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语言的体认象似性与英语教学 --- 英语词汇的认知学习方法

语言的体认象似性与英语教学 --- 英语词汇的认知学习方法. 四 川 外 语 学 院 王 寅. 一 非客观主义哲学 :(后)现代哲学之前沿. 形而上学:客观世界存在客观真理 (找法有二) 感 性 理 性 古希腊 亚氏理论 苏柏理论 中世纪 唯 名 论 唯 实 论 16 - 19 经 验 论 唯 理 论 20 世纪 分析哲学 新唯理论 单向 客观主义哲学 非客( EP ).

eth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语言的体认象似性与英语教学 --- 英语词汇的认知学习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语言的体认象似性与英语教学--- 英语词汇的认知学习方法 四 川 外 语 学 院 王 寅

  2. 一 非客观主义哲学:(后)现代哲学之前沿 形而上学:客观世界存在客观真理(找法有二) 感 性 理 性 古希腊 亚氏理论 苏柏理论 中世纪 唯 名 论 唯 实 论 16-19经 验 论 唯 理 论 20世纪 分析哲学 新唯理论 单向 客观主义哲学非客(EP)

  3. 非客观主义哲学认为,客观外界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客观真理,对外界的认识不可能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例如:非客观主义哲学认为,客观外界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客观真理,对外界的认识不可能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例如: A week consists of seven days.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wild grass

  4. Kant (《纯粹理论批判》): We see things not as they are, but as we are. Things which we see are not by themselves what we see ... It remains completely unknown to us what the objects may be by themselves and apart from the receptivity of our senses. We know nothing but our manner of perceiving them.

  5. 二、激进人本观:西方哲学的另一极端 20C 后现代哲学:欧陆学派 德里达、哈贝马斯 等 激进人本观 从 主客互动 到 主主互动 双向

  6. 三.体验哲学(EP):语言的体认象似性 在这样一个人文研究大潮的影响下,EP 和 CL应运而生。体验哲学认为,人们的概念结构、推理能力等来自对客观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语言理论就是CL,认为语言来自人们对客观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研究概念、推理、语言等,必须以人为本。

  7. 1. 心智 的 体验性 2. 认知的无意识性 3. 思维 的 隐喻性

  8. 四. 语言的体认象似性:反思激进人本观 1. 提出新的理解模式:SOS 多向 2. 意义=体验性概念化(修补 Langacker意义观) 3. 体验性普遍观(批判 乔氏先天普遍观) 4. 体验性人本观(反思 后现代激进人本观) 例证:《枫桥夜泊》40译文。

  9. 枫 桥 夜 泊 ――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 通过透析 40 篇《枫》英译发现同一文本的这些不同表述并不像持后现代哲学观的翻译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可漫无边际地作任意解释、随便翻译、放纵发挥,其实它们的翻译主体都是在一定的内容辖域内进行着有限的揣测和解读,充分体现出 “受制于体验性” 的约束。

  11. 反思:后现代哲学的激进人本观 倡导:体验性人本观/体认象似性 100 readers will produce 100 Hamlets, But they are still Hamlets!

  12. 据此语言不仅仅是工具,语义也不是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其中必然要掺和人的因素,语言当为 “惟人参之” 的产物,“人化的语言”。但也不是主观无边,因为认知是基于体验之上的(马列实践观)。

  13. 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 现实 ——认知 ——语言

  14. (二) ● ● ● 现实 认知 语言 (一)

  15. 现在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 L&J (1980:126)就象似性理论所说的几句画龙点睛的语句:“Such links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anything but arbitrary.”

  16. 五、CL使得语言学进入后现代研究大潮 • 文 学 • 翻 译 • 语言学

  17. 英语语言文学有三大方向,其中的文学和翻译学,早已将后现代哲学思想(反传统、反基础、反理性、反中心等)以及人本主义精神融入到本领域的研究之中。后现代哲学较早被引入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和分析中,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云龙、国民党抗战)。

  18. 翻译界对后现代思潮反应也十分迅速,因为该理论迎合了翻译工作者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传声筒、留声机、搬运工、反光镜、转述者,他们所从事的翻译工作在后现代哲学观的观照下被理解为“再创作”,一改“仆人”感觉,摇身步入“主人”地位,读者反应论(费什)、接受理论(伊泽尔)、目的论(莱斯和弗米尔)等对翻译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19. 因此, “翻译就是再创作”、“译者须有自我风格”、“读者利益至上”等观念得到空前张扬。 语言学界似乎对后现代哲学思潮反应较为缓慢,这或许受到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理论的影响,很多语言学家依旧在“TG”理论的框架中运思,而忽视了人本主义精神与语言研究的关系。

  20. 我们知道: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视为一个封闭王国,极力排除人和社会的因素,实践着 “关起门来打语言” 的战略方针。TG 学派虽提及了人、人的心智,但最终还是以客观主义哲学观,特别是笛卡尔的天赋观、二元论,现代 “形式主义” 方法为圭臬,再次创造了一个无视主体因素的神话。

  21. (系统)功能语言学虽主张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来审视语言,考虑到了人在社会交际中的需求,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但未能从人的互动体验和心智加工的角度深入探索语言的成因、意义和理解。真正能体现后现代哲学人本性的语言学理论当算CL。(系统)功能语言学虽主张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来审视语言,考虑到了人在社会交际中的需求,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但未能从人的互动体验和心智加工的角度深入探索语言的成因、意义和理解。真正能体现后现代哲学人本性的语言学理论当算CL。

