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1

普通化学课程内容

普通化学课程内容. 第 1 章 .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第 2 章 . 化学键 与 分子结构 第 3 章 . 化学热力学 第 4 章 . 化学平衡与动力学 第 5 章 分析化学概论 第 6 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 7 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第 8 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第 9 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 10 章 溶液和胶体. 第 1 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基本要求. 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 波粒二象性 . 理解波函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电子层、亚层、能级和轨道的含义。

eri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普通化学课程内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普通化学课程内容 第1章.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3章.化学热力学 第4章.化学平衡与动力学 第5章 分析化学概论 第6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第8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第9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10章 溶液和胶体

  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基本要求 • 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波粒二象性. • 理解波函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 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电子层、亚层、能级和轨道的含义。 • 掌握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并能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 • 理解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周期性的关系。

  3.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内容提纲 • 1.1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轨道,量子数,轨道角度分布图,轨道能级,三个原理。 • 1.2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周期表的结构; 5个区元素;元素重要性质的周期性。

  4. 1.1.1原子轨道 薛定谔方程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方程的解是一系列函数(Ψ,波函数),每个函数就是一个轨道,函数的图形就是轨道图形,函数的特征由三个量子数确定.

  5. 1.1.2 量子数 • 三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m数)是波函数即轨道的参数,自旋量子数电子自旋状态参数。 • 量子数取值 n=1,2,3,4….. 主层 l= 0,1,2,3….n-1 亚层 m= 0,1,-1,2,-2,3,-3,….轨道方向 ms= 1/2, -1/2 自旋

  6. 1.1.3 轨道角度分布图 记住: S轨道是球形,p轨道是哑铃形。

  7. 1.1.4 轨道能级 • n大,能量高。 • n相同,l大者能量高。 • n,l相同,m不同,能量相同。 • 能级交错:3d>4s ,4d>5s

  8. 1.1.5 三个原理 • 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内不存在四个量子数都相同的两个电子。 • 能量最低原理 • 洪特规则:电子在填充等价轨道时,尽量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9. 1.2.2周期表的结构 • 7个周期;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 • 主族与副族元素的区别:主族元素基态原子的内电子层轨道或全满、或全空,副族元素最外层有1至2个s电子,次外层d轨道未完全充满。 • 5个区:s区,p区,d区,ds区,f区。

  10. 5个区元素说明 • S区:价电子构型为ns1-2.第1-2主族。 • P区:价电子构型为ns2np1-6.第3-7主族和0族。 • d区:包括3-7副族和第8族。价电子构型为(n-1)d1-9ns1-2.除第8族外,元素所在副族数等于(n-1)d和ns电子数和。 • Ds区:1-2副族,价电子构型为(n-1)d10ns1-2 . • f区: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价电子构型为 (n-2)f1-14(n-1)d1-2ns2.

  11. 1.2.3元素重要性质的周期性 大致规律如下: • 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减小,致0族突然增大(范德华半径),同族从上到下增大. • 第一电离能(基态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一价气态正离子所需能量):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增大,同族从上到下减小.副族负责. • 电负性(原子对成键电子吸引能力相对大小):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增大,副族变化不大;主组从上到下减小,副族增大.

  12. 本章基本题型 • 量子数 • 核外电子排布 • 周期、族的判断

  13. 例题 • 填空(1)当n=4,l 可能的值是( ) (2)当n=3,l =2的轨道数目为( ) (3)主量子数为5的电子层上轨道数目为( ) • 下列电子排布违背什么原理?(1)B 1s22s3 (2)N 1s22s22px22py1 (3) Be 1s22p2 • 某元素原子序数24(1)写出核外电子排布(2)该原子有几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有多少?(3)写出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族和区。

  14. 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内容提纲 • 离子键 • 共价键 • 杂化轨道理论 • 分子间力和氢键 • 晶体类型

