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傳染病控制

傳染病控制.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 疾病管制科. 疾病管制科. 各項傳染病防治。 各項預防接種管理。 結核病防治。 性病、愛滋病防治。 生物病原及新興傳染病防治。 登革熱防治。 腸病毒防治。 肝炎防治。 營業衛生管理。 外籍勞工健康管理。. 苗栗縣衛生局. 現行監視通報體系. 傳染病通報系統第五期 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監視系統 感染症病患登錄系統 學校傳染病監視系統 結核病傳染病通報系統 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監視系統 新興傳染病日至管理系統 疾病管制局台灣院內感染監視資訊系統( NNIS ) 國內港埠檢疫通報系統

esh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傳染病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染病控制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 疾病管制科

  2. 疾病管制科 • 各項傳染病防治。 • 各項預防接種管理。 • 結核病防治。 • 性病、愛滋病防治。 • 生物病原及新興傳染病防治。 • 登革熱防治。 • 腸病毒防治。 • 肝炎防治。 • 營業衛生管理。 • 外籍勞工健康管理。 苗栗縣衛生局

  3. 現行監視通報體系 • 傳染病通報系統第五期 • 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監視系統 • 感染症病患登錄系統 • 學校傳染病監視系統 • 結核病傳染病通報系統 • 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監視系統 • 新興傳染病日至管理系統 • 疾病管制局台灣院內感染監視資訊系統(NNIS) • 國內港埠檢疫通報系統 • 傳染病疫情調查系統 以提昇疫病通報時效 苗栗縣衛生局

  4. 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 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 各項預防接種完成率均達90%以上 防疫資源資訊系統(MIS) 物資管理系統 克流感管理系統 藥材管理系統 抗蛇毒血清管理系統 減害計畫與愛滋防治物資管理系統 採檢相關器材系統 疫情地理管理資訊系統 疫情倉儲資訊系統 防疫資訊交換平台建置 苗栗縣衛生局

  5. 瘟疫 邪氣 微生物 顯微鏡 何謂傳染病? •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 指某種病原體或其所分泌之毒素直接侵入人體,或間接經由動物或媒介物侵入人體內,使其發生疾病。 • 泛指由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 • 傳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Contagious disease) • 由病原微生物(病毒、披衣菌、立克次體、黴漿菌、細菌、螺旋體、真菌等)感染人體或動物體後所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 • 由受感染的病人排出同種病原體而傳染給他人,進而從一個地區傳到其他地區,造成傳染病流行。 • 外來微生物能由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就稱為傳染病

  6. 法定傳染病種類 • 行政院衛生署民國96年10月9日署授疾字第0960000892號公告定自同年10月15日生效

  7. 法定傳染病種類

  8. 傳染病的特性 • 有病原體 • 有傳染性 • 有免疫性 • 有規律性 • 潛伏期、前驅期、發病期、恢復期 • 有時有地方性、季節性、流行性

  9. 傳染病的傳染途徑或方法 • (1)直接感染: • 接觸傳染(性交、接吻、接觸) • 飛沫傳染(咳嗽、噴嚏) • 咬傷傳染(動物咬傷) • (2)間接感染: • 1.經口傳染(經水、食物、器具) • 2.經皮傳染 • 昆蟲叮咬(蝨、蚤、恙蟲、蚊蠅) • 經皮穿入(鉤蟲、血吸蟲) • 經傷口感染(破傷風、創傷弧菌) • 醫源性感染(肝炎、AIDS) • 3.垂直傳染(子宮內及產道感染) (1)空氣、飛沫傳播 (2)經口傳染 食物傳播 水源傳播 器物傳播 (3)昆蟲或動物傳播 (4)直接接觸傳播 (5)醫源性傳播 (6)母嬰傳播 (7)其他:土壤傳播 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10. 傳染病的分類 • 依發病時間及過程 • 急性傳染病:霍亂、天花、鼠疫…等 • 慢性傳染病:性病、結核病、痲瘋病 • 依受感染的器官或部位 • 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百日咳等 • 腸胃道傳染病:霍亂、傷寒、痢疾等 • 皮膚黏膜傳染病:砂眼、破傷風、皮膚癬等 • 泌尿生殖道傳染病:淋病、軟性下疳等

