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92 Views
定风波. 苏轼. 作者常识. 子瞻. 苏轼 , 字 号 , 北宋著名词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词开豪放一派 , 与 并称“苏辛”. 东坡居士. 辛弃疾. 诗词背景.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 “ 乌台诗案 ” 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 诗词吟诵. 词前小序云 : “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 . ”. 时间:. 1082年3月7日. 地点:. 沙湖道中.
E N D
定风波 苏轼
作者常识 子瞻 苏轼,字号, 北宋著名词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并称“苏辛”. 东坡居士 辛弃疾
诗词背景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
词前小序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 1082年3月7日 地点: 沙湖道中 感觉: 狼狈、不觉 人物: 同行 、余 事件: 雨 已而遂晴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余 ? 晴 雨
赏析探究 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吟啸:吟咏长啸 雨 芒鞋:草鞋
赏析探究 思考: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作者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莫听” “超然物外” “何妨” “谁怕” 向风雨挑战 潇洒安闲 泰然自若 “吟啸且徐行”
赏析探究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 ?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竹杖芒鞋” 闲散于江湖 “马” 奔波于官场 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 轻胜马”
赏析探究 思考:“烟雨”有何含义? “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自然界的风雨, 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烟雨” “任” 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
赏析探究 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晴
思考:“料峭春风,山头斜照”有何含义?“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思考:“料峭春风,山头斜照”有何含义?“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体验? 人生的逆境 政治的风雨 “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 人生的希望 明确: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赏析探究 思考:“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人生的逆境和顺境 名利的失和得 官职的降和升 “风雨”和“晴” 明确: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
归纳小结 《定风波》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自解等复杂情怀。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扩展延伸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扩展延伸 思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旷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哪些诗句体现词人旷达情怀?请加以赏析。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诗借月之圆缺的"物理"排解人之离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结全篇,表达了作者超逸旷达的情怀。
课后作业:请利用书籍或网络搜集苏轼其他旷达风格的词作,并把它作为本周的摘抄作业抄于摘抄本上。课后作业:请利用书籍或网络搜集苏轼其他旷达风格的词作,并把它作为本周的摘抄作业抄于摘抄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