  15. 本章要求 • 掌握价键理论要点及共价键类型、特征。 •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一般分子的构型。 • 掌握分子间力的概念及组成部分,氢键的形成条件及对化合物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16. 离子键 • 理论要点:(1)活泼金属与非金属,电负性相差足够大,发生电子得失.(2)阴阳离子除静电引力外,还有电子与电子、核与核的相互排斥。 • 离子键特征:(1)无方向性质。(2)无饱和性。

  17. 共价键 • 理论要点 • 特点 • 类型 • 键参数

  18. 共价键理论要点 • 两个相成键原子要有成单电子,且自旋相反。 • 两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重叠越多,键能越强。

  19. 共价键类型 • σ键:头碰头重叠 • π键:肩并肩重叠

  20. 共价键参数 • 键能 • 键长 • 键角 • 键的极性:与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成正比。

  21. 杂化轨道理论 • 理论要点 • 类型

  22.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是1931年由美国科学家Pauling提出的. 要点: 1.同一原子内,形状不同、能量接近的轨道在形成分子时,改变了原来的原子轨道形状,轨道混合,形成新的轨道,能量和方向重新分布。 2.新的杂化轨道数目与参与组合的原子轨道总数相等。

  23. 杂化类型 按参与杂化的轨道组成分为: 1.SP3:正四面体 2.SP2:平面型 3.SP: 直线型 按杂化后的轨道成分分为: 1.等性杂化:含成单电子的轨道杂化 2.不等性杂化:含成单电子的轨道与不含成单电子的轨道(如孤对电子或无电子)杂化。

  24. 分子间力和氢键 分子间力又称范德华力。 • 三个部分: 1.取向力:偶极-偶极作用 2.诱导力:偶极-非偶极作用 3.色散力:瞬时偶极作用,与分子量有关. • 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

  25. 氢键 • 严格来说,不是化学键,可看成是强的范德华力. • H与F、O、N成键时,由于三原子电负性大,原主半径小,使H的点子强烈偏向F、O、N,分子中如果含有H-F、H-O、H-N,则此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26. 晶体类型 • 离子晶体 • 原子晶体:硬度、沸点高,不溶解,不导电,性质稳定。如Si,SiO2,SiC,BN • 分子晶体:硬度、沸点低。如CO2,NH3,H2O等 • 金属晶体 • 石墨是过渡型晶体,可导电,层与层之间是犯德华力。

  27. 本章基本题型 • 判断杂化方式、分子形状、极性 • 有无氢键 • 比较沸点高低

  28. 例题 • 指出下列个分子中C原子杂化方式:CH4,C2H2,C2H4,CH3OH,HCHO • 判断下列分子是否极性:BCl3,NH3,NO,,Ne,HF,H2S,SiH4,NF3,PCl3. • 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分子间氢键:NH3, CH3CHO,CH3F,H3BO3,C2H5OH • 判断下列分子间存在什么分子间力:I2和HCCl3,CH3OH与H2O,CO2气体。

  29. 第3章.化学热力学 • 热力学三个定律。 • Gibbs方程△G = △ H-T △ S

  30. 本章基本要求 • 了理解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掌握有关计算。 •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 掌握吉布斯自由能公式,会用△G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 • 孤立体系(与外界无能量和物质交流) △U= 0。 • 封闭体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流,但无物质交流) 。 △U= Q + W Q和W的符号? • △H= Qp = Qv + P △ V= Qv + △nRT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多种说法. • 克劳修斯: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 开尔文: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其它变化。

  33. 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0K时,任何纯物质完全晶体的熵S = 0。

  34. 例题 • 计算下列体系的内能变化(1):体系放出2.5KJ热量,并对环境做功500J(2)体系放出650J热量,环境对体系做功350J • (1)从某一封闭体系的知道指定始态到指定终态,Q,W,Q+W, △U哪个确定?(2)绝热过程如何?

