透。 • 货代业主要竞争企业包括锦程国际物流重庆分公司、大田国际货运、上海亚东国际货运、久久物流等企业, 贷代业市场主要竞争者为国际国内知名货代企业及重庆本地的大型货代企业, 货代业 仓储业 • 仓储业市场呈现企数量多、规模普遍较小、业务较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单个企业辐射范围较小等特点,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较弱。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较高,转移成本较低,资金优势不太明显,潜在进入者威胁中等。 • 仓储业主要竞争企业包括中国物资储运、普洛斯、金柜元、庆荣等企业,主要竞争手段为较专业化、多样化服务,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其竞争优势为信誉、区位及专业的服务,其赢利水平在行业中相对较高。
(十三)重庆物流产业战略群组分析 图3-33 重庆物流市场战略群体示意图 • 小结: • 领先群体:本地先进的物流企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市场份额大,在重庆本地客户群体稳定; • 高端群体:进入重庆的大型国企、知名跨国物流企业,控制能重庆的高端市场,构建了专业化服务和领先的市场地位; • 追随群体:快速发展的本土企业,实力较强、有一定知名度,主要从事专业化物流服务。 • 挣扎中群体:本地零散的物流企业,规模很小,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被并购整合
(十四)重庆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 重庆物流业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潜力大,物流产业规模将保持长期增长态势 • 产业结构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 物流行业竞争向集成化、一体化、定制化方向发展 • 铁路运输功能将逐步突显 • 供应链整合将成为物流业发展主流
(十五)重庆物流产业与市场研究机会与威胁 机遇分析 威胁分析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
重庆区域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重庆区域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 • 重工化发展阶段带来的结构性调整问题 • 产业集群形而不聚带来的离散效应 • 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物流纵深问题 • 区位优势和利益让渡的定位问题 • 物流集散和商贸集群的协同问题 • 产业发展和商贸发展的串行问题
和勤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预判 重庆 物流 产业 发展 预判 • 转口贸易带来的多式联运发展和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 • 城市发展带来的城市配送物流的发展 • 产业发展带来的伴生性服务物流的发展 • 城乡统筹带动双向物流的发展 • 产业集群行成中催生集成化的专业服务物流成长 • 政府主导下的冷链物流的发展
和勤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反思 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反思 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产业集群化趋势下,群而不集的问题 • 园区化过程中的关联和聚合问题(园区化目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和集约效应) • 政策指引下的统而不抓的问题 • 物流产业集群的缺失 • 物流产业深度专业化服务能力缺陷 • 物流产业纵向一体化的价值体系完整性缺失 • 物流、产业和商贸的协同效应不明显
和勤对重庆物流产业运作层面的方向思考 • 多式联运信息化平台构建 • 基于保税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物流 • 基于产业协同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 • 鼓励第三方、第四方发展 • 重点扶持第五方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 培育货代和贸代行业发展,构建行业的西部总部基地 • 培育物流产业集群发展 1 发展方向 2 驱动要素 • 商贸牵引 • 产业牵引 • 平台牵引 • 城市发展牵引 3 驱动模式 • 集群化、园区专业化、平台化和交互化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
和勤对重庆物流企业发展有效竞争模式思考 领先企业: • 横向整合; • 纵向发展; • 平台延伸。 现存的问题: • 规模问题; • 同质化问题; • 服务深度化问题。 发展方向 追随企业: • 深度专业化; • 战略资源占位; • 服务定制化; • 运营精细化。
目 录 • 前言 • 宏观环境研究 • 产业环境研究 • 重庆区域市场和行业研究 • 对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 • 对重庆物流企业优势选择思考 •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