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74 Views
初探日本御宅文化與在台發展現況.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究日本御宅文化為主,藉此了解御宅文化的發展歷史,以及在台灣的發展與影響。御宅文化在日本自 1980 年代開始興起,之後隨著日本動漫畫以及透過網路散播到各個國家去。在台灣,由於 2005 年所上映的電影電車男,使得御宅族一詞在台灣受到注目,但目前所流行的宅男一詞,已與原先御宅的意義大不相同。透過本研究對御宅文化所作的研究分析,希望能藉此讓其他人捨棄過去的刻板印象,而更清楚、正確的認識御宅文化與在台發展。.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E N D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究日本御宅文化為主,藉此了解御宅文化的發展歷史,以及在台灣的發展與影響。御宅文化在日本自1980 年代開始興起,之後隨著日本動漫畫以及透過網路散播到各個國家去。在台灣,由於2005年所上映的電影電車男,使得御宅族一詞在台灣受到注目,但目前所流行的宅男一詞,已與原先御宅的意義大不相同。透過本研究對御宅文化所作的研究分析,希望能藉此讓其他人捨棄過去的刻板印象,而更清楚、正確的認識御宅文化與在台發展。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研究御宅文化的興起以及背景,並藉由學者對御宅文化所做的研究分析,來深入了解這當代的次文化,並透過整理分析台灣御宅文化的發展況狀,來了解日本與台灣御宅文化的差異。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文獻分析的方式,來分析整理御 宅文化的發展與歷史,以及御宅文化在台灣的 發展與影響。
第二章 日本御宅文化 2-1御宅的語源 「御宅」的日文的表示方式,最初為平假名的「おたく(otaku)」,之後逐漸以片假名的「オタク」為主要的表示方式。據大辭林的解釋,おたく如果作為名詞,指的是講話對象的家、家庭,或者是對方的丈夫或對方所屬的公司、組織的敬稱語。作為代名詞的話則是對不是那麼熟的人,略帶敬意的第二人稱語。若是以漢字來表示的話則是「御宅」。 2-2御宅的定義 最先下定義→日本學者中森明夫、 岡田斗司夫的定義
2-3 御宅的社會印象 ‧宮崎事件使得御宅的社會印象跌入谷底 ‧泡沫經濟後的略微好轉
第三章 御宅文化在台灣 3-1 台灣動漫愛好者接觸御宅文化的契機 契機一:岡田斗司夫的《おたくのビデオ》 契機二:岡田斗司夫的《OTAKU學入門》 契機三:電車男 3-2 台灣御宅文化的現況
第四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4-1 結論 自己對御宅所下的定義為:「以動漫畫為興趣,怡然自得的生存在一直變化的世界中,並能不斷地創造新的價值觀,且能堅持自己喜好」的人。 「當自己覺得自己是御宅時」,兩個合在一起便是:「當能理解御宅這個詞時,且覺得自己是御宅時,就是御宅了」。 「自我認同」、「自我肯定」、「自我期許」 4-2 未來展望 今後的研究方向如下: 1.針對御宅做訪談,以確知御宅文化對閱聽者及大眾所造成的影響 2.本研究由於只針對男性御宅做研究,女性御宅的發展與文化也是值得研究的對象。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徐佳馨 2001《漫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碩士學位論文:輔仁大學 陳仲偉 2008《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杜葳出版 ZERO 2009 <台灣宅,怎麼認識OTAKU的?>, 《台灣阿宅啟示錄 》20-22 章淵博 2008 《日本漫畫與御宅文化》碩士學位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古孟釗 2004《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休閒與文化業的觀點》 碩士學位論文:世新大學 岡田斗司夫 2009 《阿宅!你已經死了!》談璞譯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詹三源《公仔暴乳 北美館展挨轟-議員:倡導雛妓情色 館方:動漫藝術 日本11 個美術館展過 可受公評 》『聯合報』2007 年12 月12日,C1 版 陳仲偉 2006《台灣漫畫文化史 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台灣漫畫的興衰》台北,杜葳出版 李衣雲 1999《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台北:新新聞出版 趙慧琳《會偶像 漫畫迷狂熱守候》『聯合報』,2002 年2 月20 日,14版 曹明正《同人誌常用語報乎你知》『星報』,2003 年2 月28 日,12 版 張惠藜《繭居族》『聯合報』,1992 年6 月17 日,23 版
日文文獻 野村総合研究所オタク市場予測チーム 2005《オタク市場の研究 》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出版 岡田斗司夫 1996 《オタク学入門》東京:太田出版 岡田斗司夫 1997《東大おたく学講座》東京:講談社出版 岡田斗司夫、唐沢俊一 2007《オタク論!》東京:創出版 大塚英智 1989 《僕らの宮崎君》東京:太田出版 2008《大辭林》東京:三省堂 中森明夫 1983 《漫画ブリッコの世界 『おたく』の研究第1回》 http://www.burikko.net/people/otaku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