  35. 例题 • 某气缸有气体1.2L,从环境吸收热量8008J,在恒压下(97.3KPa)体积膨胀到1.5L,求△U • 答案:0.771KJ.

  36. 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反应方向 1876年,美国J。W。Gibbs提出 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G = △ H-T △ S △G > 0 不能进行 △G < 0 自发进行 △G = 0 反应平衡 △G其他意义:最大非体积功。

  37. 焓H的理解 • H= U + PV • 同一种物质焓值高低比较: 高温>地温,气态>液态>固态。 • 热量从高焓值物质转向低焓值物质时,放热, △ H < 0 。 • H表示放热的潜力。

  38. 盖斯(Hess)定律(1840年) 一个反应若在定压(或定容)下分多步进行,则总定压(或定容)热等于各分步定压(或定容)热的代数合.

  39. 例题 求 C + 1/2O2 = CO △rHmӨ = ? 已知 C + O2 = CO2△rHmӨ(1) = -393.5KJ/mol CO + 1/2O2 = CO2△rHmӨ(2)= -283.0KJ/mol

  40. 熵S的理解 • 波尔兹曼公式: S= LnΩ,Ω是状态数 • 熵增是一种对反应自发的促进因素。 • 如果无△ H ,熵增则自发,自发则熵增。——熵增原理。

  41. G、H、S数据特点 • G、H绝对数据无法确定,只能测定相对值。规定标准状况(100kPa)下稳定单质的G、H值为0。 • S有确定的正值. • 符号意义:△fHmӨ 、△fGmӨ、SmӨ ,△rHmӨ 、△rGmӨ、△rSmӨ , f是生成意思,m摩尔,Ө标准,r反应;熵值无△。

  42. 本章基本题型 • 已知各反应物、产物的△fHmӨ 、△fGmӨ、SmӨ ,求△rHmӨ 、△rGmӨ、△rSmӨ , • 已知各反应物、产物的△fHmӨ 、SmӨ ,求T转(从自发到非自发或从非自发到自发的温度)

  43. 例题 辛烷C8H18是汽油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5512KJ/mol,计算辛烷的△fHmӨ,已知: C8H18 + 25/2 O2 = CO2 + 9H2O △fHmӨ0 -391.1 -258.8

  44. 例题 • BN是一种绝缘耐高温材料,制备方法如下,求最低反应温度T转: • B2O3 + NH3 = BN + H2O • △fHmӨ -1278.8 -46.1 -232.8 -241.8 KJ/mol • SmӨ 53.97 192.34 14.8 188.7 J/k/mol

  45. 是非、判断题 • 下列纯态单质中,哪些的SmӨ不等于0? 1。金刚石 2。臭氧 3。 溴(液体)4。Fe(S) 5.Hg(g) 6.石墨 • 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热量, 2。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3。热是一种传递着的能量。 4。最稳定单质的焓(H)为0 5。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0 6。根据氢和氧反应的△ H < 0 ,可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7。由于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可判断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是负值。 8。由于反应焓变的单位是Kj/mol,所以热化学反应式系数不影响反应的焓变值。

  46. 第4章.化学平衡与动力学 •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平衡移动. • 反应速率:浓度或压力对它的影响.

  47. 本章基本要求 • 了解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区别,掌握不同类型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式。 • 掌握化合平衡的移动,掌握有关计算。

  48. 平衡常数 • 平衡常数表达式:实验平衡常数K和标准平衡常数K Ө。 • 平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 △rGmӨ= -RTLnK Ө = -2.303RTlgK Ө

  49. 平衡移动 三个因素的影响. • 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方向移动(有利于吸热反应). • 浓度:提高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右移动. • 压强:加压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50. 反应速率 浓度或压力的影响: 1.质量作用定律 2.注意:该定律只适合于基元反应. 温度的影响: 阿能尼乌斯公式 lnk = -Ea/RT + lnA k:反应速度常数;Ea:活化能;R气体常数;A指前因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