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33k Views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本章的内容.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目的.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四代领导集体和以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帮助同学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E N D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本章的内容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目的 •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四代领导集体和以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帮助同学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构想的 一贯性和连续性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5、党的十八大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本章重点和难点: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十二章 国家完全统一的构想 各种爱国主义活动
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近代以 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奴役和宰 割,中国局部地区处于分离状态。 各族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利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重振民族雄风 重塑民族形象 民族复兴 重立民族地位 重现民族辉煌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 如果到1997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
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1、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统一是任何一个国际法主体意义上的国家参与世界事务的必要条件。1、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统一是任何一个国际法主体意义上的国家参与世界事务的必要条件。
2、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独立、完整和统一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不可让渡的。2、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独立、完整和统一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不可让渡的。
3、从地区发展的角度分析,香港、澳门、台湾本身的发展与祖国大陆是紧密相连的。 3、从地区发展的角度分析,香港、澳门、台湾本身的发展与祖国大陆是紧密相连的。
4、从炎黄子孙的地位分析,祖国统一是至关紧要的。4、从炎黄子孙的地位分析,祖国统一是至关紧要的。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 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661 1624 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再次沦为殖民地。
重 庆 谈 判 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
国民党将大批物资 运抵台湾
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或军事设施。 《中美上海公报》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因此而改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此时,中共中央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做出了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
1、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2、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 3、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国内也需要和平发展环境。当及时调整政策,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1、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中美大使级会谈:1955~1970年;136次。1、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中美大使级会谈:1955~1970年;136次。 2、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的倡议。
1955年4月,周恩来 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 国政府阐明对台湾问 题的立场时指出,中 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 式包括不排除和平方 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首次明确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万隆会议
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 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 的方式,即战争方式 和和平方式。
1956年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1963年,周恩来进一步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1963年,周恩来进一步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
“一纲” 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
1、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1、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2、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四 目”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一国两制”构想的最早腹案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从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的最早腹案见 端于1978年11月,当时邓 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奈 温时提出:“在解决台湾问 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 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
(1)、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1)、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2)、海峡两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我们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叶九条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我们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叶九条
4、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他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此后,“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4、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概念,他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此后,“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