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likes | 1.05k Views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讲义. 胡 喻 山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家 湖北省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研 究 员 高 级 会 计 师. ?. 观众朋友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农村中 小学预算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的重要作用,感谢陈教授的讲解。那么农村中小学校又如何来编制预算呢?下面,我们就请湖北省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专家、高级会计师、研究员胡喻山先生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一、为什么要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 共同讨论的问题. 二、如何理解学校编制预算的 “ 二上二下 ”. 三、学校编制预算为什么要共同参与. 四、学校预算表格的组成要素.
E N D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讲义 胡 喻 山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家 湖北省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研 究 员 高 级 会 计 师
? 观众朋友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农村中 小学预算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的重要作用,感谢陈教授的讲解。那么农村中小学校又如何来编制预算呢?下面,我们就请湖北省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专家、高级会计师、研究员胡喻山先生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一、为什么要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 共同讨论的问题 二、如何理解学校编制预算的“二上二下” 三、学校编制预算为什么要共同参与 四、学校预算表格的组成要素 五、学校预算的编制 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执行 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决算
? 一、为什么要以校为单位编制预算 我们知道,这次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机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改革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编制预算或者没有科学、周密的编制预算,那为什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要求以 学校为单位来编制预算呢?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明确各级责任 中央地方共担 加大财政投入 提高保障水平 分步组织实施
无论是从责任、义务、利益各方面来看,我们的农村中小学都应该站在保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的立场上,客观真实、全面细致地反映本校教育教学对资金的基本需求,积极主动地编制学校预算。无论是从责任、义务、利益各方面来看,我们的农村中小学都应该站在保护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的立场上,客观真实、全面细致地反映本校教育教学对资金的基本需求,积极主动地编制学校预算。
? 我们知道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财教〔2006〕3号)明确要求“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既然 是“校财局管”,学校还有必要编制预算吗?
“校财局管”,是一种与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集中管理,分校核算”。“校财局管”,是一种与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集中管理,分校核算”。 不能将“校财局管”理解为“校财局收”;也不能将“校财局管”理解为“校财局代”。不能因“校财局管”,就放弃学校的责任,推卸自己的义务。
国 务 院 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国发〔2005〕43号 (摘录)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 ……
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做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新机制能否成功实施,管理是关键。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规范的预算制度,保证学校的每笔开支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做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新机制能否成功实施,管理是关键。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规范的预算制度,保证学校的每笔开支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指出
在这次改革中,国务院把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提出了分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可以预计,今后5年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中央通过制定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将会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确保经费的落实,管好用好这笔经费。在这次改革中,国务院把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提出了分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实施方案。可以预计,今后5年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中央通过制定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将会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确保经费的落实,管好用好这笔经费。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同志强调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强调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此次建立新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将农村中小学的一切收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统一编入财政总预算,经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和方法上努力适应改革的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抓住机遇,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强调 要正确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事求是地做好预算。预算的内容要全,……预算的数据要实,……预算的安排要细,……预算的使用要严, ……预算编制并审定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努力落实预算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给学校。归纳起来一句话是:预算不能停留在纸上,资金不能滞留在中间环节,学校不能停止运转。
? 二、如何理解学校编制预算的“二上二下” 站在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角度,我认为,编制预算不就是要钱吗?我提出来我需要多少钱,你根据财力情况审批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经过上报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上报预算草案,下达预算批复“两上两下”来回折腾,不是很麻烦吗?
县级财政部门 县级教育部门 …… …… 初中1 初中2 初中N 小学1 小学2 小学N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流程图 上报 预算草案 下达 预算批复 下达预算控制数 上报预算建议数
预算建议数要全面反映本部门本单位下一财政年度的经费需求,以及发生这些需求的基本数据和政策依据,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编制预算的单位必须广泛地收集信息,编制的每一项建议数,都要有详细、真实、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撑。预算建议数要全面反映本部门本单位下一财政年度的经费需求,以及发生这些需求的基本数据和政策依据,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编制预算的单位必须广泛地收集信息,编制的每一项建议数,都要有详细、真实、可靠的依据作为支撑。 预算控制数是县级财政部门的预算草案,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一致,要与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协调;要与现有财力相适应。
预算草案基本上是本部门、本单位下一财政年度准备执行的财务收支计划,要注意现实性和操作性。 预算批复经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方案即为地方性法案,必须严格地执行。
? 三、学校编制预算为什么要共同参与 学校编制预算,应该是财务上的事,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中,要求“在编制学校年度预算时,应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有必要惊动那么多人,搞得那 么复杂吗?