  22.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实践着后现代哲学的人本精神,顺应了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充分强调语言的体验性和人本性,以 “人化的语言” 为旗帜,将语言研究融入到了后现代哲学的大潮之中。因此,随着CL的登场,这一语言学发展滞后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23. 六、体认象似性: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正如上文所说,CL信守 “现实―认知―语言”的人本性原理,该学科旨在挖掘语言表达背后的人的认知机制,强调语言表达是在人的“体验”和“认知”作用下形成的,即语言是 “惟人参之” 的产品。

  24. 本文暂且简述以下 4 点: 1.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场景解释语言的形成和理解 2. 将象似性原理贯彻到语言教学之中会有很多意外收获 3. 以简表归纳例示 CL 体认观对语言各个层面的解释力 4. 以距离象似性为例简介英语词素构词的认知学习方法

  25. 第 1 点作为 CL 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各位教师可从这一角度不断思考和探索语言事实背后的人的体验和认知机制,寻找语言为何非这样表达而不那样讲的理据性,自己若能理解清楚其后的象似性规律,学生学起来也就更明白和轻松。

  26. 第 2 点 可参见笔者 2007和2001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认知语言学》和《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有关章节,运用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等原则来解释若干英语表达,而这些都是常规理论所解释不了或予以忽视的现象,确实可为英语教师另辟蹊径,开出一片新视野,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好方法。

  27. 3. 我们可从语言的不同层面来研究第 3 点,将它们统一在“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分析框架之下,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从体验哲学角度深入认识语言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可从象似性角度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

  28. 4. 以距离象似性为基础简介英语词汇认知学习方法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 若能对这些词素,以及词素的结合方法稍下功夫, 略加记忆,便会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必为浩如烟海、记不胜记的英语单词而犯愁。

  29. 词素分析法: 1、什么叫词素: 前缀、后缀、词根 必须系统讲练

  30. counter-revolutionary volve = turn: evolve involve convolve revolve e = out: emit eject emigrant education expel expect except (besides)

  31. 2、词素分析举例: tele: telephone, television, telegraph, telescope, telemeter, telephoto ... grade: gradual, graduate, graduation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centigrade … hap: happy, happen, perhaps, mishap haphazard, haply ...

  32. gen: genius, generate, generation, gender, genesis, genetics, eugenics • nat: native, nation, nature, innate prenatal, postnatal • par: parent,uniparous, biparous, triparous ...

  33. 3、英汉构(字)词对比:两套符号 (词素法与偏旁法)笔划 -------- 偏旁(字)--- 字 --- 词 字母 -- 词素(词) --------- 词 • 英语单词也有偏旁部首

  34. 汉 语 英 语单独的字 偏旁部首 单词(根词) 粘着词素人 亻 man anthrop 水 氵 water hydro 心 忄 heart cord 足  foot ped, pod 走 辶 go ceed, gress言 讠 speak log(ue) 手 扌 hand man(u) 病 疒 disease path(o) 金 钅 metal -ium 食 饣eat vor

  35. aluminium钅 + 吕 = 铝 radium钅 + 雷 = 镭 calcium钅 + 丐 = 钙 uranium 钅 + 由 = 铀 germanium钅 + 者 = 锗 magnesium钅 + 美 = 镁

  36. 4、大量识记单词: ① 结构解剖:disablement calculate preposterous ② 记忆挂钩:depict picture describe delineate ③ 词族扩展: ④ 译文对比:

  37. 英 语 教 学 艺 术 (语言理论与英语教学) • ③ 词族扩展: confer (授予) differ (不同) infer (推理) offer (提供) proffer (提供) prefer (宁愿) refer (涉及) suffer (遭受) transfer (转移)

  38. ④ 译文对比: dialoguedioxide 对 话 二 氧 化物 sym pathyillegal 同 情 非 法 的 liquefymonotonous 液 化 单 调 的

  39. 5. 距离象似性 与 词素构词 名词词根 + 数量前缀 动词词根 + 方向前缀

  40. mono- / uni-(一) sex- / hex- (六) bi- / di-(二) sept- / hept-(七) tri- (三) oct- (八) quadr-(四) enne-(九) pent- (五) deca-(十)

  41. 等与表示事物的词根: cycle (环) later (边) ped / pod(足) gon (角) hedron (体) ode (级管) sect (切分) gram (写、画) ann / enn(年) valent (化合价) 等编成一组,它们可以按照特定的规律结合成若干英语单词,若再配上几个后缀,一下子就可掌握几百个单词。

  42. pro(前) + gress → progress (进步) retro(后)+ gress → retrogress (退步) con(共) + gress → congress (大会) in(进) + gress → ingress (入口) e(出) + gress → egress (出口)

  43. im(进) + port → import (进口) ex(出) + port → export (出口) re (回) + port → report (报告) trans(横越)+ port → transport (运输) dis(离开) + port → disport (娱乐: 离开工作)

  44. 预测词语的新增趋向 本研究还有一个副产品,从图可见,表中尚有很多空白,这使我们想到了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的方法。我与我的学生调查了近200年每50年的权威词典,发现这一表格中的空白在不断被填满。

More Related