  11. 傳染病的分類 • 依病原體種類 • 細菌、病毒、黴菌、立克次體、寄生蟲、原蟲 • 依傳染途徑 • 空氣、飛沫、塵埃的傳播 • 水的傳播 • 食物傳播 • 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 直接接觸傳播 • 生物媒介傳播 • 依流行病學 • 共同來源流行(common epidemic) • 連鎖流行(propagated epidemic)

  12. 傳染病的發生:三要素 1.接觸傳染 2.媒介物傳染 3.空氣傳染 4.病媒傳染 1.內因性 2.外因性 1.潛在性疾病 2.特殊治療 3.其他因素

  13. 宿 主 傳 染 途 徑 ( 環 境 ) 教 育、醫 院 感 控、衛 生 病 原 體 來 源 病患 病 患 親 屬 醫 院 環 境 醫 護 人 員 動物、昆蟲 直 接 傳 染 ( 飛 沫、水、食物、口、接 觸) 宿 主 易 感 性 感 染 劑 量 性別 遺傳 年齡 疾病 藥物 懷孕 醫 護 人 員 生存方式 急 性 感 染 持 續 感 染 潛 伏 感 染 暫 時 界 面 宿 主 抵 抗 力 病 患 親 屬 物理防衛 營養 外傷 多種感染 化學防衛 先天或 後天性 免疫力 醫 療 器 具 病 原 因 素 傳染力Infectivity 致病力Pathogenicity 毒力Virulence 病 媒 構成傳染的必備條件 病 原 體 、 環 境 、宿 主

  14. 病原體 致病微生物進入人體或動物體內能引起疾病

  15. 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傳染病傳染的三個主要途徑

  16. 標準預防措施 • 運用於所有工作人員及院民 • 所有體液、分泌物都具潛在傳染的危險 • 相關措施包括: • 正確洗手方法: • 個人防護裝備:手套、口罩、護目鏡、 面罩、防護衣、防護帽、鞋套 • 處理污染物品:被服、儀器設備 • 利器處理:針頭

  17. 標準預防基本概念 • 所有患者及為他們提供照顧服務的工作人員都有感染傳染疾病的機會 • 所有人體的分泌物,如血液、大小便、唾液、痰涎、嘔吐物或傷口的分泌物等(汗液除外),都有潛在傳播疾病的危險(=隱形病者)

  18. 標準預防措施 壹、洗手 • 接觸患者前後 • 護理一位患者後轉到另一位時 • 接觸體液如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污染物件時 • 接觸不完整皮膚、黏膜、傷口敷料等

  19. 正確洗手方法

  20. 標準預防措施 貳、戴手套 • 接觸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污染物件時 • 接觸不完整皮膚、黏膜、傷口敷料等 • 程序完畢後要立刻脫掉並洗手 • 不同長者或護理程序之間,必須更換手套 參、戴口罩(外科或N95)、眼罩 • 當眼、鼻和口會接觸有飛濺體液的護理程序時 肆、防護衣 • 保護身體及衣物,免被人體分泌物沾污

  21. 手套 保護衣 其他的防護裝備如帽和鞋套 個人防護裝備 口罩護目鏡面罩

  22. 傳播途徑為根基的概念 除實施標準預防外,按傳播途徑的特性實施預防措施

  23. 預防空氣途徑傳播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及員工應戴上口罩 • 適當隔離措施

  24. 預防飛沬途徑傳播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適當隔離措施 • 與病患者保持大約一米距離 • 如在一米範圍內工作時,必須戴上口罩,需要時更應正確穿上保護衣物 • 患病長者應戴上口罩 • 員工患病時應停止工作並戴上口罩

  25. 預防接觸途徑傳播 • 適當隔離措施 • 接觸病者時,須穿上手套及保護衣物 • 在接觸被大量病源體污染的物件後要換手套(例:病人的衣服) • 病者的用品不能與他人共用 • 病者用過的物品,須妥善清洗及消毒

  26. 傳染病通報系統通報方式: 1.撥打本局疾管科通報電話:037- 336781.336785通報. 2.詳填通報個案基本資料,傳真回 醫院,交由感控人員於時效內完 成通報. 3.申請法傳帳號自行上網通報.

  27. 傳染病通報系統介面介紹

  28. 謝謝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