编制预算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配备办学必需的教育设施 编制预算是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障学校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主要任务有四点: 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提供优先发展的必要条件 编制预算时必须要有广泛的参与,这不仅是 民主理财的需要,编制预算的需要,也是体现和 贯彻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需要。
? 四、学校预算表格的组成要素 学校编制预算,就是为了申请经费。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的基表中,设计了三张表格,特别是学校收入/支出预算表,栏目编号从01至47,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复杂?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基表的构成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基表 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收入/支出预算表 政府采购预算表
学校收入/支出预算表是编制学校预 算的核心,其栏目从专业的角度看,并 不是很多,实际上只有两“种”、八“类”、 十七“款”、二十“项”。
两“种”:收入和支出。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要求,两“种”:收入和支出。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要求, 编制的收入合计应该等于支出合计。 八“类”:收入四“类”: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 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四“类”:人员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公用支出、项目支出。 十七“款”:全部在支出,其中人员支出五“款”;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八“款”;公用支出二“款”;项 目支出二“款”。 二十“项”:全部在公用支出类,其中日常公用支 出十五“项”;专项公用支出五“项”。
五、学校预算的编制 (一)编制预算的准备工作 (二)预算建议数的编制 (三)预算草案的编制
? 通过您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学校预算表格的组成,填列这些表格,编制预算,是不是特别困难?
如果将所有的因素考虑周全了,找到 了每个数据后面的支撑依据,那么,编制 预算非常简单,因为在计算上,就是加、 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编制预算的准备工作 1.搜集预算资料 2.确定基本数据 3.分析预算形势
1.搜集预算资料 第一、搜集依据 (1)法律依据 (2)政策依据 (3)定额依据 第二、查清资源
(1)法律依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法 ( 摘 录 ) 第七章第五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政策依据 国 务 院 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国发〔2005〕43号 ( 摘 录 )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3)定额依据 财 政 部 教 育 部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6〕5号 ( 摘 录 )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费用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开支。 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教育部 财政部 关于做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定额核定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有关问题的通知教财〔2001〕38号 ( 摘 录 ) 认真测算,合理核定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应根据当地农村中小学实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进行认真测算,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为原则合理核定。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地区,可参照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并试行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教财〔1992〕77号)文件规定,同时综合考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等情况核定公用经费的标准和定额。贫困地区按照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最低需求核定公用经费的标准和定额。
需要重视的是,这些依据有的是在一段时期有效;有的在三、五年有效;有的只在下一预算年度有效。收集后,一定要妥善保存,不断更新,以在进行预算时始终能拿出有效依据作为支撑。需要重视的是,这些依据有的是在一段时期有效;有的在三、五年有效;有的只在下一预算年度有效。收集后,一定要妥善保存,不断更新,以在进行预算时始终能拿出有效依据作为支撑。
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学生数、班级数和教职工人数(在职的和离退休的)。学生数、班级数应据实统计,并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相核对。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学生数、班级数和教职工人数(在职的和离退休的)。学生数、班级数应据实统计,并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相核对。 教职工人数是编制人员预算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包括在职教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员数,可根据编制预算时上月末实际在册人数计算。 2.确定基本数据
分析预算形势,要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具体内容是:总结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掌握学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本年度预算的各种因素(剔除上年度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客观分析本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对预算的要求;认真领会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准备工作。分析预算形势,要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具体内容是:总结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掌握学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本年度预算的各种因素(剔除上年度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客观分析本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对预算的要求;认真领会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预算编制的准备就是:政策要吃“透”,依据要找“准”,因素要收“够”。综上所述,预算编制的准备就是:政策要吃“透”,依据要找“准”,因素要收“够”。
? 作了充分的准备以后,就应该着手编制预算了。您能不能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按照编制预算的程序,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怎么操作?
某农村初级中学预算编制实例 学校基本情况 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625人,其中住宿生100人,贫困学生200人。 编制人数为35人,在职教职工人数35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离休1人,退休13人,临时工2人(其中代课教师2人),享受遗属补助人员8人,享受独生子女补助费7人。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5000元 办公电话2部 课桌椅650单人套 图书册数4300册
学校基本情况 该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903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97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1000平方米。 校舍建筑总面积中危房面积200平方米,其中B级危房200平方米。
(二)预算建议数的编制 1.准备工作 2.编制预算基表 3.汇总生成预算报表并撰写预算编制说明 4.审核上报
一是成立预算编制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计划建议。一是成立预算编制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计划建议。 二是根据预算编制要求,收集资料、审核数据、统计学校基本情况。 1.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三是根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整理有关政策规定和相关定员定额比例。三是根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整理有关政策规定和相关定员定额比例。 1.预算内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每生每年410元。 2.“一费制”收费平均标准:初中310元,其中杂费90元,课本费230元。
3.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3.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 4.工会经费提取比例为: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 5.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按教职工基本工资的5%。 6.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按教职工基本工资的3%。 7.奖金的发放规定为:按一个月基本工资发放。
8.遗属补助发放规定:每人每月85元。 9.独生子女费发放规定:每人每月10元。 10.离退休人员特需费:离休人员每人每年200元; 退休人员每人每年100元。 11.教师培训费提取比例为: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 总额的5%。 12.住宿生生活补助发放规定:每人每月30元。
2.编制预算基表 (1)填制学校基本情况表 (2)测算并编制学校预算支出情况 A.编制人员支出预算 B.编制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预算 C.编制公用支出预算 a.编制日常公用支出预算 b.编制专项公用支出预算 D.编制项目支出预算 ( 3)测算并编制学校收入预算建议 ( 4)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表 ( 5)填写封面
? (2)测算并编制学校预算支出情况 按您前面所说编制预算建议数的顺序,下面是不是要切入主题,编制学校的支出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