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98 Views
刍议 “小组合作学习” 模式的流程. 安吉县教育局教育督学中心 李中伟 ajlzw@163.com. 主要内容.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认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 “ 三大要素 ” 认识、 关系把握及其导学案编写;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 内涵认识. 1. “ 走向生本” 是教育发展的 必 然 !. 聆听 “ 呼唤 ”. 老师请你 等等 我 ↓ 老师请你 牵牵 我 ↓ 老师请你 推推 我 ↓
E N D
刍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流程 安吉县教育局教育督学中心 李中伟 ajlzw@163.com
主要内容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认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三大要素 ”认识、 关系把握及其导学案编写;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 内涵认识
聆听 “呼唤” 老师请你等等我 ↓ 老师请你牵牵我 ↓ 老师请你推推我 ↓ 老师请你紧跟我 ↓ 老师 ………… →愿我们回忆着 → 愿我们亲和着 → 愿我们潇洒着 → 愿我们期待着 →…………
2.“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有效体现“生本课堂”的最佳途径之一!2.“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有效体现“生本课堂”的最佳途径之一!
该明白的几个问题: 1.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 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来定,具有可变性、暂时性) (“内容”为主,为适应内容选择、调整教学方法) (好“方法”能提高教学的“局部”效率) 模式? (根据教学形式来定,具有固定性、长期性) (“形式”为主,为适应形式选择、调整学习内容) (好“模式”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 既是方法又是模式(模式为主,方法为辅)
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教学对象如何理解? 个体?(一个个的“人”) 群体?(一个个的“组”)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哪些明显的转变? 学生的学——自学、交流、展示、补充(理解掌握) 从被动的“听”懂,转变为主动的“学”懂。 教师的教——点评、补充、拓展(完善提升) 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评”为主。
二、小组合作学习“三大要素”认识、 关系把握及其导学案编写;
(一)三大要素及其关系: 小 组(建设)——基础、土壤(肥沃) 导学案(设计)——核心、种子(优质) 评 价(掌控)——保障、管理(科学)
1. 导学案的突出功能是什么?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2)是教与学的“载体”,体现“以学定教”, 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 2. 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是怎样的? 基础部分 + 要点部分 + 拓展部分 (基础起航)(要点探究)(巩固拓展)
3. 导学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同步:知识与过程 ——同步 教路和学路 ——同步 (2)三线:时间线 组织线 知识线 (3)四化:知识问题化 问题程序化 程序能力化 能力潜移化 (4)布点:方向盘 桥梁 梯子 垫子 (体现”过程性”为主) 4. 把导学案比作什么比较合适? 种子施工图纸
5.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怎样的关系?5.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相辅相成(生死与共) 6.导学案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具体→简单→提纲→无(理想境界) (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 7. 举例说明。
三、模式流程“板块”解析 1.学生课前自学完成 2.教师重点批阅、二次备课 完成分: 1—6分 导学案 1.组长分工 2.组内交流 3.重点展示(小) 展示、补充分: 1—3分 基础部分 10 1.组内交流(整体把握) 2.教师分工(题量?小组?) 3.重点探究(答案?展示?) 4.全班展示(大) 1.展示分: 4—6分 2.点评分: 1—3分(不限) 要点部分 20 拓展部分 练习:巩固性、延伸性 灵活处理 5
“模式”与“非模式” 教学要素比较 形 式 全 体 小 组 载 体 预习题(知识性) 导学案(过程性) 备 课 教案(过程、方法) 点案(个性化完善) 学 生 以“听”为主 以“交流”为主 教 师 以“讲”为主 以“评”为主 解读、分析的载体 教师轻课前,重课中 交流、点评的依据 教师重课前,轻课中 教 材 教 室 “报告厅”为主 “劳作工地”为主
欢迎各位 批评指正 谢谢! ajl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